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動了石油的蛋糕,大鱷視他為眼中釘,可馬斯克夢想卻是太空

2021-01-07 一炎無燼

曾經有一個躺著就能賺錢、發家致富的好法子,我卻沒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2019年10月、11月的時候我一定砸鍋賣鐵,賣房貸款,湊足錢去買特斯拉的股票...

當時它才五六十美元一股,現如今快要突破六百大關,奔向七百美元了。

短短1年左右的時間,一家公司的股票能漲成這樣,背後「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付出可謂功不可沒。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美國作家阿什利·萬斯的《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於是就和這位「鋼鐵俠」的傳奇經歷來了次近距離相遇。

馬斯克出生於南非一個富裕的白人家庭,17歲便離開南非,來到加拿大尋找機遇,最終在美國的矽谷生根發芽。

他先徵戰網際網路市場,創辦Zip2到X.com,賺足資本後,又先後創建SpaceX,投資特斯拉,開始火星探索的圓夢計劃。

一系列經歷,看似瘋狂、冒險的背後,實則是一個追夢者不止步於前的上下求索。

「你覺得我瘋了嗎?」

這是作者萬斯第一次與馬斯克見面分別時,馬斯克對他問的問題,原本萬斯不明所以,也不想說出心中真實的回答。後來許久,萬斯才漸漸了解,這個問題,馬斯克或許更多是在問自己。

看完整本書,許多人會對馬斯克發出你是不是瘋了的感嘆!

因為馬斯克的做法讓大部分人感覺不可思議,可是他身上似乎又有著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讓人不得不欽佩。

然而馬斯克兒時生活並不快樂。他小時候,南非種族主義嚴重,社會混亂。

父母很早就離了婚,馬斯克雖然從小天賦異稟,記憶力超群,思考專注,對讀書如饑似渴,但在別人眼裡就是個書呆子,經常受到同學的欺凌。所以馬斯克認為自己童年是十分黑暗的。

不過這並不能阻止馬斯克的熱愛與幻想,他腦海中充滿奇思妙想,對太空的興趣,以及對清潔能源的思考,但是這些無人理解。

直到大學,他才得到認可。

大學獲得雙學位後,馬斯克放棄在史丹福大學深造,退學投入網際網路的懷抱。

1995年至2000年,馬斯克與合伙人先後創辦了三家網際網路方面的公司,「Zip2」、電子支付「X.com」、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

他從一個網際網路的門外漢成為相關方面的專家,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他積累了巨額財富。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網際網路方面混得風生水起後,馬斯克便開始專注於與網際網路毫不相干的領域。

馬斯克認為現在很多聰明人都致力於網際網路,瘋狂的網際網路能夠讓人迅速獲得財富,人們都沉迷於網際網路的虛幻中,而減少了冒險創造新的行業,這是不對的。

於是,他決定重拾少年時的夢想,開始進行宇宙探測。

2001年,馬斯克親自前往俄羅斯購買火箭,但由於價錢談不妥,最後只能鎩羽而歸。大學時期的好朋友阿德雷西認為他已經瘋了。

後來,馬斯克花幾個月時間研究航天工業物理原理,以及相關太空知識,最後決定自己造火箭。

馬斯克很堅持這個決定,哪怕所有人認為他只能將財富付諸東流,他也要造。

2002年,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成立。

許多相關領域的專家隨之加入,瑪麗貝斯布朗作為馬斯克的助手也是在這個時期加入SpaceX,布朗工作上勤勤懇懇,對馬斯克又忠心耿耿,兩人關係如同《鋼鐵俠》託尼史塔克和佩鉑波茨一樣緊密。

可惜遺憾的是,馬斯克後來卻將她開除了(看來,電影裡的永遠是故事)。

SpaceX的普通工程師都是來自各大航空專業的尖子生,為了招攬人才,馬斯克甚至會打電話到宿舍直接聘請。

馬斯克是個極具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企業家,他在工作上聰明,且專注,喜歡熬夜,通宵達旦地工作。受馬斯克的影響,整個公司自上而下,從員工到高級工程師工作起來都十分努力。

