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數據出爐!七大版塊看好龍泉驛經濟發展

2020-11-25 澎湃新聞

今年以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

和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

龍泉驛區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決策部署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聚焦「六穩」 「六保」精準發力

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復工復產復市成效顯著

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逐步恢復

近日,見證哥從龍泉驛區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龍泉驛區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快速回升,經濟整體呈現穩步向好的發展態勢。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2.5億元,同比增長2.4%,三季度當季增長7.1%,增速比二季度提高3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8.5億元,同比增長3.8%,當季增速為6.4%,增速比二季度提高4.3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增加值為609.4億元,同比增長4.0%,當季增速為9.4%,增速比二季度提高3.4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44.6億元,同比下降1.9%。

Part 01

農業生產平穩增長

產品供給保持穩定

前三季度,全區農作物長勢良好,第一產業總產值增長4.4%

其中:

蔬菜面積8.11萬畝,產量15.05萬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3%、6.6%;

草莓面積702畝,產量1288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6.7%、63.9%;

園林水果產量14.4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6.8%;

2020年新種植了綠肥3340畝。

Part 02

工業經濟支撐有力

增長動力持續增強

前三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升1.6個百分點,其中9月單月增長0.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2%,其中9月單月增長5.9%。三季度當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

特色產業「六升二降」。機械工業同比增長14.0%;電子信息產業製造業同比增長25.5%;食品、飲料及菸草工業同比增長6.6%;冶金工業同比增長46.7%;建材工業同比增長7.5%;輕工行業同比增長0.1%。汽車工業同比下降2.1%;石油化學工業同比下降20.2%。

重點產品穩步增長。1-9月,全區汽車產量36.9萬輛,同比增長3.9%,其中:新能源汽車19977輛,同比增長45.1%。川煙產量672億支,同比增長3.5%。

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1-9月,全區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52.1%,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48.1個百分點。其中,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99.0%;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34.5%;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同比增長45.7%。

Part 03

服務業穩步復甦

現代服務業勢頭較好

隨著服務業復工復業穩步推進,三季度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當季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其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當季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分別增長0.2%和8.3%。

新興服務業回升明顯,前三季度全區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4.8%、1.8%,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

非營利性服務業持續回升,前三季度全區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增速較上半年提高4.7個百分點,其中教育增長5.0%,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4.2%。

Part 04

投資增速扭負為正

基礎建設持續增長

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95.4%;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3.3%;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1%。

「補短板」領域投資持續推進。全區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63.7%,公共服務投資增長53.5%,大運會項目加快推進,完成投資超過102.3億元。

房地產開發投資穩步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6%。商品房施工面積1414.5萬平方米,下降7.0%;商品房竣工面積20.5萬平方米,下降72.2%;商品房銷售面積131.5萬平方米,下降22.0%。

Part 05

消費市場降幅收窄

城鄉市場需求增加

隨著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企業復商復市不斷加快,消費市場持續復甦。

前三季度,龍泉驛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3億元,同比下降5.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3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從城鄉市場看,三季度全區城市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3%,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1%,較二季度增速分別提高5.8和3.8個百分點,城鄉消費市場增速同步轉正,鄉村市場增長快於城鎮。

Part 06

財稅收入穩步增長

金融支持有效增強

1-9月,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2.3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稅收收入45.5億元,增長4.0%;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9.7億元,下降21.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完成89.6億元,同比增長5.9%,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90.7億元,增長28.0%。

9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319.8億元,增長15.7%,其中,住戶存款餘額772.7億元,增長14.4%;人民幣貸款餘額844.3億元,增長8.7%。

Part 07

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經營淨收入恢復性增長

在一系列穩就業、保民生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區居民收入保持回升。

前三季度,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3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8%(下同),增速較上半年回升2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20957元,增長6.4%,經營性淨收入2664元,增長8.7%,財產性淨收入4797元,增長2%,轉移性淨收7118元,增長5.7%。

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1%,增速較一季度回升1.3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10822元,增長9.3%,經營性淨收入10655元,下降8%,財產性淨收入3295元,增長6.5%,轉移性淨收入4823元,增長6.8%。

總的來看

隨著各行各業復產達產和各種政策效應的不斷顯現,前三季度全區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經濟走勢與全市基本一致,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服務行業穩步復甦,投資增速逐步恢復,消費市場信心增強,經濟回升勢頭進一步鞏固,全年經濟實現平穩增長的預期增強。但龍泉驛區經濟恢復仍不均衡,部分行業發展薄弱,產業結構矛盾仍然突出。

下一步

龍泉驛區將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決策部署,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運會舉辦、成都「東進」等重大戰略機遇,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持續鞏固經濟穩定恢復的良好勢頭,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和高水平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文:周亞

編:陳卉 曹小力(實習)

