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札記——關於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期望與大家思想碰撞、心靈互動。每周一、三、五 晚上20點發布三篇原創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閱讀、分享、評論!
大多數人可能通過特斯拉知道了埃隆·馬斯克,這位1971年出生在南非,1992年到美國留學,後來在美國創業的「矽谷鋼鐵俠」。他所創業的任何一項拿出來都可以大書特書。
1995年創辦Zip2(網際網路蠻荒時代的黃頁),2001年創立X.com,後來成為PayPal(在線支付);2004年投資Tesla(電動汽車)並擔任董事長;2006年創立SolarCity(太陽能發電、儲能設備);2013年創立Hyperloop(超高速城際運輸);2019創立Starlink(太空網際網路)……
其實,馬斯克更大的野望在於太空,他於2002年創立SpaceX公司,夢想在於載人航空、星際旅行。
經過17年的努力,2019年5月30日,兩名美國太空人搭乘SpaceX公司的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並於8月2日成功返回地球,這讓SpaceX成為掌握載人火箭發射和回收技術唯一私人組織。
馬斯克公司研發的火箭發射和回收技術,讓運載火箭發射的成本驟降97%,只有50萬美元,這是什麼概念?波音的火箭一次發射費用要4億美元。馬斯克幾乎讓所有航天人懷疑人生。
世界上永遠有一部分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無所畏懼!馬斯克毫無疑問屬於這類人。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馬斯克這麼執著,數十年如一日的的發展火星開發和太空移民計劃?當他仰望星空的時候,他在想什麼?
難道就像科幻電影《異星戰場》裡面的John Carter一樣,火星上有一位讓他魂牽夢繞的公主在等他回家?
馬斯克說:「我要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他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比如威脅人類生存的有氣候變化和人工智慧(AI)等等,馬斯克對人工智慧有著根深蒂固的戒備和自己的預判,他在不同場合都很明確的表達自己的判斷:AI的發展未來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同時他認為,人類的未來在太空。把人送上火星是馬斯克的目標,他從小便相信,早晚有一天地球將不適宜人類生存,尋找第二根據地是必要而且緊迫的任務,這就是SpaceX公司的願景。
馬斯克是一個學習狂人。馬斯克在南非長大,最大的愛好就是瘋狂看書,10歲時幾乎把百科全書背了下來,這種閱讀習慣根深蒂固,比如他做火箭公司前就讀完了數十本火箭領域的專業書籍。
據SpaceX的員工說,在上千名員工中,有世界頂尖火箭專家、新材料專家、頂級物理學家,幾乎沒有員工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問倒馬斯克。「如果馬斯克碰到不明白的就會立刻去學,一個星期後,你會發現他已經比你內行了。」
馬斯克也是個工作狂人。馬斯克工作時像個野人,拿個睡袋每天睡在公司,起來就幹活,他認為每天工作16個小時對他來說太少了,這種瘋狂的工作習慣一直持續至今。
再加上瘋狂的學習習慣,讓馬斯克能夠快速切入新的行業並成為專家,比如在成立特斯拉後沒過多久,員工們就發現馬斯克已經成為了汽車專家和設計師,可以直接參與推動特斯拉汽車的產品開發和設計。
更關鍵的是,馬斯克是一個偏執狂。他認準了方向就堅定不移。比如SpaceX用了5年時間,試射了3次火箭,都失敗了。一家私人公司做航空研發風險極大,但馬斯克堅信自己能夠成功,因此投入了自己所有的錢,還押上了房子。
最艱難的時候,他還抵押了自己的私人飛機,自己坐經濟艙出行。火箭最終發射成功,公司起死回生。
馬斯克對自己要求很高,對別人同樣要求高,據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朋友講,每次馬斯克來中國工廠考察,大家都很緊張,如果工作要求沒有做到,真的會丟工作,而且很多次的例子也證明,馬斯克要求的工作標準,真的都能達到。
馬斯克的野望和哲學是:用科技來拯救人類。為了拯救人類,他研發火箭和飛船、研發火箭回收以大幅度節約成本,讓人們未來「賣掉一棟房子就能走出地球」。最近,馬斯克搞了一個「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全球有8萬多志願者報名了,中國就有1萬多,報名費僅11美元。
也許再過30年,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新的時代,靠一個人的推動,生生把人類推到了太空移民的時代,一個意義遠超哥倫布發現美洲大航海時代的太空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
● 飛躍彩虹,逐夢前行
●說說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保護
●為什麼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對我國如此重要?
思想者札記
文章作者:孫楊正
排版:翟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