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現代語言學之父是( )
A.喬姆斯基 B.索緒爾
C.香農 D.莫裡斯
2.語言的功能變體稱為( )
A.文體 B.語句
C.語體 D.語義
3.斷定事物之間條件與結果關係的判斷是( )
A.假言判斷 B.選言判斷
C.聯言判斷 D.關係判斷
4.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被稱為( )
A.劃分 B.定義
C.限制 D.概括
5.與書面語言相比,有聲語言的本質性特點是( )
A.語體風格的簡潔性 B.信息反饋的迅速性
C.思考表達的同步性 D.信息載體的有聲性
6.以敘述和描寫為主,可兼用議論、抒情、說明等其他表現方法,及時、生動地對人物、事件、工作經驗、地方風貌等進行報導的新聞文體是( )
A.通訊 B.消息
C.新聞發布稿 D.通稿
7.「主送」、「抄送」等詞語屬於公文( )
A.標題用語 B.編號用語
C.專用語 D.表敬用語
8.語速一般分為快速、中速、慢速三種,中速平均每分鐘發出的音節為( )
A.200個左右 B.150個左右
C.100個左右 D.50個左右
9.提出「體態語言在面對面交談中佔有的份額超過65%」的學者是( )
A.莫拉賓 B.韋斯特
C.遜伯特 D.伯威泰
10.公眾的內心動機與語言表述往往呈現出矛盾狀態,當對方感到自己的願望不太可能實現
時,往往採用的表達方式是( )
A.文過飾非 B.投射
C.移置 D.壓抑
11.反映傳播是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互動過程的傳播模式是( )
A.公共關係模式 B.新型控制論模式
C.五W傳播模式 D.資訊理論模式
12.按照閱讀的規範程度,可以將閱讀理解分為( )
A.正確讀解和錯誤讀解 B.精讀法和略讀法
C.朗讀法和默讀法 D.規範性讀解、利己性讀解與曲解
13.在公關活動中,常用於確定活動主題的邏輯方法是( )
A.正名法 B.對比法
C.喻證法 D.歸謬法
14.公關語言應用中的暗示幽默法是指( )
A.相關對比法 B.旁敲側擊法
C.巧換詞序法 D.歪釋曲解法
15.被稱為公關語言中的「軟化」藝術的是( )
A.幽默方法 B.哲理方法
C.委婉方法 D.模糊方法
16.介紹他人也可以稱作( )
A.第三方介紹 B.第二方介紹
C.第一方介紹 D.自我介紹
l7.表示自信、祈使和話語結束時,通常使用的語調是( )
A.上升調 B.下降調
C.平直調 D.彎曲調
18.廣告標題「獻給心臟病患者們的福音」屬於( )
A.利益式標題 B.新聞式標題
C.誇耀式標題 D.懸念式標題
19.在所有辯說技巧中,最高明、最有效的技巧是( )
A.含蓄威懾 B.推己及人
C.借言反擊 D.先退後進
20.起源最早的談判活動是( )
A.政治談判 B.經濟談判
C.外交談判 D.軍事談判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談判中的應答方法主要有( )
A.順應前提應答法 B.限定前提應答法
C.更換前提應答法 D.迴避前提應答法
E.決定前提應答法
22.公共關係語言的方法技巧主要有( )
A.邏輯方法 B.哲理方法
C.幽默方法 D.委婉方法
E.轉移話題
23.根據作用可以把修辭的研究對象分為( )
A.新修辭 B.舊修辭
C.消極修辭 D.積極修辭
E.強勢修辭
24.現代漢語的句法包括( )
A.詞的結構 B.詞組的結構
C.句子的結構 D.詞的變化
E.句子的類型
25.公關語言邏輯中的簡單判斷包括( )
A.性質判斷 B.假言判斷
C.選言判斷 D.聯言判斷
E.關係判斷
26.標誌語言的構成方法包括( )
A.具象表述法 B.文字標識法
C.抽象表徵法 D.節外生枝法
E.象徵會意法
27.語言環境定義中所說的「前言後語,上文下文」是指( )
A.狹義語境 B.廣義語境
C.言辭語境 D.言辭外語境
E.社會語境
28.對公共關係語言進行分析理解的方式有( )
A.傾聽 B.接觸
C.思維 D.閱讀
E.觀察
29.對個體公眾的稱呼有( )
A.泛稱 B.類稱
C.尊稱 D.謙稱
E.人稱
30.網絡語言的類型有( )
A.名稱代碼 B.交際語言
C.表情語言 D.速記語言
E.手勢語言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信宿
32.自然語言
33.言由旨遣原則
34.相關對比法
35.反駁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簡述公共關係語言藝術的作用。
37.簡述文字與語言的關係。
38.簡述判斷與語句的關係。
39.簡述公關書面語言的修辭特點。
40.語言環境對表達有何作用?
41.演講對書面語言有何要求?
五、論述題(10分)
42.試述大眾傳播中的信息幹擾及其消除辦法。
六、案例分析題(10分)
43. 第二十四屆奧運會在漢城舉行,中國奧運代表團到達漢城時,記者紛紛問代表團官員李夢華:「中國能拿幾塊金牌?中國能超過朝鮮嗎?」李夢華答道:「10月2日以後,你們肯定知道。」記者又問:「中國新華社曾預測能拿8到11枚金牌,你認為客觀嗎?」李夢華回答:「中國有充分的言論自由,記者怎麼想,就可以怎麼寫。」
請問這裡運用了什麼語言技巧並加以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