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安全 5/6系三元材料今年或將再起勢

2021-01-15 電池中國CBEA

2020年,在成本、安全、續航的多方博弈下,磷酸鐵鋰、高鎳技術路線都在相應市場和領域受到關注,且頻頻成為業界競相討論的焦點。貌似中鎳三元有點不受待見了,實則非然。中鎳三元材料正在以另一種「形貌」出現,並大有反攻之勢。那就是單晶中鎳三元體系。

從電池生產企業來看,2020年寧德時代、欣旺達、瑞浦能源、領湃新能源都推出了基於中鎳的單晶三元電池;材料端,單晶5系、6系已成為當升科技、格林美、中偉股份、長遠鋰科、貴州振華、容百科技、廈門鎢業等眾多正極材料企業的拳頭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2020年4月也申報了一項單晶鎳鈷鋁電極專利獲批,可使電池循環壽命超過4000次,電池生命周期內續航可超過160萬公裡。

而電池頭部企業及造車新勢力接連推出中鎳三元產品,則有望帶動中鎳三元電池的反包圍。

安全、成本、壽命皆優 單晶中鎳悄然起勢

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一直是電池技術演化的重要方向。過去幾年,在補貼政策導向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逐年提升,材料體系也從最初的磷酸鐵鋰,到三元電池。三元電池材料也從NCM111到NCM523、622,再到目前的811,甚至超高鎳。鎳的含量逐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也隨之提升,這也一直是三元正極材料主流的發展方向。

但問題來了,鎳越高,電芯能量密度越大,但鈷被迫減少,電池的安全風險也隨之陡增。儘管NCM811電池近兩年已經開始批量化裝車,但業界普遍認為,NCM811產品在安全性能和成本上還需要繼續迭代和改善,尚不具備技術積澱的企業在這一技術產品應用上還需謹小慎微。

在現有材料和技術路線下,提高鎳含量也並非提升電芯能量密度的唯一法門。提高正極材料電壓,也是可選項之一。相對多晶材料,單晶材料更適合做高電壓。同時,單晶材料內部沒有晶界,可提升三元材料的循環穩定性,對延長電池的循環壽命也算額外的驚喜。

此外,中鎳三元材料因鎳含量相對高鎳較低,且鈷含量也較高,本身安全性就足夠有保證。再加上單晶材料產熱較少,穩定性高,其安全性性能要遠高於高鎳材料。

在製備成本上,目前單晶中鎳材料生產工藝相對於多晶材料更為複雜,材料價格也相對較高。但如果與高鎳材料的製備成本相比,仍然佔有優勢。

事實上,在鎳鈷錳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單晶三元材料克容量稍低於多晶三元材料,但由於其電壓更高,因此材料整體能量密度已經和目前高鎳三元材料差不多。

能量密度接近,安全性、循環性能更優,同時成本也更低。這些因素也促使單晶中鎳三元材料市場佔比開始上升。行業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市場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中,單晶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已超過50%。

目前來看,市場上主要的單晶三元正極材料主要以鎳5系、6係為主,3系以及高鎳三元佔比可忽略不計。

多家企業悄悄推出單晶中鎳三元產品 市場熱度起升

2020年11月,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上線了100kWh電池包。據悉,該電池包可實現「無熱蔓延」,也就是寧德時代此前宣布的「只冒煙不起火」電池。值得注意的是,該款電池電芯採用的是寧德時代「鎳55三元電芯」。

當然,這並非寧德時代首次亮相其單晶鎳5系電池產品。結合寧德時代在2020年7月為上汽榮威ER 6配套的NCM523電池,其電芯能量密度243Wh/kg;8月為吉利幾何C配套的高電壓NCM523電芯。可以推測寧德時代2020年已開始大批量為車企供應單晶鎳5系電池。

2020年11月,欣旺達對外發布了「不起火」三元電池包。據悉,該電池包內電芯的正極材料採用的也是5系的單晶高電壓三元材料——鎳5X正極材料。據欣旺達相關負責人透露,欣旺達採用單晶高電壓鎳5X體系材料,產熱比其它體系要低至少18%;熱穩定性(熱失控溫度)也比其它體系高30%以上;能量密度方面,由於單晶材料電壓更高,通過提升單晶材料電壓,鎳5X能量密度已經接近目前的高鎳材料體系。

