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高層建築如何規避地震風險?

2020-12-06 四川省地震局

SKYSCRAPER

中國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超高層建築的開發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深圳福田、後海、超級總部基地和前海開發區,香港中環和西九龍、北京中央商務區、上海陸家嘴,廣州珠江新城、天津濱海新區,重慶江北嘴、武漢王家墩等,均已成為極具標杆地位的中國超高層建築集聚區。

根據專業研究組織統計,截止到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已建成和封頂的200m以上超高層建築達到697棟。

相關國際研究數據也表明,中國超高層建築規劃在建和建成200m以上佔比全世界總數的45%,全世界規劃在建和建成600m以上的18棟超高層建築中有7棟在中國。

那是不是越高的建築越不安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高層建築從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都有一套極其嚴格的標準。

1、高層建築物的抗震設防的依據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從地震的破壞作用,即地震烈度說起。

特大地震通常會產生嚴重的破壞,如果發生在城市的周邊就會帶來巨大的人員損失和財產損失。地震在某地造成的破壞程度稱為「地震烈度」。

因此,在某個城市建設高層建築時,首先就要掌握不同地區的地震破壞風險,即以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為標準,進行風險評估。

小貼士

地震區劃圖是根據國家抗震設防需要,結合當前科技水平、經濟水平,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動參數為指標,按照未來一定時期全國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險程度,將國土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的圖件和相關規定。

自20世紀50年代,我國已完成了4代全國地震區劃圖編制,1956年、1977年和1990年區劃圖以地震烈度為指標表示地震危險程度,現行的是俗稱第五代地震區劃圖的GB 18306-201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於2016年6月1日正式實施。

2、高層建築抗震設防都有哪些環節?

高層建築抗震設防包含選址、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等各個環節。

首先,選址方面要避開大的斷層,因為斷層相當於地球的傷口,地球內部的能量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它釋放出來,如果高層建築建到斷層附近,那麼就容易受到超過它設計最高能量的衝擊,從而造成坍塌。

其次,最新的建築科學研究表明,採取減隔震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地震對建築物尤其是高層建築物造成的危害。

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目前我國的減隔震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在重大工程中的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且經歷多次地震檢驗效果顯著。

3、攜手共建安全家園

減少災害損失,除了嚴格的抗震設防標準和科學的工程設計,還需要社會、團體和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社會要倡導安全第一的理念;各團體要嚴格守法,同時要定期對民眾進行建築物安全科普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緊急避險應急演練等活動。

