我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成功「戴帽」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我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成功「戴帽」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5月4日電 (記者陳瑜)指令操控下,擁有100MeV(兆電子伏特)能量的質子束通過三道名叫法拉第筒的「門」,接著直擊ISOL(在線同位素分離器)靶,指揮大廳屏幕上不久出現一道淡綠色的g峰,成功產生鉀-38核束。在4日舉行的聯合調試首次出束見證會上,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總工程師張天爵介紹,這是我國首次基於ISOL法、採用100MeV質子束驅動,產生、分離、加速放射性核束。意味著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加速器工藝設備建成、聯合調試成功。

  2003年7月,經原國防科工委批准,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立項,主要是對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現有串列加速器「穿靴戴帽」,前端新建一臺100MeV強流回旋加速器,一臺質量解析度為兩萬的在線同位素分離器;在後端新建一臺重離子超導直線增能器。該院院長萬鋼在會上評價,聯合調試成功意味著我國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實現「戴帽」,是工程又一重大裡程碑節點。去年7月4日,10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張天爵告訴記者,用ISOL法能產生、分離、加速「純度」很高、多品種的放射性核束,但需為靶-源系統製備耐高溫放射性核的產生靶,並在毫秒量級時間內實現產生、分離和加速。

  據了解,工程建成後將逐步形成一器多用、多器合用、多領域、多學科的科學研究平臺,並用於核技術開發應用等。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這標誌著原子能院承建的國家重點科技工程——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的關鍵實驗設施建成,也標誌該工程重大裡程碑節點的實現。  為適應國內外科學技術發展形勢,構築中國加速器裝置先進試驗平臺,2003年7月,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經原國防科工委批准立項。主要建設內容是在原子能院現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前端,新建一臺100MeV、200μA強流回旋加速器,一臺質量解析度為20000的在線同位素分離器;在HI-13串列加速器後端,新建一臺能量增益為2MeV/q的重離子超導直線增能器。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以身許國蘇勝勇:深耕串列加速器維修技術與...
    攻堅克難 追求技術上的卓越蘇勝勇自1979年退伍後就來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開始從事串列加速器設備維修工作,作為一名設備維修人員,蘇勝勇參與了串列加速器的安裝、調試和維修工作,見證了HI-13串列加速器的動工和完成。
  • 我國能量最高質子回旋加速器實現一器多用
    2003年7月,經原國防科工委批准,大科學工程——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立項,通俗地說是給已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穿靴戴帽」,即在前端新建一臺100MeV(兆電子伏)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一臺質量解析度為20000的在線同位素分離器;後端新建一臺重離子超導直線增能器,以實現更強功能。「從事大科學工程建設風險極高,有可能投入一生卻顆粒無收。」
  • 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近日,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MeV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合肥質子治療系統研發研發團隊依靠自主創新日夜攻關,研製成功該加速器,相比較國際上同類裝置,其超導磁體電流密度達到140A/mm2,是國內外同類裝置磁體水平的3倍;靜電電場達到170kV/cm國際最高應用水平;加速器實現3.0T最高場強;直徑縮小25%,僅2.2m,重量降低50%,總重不超過50t。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 葉華龍 攝中新網合肥12月16日電 (吳蘭 葉華龍)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近日順利引出200MeV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 河北省承德市特高壓串補工程火花間隙順利通過現場試驗
    中國電力電子產業網訊 5月21-22日,承德1000kV特高壓串補工程火花間隙順利通過現場工頻耐壓及觸發放電試驗。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戴帽葉猴:我不是皮猴,我想靜靜!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戴帽葉猴。除獨龍江外,2017年西藏發現了一種戴帽葉猴(Trachypithecus pileatus),因兩者外形有明顯差異,因此也有學者建議將獨龍江戴帽葉猴命名為蕭氏葉猴(Trachypithecus shortridgei)。 獨龍江戴帽葉猴幼體為橙黃色,非常可愛。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
  •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正式投用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外景。 成都高新區供圖本報訊 (記者 吳怡霏) 昨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打造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近日正式投用。四川艾邁思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該加速器第一家入駐企業。
