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數字商業時代 >> 新人物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
2004年05月12日15:56:33 數字商業時代
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扎紮實實。」這是亞信CEO張醒生對董事長丁健的評價。而自稱不做CEO比做CEO睡得更踏實的丁健在亞信成立十年之際選了張醒生這樣一位職業經理人做亞信的CEO。此時,距離他從田溯寧手中接過亞信帥印過去了4年。4年時間,對於那些跨國百年老店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亞信這家立志要做中國的世界級科技企業的公司來說,不僅完成了從創業者公司到經理人公司的升華,更是扎紮實實做出了一份讓太平洋兩岸都側目的業績。湊巧的是,在亞信十年之際,它收購了太平洋軟體的部分業務,而丁健和亞信人十年不滅的創新激情堪比太平洋的波濤洶湧。
十年不滅創新激情
去年國慶前夕,亞信創始人田溯寧和丁健雙雙榮獲了「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這個由國家相關部委頒發的中國留學歸國人員最高榮譽。「亞信的成功,是留學生歸國創業的一種驕傲。」丁健希望告訴所有的海外留學生,希望告訴所有關心亞信的人,「假如創業者把祖國僅僅當成一個空前巨大的市場,僅僅抱以投機盈利的心態,而沒有一顆報效國家的赤子之心,這樣的『創業』很難獲得真正的成功。」田溯寧和丁健,這是一對情同手足的創業夥伴,這是一雙激情四射的血性兄弟。對比田溯寧那種被張醒生形容為「站在北京可以看見喜馬拉雅」的高瞻遠矚和創業激情,丁健的激情則融入更多理性。
在激情與理性的對撞下,丁健可以在1997年就引入韓穎這位被評為亞洲最佳CFO的優秀經理人,可以讓亞信成為納斯達克追捧的中國概念股,可以應時在2001年提出「全電信戰略」,可以使出一個又一個震動業界的併購法寶,可以適時提出向通用軟體進軍。丁健交給張醒生的,早已不是當初亞信創業時候的網際網路公司,也不是一家集成公司,甚至也不是完全的軟體公司,只能說是一家專業化的科技公司。
由於激情,丁健任亞信CEO期間主導的納斯達克上市為無數國內民營科技公司樹立了海外上市的榜樣;由於理性,丁健可以坦承十年創業的失誤,例如在引入韓穎後進一步空降經理人的失敗。
「惟一的遺憾是步子還不夠快,沒有料到來自集成的收入會下降得如此之快。」雖然丁健認為自己任CEO期間的最大遺憾就在此,但那時他奠定的全電信戰略卻打下了亞信今年騰飛的基礎。
田溯寧和丁健創立的亞信雖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國,但亞信的三代領導始終認為亞信是一家中國公司。丁健在亞信成立十年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再次強調了當初創業時候的「為中國做事」這一原則,這與其他跨國公司的「在中國做事」是有著本質不同的,雖然只有「為中國」和「在中國」的差異。「如果說人們在亞信身上總能看到一種燃燒的激情、遠大的理想和獨特的靈魂的話,那麼,這個理想和靈魂就是亞信創辦者在亞信身上深深植下的報國基因,就是那種既樸素、強烈又富於理性和建設性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亞信CEO張醒生用「基因」來高度評價丁健和田溯寧為國創業的激情,同時這也是他接受丁健的邀請而加盟亞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人得用粘合劑
「亞信的成功不是一兩個人的成功。」丁健始終認為亞信十年的重要經驗是始終保持了一支業界的夢幻團隊,雖然包括他和田溯寧在內的創始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個團隊始終不渝的創新精神是亞信十年成功的支撐點之一。田溯寧用人的粘合劑理論不僅在丁健身上得以延續,而且得到不斷發展。
亞信公司本身是國際資本和中國人才的融合,就是創業者激情與規範化管理的融合,更是高度專業化和深度本土化的結合。請來張醒生,退居幕後當董事長,去年的丁健在各種榮譽面前也曾經面對業內和投資者的質疑,「從理論上講,職業化管理是科技公司的必然趨勢;從經驗上講,要看職業經理人是否適合亞信,是否適合中國。」丁健既有深厚技術背景,又是美國加州Hass商學院的EMBA,所以丁健對於科技企業選拔職業經理人的認識有些與眾不同,「企業的業績往往不單單由職業經理人決定。」丁健用亞信的轉型來說明問題,「亞信轉型完成後,這個市場仍然不是爆發性的市場,但具有長期的潛力,而且更加適合中國市場。」丁健不僅找到了張醒生這位具有跨國公司管理經驗又熟悉本土市場的經理人,而且聘請了UT斯達康創始人、CEO吳鷹加盟董事會,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也受邀擔任亞信的獨立董事。丁健認為張維迎教授對中國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的理解,以及在中國企業管理、戰略規劃方面豐富的經驗,將為亞信的董事會創造價值,「特別是在為亞信尋找、制定適應未來的長遠發展戰略上。」在丁健手上,亞信的確成為了中國第一個高層次全方位實現專業化管理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專業化根植本土化
丁健用「一個成熟的年輕人」來評價十年的亞信。亞信近來曾被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為全球500家高速成長的企業之一,也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球最優小企業之一。不過在丁健眼中,亞信十年,不僅到了收穫的季節,也到了創業激情應該再度迸發的時刻。
丁健所說的「成熟」,指亞信已經從「中國網際網路的建築師」而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電信軟體與服務企業,而「年輕人」,指今天的亞信距離世界級的科技企業還很遠。所以丁健不僅請來了張醒生,而且攜電信成功之威,毅然進入通用管理軟體領域,並且契機就選擇在了亞信成立十年之際。
去年10月,亞信宣布以645萬美元的現金方式和價值255萬美元的股票,收購太平洋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的核心HRM(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BI(商務智能)業務資產。憑藉此次收購,亞信一舉進入了快速增長的HRM和BI領域,由此從電信軟體提供商,成為一個跨行業軟體提供商,實現了從「全電信」到「全方案」的戰略轉移。丁健希望這次亞信的「全方案」轉型比第一次轉型電信時候的穩步再急切一些,再有激情一些。
【我要發表評論】 【財經論壇】【一劍封喉】【】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