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項目】欄目內容較多,我們將分四期介紹,本篇是第一期。篇幅較長,如果不能一口氣看完,建議先收藏後看,感謝你閱讀本文!)
在晴朗的夜空,如果你抬起頭,看見有光點從空中緩慢地掠過,請不要以為是UFO,它可能只是人類的太空飛行器。沒錯,在地面上,即使是肉眼,我們都可以看到人類的太空飛行器(其實也只是和星星差不多的光點)。
在未來,我們的夜空可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太空飛行器。尤其是科技狂人馬斯克的星鏈,恐怕要讓密集恐懼症的人擔憂了……
近些年來,星鏈這個詞可謂是越來越火熱了,很多外行也聽過這個名詞了,雖然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在當地時間3月18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利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了第六批星鏈衛星。目前,我們的頭頂上,一共有360顆星鏈衛星在運行。若干年後,這個數字恐怕將達到42000顆!
那麼,星鏈到底是什麼呢?它為何需要這麼多衛星呢?為何馬斯克和許多國家、企業、組織都趨之若鶩、爭先恐後呢?這裡面究竟暗藏著哪些驚人的利益呢?我們將利用這四期的欄目,為大家揭開星鏈的神秘面紗。
所謂的星鏈計劃,又可以稱作「天基網際網路」,是馬斯克在2015年提出的一個項目,旨在通過發射海量的衛星,打造一個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這個我們在本期和未來的篇幅會拆開細說。
不過,馬斯克並非是這個點子的原創。它的前世,要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
星鏈的創意,來自於上個世紀的移動通信巨頭——摩託羅拉。1985年,該公司一位工程師在加勒比度假時,他的老婆抱怨信號不好。於是他突發奇想:在地球上空組建一個衛星網絡,將信號覆蓋到世界各個角落,不就行了?
於是,他向摩託羅拉提出了這個建議,並且很快被採納,於90年代開始執行。按照他的計劃,這個項目需要77顆衛星。在這個過程中,他聯想到了化學元素周期表,於是以原子序數77的銥元素為之命名,這就是銥星計劃(不過後來只發射了66顆)。
略顯尷尬的是,由於地面通訊迅速崛起,摩託羅拉這個耗資34億美元的項目基本上算是打了水漂,打了0.6折,2個億賣給了美國軍方。
估計當時摩託羅拉的老闆都恨死這個工程師了,不過有一個人很感謝他,那就是馬斯克。站在摩託羅拉這個巨人的肩膀上,馬斯克看到了更遠的未來。如今,他正在這個創意的路上,向著無限美好的未來前進著。
馬斯克不傻,他重啟這個項目,自然是有大把好處的。
他敏銳地意識到:雖然以前的通訊不再需要這項技術,但不代表沒有其他方面需要它。如今,通訊已經不僅僅限於打電話發簡訊了,最重要的,是網絡。
在世界上很多偏遠地區,網絡都幾乎是空白的。這是一片巨大的市場,馬斯克看到了。
要知道,全球目前仍有約49%的家庭沒有接入網絡,美國也有數千萬人包括在其中。
你可能說:這市場怕是和網絡一樣,在那些區域都是空白的吧?如果網絡運營商這麼慈善,給所有山區都加強信號,愚公至於移山嗎?
你錯了,偏遠地區,不代表就是窮人聚集區。很多富豪,都面臨過偏遠地區沒信號所帶來的麻煩。是的,很多有錢人都常去偏遠地區——你以為有錢人就都快樂嗎?你錯了,有錢人的快樂你根本想像不到。
想像一下,如果你有錢了,你會去哪?去非洲大草原看看斑馬和大象、坐私人遊艇到太平洋比比你倆誰更浪、去南極看看企鵝到底胖不胖、到非洲沙漠中金字塔旁邊逛一逛、私人飛機上搓搓麻將、爬個珠穆朗瑪站在地球的肩膀上……說真的,有錢人真正的享受,都是在偏遠地區。
光美國就有20萬架私人飛機,這些飛機上也叫偏遠地區。
但是沒網。
尷尬不?
即使不是土豪,一般富裕的人,平時也會去個帛琉啊、湯加啊、斐濟啊這些島國和潛水聖地——也沒網。你可能說:這些地方我也去不起啊!泰國總去過吧?很多人都去得起吧!世界上很多島嶼景點,都沒有網,難受不?
即使不是土豪,一般家境還可以的人,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啊。這裡,我們隨便列舉一些數字:
有人統計過,2018年的時候,全球有2850萬人次乘坐郵輪旅行,平均每人次要在郵輪上待7天。2850萬,意味著不僅限於土豪,而且群體也相當龐大。他們在郵輪上,一個星期沒網,鬧心不?
於是,馬斯克拍著胸脯跟他們說:等著,我給你們鋪網!
而且,星鏈所能提供的網絡,不僅僅是隨便一個破網就行的,其網速非常快。據估計,它所能提供的網速為1Gbps,秒殺傳統衛星,也超過了光纖。這個網速,5G也趕不上,恐怕得6G了。於是,很多普通人在沒有WiFi的時候,也可以體驗到快到飛起的網速,愉快不?
再者,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自動駕駛將是未來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會乘坐自動駕駛汽車。那麼,你能保證你的車只在城裡跑,從來不會探個親、或者來個自駕遊嗎?你能保證旅途上哪裡都有網嗎?
因此,雖然天基網際網路不能獨立存在,需要地面基站的合作,但是它是必不可少的,擁有著驚人的巨大市場。除了驚人的網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之,那就是星鏈項目的低成本。和現在的海底光纜相比,星鏈的成本要低得多得多,可能只有它的1%(據中國民營航天公司銀河航天CEO徐鳴)。如此好吃的蛋糕,誰會不喜歡呢?
於是,一顆顆星鏈的衛星升空,土豪們都笑開了花,普通人也笑開了花。比他們笑得更燦爛的,是馬斯克。
那麼,為何偏偏是馬斯克能夠首先看到這個巨大的市場呢?他的公司為何能夠超過NASA,成為最有實力的星鏈項目實現者呢?在星鏈項目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為何天文學家們先後發聲,表示他們的不滿呢?
在【星鏈項目】第二期的文章中,我們會一一解答。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好奇,煩請點擊一下關注,第一時間閱讀下一期文章,也可以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