攝影:唐健 李曉寧

素材由龍泉驛區統計局提供

原標題:《前三季度數據出爐!七大版塊看好龍泉驛經濟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設七大版塊 搭建「雲上展覽」
    展會圍繞「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體系化展示我國在縱深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中所取得的各項成就。  規劃七大版塊、三個成果發布區  本屆展覽會展示面積5.6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國內外257家單位前來參展。
  • 前三季度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GDP分享
    上周,印度官方正式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GDP同比實際縮減9.3%(若不剔除物價因素,則下降6%),完成的經濟總量為為1385795.4億盧比,折合美元約為1.867萬億美元。
  • 國資委介紹央企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呈現三增一降三優一減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5日電 今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中央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彭華崗介紹,我國前三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看,呈現「三增一降、三優一減」的特點。
  • 四川新聞|21市州前三季度GDP全部實現正增長
    「成績單」近日陸續出爐,全部實現正增長。各片區呈現出哪些不同的發展態勢?一起打開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從上半年同比增長0.6%到前三季度同比增長2.6%,對於萬億體量的成都而言,實屬不易。其中,成都高新區更是表現強勁——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3.1億元、增長8.0%。
  • 重慶兩江新區:前三季度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29.2億元 同比增長30.5%
    重慶兩江新區:前三季度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29.2億元 同比增長30.5% 2020-11-26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
    來源標題: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影響。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578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3135.5億元。
  • 一周酒訊|貴州白酒產業前三季度成績單出爐,汾酒整體升格
    ◆ 行業數據 10月全國白酒批發價格定基指數上漲 11月4日,瀘州市酒業發展促進局發布10月全國白酒價格指數走勢分析報告。
  •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能源形勢持續好轉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今年前三季度,在疫情的影響下,能源行業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隨著疫情統籌防控和各項經濟工作持續推進,國內經濟逐步重回正軌,能源行業也出現了很多好的發展跡象,生產穩中有增,消費持續回暖,結構持續優化,各項數據恢復同比增速正增長。
  • 有福之州福州市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出爐,追上東莞還需多久?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這裡古代因為福山而得名福州,當地人稱其為有福之州,唐朝末年這裡曾經是閩國的首都,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此外我們福州還是全國為數不多得擁抱大海的省會城市,如今的福州產業雲集,民營經濟發達,那麼GDP流行的今天,福州的情況怎樣呢?
  • 雲中呼和浩特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出爐,在內蒙排名第幾?
    上圖為呼和浩特,下圖為呼和浩特據2020年前三季度GDP數據顯示,呼和浩特有著2142.33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內蒙古自治區內第二名,在我們呼和浩特前面的正是大汗王陵的所在地鄂爾多斯市,前三季度鄂爾多斯的GDP為2510.34億元,排名我們呼和浩特之後的乃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和宇宙大將軍侯景的故鄉,包頭市,前三季度包頭的GDP為2095.80億元,排名內蒙古自治區內第三名,下圖為包頭
  • 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臺灣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度與韓國、新加坡以及我國的香港別列為亞洲四小龍,不過時至今日,當初的亞洲四小龍裡,臺灣的經濟水平已經漸行漸遠!,今年一季度臺灣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2%,二季度下降0.58%,三季度增速初值為3.33%,整個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66%」。
  • 前三季度增速由負轉正 折射寶安經濟堅韌活力
    前三季度GDP增速0.1%、實現GDP總量2734.91億元。由上半年的負增長到三季度增速扭負為正,寶安前三季度經濟實現喜人的V字反彈。在嚴格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將更多資源和力量投放到經濟工作上來的寶安,在爭分奪秒、夙興夜寐三個季度之後終於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 前三季度外貿由負轉正 國際市場份額提升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按人民幣計算,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0.7%,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雖然以美元計算的前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尚未轉正,但總體向好的趨勢是一致的。值得一提的是,根據WTO公布的月度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數據測算,今年1-7月我國進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進出口、進口、出口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
  •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聚光科技/碧水源/三安光電等企業被看好
    固廢處置行業發展前景依然良好,並維持對水治理行業的看好,LED行業的景氣度則仍待觀察。「十三五」期間,全國將新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34萬噸/日,預計總投資約1924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期間增長12.96%、99.79%。投資規模增速顯著高於能力擴張,主要原因是焚燒佔比繼續大幅增長。受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推動,我們繼續看好水處理行業未來3-5年的發展。
  • 前三季度泰國、新加坡的GDP公布啦,和中國哪個省份相當呢?
    近期,又有兩個東協國家正式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啦!。其中,泰國由於「出口改善,加上為了遏制疫情採取的各項刺激措施帶來的財政開支,消費回暖、企業投資復甦」的綜合影響,三季度經濟出現了好轉。按照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公開的信息,三季度泰國經濟在二季度基礎上實現了環比6.5%的增長,遠好於市場預期。但疫情並未完全消失,加上國際環境疲軟,三季度泰國經濟仍未恢復期至疫情前水平,即同比仍是下降——負增長6.4%。據報導,此前泰國經濟學家預測三季度經濟同比下降8%左右。
  • 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具有七大基本特徵
    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具有七大基本特徵  2018年以來,我國創新創業運行態勢總體良好,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載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創業生態持續向優,創業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創業帶動就業能力明顯提升,示範基地引領作用繼續增強,雙創輿論氛圍更加濃厚,為推動創新創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
  • 滁州七大板塊均價出爐,帶您了解最新房價動態!
    小編已為您將滁州市區七大板塊最新均價價格整理出來! 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目前城南板塊是重點發展區域,位居滁州市各大板塊均價TOP.1,那麼是哪些因素帶動了板塊均價呢?
  • 海洋之城威海市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出爐,追上莆田還需多久?
    據2020年前三季度GDP數據顯示,威海有著2091.50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九十七強,排名山東省內前十一名,在我們威海前面的正是被譽為閩東鞋城的福建省莆田市,前三季度莆田的GDP為2091.90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圖)
    經濟運行的效益在提高,主要表現在四個指標上,前三季度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9.5%。1-8月份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長2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以後,前三季度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扣價格以後是增長13.6%,這幾大主體的收入都在穩步增加。
  • 王一鳴: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七大特徵
    來源:新華網思客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如何評價我國經濟上半年的運行情況?下半年如何應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繼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就上述問題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