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中國)公司董事長丁健做客搜狐(聊天實錄)

2021-01-09 搜狐網

  8月21日下午四點,搜狐財經頻道邀請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健先生做客搜狐,與網友共同探討關心話題。[視頻直播]  

主持人方剛說:各位網友下午好,今天搜狐總裁在線嘉賓訪談室有幸請到亞信公司的董事長丁健先生。丁健先生在業界是非常有名的一位明星企業家人物,今年在達沃斯被評為一百名明星企業家。今天應網友的一些問題,有請丁健先生跟大家交流一下亞信的業務以及其它關於IT行業、電信行業的發展趨勢。

  首先請丁總給大家介紹一下亞信公司的基本情況。

  丁健說:謝謝主持人。非常感謝搜狐邀請我來,首先我聲明一下,我最不喜歡的詞是明星企業家。企業家一加上「明星」這兩個字就不大對,企業家就是做企業,不是做明星。我今天來到搜狐是第一次通過網際網路和網民交流,我第一次用網際網路是15年前的事,1988年剛到美國的時候。從那時候開始,我和在座的很多人一樣,一下子喜歡上了網際網路,覺得這個東西非常好,而且中國特別需要,尤其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太需要這個東西。

  丁健說:那時候幾乎每天想破了腦子就是怎麼想把這個東西帶到中國來,非常幸運的是經過種種努力,到了93年我們終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了這方面的努力,雖然開始時非常艱難,但到95年隨著我們第一個和中國電信籤訂了建設中國Chinanet骨幹網合同的那一天,我們正式在中國建設網際網路這樣非常重大的任務。非常高興的是,今天我們看到網際網路已經遍布全國,而且所有的人都能夠享受網際網路,不僅能夠跟國內的朋友們互相交流,而且能夠和全世界同步進行交流。

  丁健說:從15年前我們用非常簡陋的終端打中文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到今天我們不僅可以適時通過文字進行交流,還可以視頻進行交流。這種突破象徵著網際網路對世界的影響,我相信它將來對世界有越來越大的影響。亞信希望在發展的潮流中做好鋪路人的工作。

  主持人方剛說:現在把網上的一些問題跟丁總交流一下。

  網友:您最近忙什麼?卸任CEO之後是不是輕鬆了?

  丁健說:從壓力來講,稍微小一點,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看一下更遠的、更大的環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基本壓力比較大,每天要想怎麼樣能夠跟股民有所交代,每個季度的數字有很大的壓力。現在能夠有時間想一想到底兩年以後三年以後,Internet變成什麼樣子,整個IT通信和視頻包括種種相關產業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能做些什麼,這方面有一些思考。

  主持人方剛說:具體忙些什麼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嗎?

  丁健說:一半時間稍微休息休息,創業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得空,這一段時間照顧照顧家裡的事情。另外的時間和業界朋友們多一些交流,包括跟國外同行、國內同行多一些交流,多和以前的客戶進行交流,多了解整個產業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去走,到底能夠做些什麼。

  主持人方剛說:丁總現在有沒有基本的考慮,兩到三年之後的IT、電信、軟體各個行業的增長點。

  丁健說:我認為下一步跟寬帶和無線相關的所有連帶產業都會跟著起來。現在整個網際網路還是在跟窄帶、簡訊相對來講通信量受限制的領域發展比較熱鬧,信息量終究有限。而且從實質來講,它的很多應用和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應用差不了太多,我們希望在這方面有所突破,特別是怎麼樣讓千家萬戶享受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很多美好東西。

  網友:您覺得亞信現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丁健說:我們現在仍然是兩個主要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是在網際網路相關領域的積累寬度非常寬,從做網絡建設到軟體到早期做的一系列內容服務等等這些方面來講,實際我們這方面知識的積累都很深。從亞信來講,更重要是怎麼樣能夠在這方面進一步利用積累下來的知識在更寬更廣的領域技術突破。

  丁健說:第二,在這一段時間經過轉型之後積累下來非常深厚的軟體開發能力,在技術方面我們有一支非常強大的隊伍,在這個領域也有所突破,這是我們下一步希望看到的結果和努力的方向。