同在去年11月,動力電池新勢力領湃新能源發布的首款新品也是基於高電壓中鎳材料打造的鎳6系產品。據領湃新能源介紹,之所以選擇高電壓中鎳產品,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首先是能量密度高,通過高電壓和中鎳結合,能夠達到高鎳體系的水平;第二是安全性好,中鎳的安全性會比高鎳體系更有優勢。

同在去年,瑞浦能源也推出了高電壓4.35V Ni55+石墨體系產品,相關產品電芯能量密度已做到245Wh/kg,且開始批量裝車應用。據瑞浦能源介紹,單晶鎳5系產品在能量密度上已與目前的NCM811接近,但是在循環壽命、安全性能和成本上卻較目前的NCM811有明顯優勢。

去年4月,特斯拉申請了一項單晶鎳鈷鋁(NCA)電極專利。專利顯示,使用該技術,電池在其生命周期內可以循環充電4000餘次,全生命周期續航將超過160萬公裡。

除了在單晶三元材料方面,2020年,蜂巢能源推出的「無鈷電池」,星恆電源推出的星恆超鋰S7也同樣採用了單晶技術,單晶在多種材料體系中均已經得到拓展。

單晶中鎳在安全、能量密度、成本、循環壽命上的綜合優勢突出,也早已引得上遊材料企業的關注和研發努力。近日,格林美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主要生產高鎳與單晶高端產品,目前已建成高鎳與單晶高端產品13萬噸/年產能;據當升科技透露,公司開發的單晶高電壓多元6系產品已獲得眾多國內外客戶的高度認可;容百科技也表示,公司一直以來以高鎳和單晶三元正極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在單晶正極材料方面,過去幾年公司依次實現了單晶NCM523、單晶NCM622的產業化,後續單晶型NCM811和高能量型NCA等產品產業化正在推進中。

單晶中鎳材料的悄然走熱,也讓我們看到一種現象,在2020年,多家車企「重回」NCM523體系。當然,這只是電池企業在綜合車企、消費者的現實訴求後,進行的技術創新所致。

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以及低成本是車企對於電池的需求,也是電池技術發展的趨勢。目前主流的磷酸鐵鋰、中鎳三元、高鎳三元等電池技術路線,都可以破解一到幾個方面的訴求,但很難同時破解所有訴求。這也是目前多種電池技術在不同場景表現完全不同的重要原因。

單晶中鎳三元目前在經濟性、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多個維度實現了較好的平衡,目前以寧德時代、欣旺達、瑞浦能源等為代表的多家電池製造企業已經開始大量導入和生產,預計接下來鎳5系、6系等中鎳體系的高電壓單晶材料將是多家電池企業布局的重點技術路線之一,這將帶動中鎳三元市場份額重新回升。

當然,並非巨頭們開始推出單晶中鎳,就放緩了高鎳的推進速度。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仍然是大方向,2020年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電池、SKI、三星SDI、特斯拉等國際巨頭或已經量產了高鎳(以NCM811為主)電池,或對外界釋放了高鎳、超高鎳材料電池的量產時間表。在三元電池賽道上,高鎳化目前仍然是重要方向,在追求續航裡程的大前提下,動力電池高鎳化方向未來一段時期內應該不會動搖,關鍵是如何做到既安全可靠又具經濟性。相信,這也是眾多電池企業未來技術競爭角逐的重要領地。

