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網際網路和電信的發展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其次,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新業務的開展上,要求中國電信業應實施「全業務、全電信」戰略。
記者:在全球IT業低迷之際,中國IT業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應注意哪些問題?
丁健:儘管國際電信業一片低迷,但是中國信息產業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比如,整個IT業沒有產生泡沫,也沒有出現一些過熱需求造成的假象以及投資過熱的現象。當前,跟上國內信息化建設步伐是保持IT企業快速發展勢頭的關鍵。
記者:有關企業信息化已經是討論了多年的概念,從OA、MIS、到ERP,不斷有新的概念出現在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中。而電信運營商的信息化問題是最近才被關注的,您在這方面的建議是什麼?
丁健:中國的運營商未來建設重點必然在於「應用」。現在中國的電信網絡規模和水平已經在短時間內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甚至是領先於發達國家,但是網絡的應用效率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時,作為一個企業而言,運營商更需要時刻意識到必須將自身置於競爭狀態中去思考問題,需要考慮投資如何轉成收益;客戶在哪裡;如何降低成本等等一系列圍繞企業運作、生存、發展的問題。
結合前兩年重在網絡規模的發展情況,電信企業已經建設了一些應用子系統,例如計費,營帳、客服、網管等等。如何能夠及時地對這些事關電信企業生命的數據源進行整合、發掘、分析,以及時地應對市場變化做出業務決策。這是電信企業發展的競爭所在。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電信運營支撐系統的建設將是電信企業未來建設的重中之重,這包括對形成「信息孤島」的各個子系統進行整合、包括客戶經營分析系統的建設等等。
建立電信企業的ERP系統,即將電信企業內部管理與業務系統的整合也必然是電信企業建設的重點。中國的幾大運營商已經上市,對於財務運作的規範是必須的,而且是透明的,所有運營商內部的財務等系統也是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
正像信息化給其他行業和企業帶來了高效率的企業運作一樣,信息化將使運營商實現用戶市場的細分,準確把握商機;使個體消費者和行業企業用戶享受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從而反過來促進整個社會、各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因此,電信企業的信息化正是整個社會信息化得以實現的保證和推動力量。
記者:您曾經提到,未來網際網路的發展和電信的發展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並且提出了全電信的概念,那麼在這方面亞信有哪些計劃?
丁健:近年,利用寬帶IP網絡的迅猛發展這一機遇,亞信突破了網際網路基礎結構建設的狹窄領域,已開始面向全電信提供軟體和解決方案,並奠定了市場領先地位。
2002年初,亞信成功併購邦訊,標誌著對中國移動計費領域的全面挺進,拉開了以領先者身份整合移動市場的序幕。現在,在BOSS系統的建設上、在移動經營分析系統的建設上,亞信與中國移動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今年,亞信在固網領域也接連獲得業務上的進展。亞信今後的目標在於——專注於幫助運營商提高服務質量、服務個性化水平、管理效率和營業水平。
記者:亞信在全電信領域的擴展,未來競爭對手很可能是IBM、惠普,你如何看未來的競爭?
丁健:至於談到競爭,競爭無論是跟國際公司競爭,還是跟本土公司競爭,競爭都是非常良好的環境。因為一家公司要想成長,沒有競爭的環境,這家公司是長不大的。亞信從創立起就在和比自己強大幾百倍的國際公司的競爭中發展起來,今天亞信已成為這個市場的領先者。所以亞信從不懼怕競爭,在競爭的環境中,亞信才會發展得更有活力。當然競爭不是盲目競爭,競爭中可以引入大量的競合,我更加希望看到是亞信和其他的競爭者之間形成一種競合的關係,共贏的關係,來共同為中國的通信和IT市場做貢獻。
記者:亞信剛剛更換CEO,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專業化管理」,另一方面是為了推動亞信「全電信」的戰略。您的「專業化管理」標準是什麼?亞信創始人離開一線管理,聘請專業化管理人才表明亞信的專業管理的提升,那麼這與亞信「全電信」戰略有何聯繫?
丁健:作為一個投資人,作為一個股東,我認為,讓一個沒有管理經驗的人,完全依靠學習來帶領公司的成長是有很大風險的。相比之下,如果能夠有更優秀、更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對於企業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未來,亞信的每一塊業務都將以軟體為核心,專注於培養某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並通過彼此互通、結合、對外戰略合作等形式,形成「全電信」綜合的核心競爭力。亞信從一年多前,就開始進入移動領域、固網領域,並取得相當大的成績。在這個時候,領路人如果能夠有更好的「全電信」的背景,對亞信這一戰略的下一步推動會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張總(張醒生)正是亞信需要的有著豐富的電信行業背景和經驗的管理者。我相信,亞信在新的CEO、在張總的帶領下會給全電信開拓一個更廣闊的發展。
記者:中國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的發展戰略。你如何看待當前我國的信息產業,在這個信息產業鏈中,亞信是如何定位自己的,亞信的價值是什麼?
丁健:我們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作用,IT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行業,電信行業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著高速發展,但是判斷一個產業的發展不能孤立的評價產業價值鏈上的片斷。信息產業的價值鏈宏觀上包含三大節點:即消費市場、服務提供商和其技術提供商、設備提供商。
應當看到,中國是一個經濟高速成長、擁有巨大市場的國度,而技術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各自都有一條非常清晰的價值鏈。而以往只重技術、重設備不重應用的電信服務提供商,在真正面對市場之後,也已經開始意識到單純的網絡規模的擴張很難實現價值的增值,因此以服務提供為核心的產業鏈也在顯現,在這個產業鏈中整合了技術提供企業,例如終端設備廠商、網絡技術廠商;也包括的信息內容提供商和基礎的電信服務提供商。
在這樣的產業鏈體系結構中,各個產業環節之間應當形成非常密切的供應協作關係和價值關聯;每個產業環節都有若干擁有一定核心技術和較大市場份額的主導企業,並引導所在領域的其它企業遵從統一的技術標準、產品路線和產業方向;通過一些大的系統集成商和重點渠道實現對國內產品和服務的優化整合和充分應用。(通信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