  網友:亞信以前做中國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好比是蓋樓的,現在轉到專心做軟體,幹起裝修的活兒。轉型過程當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丁健說:技術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從蓋樓角度來講,更需要的是硬體和對硬體的了解,對網絡的了解,特別是大型網絡的了解。亞信不是蓋一般的小樓,都是蓋全國最大的大樓。幾乎全國所有的骨幹網都是亞信在承建,這方面的能力會繼續保留下去,繼續發揮作用。軟體是我們在硬體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第二個業務,這方面來講,是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更加需要的一種能力。

  丁健說:因為網絡相對來講比較平穩,下一步很多的發展會依賴於管理,會依賴於應用。包括最近幾大網站業績非常好,很大原因是他們抓住了網際網路發展上的很多應用,只有應用才能真正讓網民享受到最終的服務。我們也會在這方面做很多努力,讓像搜狐、網易這樣的公司不僅在應用方面發揮出作用,當用戶更加龐大,應用非常複雜的時候,有非常健康的網絡和管理系統為他們服務。

  網友:亞信聚集了很多業界非常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據說很多人是您挖的。您能不能透露您用人和挖人的一些策略?

  丁健說:對於優秀的人才有兩方面,一個方面首先要誠懇,要讓人家感受到你對他的需要是真正的需要。第二,當人才進入公司以後要給與充分的信任。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這個不是說用什麼技術手段或者用什麼手法可以做到,而是真正發自內心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才能真正用好人才。

  丁健說:這是我做CEO時非常認可的一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定要真正做到,對優秀人才放手去做。這裡面既要鼓勵他們的優點,也要加強管理,同時也要容忍一定的失誤,任何人才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如果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犯錯誤機會的話,這個企業會水至清則無魚。

  網友:現在很多企業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但很大部分都重視海歸和名牌效應,不知道亞信的標準是什麼?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有機會嗎?

  丁健說:我們恰恰相反,如果注意的話,亞信雖然從一開始用了很多的海歸那時候沒有辦法,在國內找不到非常懂網際網路的人。我們95年回國招人,聽說過網際網路的人已經很不錯了,高級管理人員都是海歸。這麼多年以來,現在的CEO都不是在海外留了多少年學的人,我們真是量才錄用,根據每個人的實際能力。

  丁健說:在國內有豐富經驗的人才往往更加難能可貴,比海歸回來,儘管他們可能眼界比較寬,知識面比較厚,但是可能要適應中國的發展還有一段距離。對於國內很多人來講,我們對於國內人員的應用會更加看中。至於名牌不名牌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對於各個學校的學生,更重要看中的是他的真才實學。

  網友:您怎麼評價張醒生上任之後的表現以及怎麼評價亞信的張醒生?

  丁健說:這不是我個人的想法,我們剛剛開完董事會,代表很多董事會的想法。對張總這段時間這麼快地能夠接手,而且很快讓公司進入非常好的運作,同時也做了幾個非常大膽的變化,無論從組織結構還是到運營方向都有一些新的突破和變化。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講,對於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講,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敢於進行這麼大的動作,往往意味著他的信心和他的經驗。

  丁健說:一般人來講,在新的環境裡面尤其開始階段比較謹慎,尤其亞信是上市公司,一般會比較謹慎。我認為張總顯示出他的魄力和經驗水平,我們也期待著很快能夠在亞信這一段整個業界艱難的時期渡過去之後,我相信亞信在他的帶領之下會有非常好的發展。

  網友:亞信目前股價只有七美元,其它中國概念股價幾十美元,你怎麼看待?難道亞信的模式在國外資本市場得不到認可?

