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Starlink)計劃,是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一個項目,旨在通過在太空搭建數萬顆衛星來實現全球範圍內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如今,埃隆·馬斯克將迎來強大對手,世界首富、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要來動動馬斯克的這塊「蛋糕」。
比爾蓋茨之後的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
2015年1月,馬斯克宣布SpaceX計劃將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太空軌道,給計劃被命名為「星鏈」,後來據該公司文件顯示,「星鏈」計劃最終的衛星總量將達到4.2萬顆,這個數量為當前全球在軌通信衛星數量(1300顆左右)的30倍。
馬斯克和SpaceX
既然衛星數量如此之多,那麼對應的發射水平自然不能落後,從2019年5月起,SpaceX開始實施「一箭60星」發射方案,即一次火箭發射攜帶60個衛星並送入預定軌道,至今已經成功發送9批共計541個衛星進入太空。但馬斯克的計劃遠不止於此,據悉SpaceX正在研發的Starship未來可以一次發射攜帶上百顆衛星進入軌道,效率之高堪比「全自動撒播機」。
數百個「衛星種子」
同樣目標是提供全球範圍內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但是柯伊伯項目也有自己的不同之處。首先在衛星數量上,柯伊伯計劃建造一個由3236顆低軌道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這個數量只是「星鏈」計劃的十分之一。另外在完成時間上,柯伊伯項目也相對較晚。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公布的信息來看,亞馬遜將在2026年中期完成半數衛星的發射,2029年完成所有衛星的部署,而這已經比「星鏈」晚了至少五年時間。
衛星網絡概念圖
既然柯伊伯項目處處落後於星鏈計劃,那麼貝索斯為什麼還要做呢?全球首富自然不是靠「追熱門」做成的,因為衛星網際網路的市場真的很大。據粗略估計,星鏈計劃的最終用戶數量將不高於千萬級別,也就意味著仍有海量的市場可以發掘,柯伊伯項目也正是因此而設立的。據亞馬遜公布,將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建設該網絡,當發射衛星超過578顆時,就可以為用戶提供寬帶服務,服務對象為發展落後地區的普通用戶及無線運營商。
隨著星鏈、柯伊伯以及更多類似短壽命(5年左右)衛星的發射,太空衛星數量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引發的擔憂也就在正常不過:這些大量的衛星在退役之後會不會產生大量的電子垃圾?
針對這種擔心,目前主要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星鏈計劃採用的,通過衛星在大氣層燃燒從而消滅對地面的威脅,目前可以燃燒掉95%的重量,而未來通過技術升級可以實現100%的燃燒。第二種是亞馬遜所公布的,通過讓衛星脫離軌道進入太空以減少軌道碎片的數量。
通過發射衛星來搭建全球的網際網路網絡實際上只是對地面網絡基站的一種補充,美國多家企業積極布局這種方式,其實是看中了眾多落後地區沒有能力搭建自己的網際網路網絡,而衛星網絡可以低成本的實現這一需求,所以即使已經富可敵國的貝索斯也想動動這塊涉及數十億人的「大蛋糕」。
歡迎關注,一起關注更大的科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