  • 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在合肥研製成功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MeV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關鍵技術突破,標誌著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3倍;靜電電場達到170kV/cm國際最高應用水平;加速器實現3.0T最高場強;直徑縮小25%,僅2.2m,重量降低50%,總重不超過50t。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國產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合肥12月16日電 (吳蘭 葉華龍) 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近日順利引出200MeV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
  • 3D列印如何幫助CERN科學家升級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在過去的五年中,安東尼奧·佩萊格裡諾(Antonio Pellegrino)一直在從事高壓工作:科學家正在領導對功能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進行升級,該粒子加速器位於法瑞邊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下方一百米。通常被稱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該加速器是一個27公裡長的環,其中質子和電子等粒子彼此高速投射,重現了十分之一秒的存在條件。
  • CSNS快循環同步加速器1.6GeV質子束流成功加速並引出—新聞—科學網
    CSNS快循環同步加速器1.6GeV質子束流成功加速並引出
  • 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升級 創新別永遠留在實驗室
    在歷時了半年,全國7個分賽區角逐之後,有3個項目從1053個項目中被選拔出來,獲得了「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創新大獎」。而這也是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升級為「英特爾創新加速器」後最核心的要素:為眾創空間的創新項目提供資源對接,加速成長。刀口上舔血 創業者需要加速的機會「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創新大賽」去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分賽區遍及了全國7個分賽區。最後,專家評選出了3個項目:極元高速基因測序數據分析平臺、視覺導航控制器、眾智雲基站分列了冠亞季軍。
  • LOL手遊加速器選擇哪個好 加速器選擇推薦
    英雄聯盟手遊現在很多玩家已經可以下載遊戲了,當然在其中會有一些列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網速慢不知道用什麼加速器的問題,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LOL手遊加速器選擇推薦 想必大家都知道biubiu加速器,這款加速器是小編首推的一款,基本上使用biubiu加速器可以隨意進入日服體驗遊戲,
  • 有雨山戴帽 無雨雲攔腰
    雲蓋住山頂,叫「山戴帽」。雲層擋住山腰,可見山頂,叫「雲攔腰」。   當陰雨天氣來臨時,雲層比較低,雲底蓋住山頂。雲層越厚,雲罩山越低,表明空氣中的水汽越多,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雲層不增厚;或者在雨後出現的雲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預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說法。
  • 「中國不應建大加速器」——葛墨林院士答科技日報記者問
    上世紀中期開始,量子場論(尤其規範場)和夸克模型逐漸發展起標準模型,實驗發現預言的漸進自由、Z、W粒子等,是很大成功。其後,除了中微子理論、實驗外,就沒有太大理論創新。1970年代到現在,雖然有人提出很多超越標準模型的理論,但沒有哪個像標準模型提出的物理那麼清楚。高能物理發展到現在,具有工程特點:理論上一定要特別清楚:要找什麼?預計是什麼樣子?否則不值得投錢。
  • 從掌心加速器到大科學裝置
    那一次, 勞倫斯被邀請介紹他的回旋加速器. 在接下來的每一次重複探索中, 只要前面的一次接近成功, 勞倫斯就開始計劃更大的機器. 隨著設計的回旋加速器越來越大, 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 勞倫斯不得不開始尋求資助, 用以組建大型團隊來製造更大型的機器.
  • 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mA,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柳衛平研究員介紹,開展關鍵天體物理核反應的精確測量是核天體物理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該加速器將為開展天體物理核反應精確測量提供新的頂級平臺。該加速器出束後將吸引更多國內外一流的科研團隊利用該設施開展物理實驗,有望在相關領域做出世界級的研究成果。
  • 國內首臺連續波重離子直線加速器與分離扇回旋加速器聯合調試成功...
    觀察者網從中科院網站獲悉,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研製的國內首臺連續波高電荷態強流重離子直線加速器(SSC-Linac)與分離扇回旋加速器(SSC)聯合調試,首次成功引出了5.98 MeV/u的40Ar7+離子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