  丁健說:資本市場認可的是你的利潤,而股票市場又往往反映更多的是你的短期和近中期的可增長潛力。亞信和所有IT企業一樣,大家看到最近思科在美國遇到打擊,前幾天IBM全球大量裁員。IT行業前一段時間過度投資和企業購買者謹慎的心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會像消費市場那樣恢復得這麼快。

  丁健說:在中國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包括像電信行業也剛剛重組完成,其它企業也在面臨對IT新的認識。從新的高峰起來之前,亞信和其它股票應該說是沒有辦法比的,就像當年很多股票老拿亞信股跟網站股票比,這兩個不是一樣的業務。我不認為是資本市場對業務失望,而是說中國目前網站的很多業務的確讓資本市場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潛力。

  丁健說:因此資本市場對這樣一些股票特別看好,對於亞信來講,從目前來講,和同類行業來講差別不是太大,甚至略高於其它國外產業。這個業務模式是經過幾百年證明的,過了這個難關以後,這個業務仍然還是會拓展它新的增長。

  網友:如果亞信股票很好,也不需要丁總天天盯著,您會坐享其成還是重新再創業?

  丁健說:我現在就不天天盯著,張總已經做得非常好。我不是一個非常看股價的人,股價好與壞對於一個公司的人來講,如果需要做事情會積極做下去,不需要做事情會讓更優秀的人把事情繼續做下去。我肯定會做一些事情,現在也在看,也在琢磨。至於會不會重新創業,應該說現在還不知道,我想這種可能性不排除。

  網友:公司打算在國內或者香港上市嗎?

  丁健說:國內上市至少按現在的規則還有一些問題,亞信在國內還是全資外資公司,上市有一些阻礙。等這方面的政策更清晰了以後,也許我們會考慮。香港上市我們一直在跟蹤觀察,現在對亞信來講並不缺錢,我們有一億美金的現金,目前不是非常緊迫的事情,等股市稍微緩和以後,最難的難關過去以後我想我們仍然會考慮的。

  網友:據說亞信有很多現金,您自己也擁有相當的財富,您今後會專職做風險投資嗎?

  丁健說:應該說做投資一直是我的想法,我也會以投資人的方式在未來不管是看亞信資金未來的投資方向,同時也會關注行業內比較好的公司和一些朋友和同行一起從事一些投資活動,這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一個方面。

  網友:亞信下一步會考慮什麼樣的併購策略?是不是丁總不做CEO,併購的想法是自己來考慮?

  丁健說:併購作為一個企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好,其他董事也好,會花很大的時間想這個問題。最終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管理層,現在的運營隊伍去做更多的考慮和工作。原因是因為併購看中哪一家企業,評估哪一家企業只是併購當中非常小的一個部分。包括談成一個合同也不是一個大的部分,很大的部分是企業併購進來之後怎麼融合好,這是非常重要的。

  丁健說:因此,管理團隊的意見和他們的決定和他們的想法對我們來講最重要,我和其他董事永遠是幫助的作用,不會成為主導作用。這是我比較關心的一個方面。

  網友:華為、聯想兩大硬體巨頭殺入電信服務市場,對亞信有什麼影響?亞信有什麼優勢?

  丁健說:華為在杜網方面有一些動作,沒有聽說過聯想有什麼動作,聯想前一段時間併購了一個小公司。從我做企業的經驗來看,一個企業特別在軟體開發領域要想一下子發展到能夠和亞信完全抗衡的程度,我估計不是光靠錢、光靠品牌就能夠一天之內做到。這一點上亞信還是蠻有信心的。

  網友:亞信下一步有什麼挑戰性的打算?

  丁健說:應該說會有不少新的突破,但是也希望大家理解我。第一,我作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不能夠在很多事情沒有做之前隨便透露。第二,做什麼,進展的東西更多要由管理層自己來把握,我不會越俎代庖做很多東西。我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大家會逐步看到亞信在很多新的領域有一些突破。

  網友:能不能講一下跟田溯寧創業的歷程?