相關焦點

  • 高鎳三元時代即將到來!一文了解為何鎳在高鎳三元材料中脫穎而出!
    在今年的補貼新標準引入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和車輛能耗調整係數,這些新加入的技術要求會推動廠商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更高效的電控、更輕量化的車身。相應的,預計今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的使用增長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高鎳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逐步建設完成,後續對鎳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   電動汽車高鎳三元時代的到來已毋庸置疑,但你真的了解高鎳三元嗎?
  • 萬華化學投資11.6億擴三元材料
    成功收購鋰電材料標的之後,萬華化學馬不停蹄著手三元正極材料產能擴張。根據眉山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顯示,由萬華化學(600309)建設的「年產1萬噸鋰電池三元材料項目」正在進行第1次環評公示。
  • 高鎳三元時代即將到來!一文了解為何鎳在高鎳三元材料中脫穎而出!幫你贏在「起跑線」上!
    在今年的補貼新標準引入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和車輛能耗調整係數,這些新加入的技術要求會推動廠商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更高效的電控、更輕量化的車身。相應的,預計今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的使用增長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高鎳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逐步建設完成,後續對鎳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高鎳三元時代的到來已毋庸置疑,但你真的了解高鎳三元嗎?這次,SMM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 磷酸鐵鋰能量密度已達極限 三元材料是行業趨勢?
    在現有材料體系的大框架下,無論技術如何改進,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電芯的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的希望都較為迷茫,相對來說,三元技術路線則較有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三元和磷酸鐵鋰的安全性爭議持續了兩三年,尤其是商用電動車究竟該使用哪種電池也一直眾說紛紜,此前業內有一個「折中」的觀點是:不同車型採用不同的電池,如乘用車看重續駛裡程,採用高比能量的三元電池,客車更看重安全性,採用比能量相對低但穩定性更高的磷酸鐵鋰。不過,就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宣布暫停三元電池用於純電動客車。
  • 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安全性好,成本低,未來磷酸鐵鋰材料售價將低於3萬元/噸,磷酸鐵鋰電池低於0.5元/WH,比亞迪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與CATL的CTP磷酸鐵鋰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顯著提升,續航裡程已超600公裡,未來對三元電池的衝擊不容忽視。特斯拉上海工廠與寧德時代合作,可能選用磷酸鐵鋰電池,降低成本。2。
  • 格林美:全面掌握了高鎳(NCA&NCM6系、7系、8系及9系)與單晶材料的...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格林美提問, 您好,貴公司和華友鈷業的產品和客戶有著很大的相同之處,請問貴公司就產品成本方面對比華友是否有一定的成本優勢呢?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格林美作為全球動力電池回收與新能源電池材料製造領域的領先企業,已建成從鈷鎳金屬資源到三元電池原料(硫酸鹽),再到三元前驅體材料的完整產業鏈,三元前驅體產能達10萬噸/年,其中高鎳與單晶高端產品產能達90%以上,全面掌握了高鎳(NCA&NCM6系、7系、8系及9系)與單晶材料的製造技術,成為全球三元前驅體製造領域能夠大規模製造NCA&NCM全系列產品的少數企業,擁有三元前驅體製造的極具世界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
  • 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亞鐵鋰_三類鋰電池材料特性對比
    在這種趨勢下,以鎳鹽、鈷鹽、錳鹽為原料製備而成的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漸漸受到推崇。從化學性質角度出發,三元材料屬於過度金屬氧化物,電池的能量密度較高。   儘管在三元材料中,鈷的作用仍不可缺少,但質量分數通常控制在20%左右,成本顯著下降。而且同時兼具鈷酸鋰和鎳酸鋰的優點。隨著近年來國內外廠商不斷加碼生產,以三元材料為正極材料的鋰電池取代商用鈷酸鋰的趨勢已十分明顯。
  • 簡評三元和鐵鋰之爭
    簡單地說,市場對電動汽車的要求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1、要有足夠的續行裡程,以滿足出行的需要;2、電池要和整車等壽命,全壽命期間換一塊電池,消費者是不買單的;3、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4、真正產業化,即無補貼時消費者也買得起、用得起;5、充電方便;6、其它如功率性能、高低溫性能等滿足客戶要求;7、要可持續發展。
  • 三元鋰「霸佔」逾七成動力電池市場,磷酸鐵鋰被逼到牆角?
    無論是松下、LG化學,還是剛被LG化學搶走全球第一的寧德時代,皆在三元鋰電池領域加速前進。目前,三元鋰電池一騎絕塵,研究機構EVTank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國內三元鋰電池(NCM,正極材料為鎳鈷錳三種材料)裝機量佔比升至72.87%,而磷酸鐵鋰電池(LFP)的裝機量進一步跌至22.93%,錳酸鋰電池(LMO)以及其他電池加起來佔的比例不足5%。
