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如何幫助CERN科學家升級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2021-01-15 核技術CCNTA

為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微小,高度複雜的組件絕非易事。CERN的科學家找到了3D列印的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五年中,安東尼奧·佩萊格裡諾(Antonio Pellegrino)一直在從事高壓工作:科學家正在領導對功能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進行升級,該粒子加速器位於法瑞邊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下方一百米。

通常被稱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該加速器是一個27公裡長的環,其中質子和電子等粒子彼此高速投射,重現了十分之一秒的存在條件。大爆炸之後–加速器內裝有各種高精度探測器,所有這些都可供現代科學家觀察。

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15年被暫停,以供工程師和醫生尋找提高加速器探測器精度的方法。最終目標?不僅要了解問題,而且要對宇宙的起源有更好的見識。

為此,佩萊格裡諾(Pellegrino)求助於一項目前用於設計從食品,時尚到人體細胞的產品的技術:3D列印。由於與技術公司3D Systems的合作,LHC的某些部分已經從3D印表機中脫穎而出,作為加速器探測器冷卻系統設計的一部分。至關重要的是,印刷零件可以滿足薄型組件的嚴格要求,而又不影響回彈力-這是傳統手工工藝幾乎不可能滿足的條件。

Pellegrino告訴記者:「問題的有趣組合導致我們進行3D列印。」 「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試圖製造出滿足我們要求的原型,才意識到它太費力了,而且再現性不夠。那時候我們開始考慮也許3D列印可能是我們的選擇。」

通過選擇,3D列印成為解決方案。3D Systems的印表機成功用於生產極輕的鈦棒,其寬度為1.6毫米,壁厚為0.1毫米。這些條將安裝在檢測器上,並將用於將系統冷卻至-40°C,以確保結果不會因熱幹擾而改變。

佩萊格裡諾(Pellegrino)的工作專注於特定類型的LHC檢測器,該檢測器用於一項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美女(LHCb)實驗的研究。這項研究著眼於一種叫做美夸克的粒子,以了解物質與其神秘的對應物反物質之間的區別。反物質是在宇宙原始時期與粒子並存的反粒子,如今這種反粒子嚴格地在專家的範圍內產生實驗室。

「物質和反物質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始,但是今天,我們只有一種類型。那麼另一種類型又去了哪裡呢?」 問佩萊格裡諾。

為了確切地回答這個問題,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了數十億個美容夸克粒子,以及與之相當的被稱為反美夸克的反物質,它們在大爆炸之後都是很常見的。簡而言之,LHCb檢測器的作用包括記錄有趣的粒子編排,這些編排是在產生美麗和反美夸克並隨後在LHC內部衰減時發生的。

夸克是不穩定的且壽命短:在眨眼之間,它們會分解成其他顆粒。觀察這一過程可以為科學家提供線索,說明為什麼物質似乎戰勝了反物質,並且從長遠來看,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創造。

佩萊格裡諾說:「物質和反物質的行為之間的差異很小,要觀察它,就需要越來越好的儀器。」 「為此,我們希望構建一個更好的檢測器。您可以將其視為一張照片-您希望看到越來越清晰的圖像。這就是它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進行如此巨大的技術升級。」