  丁健說:我們那時候很多歷程對於現在的創業者來講未必是可以效仿的,我們那時候條件比現在艱苦得多,面臨兩大挑戰。第一,對於怎麼做生意不懂。因為在美國剛剛從大學出來,都是一直在學校,校門對校門,沒有什麼太多的經驗。第二,周邊環境不熟悉,怎麼了解美國創業環境、政策等等。

  丁健說:第三,沒有太多的資金。不像現在有一些想法,有一些投資人跟你談,而且會有很多人教你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做,我們那時候與人交往非常少。但是有一點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創業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而且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大家不要想像所有的事情做對了你自然而然就一定能成功。

  丁健說:我經常說成功有它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往往在創業過程裡面失敗有很大的必然性。在這個角度上講,你要想好,不要因為挫折就輕易言退,要對失敗有充分的準備,一定要有摔倒了爬起來,摔倒了再爬起來的心理素質和願望。不管你個人現在的狀況如何,不管你是很有錢或者很沒錢都要有這種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不要認為自己有什麼大學名牌的學位或者是在海外工作多少年,自然而然就能創業成功。

  丁健說:這些只能加大你創業的一些成功概率,但這種加大的概率不是大到不得了的程度,還要努力,而且必須要做好,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這幾個網站的成功,從高峰到低谷再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多創業者必須向這種企業學習。在低谷的時候絕不輕言退,而是一步步起來。

  主持人方剛說:現在還能回憶起當時創業第一個最大的驚喜是什麼?

  丁健說:第一個最大的驚喜是我們回到國內當時和聯通下面一家分公司進行交流,他們希望我們能夠幫他們策劃同時在國務院進行招標,做中國網際網路骨幹網的策劃。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在幫全球一家比較著名的企業EDS做網絡規劃的時候,我拿著一張圖非常感慨地說,希望有一天我能夠親手在中國骨幹網上做一個結點。三年之後我們做了全國所有的結點。那是我們第一個非常高興非常激動的一件事情,應該說在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在憧憬怎麼樣能夠回國真正用自己的雙手幫著中國把信息高速公路建起來。

  網友:亞信公司原本做信息服務,亞信今後會介入這個領域嗎?

  丁健說:我相信亞信本身不會輕易走進這個領域,我們更願意做好鋪路人和不管是蓋樓還是裝修的,做好某一方面的工作。信息行業要求比較特殊,技術能力不一樣。中國的這些網站做得相當好,未來還會有很多機會,我們也希望在未來發展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們能夠和這些網站和企業共同成長。

  網友:您曾公開表示過亞信極有興趣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通過上市您希望解決什麼問題?現在有沒有時間表?

  丁健說:這是技術問題,如果了解上市公司運作的人知道美國一個國外公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多少分析師在跟蹤你的股票,有多少機構投資人在買你的股票,這對於股票來講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僅僅在納斯達克上市就會出現投資人的跟蹤,從時間上講經常有一些時差等等方面的問題。會在機構投資人的數量和分析師跟蹤的數量上受到很大影響。

  丁健說:因此我們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大流通,增大投資者的興趣,我們會考慮在香港上市,這是主要目的。時間表現在比較難說,這是由很多種因素來決定的,我想未來12個月內不會有這樣的動作。

  網友:您怎麼看待中國電信競爭格局和未來走向?

  丁健說:現在電信競爭格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整個過程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對於中國長遠來講,這樣一個格局應該會使得中國在2005年WTO正式全面開放電信以後,這些企業都會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現在每一個企業的發展和上市以後的表現和整個管理團隊的成長素質來看,我覺得上市的確給我們這些國營企業注入了非常好的發展動力,新的刺激。

  丁健說:分拆以後的競爭也使他們更加懂得如何在市場經濟方面去應對各種各樣的競爭。因此我相信這個格局會越來越好,同時由於效率的提高從而導致整個社會在電信支出方面的下降,這對於全社會來講是非常好的事情,每個網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網友:您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亞信的全電信業務,打造電信產業價值鏈的戰略。

  丁健說:全電信業務實際是相對於以前以網際網路為中心的業務,我們在95年底96年曾經預言過,網際網路在未來IP為核心的技術和網絡將取代所有的電信業務。這在當時來看被很多人笑成是天方夜譚,這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電信發展多少年,網際網路發展多少年,現在看來沒有人再懷疑交互式,以數據包為基礎的網際網路將逐步取代所有以前包括基本的電信業務在內的所有業務。

  丁健說:以前我們很難想像在網際網路傳視頻,現在看來不是很新鮮的事情。全電信業務實際上就是如何把電信的未來,完成電信從傳統電路為基礎的業務走向全面的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業務。在這方面來講,由於亞信是做網際網路基礎建設,這方面我們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價值鏈來講,我們比較著重於網際網路的基礎建設和它的管理,還有上面一部分的應用維護和開發,我們更多側重於技術,通過技術使得應用得到成功,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成功以後的收益,這是亞信未來仍然要著眼的地方。

  網友:丁總,您怎麼評價亞信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年沒有在納斯達克上市,亞信會是另外一種什麼樣的發展策略?