只不過一開始的努力沒能給SpaceX帶來成功,屢次失敗讓工程師們飽受打擊,但是馬斯克依舊樂觀,並讓他們不要擔心資金問題。

直到2008年,SpaceX第四次發射火箭,世界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才終於發射成功。

之後,2012年5月31日,SpaceX的「龍」太空艙又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走出了太空運載,私人運營時代的第一步。

SpaceX火箭的大部分組件由自己改造創新完成,與傳統的零件外包截然不同。而造火箭帶來技術和材質創新還順帶轉移給了特斯拉,讓特斯拉獲得更好的發展。

從對製作火箭一無所知,到成為一名火箭專家。馬斯克身上敢為夢想拼搏,善於學習的能力,以及長期的堅持,是使他離成功更近的優秀品質。

「特斯拉汽車」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創立於2003年,之所以取名特斯拉,是為了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剛開始,許多投資人都對電動汽車嗤之以鼻,直至他們遇見了完美投資人馬斯克,不僅對電動汽車能夠深刻理解,還有著讓美國擺脫石油依賴的共同理想。

現在的特斯拉汽車,已經成為汽車世界的明星話題。

在汽車概念上,特斯拉第一次將矽谷變成了底特律真實存在的威脅。雖然一路走來,特斯拉發展並不順利,但在馬斯克的帶領下,他延續在SpaceX的工作風格,親力親為,雷厲風行。出現錯誤的員工常常會嚴厲教訓,甚至開除。

在很多員工眼裡,他十分嚴格,像個暴君,但是他的工作態度又十分令人敬佩。

時代造英雄,英雄創時代,我期盼馬斯克帶個我們一個全新的時代。

特斯拉、SpaceX,以及太陽公司的發展沒有一家是一帆風順的,未來如何,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馬斯克的冒險經歷、他的拼搏精神鼓舞著改革創新的人們。

讓我們跟隨作者阿什利·萬斯的腳步,走進「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傳奇人生。相信你也會像我一樣受益匪淺的。

這是首部埃隆馬斯克授權著作!全書全面,且真實地道述了埃隆馬斯克的大半生。

的確,馬斯克其人很難複製,他的成功也很難複製,但是他這種星際穿越般的傳教士精神將會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並得到延續。