本文來自中國核技術網

相關焦點

  • 316L不鏽鋼助力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是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科學儀器,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用來探索宇宙中最小粒子的奧秘。就在幾年前,眾多科學家想要對粒子加速器進行一些改進,為新項目做準備,且LHC到了進行常規維護和升級的時候,其中升級項目包括更換用來固定加速器真空管的緊固件。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重啟 尋找神秘粒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核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相關部門負責人博爾德裡(Frédérick Bordry)昨天在瑞士調控中心發出這樣一條推特,在經歷兩年停機維護、加固升級及數月重啟準備後,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當天正式開啟第二階段運行,物理學家們又開始新一輪的尋找神秘粒子之旅。
  • 探尋微觀世界奧秘的重要手段——次原子的粒子加速器是如何運作的
    其中體積上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一個周長約 18 英裡的環形建築,而這個比曼哈頓還長的原子加速器到底是什麼呢? 先前的一個置於 LHC 加速碰撞隧道中的加速器仍保持著速度的世界紀錄,它能將一個電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幾乎接近於光速,光子大約需要14 分鐘的時間才能領先 10 英尺。如果這還不讓你驚訝,要記得光子是宇宙上最快的東西,它時速每秒大約186,000英裡。那麼,這些次原子的粒子加速器是如何運作的?
  • CERN研發「迷你 LHC」粒子加速器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正在研發一種「迷你大型強子對撞機」,使用一臺2m長的機器產生的高強度束流治療癌症。
  • 揭秘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波士頓全球報》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於7日宣布將於9月10日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希望藉助這臺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  大型強子對撞機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器。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創造了世界最重粒子的「四胞胎」
    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加速器創造出了一組四個超重粒子——被稱為頂夸克。 這項新發現是在LHCP 2020會議上公布的。 根據2019年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D》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頂夸克是已知的最重的粒子。每個頂夸克的質量大約相當於一個鎢原子。
  • 2020年建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
    中國將於2020年至2025年間開始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它將可讓科學家們能更多了解宇宙的運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向媒體表示,這項計劃的最終概念將在2016年底完成。
  • 基於粒子加速器的高能X射線貨櫃檢查裝置是如何守護國門的?
    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基於粒子加速器的高能X射線貨櫃檢測裝置,第一套實用裝置1991年安裝在法國巴黎的戴高樂機場。 由於受海量貨櫃過關的壓力,世界上已有越來越多的海關使用高能X射線貨櫃檢查裝置。這類裝置由粒子加速器、掃描設備,以及高性能的探測器、數據分析、X射線成像等系統組成。
  • 宇宙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就是黑洞,科學家正研究如何利用黑洞
    現在,一些物理學家建議利用黑洞的引力來創建粒子加速器。假設粒子開始掉入黑洞。當它靠近黑洞時,它會加速,就像球從山上滾下來時會加速。實際上,它比滾下山坡地球要糟得多,因為黑洞的引力非常大,以至於粒子落入的速度比光速還快。如果兩個粒子接近一個黑洞,它們每個都會獲得巨大的能量提升。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再創紀錄
    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升級後的一次測試運行中打破了紀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22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宣稱:「昨天夜裡,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內的粒子碰撞能量創下新紀錄,第一次達到了13TeV(萬億電子伏特)。」此前LHC的最高撞擊能量紀錄是2012年創下的8TeV。
  • 科學家製造出了一種晶片大小的粒子加速器
    位於史丹福大學的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原名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運行著近2英裡長的巨大的加速器中,電子流流過真空管,隨著微波輻射的爆發將粒子向前推動得越來越快,直到它們的速度接近光速,從而產生了強大的光束,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可以使用它探測無機和生物材料的原子和分子結構。
  • 晶片上的粒子加速器問世!斯坦福團隊:有望用以精準轟擊腫瘤
    中國公眾接觸並了解粒子加速器,或許要感謝楊振寧與丘成桐關於「中國現在是否需要大型粒子加速器」的持久辯論。最早科學家發現,把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再讓它們對撞,就可以獲取到大量微觀粒子。而基於加速器的粒子物理研究,引領了對物質根本結構的研究。
  • 羅浮宮地下的粒子加速器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資料圖片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奢華的博物館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羅浮宮庭院裡貝律銘修建的著名的玻璃金字塔15米深處的地下,有一臺名為AGLAE的粒子加速器——世界上唯一一臺藝術專用的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發明於20世紀30年代,最初主要用於粒子物理研究。
  • 英國科學家運用同步加速器減少雷射3D列印缺陷
    英國鑽石光源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推動雷射3D列印技術發展的新項目。
  • 科學家展示下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技術——μ子對撞機
    因此,在尋找新的粒子和新的物理現象時,科學家們需要創新的方法來減少未來對撞機的成本。現在,一個名為μ子電離冷卻實驗(英文:Muon Ionization Cooling Experiment,簡稱MICE)的國際科學研究團隊,正試圖運用μ子束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技術。
  • 走近粒子加速器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inac 4」線性加速器為該機構包括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內的加速器組合注入更高能量的離子束,幫助LHC實現更高亮度。 黑洞首張照片的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巨大轟動。「黑洞是什麼?黑洞裡面有什麼?
  • 你不知道的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可以通過電磁場將亞原子粒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粒子加速器是利用電場來推動帶電粒子使之獲得高能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粒子加速器有電視及X光等設施。被加速的粒子置於抽真空的管中,才不會被空氣中的分子所撞擊。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是世界上最大、功率最強的粒子加速器。
  • 上海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了解陶瓷3D列印
    從技術上講,陶瓷是一種固體材料,由金屬、非金屬或離子和共價鍵組成的無機化合物組成。從這個角度來看,碳和矽也可以被認為是陶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許多3D列印陶瓷的名字聽起來更像金屬,因為它們不是來自粘土。如今,陶瓷被分為兩類:天然原料(粘土)組成的經典陶瓷和包括矽、碳和氮等其他材料的技術陶瓷。
  • 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設計磁體
    在位於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人造磁場——磁場強度大約是地球磁場的20萬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將粒子加速,讓兩束粒子相互撞擊。利用這個世界著名的粒子加速器進行的實驗提供了支持標準模型(一個描述宇宙中粒子的行為和相互作用的理論)的關鍵數據。但是,物理學家們很想知道這個模型是否適用於能量更高的粒子。
  • 從文明奇觀到千家萬戶——粒子加速器菜鳥筆記
    在諸多不同類型的大科學裝置中,粒子加速器具有相當獨特的地位。一方面,歷史上,最初的大科學裝置大多是用於基礎物理研究的加速器,其發展也推動了諸多新技術的產生,「網際網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誕生於加速器實驗室」已經是為科學家們津津樂道的入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