  丁健說:對於任何公司來講,如果沒有上市,不用拿亞信做例子,拿搜狐、網易、新浪這三個上市公司和沒有上市的網站做一下比較大家可以看出來,上市由於有了充足的資金,使得這個局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市公司的地位很難被不上市的公司動搖和改變,這是對一個公司來講最重要的地方。至於亞信如果沒有上市,公司怎麼樣,我也不知道。

  丁健說:亞信非常幸運地上市了,同時用上市的資金真正鍛造出了自己在業界的領導地位。我們也希望能夠不辜負大家和投資人的期望,能夠把領導地位繼續維持下去,而且不停地擴大,有新的突破。

  網友:您現在跟田溯寧聯繫多嗎?你們現在共同關注的事情有哪些?

  丁健說:他非常忙,由於整個電信重組,我和幾乎大多數人一樣,甚至包括和他家裡人一樣,都見不著他人。他每天在工作,出差特別多,我們交流不是很多。但是我們關注的事情都一樣,非常關注中國的網際網路還有電信產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我也非常關注網通的發展,非常關注亞信的發展,我們有時候會做一些交流。

  網友:您運作亞信最大的成就和遺憾是什麼?

  丁健說:最大的成就應該說亞信的轉型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剛才我也講到,縱觀整個納斯達克或者國內外企業裡面能夠同時把硬體和軟體都做好的公司是非常少的。亞信從一開始基本從硬體銷售和集成業務開始,能夠到今天把自己的核心力量全部轉移成軟體,而且作為上市公司在有種種約束的情況下既要賺錢又要完成轉型,這實際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能夠在這個過程裡面一件一件做到,應該說是對我和整個團隊來講非常高興和驕傲的一件事情。

  丁健說:至於說我們最大的遺憾,應該說團隊做了這麼好的工作,但是不幸的是趕上了整個IT行業的低潮,這是我們比較遺憾的事情。否則的話,我相信亞信這支團隊所取得的業績應該遠比現在無論從數字還是股價上所表現出來好得多。

  網友:亞信科技在軟體外包方面現在是什麼打算?是根據市場情況還是根據亞信自身的發展來看?如果打算外包,將會怎樣操作此事?繼續找小公司來做,還是找一家大而專的公司來做?

  丁健說:我們仍然會繼續外包,但選擇什麼樣的公司可能是運作上的細節,我們不會簡單去選擇國外公司。我們重要的是要保證質量,同時要有很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在這方面如果能夠做到,我相信我們會主要依賴於國內公司,我希望這個公司越大對我們越好。

  網友:我想知道亞信目前在國內同行中面臨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是誰?如何在行業當中戰勝這些對手?

  丁健說:說來可能讓網友感覺到亞信是不是太狂了,亞信經過這幾年的併購、整合,跟亞信能夠在同一個水平,在市場份額,在技術競爭力上能夠平起平坐或者分庭抗禮的公司真是說不出來。在第一梯隊裡面只有亞信一家,第二梯隊可能存在一些其它中小型的公司。我知道他們現在日子很不好過,如果連第一梯隊公司的日子不太好過,第二梯隊的公司可想而知。這次IT冬天會進一步加快整合。

  丁健說:另外我們的客戶在成熟,他們包出來的工程和軟體都是他們的生命線,設想一下搜狐如果跟中國移動結算扣10%,估計就要叫苦連天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對每一個所在行業裡面都變得非常非常重要的軟體,運營商越來越不願意找不可靠的公司來做,我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亞信的質量、品牌會使得它在這個市場上會表現越來越好。光憑這一定,這個市場亞信的領導地位不會輕易動搖。

  主持人方剛說:由於這次總裁在線直播是視頻直播,網友說您外表很強硬,工作作風如何?是不是也很強硬?