相關焦點

  • 特斯拉CEO馬斯克:徵服太空夢想遇重大挫折
    特斯拉電動汽車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同時也是私人太空發射公司SpaceX的CEO,SpaceX公司日前取消了原定周三發射一枚亞洲衛星的計劃,馬斯克徵服太空的夢想遭遇挫折。 SpaceX的Falcon 9火箭發射可能要推遲2周,或許時間要更久,這主要取決於調查中會發現哪些故障。
  • 「夢想代言人」馬斯克,真是在為夢想造火箭嗎?
    不久前,馬斯克的載人飛船「龍」成功上天,市場上又興起了一股子「馬斯克夢想說」。「夢想代言人」馬斯克堅持造火箭,真的只是為了完成兒時夢想嗎?從2011年太空梭開始,美國就徹底失去了依靠本國火箭和飛船,把人送入太空的能力。到目前為止,美國都是在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壟斷的言外之意,自然就是高價啦。俄羅斯的船票價一路水漲船高,達到八千萬美元一張,僅9年時間,美國光這一項費用就花了近40億。
  • 技術狂人伊隆·馬斯克系列:馬斯克的太空火星殖民夢想終將實現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想探索太空,做太空人的夢想。時至今日,你還在為夢想奮鬥嗎? 你是否有想過,或許在不久將來,真的可能實現移民太空的夢想。,仍未放棄兒時的夢想:那就是實現外星殖民,接著創建SpaceX公司,準備在航天與太空領域大展拳腳。
  • 從霍金到馬斯克:科技精英們的太空夢想
    ……原來這些科技精英們都有著同一個夢想:飛向太空。當 1961 年加加林飛入太空的時候,他大概不會想到一個半年多之後出生的小傢伙會繼承他的衣缽,走上讓人類能夠遨遊太空的夢想之路。SpaceX 公司總裁 Gwynne Shotwell 預計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可以降低大約 30%的發射成本。
  • 馬斯克及其夢想或在2024年終結
    據說,馬斯克關注三大領域,即網際網路、清潔能源、太空;分別對應著三大公司,即PayPal、特斯拉、Space X。目前特斯拉市值約5900億美元、PayPal市值約2700億美元、Space X估值上千億美元。如果Space X再上市,馬斯克就極有可能一舉超過貝佐斯,成為全球首富了。 實在說,馬斯克的成功在於其瘋狂。
  • 馬斯克的SpaceX以殖民火星為最終目標,而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夢想
    在經過幾十枚火箭發射之後,SpaceX終於將最有價值的貨物送入太空,那就是太空人。龍飛船的成功發射,標誌著SpaceX的太空夢想取得了又一個重要裡程碑。馬斯克創辦的SpaceX成為了商業航天領域的先行者,載人航天至此不再是政府的獨有。商業公司介入太空領域,我們將有更多機會更好地利用太空,此次發射也意味著,美國結束了在這一領域對俄羅斯將近十年的依賴。
  • 成就馬斯克太空夢想的經典-《銀河系漫遊指南》
    成就馬斯克太空夢想的經典 - 《銀河系漫遊指南》   2017年,SpaceX的老闆馬斯克宣布了他的驚人計劃:十年之內登陸火星,火星之旅單價20萬,火星移民100萬,自己要在火星退休。   2018年初,全世界都報導了SpaceX火箭順利升空的消息!
  • 搭建自家的「星鏈」,全球首富要來動動馬斯克的「蛋糕」
    星鏈(Starlink)計劃,是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一個項目,旨在通過在太空搭建數萬顆衛星來實現全球範圍內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如今,埃隆·馬斯克將迎來強大對手,世界首富、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要來動動馬斯克的這塊「蛋糕」。
  • 送人類到火星,馬斯克夢想,值得相信
    與那些喜歡幻想的人相比,馬斯克不傲慢,也不放肆,而是專心做事情,用行動證明自己,這一點值得學習。據SpaceX公司規劃,未來每年將會發射至少24枚火箭,到近地太空。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
  • 夢想移民火星,科技大佬馬斯克創業初期,也曾有過賣掉夢想的焦慮
    馬斯克大家恐怕知道的少,但是提到這麼幾個當紅科技名詞,大家一定不陌生,特斯拉,新材料,石墨烯,滿電狀態的石墨烯電池,續航可達到2000公裡。而特斯拉的創始人,便是馬斯克,這個曾經夢想讓人類衝出地球,去探索月球、火星、以及宇宙的男人,雖然目前低成本火箭還在一點一點的研究製造階段,但是不得不佩服,這個男人不光想了,還堅持不懈的走在實現夢想的路上。不過近期爆料,馬斯克表示在如今特斯拉的「至暗時刻」,有考慮過將特斯拉賣給蘋果的打算,不過卻被庫克拒絕了,而恰巧蘋果近期也放出消息,有造汽車生態的打算。
  • 馬斯克展示SpaceX太空衣 可為太空人「減壓」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3日報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在其社交媒體上發表該公司發明的太空衣照片,他強調這件太空衣是為了安全運送航天員,現已通過壓力測試。
  • 馬斯克再創史上奇蹟!送價值100萬跑車上太空,人類移民火星指日可待
    2017年幾乎一整年,特斯拉的種種不順利告訴馬斯克,從天堂到地獄不過瞬間。2018年伊始,這位鋼鐵俠的另一項事業SpaceX又告訴他,人要有夢想,「管它的樂觀悲觀,我只想把事情搞定」。2002年,馬斯克投入自己的一億美元身家,創立 Space X,開始進軍可回收火箭發射,要將太空飛船發射升空成本降低100倍。
