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創造了世界最重粒子的「四胞胎」

2020-12-06 騰訊網

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加速器創造出了一組四個超重粒子——被稱為頂夸克。

在瑞士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上,這些胖乎乎但又很小的四胞胎的形成早就被主導亞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論「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所預測。

但新的物理理論表明,它們可能比標準模型預測的更經常被創造出來。

找到更多這樣的四胞胎是檢驗這些理論的第一步。

這項新發現是在LHCP 2020會議上公布的。

根據2019年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D》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頂夸克是已知的最重的粒子。每個頂夸克的質量大約相當於一個鎢原子。

然而,每個頂夸克都比一個質子小得多,這意味著頂夸克不僅保持著最重粒子的記錄,它們也是已知的最密集的質量形式。

雖然頂夸克在大爆炸後最早的瞬間大量產生,但它們的壽命很短,在大約一萬億分之一秒內完全消失。

如今,唯一能產生和觀測頂夸克的地方是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中。

頂級夸克最早是在1995年使用費米實驗室的Tevatron粒子加速器發現的。費米實驗室位於芝加哥郊外,是當時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現已退役。

2011年,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假定地幔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

大型強子對撞機——近10000個強大的磁鐵環排列在一個圓的周長上,約16.5英裡(27公裡)——使兩束質子朝相反方向加速,使它們以13萬億電子伏的能量相互碰撞,或者是費米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對撞機能量的6.5倍。

1995年,費米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對撞機的光束碰撞產生了頂夸克和反物質夸克對,但這些碰撞每隔幾天才產生一次。

相比之下,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超環面儀實驗(ATLAS)和緊湊μ子線圈(CMS)實驗中,更高的能量和更高的碰撞率大約每秒產生一對頂夸克。

在最近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正在尋找同時產生兩組頂夸克/反夸克對的現象。

根據ATLAS團隊的說法,標準模型預測這些更複雜的碰撞發生的頻率應該是產生一對碰撞的7萬倍。

在尋找新粒子的時候,重要的是要知道觀察到的碰撞次數偶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可以用結果的「西格瑪」來量化。

在粒子物理學中,宣布一項發現的黃金標準是5或更高的西格瑪,這意味著目前的觀測結果是由隨機波動引起的概率約為350萬分之一。

西格瑪為3意味著在740次實驗中有1次觀測到的信號是偶然發生的,根據費米實驗室,它被認為是觀測的「證據」。

關於頂夸克產生四聯體的證據還不足以宣布一項新發現。

2015年至2018年,物理學家在ATLAS和CMS收集的數據中尋找頂夸克四聯體。

ATLAS實驗團隊宣布,他們已經看到了4個頂夸克的產生,西格瑪為4.3。

與此同時,在歐洲物理雜誌C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CMS實驗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的四夸克的西格瑪值僅為2.6。

在進行實驗之前,ATLAS和CMS都預期顯著性在2.6西格瑪左右。

ATLAS看到的高顯著性可能只是偶然。

或者,這可能是一個跡象,四個頂夸克的產生比標準模型預測的更普遍,這可能意味著這個測量是一些新的和意想不到的物理學的第一個提示。

研究人員在一份聲明中說:「來自下一次大型強子對撞機運行的額外數據——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提高這一具有挑戰性測量的精度。」

自2018年底以來,LHC已經暫時關閉,用於翻新、升級和維護。預計將於2021年恢復運營,但目前尚不清楚COVID-19大流行是否會影響該計劃。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four-top-quarks-large-hadron-collider.html