  丁健說:恰恰相反,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我公司了解一下,我做CEO最大的缺點,就是我太不強硬了。可能有些方面,特別是對待錯誤,對待管理上的失誤方面容忍幅度比較大。應該說我在工作裡面不應該算是很強硬的管理者,我如果再做一個公司我相信會比我以前要強硬一些。

  網友:你怎麼使得自己投資的風險降低?尤其是在電信網際網路這些高科技領域變幻莫測,要求掌舵人有智慧的眼光,您是這樣的人嗎?您內心是否有很大的壓力和恐慌?

  丁健說:這個問題如果三四年前問我,沒有做過CEO這樣一個階段,要說讓我再去創業。我跟田溯寧半開玩笑說,你打死我,我也不會創一個公司。反過來這幾年我非常有信心,創業不像想像那麼難,投資也不像想像那麼難,犯錯誤不像想像那麼可怕。以前覺得自己是在一個懸崖邊走綱絲,走錯一步摔下去萬劫不復,現在感覺不是這樣。

  丁健說:做企業和做所有的事情一樣,有一個規律,當你經歷過這些事情以後,相信在投資方面我們會有一系列方法去控制風險。包括了解一個企業,我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看它的技術,可能從它的市場,從它的每一條價值鏈,上家、下家,另外非常看中執行能力。我們會比以前的眼光看得寬得多,只要你的眼光看得寬了,當你在一艘船上的時候,你的風險很大,如果站在很高的懸崖上比別人看得遠很多,烏雲在哪裡,這邊人不知道要起大浪的時候,你在遠處已經看到的話,情況完全不一樣,你的風險會小了很多。

  丁健說:我相信這麼多年工作經驗積累上,給了我們很多,不管從眼界上還是從具體的系統保護、具體的投資風險規避方法上,應該說有了很大的進步。我相信未來誰也不敢說是零風險,但是比以前有信心得多。

  網友:請問丁總怎麼看待BI在電信領域的應用?

  丁健說:應該說亞信對BI看得很重,而且在這個領域投了很大的資金和研發力量做BI系統。在中國BI系統有它的挑戰性,中國的企業正好處在變化非常大的階段,特別是很多國有企業、大型企業,內部管理不停在變化。任何跟它的管理相關的軟體和技術系統都會存在著相當大的開發風險,這個風險在於你很難讓自己的產品能夠重複,不停地重複。

  丁健說:而了解領域的人大家都知道,軟體缺乏重複性,投資成本非常大,幾乎變成了工程隊,跟硬體做工程沒有太大的差別。軟體很多優勢都沒有,而且使得軟體穩定性受到很大影響,反過來使得用戶對軟體的開發公司信心不足。很多不穩定是由他自己的多變造成,這樣一種惡性循環使得這個領域更不是隨便的小公司可以輕易涉足。在矽谷地區有一個說法,你要是想去害誰就讓他做CRM。不是能夠輕易承受得住這種風險。

  網友:一個高管在家族企業裡面做事是好事還是壞事?

  丁健說:這要看你的運氣。如果你所在的家族企業本身是一個非常開明的企業,同時並沒有把家族色彩過多帶進企業裡面來,那就是運氣了,而且家族掌門人比較開明,善於用人,敢於用人,對所用人非常信任,那就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你碰到相對來講心胸比較狹隘,又不大輕易相信外人的人,我勸你儘早離開,你很難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有太大作為。

  網友:丁總,您對您的母校北大評價怎麼樣?它對你的成長影響大嗎?

  丁健說:應該說非常大。北大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它的自由化風氣,不管在什麼年代,嚮往自由,無論是思想上的自由還是學術上的自由,還有強調思想上的獨立和學術上的獨立,這種精神不知怎麼搞的,在北大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東西,這一點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對我個人來講非常重要。不知道是因為我個性喜歡獨立,所以我選擇了北大,還是北大造就了我這種獨立的個性。

  丁健說:總而言之,我對這個環境非常滿意,如果再讓我選擇,我還是選擇這樣的環境度過我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北大有它的一些弱點,比如很多人被說成是缺少團隊精神,很多人會被說成是眼高手低,會說不會做。我從跟很多人接觸,我覺得這也是現實,但是很多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學校的影響很大程度上還要看你自己怎麼去彌補不足。

  網友:談談您對年輕人IT創業有什麼建議?