  • 仰望蓄勢待發的全尺寸版星艦,推動馬斯克前進的,是執著的夢想
    根據馬斯克在國際火星學會上的發言,星艦大概率在2021年內進行入軌測試,2024年發射無人貨運版星艦到火星。火星夢想隨著星艦取得一步步的進展,馬斯克的火星夢想也越來越清晰、逼真。回想當初,從最開始的向俄羅斯買火箭遭拒,到可回收火箭的連續失敗;從星鏈衛星的到處挨批,到星艦受盡嘲諷。與其他公司只公布自己成功一面不同,spacex的不但沒有掩蓋自己失敗,反倒是大大方方的在宣傳片中展示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爆炸,自嘲都是一群在失敗中探索的人,只為夢想不斷前行。
  • 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試飛成功,太空旅遊或觸手可得
    SpaceX公司的宇宙飛船以及NASA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馬斯克在觀摩返程過程中不斷為其祈禱。如果一切按照SpaceX公司設想的一樣,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太空旅行將有可能普及大眾,讓太空旅行像搭乘飛機出行一樣簡單,是&34;馬斯克的夢想。夢想實現前的無數次失敗在夢想正式實現之前需要經歷許多次的挫折,而宇宙飛船的成功就需要經歷無數次的爆炸。
  • 星際飛船原型測試成功,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想更進一步
    對馬斯克而言,此次測試成功,意味著Starship飛船逐漸成熟,距離他火星移民的夢想更近了。對這次測試飛行,馬斯克早已經按奈不住,在飛行測試的兩天前,他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當太空旅行和飛行一樣簡單,我們人類文明的延續將更加輝煌!測試成功後,馬斯克在網絡上也激動地和網友進行了互動,介紹了下一步的發展想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試飛成功,太空旅遊或觸手可得
    文/吳毓楨8月3日,外媒報導稱,馬斯克手下的SpaceX公司的宇宙飛船以及NASA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馬斯克在觀摩返程過程中不斷為其祈禱。8月5日早晨8點,Starship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150米的懸停測試,再度實現一次歷史跨越,宇宙飛船的裡程碑又前移了一大截。
  • 星鏈計劃取得成功,離不開馬斯克的「吹牛」,SpaceX公司的火箭
    馬斯克原計劃,發射超過4萬顆starlink衛星,向全球提供高速網絡傳輸服務。到了2020年數據已經更正,將會發射1.2萬顆衛星,實現在北美地區的商業化。未來全球疫情結束之後,有望在全球展開正式的商業應用,為馬斯克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的年營業額收入。在美國許多人認為,馬斯剋星鏈計劃不會取得成功,是騙人的PPT項目。
  • 馬斯克向「太空年代」致敬,馬斯克難以複製
    文 | 胡涵後來被奉為「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1971年出生於南非。在他出生前五年,《星際迷航》系列剛在美國開播第一季:「行至前人未至之地」。那艘被翻譯為「企業號」的戰艦,意外地成了美國企業家拓荒精神的最佳註解: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探索永無止境。再向前追溯30年,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史詩《基地》剛剛開始連載,成了人類關於星際和宇宙幻想的一部分:宇宙帝國無非是羅馬帝國的太空版而已。
  • 馬斯克為什麼將公司命名特斯拉?原來如此
    在2013年榮登《財富》年度人物後,有外界人士就認為,馬斯克是目前科技圈最偉大的先鋒人物,成就或將超越蓋茨、賈伯斯等前輩。他們都有一個夢,結束人類對石油的依賴。伊隆32歲,馬丁43歲。他們目睹了石油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他們想用電動車結束這場百年噩夢。使命感讓他們一拍即合。伊隆當即給律師打電話,讓律師立刻起草合同。伊隆要求,在兩周內完成合同。他的妻子懷上了雙胞胎,正準備分娩,他希望所有合同在分娩之前圓滿結束。
  • 火星移民夢想更近一步!馬斯克Starship飛船測試成功
    Starship首次成功測試北京時間 5 日早晨 8 點,承載著埃隆·馬斯克火星移民夢想的 Starship 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達到 150 米的懸停測試。這也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測試。SN5升空Starship是SpaceX規劃的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主要由Starship飛船和超重鷹火箭組成,Starship只在將人類運送至地球軌道、月球、火星以及其他地方。按照SpaceX的設計,Starship的總高度約為120米,直徑為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