就個人來說,要選購安全有保障的高層房屋,學習建築安全和應急避險知識,積極參加應急避險演練,儲備應急物資,做到防患於未然。

相關焦點

  • 廣州大學模擬地震試驗解決高層建築抗震難題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光明日報報導,高層建築的防震性能如何?這一問題在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得到解決。  今年3月,該研究中心順利完成了正在施工中的東莞第一高樓——虎門黃河大廈的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該樓有62層,總高度達247米。
  • 地震高層樓怎麼逃生 地震了應該如何應對
    購買房子的時候是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房屋樓層的,現在的房源一般都是高層的房子,購買高層的房子優勢也有很多,也有一定的缺點,遇到緊急情況下的話逃生還是比低層的房子難一些,而且危險率也是比較高的。那麼地震高層樓怎麼逃生呢,這個問題是需要知道一些相關小常識。
  • 地震預警咋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一巴掌」讓小區自動報警 雲探訪的第二站是湖北省地震局防震減災科普展廳,展廳內布設了集成運用光電信息技術的高鐵、核電、高層建築地震監控系統沙盤模型,參觀者可通過模型演示,更直觀了解地震預警技術的應用。
  • BC附近爆發6.4級地震!高層公寓恐接連倒塌,災難被嚴重低估
    很多人都在擔心,如果地震和海嘯來了,溫哥華到底能否撐住?來自UBC的科學研究小組就解答了這一問題,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如果發生大地震,大溫的高層建築將有比預估更劇烈的晃動,損毀的風險非常高!溫哥華是一個人口密度極高、高樓林立的城市,如果地震,大量的高層建築也可能隱含相當多的危險。研究人員用計算機模擬演練了地震發生時的情況,發現當人們最擔心的9級大地震發生時,大溫很多高層公寓會產生比想像中更劇烈的震動。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基本概念及設計步驟
    1.高層建築結構的定義以上選自《高規》。拿到一個項目首先要分清楚是否屬於高層建築結構,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因為高層與多層在規範要求上有部分是不一樣的(例如:整體指標的計算、抗震構造措施的變化等等)。高層剪力牆結構中,連梁是第一道防線,要保證連梁是延性破壞,起到耗能的作用,保證強牆弱連梁。設計時儘量避免採用強連梁(跨高比小於2.5的連梁),儘量採取減小梁高加大跨度的辦法達到設計的要求。3.高層建築結構的受力性能高層建築結構,風荷載和水平地震作用是影響結構內力、變形的主要因素(此處區別於多層框架,多層框架結構中一般是恆荷載起控制作用)。
  • 「山竹」來勢洶洶,那些高層建築還安好嗎?
    日前,廈門市建設局巡視員、副局長、教授級高工林樹枝博士授權我刊發布的「高層建築結構抗風設計」報告,就風洞試驗、風荷載取值、抗風措施、提升高層建築舒適性及提高結構抗風能力等內容進行詳細的解讀,內容豐富、分析透徹,獲大量轉載轉發,詳情點擊:建築結構丨高層建築結構是如何抗風的?。
  •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記者體驗提前15秒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是近年來人們非常關注的技術,它是怎樣實現的?
  • 包頭市首家地震體驗館 開啟地震科普體驗活動
    通過虛擬系統了解地震知識,進入地震體驗區,利用地震模擬體驗平臺,感受地震發生時房屋發生傾斜和地面的晃動……  為使廣大中小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地震科普知識,提高防震減災意識,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中小學學生來到位於萬郡大都城的地震體驗館參觀學習。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層建築結構的設計特點,以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理論為基礎,以現行的國家相關規範標準為根據,對高層建築結構經濟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結論,對高層建築的優化設計具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 現在建築為什麼都那麼高?不怕超級地震嗎?其實它們更怕火災
    其中2018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致3068人死亡!高樓一旦發生地震後坍塌,救援十分困難,但在全球大地震統計中,上規模的高層建築幾乎就沒有發生過類似案例,建築物是怎麼抗震的?二、建築物是怎麼抗震的其實無論是低層還是高層建築,抗震都是必須的,我國建築物根據重要性以及設防類別,從結構類型與抗震烈度和房屋高度等將抗震等級區分為一至四級,分別對應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等四個級別!什麼叫地震設防烈度:指的是一個地區50年內超10%概率的地震烈度!
  • 【視頻】@廣大市民 一起來了解一下地震預警科普知識吧!
    【視頻】@廣大市民 一起來了解一下地震預警科普知識吧!下面,我們一起來仔細了解一下「地震預警」的相關原理吧!目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就是要依託於一個強大的地震監測網絡,跑贏「地震波」,切實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提升全社會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後應該怎麼辦?
  • 【金帥防水科普】如何去規避風險,瀝青防水卷材常見問題解析及解決方案
    每一卷防水卷材在出廠前,都經過了精益生產與嚴格品控,但在後期使用過程中,會因運輸儲存、施工應用不當導致產品施工後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今天小編就防水卷材日常應用中常見問題的產生原因、解決方案及注意事項進行解析,為後期使用規避風險
  • 避雷針其實是「引雷針」,高層建築為何要「主動接閃」?|新科普
    颱風季來臨,上海不時驟降暴雨,電閃雷鳴,一些市民擔心高層建築可能被雷電擊中,帶來危險。對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電氣總工程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電氣分會理事長沈育祥,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夏林,請他們科普高層建築的避雷原理,以及雷雨季節大家應當如何防止雷電危害。
  • 26層的高層住宅在地震中倒塌,頂樓和底樓哪個安全?
    在地震中,房屋的結構性破壞,也有可能會讓承重結構失去對重量的支撐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建築物垮塌的方式和世貿大廈雙子塔垮塌的方式類似,上層以自由落體的方式砸向底層。我們知道,按照經典力學,運動是相對的,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高層建築上層砸向下層,上層和下層受到的衝擊力是相等的,所以破壞的程度一樣。
  • 北京地震!以建築角度分析,1樓和100樓,哪個更危險?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監測消息,在5月26日凌晨0點54分,北京門頭溝發生3.6級地震,對於此次地震,很多網友都表示:睡得太熟了,並沒有感覺到。此次北京地震,震級不高,較低層的建築可能感覺不明顯,高層對地震的感覺會更明顯一些。
  • 科普:地震自救與互救逃生攻略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居民在家中遭遇地震如何自救與互救?
  • 如何控制高層建築的「三線」:軸線、標高、垂直度?
    一,軸線 控制垂直度是保證高層建築的質量基礎,也是關鍵的環節之一。過程中的垂直度控制,雷射儀加重錘進行雙重較驗,這樣更能增添垂直度的準確性,同時加上內、外雙控使高層建築的豎向投測誤差能減小到最低限度。
  • 2019河北唐山地震最新消息今天:12月5日豐南區4.5級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05日08時02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本次地震周邊20公裡內的鄉鎮有柳樹勸鎮、尖字沽鄉、黑沿子鎮、漢豐鎮、王蘭莊鎮、東田莊鄉、濱海鎮、唐坊鎮、黃各莊鎮、西葛鎮。
  • 高層建築巖土工程詳細勘察階段勘探孔的深度規定
    【學員問題】高層建築巖土工程詳細勘察階段勘探孔的深度規定?  【解答】1、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應超過地基變形的計算深度。  5、在基巖和淺層巖溶發育地區,當基礎底面下的土層厚度小於地基變形計算深度時,一般性鑽孔應鑽至完整、較完整基巖面;控制性鑽孔應深入完整、較完整基巖3—5m,勘察等級為甲級的高層建築取大值,乙級取小值;專門查明溶洞或土洞的鑽孔深度應深入澗底完整地層3—5m.、6、在花崗巖殘積土地區,應查清殘積土和全風化巖的分布深度。
  • 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 專家詳解上海部分高層居民為何會有震感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26日07時57分,在臺灣海峽(北緯23.28度,東經118.60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地震發生時,上海部分高層居民偶有震感。上海地震局專家解釋說,臺灣地區發生地震,上海的高層建築或多或少會有震感。但是無論從地震成因和震感影響上來看,此次臺灣海峽地震對上海沒有影響。據福建臺網正式測定,11月26日上午,繼07時57分6.2級地震之後,08時15分,在臺灣海峽(北緯23.31度,東經118.60度)又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6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