  丁健說:對於創業者來講,這是一件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但是中間也會有很多痛苦的事情,大家必須得有一種享受痛苦的心情,你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每次遇到痛苦,你不能從痛苦當中解脫出來,而且把它轉化成自己的動力,讓這種痛苦轉化成動力,創業者會讓這個階段變得非常難受。

  丁健說:有挑戰來的時候你覺得特別高興,覺得渾身血液開始沸騰,很想要跟困難去挑戰。往往創業者有一個毛病,事情順了以後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反過來說明創業者需要一種素質,必須能夠對痛苦對困難不能退卻。

  主持人方剛說:時間有限,今天總裁在線訪談到此結束,再一次感謝丁總光臨搜狐。

  丁健說:非常謝謝大家,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交流,希望今後還有機會再來搜狐。

  

相關焦點

  • 亞信(中國)公司董事長丁健21日16時做客搜狐
    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1994年,和重要的商業合作夥伴田溯寧先生在美國德州共同創建美國亞信公司。1995年初,亞信的三位主創人員回國,成立亞信科技(中國)公司,第一次把Internet帶回中國。曾被評為"中華十大管理英才"、"國內十大最具人期企業家"、"中國十大海歸企業人物"、"2002年華人青年企業家",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2年全球100為明日之星"。
  • 亞信(中國)董事長丁健做客搜狐
    丁健在搜狐公司留影   網友說:亞信聚集了很多業界非常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 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數字商業時代 >> 新人物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2004年05月12日15:56:33  數字商業時代  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扎紮實實。」
  •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健(圖)
    丁健是一個有魅力的企業家。儘管他承擔亞信重任不過三年,但這期間他不斷進行著個人角色的變化並推動公司的轉型,使亞信成為近幾年國內風頭最勁的新興企業之一。  1999年5月,田溯寧被邀去做新成立的中國網通CEO,丁健「被迫」躍上前臺。他並沒有立刻得到所有人的信任,不僅外界對這一變動表示出謹慎的擔憂,連公司員工也感覺田的出走讓公司「塌了一半」。
  • 丁健首談亞信聯創合併:聯席董事長職責不會變
    騰訊科技訊 12月9日晚間,騰訊科技獨家專訪到剛剛從海外回京的亞信聯創聯席董事長、亞信創始人之一丁健。12月6日晚,亞信與聯創宣布雙方進行合併,合併金額為7億美元,合併後雙方市值約為20億美元,丁健轉而出任合併後的新公司聯席董事長。
  • 亞信CEO丁健與夫人許戈輝
    亞信CEO丁健與夫人許戈輝 2006-02-10 eNet&Ciweek
  • 亞信董事長丁健:電信業應實施全業務全電信戰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網際網路和電信的發展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其次,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新業務的開展上,要求中國電信業應實施「全業務、全電信」戰略。   記者:在全球IT業低迷之際,中國IT業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應注意哪些問題?
  • 許戈輝生子亞信虧損 丁健冰火兩重天
    許戈輝和老公丁健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喜得千金,新節目開播在即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許戈輝嫁人的消息,經媒體報導後一時成為娛樂新聞的焦點,而現在,她低調做了媽媽丁健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1965年生於北京;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就讀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信息科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1994年和重要的商業合作夥伴田溯寧先生在美國共同創建美國亞信公司。1995年初,亞信的三位主創人員回國,成立亞信科技(中國)公司,第一次把Internet帶回中國。
  • 丁健及張醒生均對張振清接任亞信CEO信心十足
    【搜狐IT消息】 亞信公司周二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同時宣布張振清接替張醒生擔任公司新總裁兼執行長。  亞信董事會主席丁健稱:「董事會非常感謝醒生過去兩年的戰略領導。正是因為醒生工作努力、有眼光,今天的亞信才真正成為一個以客戶為中心,專著於為各行業客戶提供高品質軟體和服務的公司。
  • 亞信老總丁健三年"搞定"鳳凰衛視美女主播許戈輝