相關焦點

  • 大型強子對撞機形成罕見的四胞胎「頂夸克」
    來源:新浪科技目前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頂夸克(top quarks)」。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世界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頂夸克」。主導亞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論「標準模型」曾預測存在這種四胞胎粒子,但是最新物理理論表明,它們的形成數量可能比標準模型所預測的更多。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重啟 尋找神秘粒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核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相關部門負責人博爾德裡(Frédérick Bordry)昨天在瑞士調控中心發出這樣一條推特,在經歷兩年停機維護、加固升級及數月重啟準備後,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當天正式開啟第二階段運行,物理學家們又開始新一輪的尋找神秘粒子之旅。
  • LHC或首次造出頂夸克「四胞胎」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表示,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或許已經首次製造出頂夸克「四胞胎」,如獲證實,有望揭示新的物理學理論。
  • 揭秘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波士頓全球報》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於7日宣布將於9月10日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希望藉助這臺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  大型強子對撞機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器。
  • 走近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全名為「荷電粒子加速器」,是一種可以使帶電粒子在高真空環境中受磁場力控制、電場力加速而達到高能量的特種電磁、高真空裝置,也是為人類提供各種能量的粒子束或輻射線,如電子、質子、氘核、α粒子、各種重離子以及其他一些微觀粒子的現代化裝備。
  • 2020年建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
    中國將於2020年至2025年間開始建造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它將可讓科學家們能更多了解宇宙的運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向媒體表示,這項計劃的最終概念將在2016年底完成。
  • 316L不鏽鋼助力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LHC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粒子加速器與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科學儀器,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用來探索宇宙中最小粒子的奧秘。就在幾年前,眾多科學家想要對粒子加速器進行一些改進,為新項目做準備,且LHC到了進行常規維護和升級的時候,其中升級項目包括更換用來固定加速器真空管的緊固件。
  • 粒子加速器及其工作原理:9個有趣的事實
    粒子加速器(Particle accelerators),有時也稱為原子粉碎機(atom smashers),是世界上一些最先進的科學設備。但是它們是什麼以及是如何工作的?粒子加速器正在幫助我們了解周圍的宇宙粒子加速器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在粒子物理、也稱為高能物理領域中。通過它們,粒子物理學家認知許多基本粒子的性質,以及控制從物質、能量、時空的一切事物的物理定律。4.
  • 探尋微觀世界奧秘的重要手段——次原子的粒子加速器是如何運作的
    其中體積上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一個周長約 18 英裡的環形建築,而這個比曼哈頓還長的原子加速器到底是什麼呢? 先前的一個置於 LHC 加速碰撞隧道中的加速器仍保持著速度的世界紀錄,它能將一個電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幾乎接近於光速,光子大約需要14 分鐘的時間才能領先 10 英尺。如果這還不讓你驚訝,要記得光子是宇宙上最快的東西,它時速每秒大約186,000英裡。那麼,這些次原子的粒子加速器是如何運作的?
  • 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帶電粒子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我們花了幾代人的時間,試圖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環境下,通過粒子加速器將構成物質的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速度。其實粒子加速器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驗證宇宙的速度極限,也不是為了打破速度極限,而是為了尋找新的粒子,但這個實驗的過程也是我們人類創造極限速度的場所。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再創紀錄
    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升級後的一次測試運行中打破了紀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22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宣稱:「昨天夜裡,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內的粒子碰撞能量創下新紀錄,第一次達到了13TeV(萬億電子伏特)。」此前LHC的最高撞擊能量紀錄是2012年創下的8TeV。
  • 物理科學家們用超級粒子加速器,模擬展現罕見神奇一幕
    他們認為訣竅在於如何巧妙、仔細地安排好一切,這樣粒子就不會永遠消失在貪得無厭的黑洞中。就讓我們一起用最通俗的話,來模擬、理解物理科學家們期待的這一過程!首先,任何一個粒子接近黑洞時,它必然會被加速,就如同雪球從高山上滾落一樣。而黑洞的能耐,更遠超我們認知的任何一座高山,它強勁的引力,極有可能會讓粒子最終以超越光速的狀態墜入。
  • 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探測到了一對完美「CP」
    在所有被發現的基本粒子中,頂夸克和希格斯玻色子可能是我們更深刻的理解自然定律的最佳賭注。這是因為在粒子動物園中,這兩種粒子都非常地獨特。其它四種都是不穩定的,只能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中被創造出來。| 圖片來源:IFIC頂夸克是六種夸克中的一種,它和構成普通物質的上夸克類似,但質量卻高出了約7.5萬倍——質量接近鎢核,是已知最重的基本粒子。1995年,科學家在美國芝加哥西部的費米實驗室中,發現了頂夸克的蹤跡。
  • 3D列印如何幫助CERN科學家升級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在過去的五年中,安東尼奧·佩萊格裡諾(Antonio Pellegrino)一直在從事高壓工作:科學家正在領導對功能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進行升級,該粒子加速器位於法瑞邊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下方一百米。通常被稱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該加速器是一個27公裡長的環,其中質子和電子等粒子彼此高速投射,重現了十分之一秒的存在條件。
  • 羅浮宮地下的粒子加速器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資料圖片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奢華的博物館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羅浮宮庭院裡貝律銘修建的著名的玻璃金字塔15米深處的地下,有一臺名為AGLAE的粒子加速器——世界上唯一一臺藝術專用的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發明於20世紀30年代,最初主要用於粒子物理研究。
  • 你不知道的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可以通過電磁場將亞原子粒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粒子加速器是利用電場來推動帶電粒子使之獲得高能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粒子加速器有電視及X光等設施。被加速的粒子置於抽真空的管中,才不會被空氣中的分子所撞擊。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是世界上最大、功率最強的粒子加速器。
  • 中國建造的世界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在秦皇島有何用意?功在千秋!
    大型粒子對撞機其中所包含的意義說輕了,就是在商業上可以帶來萬億元的回報;說重了,它所帶來的回報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將能夠獲得一種制霸天下的先機,實現對和平和發展的追求。 王貽芳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新的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及前期研究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和江門中微子實驗的提出者和領導者。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發現:比「上帝粒子」還罕見50倍的事件
    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使用位於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這是現有最大、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以及其緊湊µ子螺線管(CMS)實驗,對非常罕見的事件進行了新觀測,這可能有助於使物理學超越目前對世界的理解。
  • 並可能創造出更大的粒子加速器
    剩下的所有其他存在的基本粒子,以及所有其他能被創造出來的粒子,在本質上都不穩定,這意味著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衰變成更輕更穩定的粒子。在所有的不穩定粒子中,μ子還算比較穩定,平均可以存在2.2微秒,比任何其他不穩定粒子存在的時間都要長一個數量級。
  • 黑洞成為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可行性
    現在,一些物理學家建議利用黑洞的引力來製造兇猛的粒子加速器。新的研究發現,訣竅在於精心設置一切,這樣粒子就不會永遠消失在貪得無厭的黑洞中。利用黑洞,設計爆破出的新粒子將有助於我們認識它們。事實上,它比滾下山坡的球要糟糕得多,因為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粒子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下落。當落入黑洞的粒子一旦達到了光速,它與黑洞的距離,定義了黑洞的邊界,我們稱之為事件視界。如果一個粒子落入黑洞,它將永遠消失,被鎖在視界後面,沒有逃脫的希望。當考慮製造一個粒子加速器時,這個區域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永遠不會吐出粒子的加速器是沒有利用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