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SCRAPER
中國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超高層建築的開發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深圳福田、後海、超級總部基地和前海開發區,香港中環和西九龍、北京中央商務區、上海陸家嘴,廣州珠江新城、天津濱海新區,重慶江北嘴、武漢王家墩等,均已成為極具標杆地位的中國超高層建築集聚區。
根據專業研究組織統計,截止到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已建成和封頂的200m以上超高層建築達到697棟。
相關國際研究數據也表明,中國超高層建築規劃在建和建成200m以上佔比全世界總數的45%,全世界規劃在建和建成600m以上的18棟超高層建築中有7棟在中國。
那是不是越高的建築越不安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高層建築從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都有一套極其嚴格的標準。
1、高層建築物的抗震設防的依據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從地震的破壞作用,即地震烈度說起。
特大地震通常會產生嚴重的破壞,如果發生在城市的周邊就會帶來巨大的人員損失和財產損失。地震在某地造成的破壞程度稱為「地震烈度」。
因此,在某個城市建設高層建築時,首先就要掌握不同地區的地震破壞風險,即以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為標準,進行風險評估。
小貼士
地震區劃圖是根據國家抗震設防需要,結合當前科技水平、經濟水平,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動參數為指標,按照未來一定時期全國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險程度,將國土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的圖件和相關規定。
自20世紀50年代,我國已完成了4代全國地震區劃圖編制,1956年、1977年和1990年區劃圖以地震烈度為指標表示地震危險程度,現行的是俗稱第五代地震區劃圖的GB 18306-201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於2016年6月1日正式實施。
2、高層建築抗震設防都有哪些環節?
高層建築抗震設防包含選址、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等各個環節。
首先,選址方面要避開大的斷層,因為斷層相當於地球的傷口,地球內部的能量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它釋放出來,如果高層建築建到斷層附近,那麼就容易受到超過它設計最高能量的衝擊,從而造成坍塌。
其次,最新的建築科學研究表明,採取減隔震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地震對建築物尤其是高層建築物造成的危害。
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目前我國的減隔震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在重大工程中的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且經歷多次地震檢驗效果顯著。
3、攜手共建安全家園
減少災害損失,除了嚴格的抗震設防標準和科學的工程設計,還需要社會、團體和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社會要倡導安全第一的理念;各團體要嚴格守法,同時要定期對民眾進行建築物安全科普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緊急避險應急演練等活動。
就個人來說,要選購安全有保障的高層房屋,學習建築安全和應急避險知識,積極參加應急避險演練,儲備應急物資,做到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