    鳳凰衛視著名女主播許戈輝結婚了,她的他叫丁健,亞信科技董事長,高等學歷的「海歸」。許戈輝的大婚沒有想像中驚心動魄,一切都如面前的她,淡定又從容。兩人相識三年,日久生情,水到渠成結合。丁健,亞信科技董事長    相識:工作場合被引見    三年前,許戈輝在一次擔任論壇主持人的時候,有人介紹丁健給她相識。
  • 亞信宣布併購聯創 丁健孫力斌任聯席董事長
    合併後的亞信聯創公司將集兩家公司領先的市場地位、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和更全面的服務於一身,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提供從諮詢規劃、系統建設及運營一體的端到端、更強大的全面服務。合併後的公司不僅成為中國最大、最具實力的軟體服務企業,更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民族通信軟體和服務龍頭企業,進入國際競爭市場。根據最終協議,亞信集團與聯創科技的合併將在2010年第一季度末或第二季度早期完成。
  • 參加《財富》論壇的企業家(5):丁健、達寧、陳東升、王文京、榮海
    從左至右依次為: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丁健、謝倫波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達寧·切拉瓦能、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東升、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 亞信科技衝刺IPO:第一季營收10億 田溯寧丁健是董事
    雷帝網 雷建平 8月24日報導亞信科技日前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信裡昂證券和花旗銀行為聯席保薦人。亞信科技上市集資淨額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和拓展數位化營運服務,償還銀行貸款,戰略投資及收購等。資料顯示,亞信科技2000年3月在美國上市,當時發行價為24美元,募集資金為1.27億美元。2013年,亞信科技私有化。亞信科技2015年底前,主要是通過亞信成都內部從事網絡安全業務,於2015年將亞信成都出售給了亞信開曼。出售後亞信科技與客戶籤署提供網絡安全軟體產品及服務相關項目管理時間表和業務需求,自2018年開始不再就網絡安全過渡安排籤署任何新合同。
  • 中移動斥資13.85億港元入股亞信科技 持股20%成第二大股東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4月15日報導亞信科技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中移動籤署協議,有條件同意配發及發行,且認購人有條件同意認購182,259,893股新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7.6港元。
  • 步入「中國時區」的亞信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第五次外長會議本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兩年前,中國接任亞信主席國。亞信這個擁有26個成員國、12個觀察員國和組織,橫跨亞洲各區域,涵蓋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亞洲安全多邊論壇正式步入「中國時區」。
  • TMForum 2020催化劑:亞信科技5G+AI 助力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G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作為全球最大的5G網絡共建共享戰略發起者,邀請以亞信科技為主的四家廠商共同參與「基於數字孿生的5G網絡共享」項目(Inception: Digital twins for 5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sharing),為未來5G新基建構建領先的數位化運營系統。
  • 同仁醫院眼科專家做客搜狐訪談實錄
    同仁醫院眼科專家做客搜狐訪談實錄 Xi 說: 我也是,還常流淚 (14:32:58) 主持人 我想網友們一會可以好好地問問專家有關眼睛保健的問題,大家都經常面對顯示器,眼睛保健至關重要,希望搜狐舉辦的這次聊天活動能夠給網友帶來更多健康知識
  • 亞信科技榮獲量子位兩項「2020中國人工智慧年度大獎」
    本次2020年度人工智慧各項大獎評選歷時3個月,獲獎AI企業榜單中,將技術硬核、資本看好、商業成功、客戶信賴作為重要考評維度,覆蓋5G、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晶片等多個領域,橫跨通信、金融、醫療、教育、交通、零售等垂直行業,上榜企業不僅囊括了入局早、影響深的霸主級公司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簡稱「聯盟」)聯合發布了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同時發布《中國5G城市數字孿生白皮書》,旨在分享數字孿生體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呼籲各企業之間加強生態合作,強化產業協同,推動數字孿生體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