  • 寧德時代孫公司爆炸因「廢鋁箔起火」 系三元正極材料生產大戶
    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傷情較重,14人輕微傷,所有傷員均已送醫救治,無生命危險。目前,其正全面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寧德時代是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持股近53%)。1月7日18時12分左右,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在寧鄉的一座工廠車間發生爆炸起火,引發業界關注。
  • 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
    0.34      0.69      0.47  研發投入營收佔比    6.45%          2.75%     2.13%     3.80%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振華新材」)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月5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擔任保薦機構。
  • 鋰電池鎳鈷錳三元材料最新研究進展
    鎳鈷錳三元材料是近年來開發的一類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成本適中等重要優點,由於這類材料可以同時有效克服鈷酸鋰材料成本過高、錳酸鋰材料穩定性不高、磷酸鐵鋰容量低等問題,在電池中已實現了成功的應用,並且應用規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 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
    振華新材目前主要研發方向包括低成本三元前驅體、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材料、無鈷鎳錳二元材料、高電壓鈷酸鋰等材料開發及基礎研究等方面。公司預計未來三元正極材料仍將是動力電池採用的主流技術路線,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逐漸向低鈷\無鈷化、高鎳化方向發展。
  • 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 電池熱穩定性持續提升
    李建忠提到的幾個數字,指的是電池正極材料中鎳鈷錳的比例,「811」電池就是鎳鈷錳按8:1:1的比例進行搭配的三元鋰電池。  鎳含量越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可上升的空間就越大。「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趨勢,NCM811鎳含量最高已經達到88%。」李建忠介紹說,「通過提升鎳的比重,不僅能實現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還減少了鈷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 解讀蜂巢能源電池日:聚焦安全與成本
    在兩個多月以前,特斯拉首次舉辦了電池日活動,發布了全新的4680無極耳電池,帶來了新的電池材料和新的生產工藝,這場活動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是「規模」和「成本」。而在蜂巢能源的電池日上,「安全」是核心,「成本」也被多次提及,此外乾電極、矽石墨烯負極展示了蜂巢能源在技術前沿的研究成果。
  • 三元鋰電池:到底是哪三元?
    何為「三元"三元鋰電池(Ternary Lithium Battery),是指以鎳鈷錳酸鋰或鎳鈷鋁酸鋰為正極材料,以石墨為負極材料,以六氟磷酸鋰為主的鋰鹽作為電解質的鋰電池。三元鋰電池,採用的就是以其正極材料來命名,因為其正極材料包含了鎳、鈷、錳/鋁三種金屬元素,因此得名「三元」。需注意的是,鈦酸鋰電池是個例外,雖然其正極也有三種金屬元素,但其負極是鈦酸鋰而不是一般的石墨,所以不屬於一般的三元鋰電池。
  • 誰將殺死三元鋰電池?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值得注意的是,NCMA四元正極材料中,成本最為昂貴的鈷元素,含量從NCA/NCM 622中的20%下降至5%,成本進一步降低。按照LG與通用公布的數字,NCMA四元電池的量產成本為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94元),而此前,LG化學NCM 622的量產成本約為148美元(約合人民幣1027元)。
  • 鋰電池深度研究報告(技術路線、市場概況、成本與材料數據)
    在車用動力電池成本結構中,材料成本佔比接近75%,人工成本、製造成本(除人工成本之外的與電池製造直接相關的成本,如廠房、設備、能源等)、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資金使用成本、環保成本等)在內總共佔比約25%,鋰電成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在鋰電池的材料成本構成中,正極材料約佔據了43%的成本, 正極材料的性能和價格直接決定了鋰電池的性能和價格。
  • 盤點|比亞迪王傳福的「三元鋰電池不安全」悖論
    王傳福原話是這麼講的: 過去幾年,因為電池行業不同企業的技術及品控水平的參差不齊,再加三元材料本身的特點,電動車的自燃甚至爆燃事件明顯增多,將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的安全問題暴露無疑
  • 熔鹽法再生修復退役三元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1 C條件下循環100次後,放電比容量為132. 6 mA·h/g,相比於未處理的廢棄三元正極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與商業NCM523材料相差無幾。本研究有助於推動廢舊三元正極材料回收產業化推廣,也為回收再生其它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例如錳酸鋰、磷酸鐵鋰等材料的綠色回收提供了獨特的思路,此方法在鋰電池回收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