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經濟藍皮書: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迎來普遍的恢復性增長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分析稱,2020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產品和行業增長面擴大,同時保護市場主體政策取得預期成效,產業鏈供應鏈基本穩定。
-
多項經濟指標數據回暖 夜間燈光透露經濟復甦跡象
□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運行帶來了擾動,但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工業製造、交通物流等行業復工復產加快,經濟運行正加速向正常水平回歸。□ 在夯實經濟發展基礎中,要注重消費市場的復甦,努力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通過刺激消費來拉動經濟復甦。
-
10位企業家談中國經濟:各行業持續復甦 有基礎、有亮點、有方向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上半年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磁力」無限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背景下,這個「轉正」來之不易、難能可貴,雄辯地驗證了中國經濟「磁場」活力強勁、「磁力」無限的事實。
-
上半年江蘇主要經濟指標回升 經濟運行由穩轉好
原標題:承壓前行,「正增長」彰顯「強韌性」 新近出爐的「期中成績單」顯示,1-6月我省地區生產總值46722.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9%,實現極為不易的正增長。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由穩轉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一系列優異表現,給了我們持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復甦的底氣與信心。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2020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穩步上升,前三季度約25%的消費品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同比增長4.8%,其中服裝及生活用品網上銷售額累計同比至9月已分別恢復至3.3%、16.8%,自2月出現拐點以來分別回升了21.4%和9.3%。在網絡零售增速及需求復甦的拉動下,衣著及生活用品CPI亦已觸底企穩。
-
上半年山東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
數據發布上半年山東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山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上半年經濟呈現回升向好、好於預期的總體運行態勢
-
七大版塊看好龍泉驛經濟發展
>近日,見證哥從龍泉驛區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龍泉驛區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快速回升,經濟整體呈現穩步向好的發展態勢。Part 02工業經濟支撐有力增長動力持續增強前三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升1.6個百分點,其中9月單月增長0.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2%,其中9月單月增長5.9%。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2020●270 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0億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62%、提高10.5個百分點●23件民生實事全完成「十三五」
-
我國GDP2020年將破百萬億 經濟復甦深化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GDP2020年將破百萬億,經濟復甦深化供給側修復基本完成,需求側修復進一步提速,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向長期中樞水平趨近。國家統計局將於1月18日發布2020年全年宏觀經濟「成績單」,GDP增速、工業、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數據將亮相。
-
瀋陽機場三大運輸生產指標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為最大限度奪回疫情造成的損失,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多措並舉,加速推進航空主業恢復性增長。10月28日,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集團航空主業恢復有力,9月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的航班、旅客和貨郵三大運輸生產指標,就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92.4%和98%。
-
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 嚴防宏觀經濟大幅波動
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與艱難的復甦挑戰,法國政府出臺了大規模經濟復甦計劃,旨在對衝疫情負面影響,彌合疫情在經濟領域撕開的巨大缺口。未來,法國將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側重強化經濟復甦韌性,爭取早日走出風雨,迎接彩虹。千億歐元「振興計劃」為應對疫情,法國政府於2020年出臺了規模達千億歐元的「振興計劃」。在該計劃的助力下,法國經濟有望在2021年穩步恢復。
-
...生產、投資三大指標同步提速,國家統計局預判:明年經濟增長速度...
從11月數據來看,體現經濟運行情況的三大重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表現均比上月進一步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生產和需求繼續回升,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市場發展活力增強,民生保障也得到加強。
-
2021年中國經濟應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本報記者 張一鳴飽受疫情衝擊的世界經濟正在艱難復甦,中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國經濟的正增長?2021年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與此同時,我國發展的步伐也並未停滯,困擾中國人民數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大臺階,經濟總量佔全球份額由2019年的16.3%提高到17.5%左右,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載入史冊的重大成就。2020年我國經濟經歷大考,經濟運行逐季向好。一是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回升。二是主要經濟指標普遍改善。三是改革開放持續深入推進。
-
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農業生產保持回升態勢,工業生產降幅繼續收窄,服務行業整體持續向好,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市場消費不斷回暖,經濟運行總體呈回升態勢。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2383.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2.6%。
-
越南實現經濟正增長 呈現J型復甦態勢
儘管越南國內防疫措施有力,但疫情全球蔓延帶來的負面影響仍對越南多個行業、領域和社會生活產生較大衝擊。供應鏈和貿易流動部分被阻斷,各行業生產活動被迫放緩、停滯,許多企業、經營戶、合作社等暫時停產停運或縮小生產規模,失業問題也隨之而來。2020年4月份,越南採取全社會隔離措施結束後,疫情得到較好控制,為經濟復甦創造了前提條件。
-
11月PMI數據: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財新網】(專欄作家 龐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為52.1%,已連續9個月處於榮枯分界線以上,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高於彭博一致性預期0.6個百分點。
-
2014.01: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對民生發展的多重均衡影響分析
由於直接度量民生發展的權威性綜合指標較為缺少,因此對經濟增長質量與民生發展之間關係的實證研究,大部分都是基於單個或者少數幾個民生發展指標與經濟增長之間進行展開的,只有較少文獻採用較為綜合的民生指標。李劍等(2013)考察了2007—2011年中國30個省份醫療衛生、教育、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6種民生要素,對經濟發展的空間影響作用,研究發現民生要素呈現空間聚集性,對本地經濟起促進作用,但對外地經濟(相鄰區域)具有負的空間溢出效應。類似地,還有許多研究分別從戶籍、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角度研究了民生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影響機制。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主要觀點
2.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多維度不同步。首先是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不同步;其次是全球製造業恢復快於服務業;再次是房地產、金融市場較實體經濟復甦更快;最後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不同步。 3.三重深層因素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十四五」規劃的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要素市場改革。
-
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推進改革開放,促進創新發展,進一步穩就業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
他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住經濟基本盤要優先穩就業。他勉勵員工進一步做好就業服務,使更多求職者有就業機會。李克強在交通銀行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工作座談會,聽取地方、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負責人意見建議。他說,金融系統對經濟恢復性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保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的合理力度,推動服務創新,拓展普惠金融。防範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