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 電池熱穩定性持續提升

2021-01-08 中投顧問

  「只有保證材料的安全可靠,才能做出安全穩定的動力電池及電動汽車。」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建忠一語道出了動力電池材料的重要性。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電池材料研發技術不斷獲得突破,新型電池材料、新型高性能電池產品不斷湧現。當前高比能材料研究進展如何?未來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又是什麼?

  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

  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採用的是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四部分組成,其中,正極材料是提升電池性能的關鍵,根據使用材料不同,分為鈦酸鋰、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鎳鈷錳酸鋰(NCM)和鎳鈷鋁酸鋰(NCA)六種。NCM、NCA就是俗稱的三元鋰電池。

  由於鈦酸鋰電池和錳酸鋰電池能量密度相對較低,鈷酸鋰電池安全性較差,因此,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脫穎而出,分別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及客車市場躋身主流地位。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研發的主要是NCM電池,NCA電池則主要由日韓企業生產。「從目前的材料來看,三元鋰電池從原來的333、523、622一路發展到現在的811,不斷更新升級。」李建忠說。

  李建忠提到的幾個數字,指的是電池正極材料中鎳鈷錳的比例,「811」電池就是鎳鈷錳按8:1:1的比例進行搭配的三元鋰電池。

  鎳含量越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可上升的空間就越大。「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趨勢,NCM811鎳含量最高已經達到88%。」李建忠介紹說,「通過提升鎳的比重,不僅能實現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還減少了鈷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此外,「811」電池還可有效解決電池輕量化問題,在節省空間等方面優於普通三元電池。

  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總監何巍表示,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鋰離子電池將是車企的核心需求,對於500公裡以上續航能力需求,持續看好三元高能量密度材料;對於350公裡以下的續航能力需求,在中、短期看好磷酸鐵鋰電池。

  電池熱穩定性持續提升

  作為電動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及材料的安全性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對三元電池而言,鎳含量不斷提高,用於穩定結構的鈷和錳含量相應降低,電池的穩定性也會大打折扣。對此,李建忠表示,三元材料電池仍有很多技術解決方案有待驗證,但伴隨著技術迭代,動力電池材料在設計、工藝改進、工藝摻雜和處理等方面均有了明顯提升,熱穩定性也有較大改善,「811」電池放熱峰值已達到220-230℃。

  記者了解到,對正極材料改性是提高電池材料熱穩定性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表面包覆,減少活性材料與電解液之間的反應,同時減少正極材料過充中釋放的氧氣,起到穩定基體材料的作用;另一種是摻雜改性,目的在於提高材料結構穩定性,從而改善材料循環性能。目前,比克電池、力神電池、鵬輝能源、遠東福斯特等動力電池企業都在積極研發三元材料,在包覆、摻雜等環節提出解決方案,開發容量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的動力電池用正負極材料。

  李建忠指出,對於動力電池而言,安全是一個系統問題,並非只取決於材料的某個方面性能。材料、電池設計及製備等各個環節,都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能緊密相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可能給動力電池帶來安全隱患。

  新型電池產品不斷湧現

  在汽車「新四化」背景下,裡程焦慮、安全焦慮和成本焦慮倒逼動力電池及產業鏈的企業在現有材料體系的基礎上不斷探尋新的方向。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就是其中的代表。

  近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顯示,「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系統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

  「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關鍵零部件,如電堆、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密封材料等,我國目前已能夠實現國產化,但規模化、批量生產的產業鏈還未完全形成,成本較高。」 清華大學教授李建秋道出了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業內專家指出,氫燃料電池更適合長途大型高速重載車輛(重型卡車、物流車、公交車等),將主要替代柴油機。

  固態電池兼顧安全性和續航裡程優勢,正在受到國內外企業的熱捧:贛鋒鋰業年產億瓦時級固態鋰電池中試生產線已正式投產、蔚來與輝能科技合作打造固態電池包樣車、美國能源部撥款用於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專家表示,固態電池並非十全十美,仍有一些關鍵問題有待突破,如倍率性能偏低、充電速度慢、電解質材料缺乏等。

  記者注意到,市面上動力電池的新產品還有無鈷電池、四元電池等等。對於未來動力電池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何巍表示,從產業化角度來看,動力電池新材料、新技術有兩個評價維度,首先是技術成熟度,具備好的技術方向和技術成熟度的產品,才有產業化推廣價值;其次是應用價值,如高鎳材料或NCA,已經在電單車、電動工具等方面擁有近10年的應用經驗,成熟後再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上。任何技術的發展都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

相關焦點

  • 三元&四元?高鎳&無鈷?……誰是未來電池材料主流技術
    而大家都很關注的安全問題,其實對於材料體系而言也是熱穩定性的問題。圖為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建忠李建忠指出,伴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材料本身在設計、工藝改進、工藝摻雜和處理等方面均有了明顯提升,對材料的熱穩定性有著較大改善。
  • 高鎳三元時代即將到來!一文了解為何鎳在高鎳三元材料中脫穎而出!
    相應的,預計今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的使用增長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高鎳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逐步建設完成,後續對鎳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   電動汽車高鎳三元時代的到來已毋庸置疑,但你真的了解高鎳三元嗎?這次,SMM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何為三元正極材料?
  • 高鎳三元時代即將到來!一文了解為何鎳在高鎳三元材料中脫穎而出!幫你贏在「起跑線」上!
    在今年的補貼新標準引入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和車輛能耗調整係數,這些新加入的技術要求會推動廠商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更高效的電控、更輕量化的車身。相應的,預計今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的使用增長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高鎳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逐步建設完成,後續對鎳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高鎳三元時代的到來已毋庸置疑,但你真的了解高鎳三元嗎?這次,SMM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 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類電池熱穩定性對比
    為了簡便起見,根據行業習慣將磷酸鐵鋰LiFePO4記為LFP,將三元層狀材料LiNixCoyMnzO2 (x+y+z =1)記為NCM (註:由於目前國內三元主流是NCM,因此本文暫不討論NCA)。據目前所知,與LFP相同皆為橄欖石結構的正極材料還有Li1-xMFePO4、LiFePO4・MO等。LFP理論能量密度170 mAh/g,電壓平臺3.45 V,具備高放電功率、快充、循環壽命長的特點,同時擁有良好的熱穩定性。1996年日本的NTT首次揭露 AyMPO4(A為鹼金屬,M為Co、Fe兩者之組合:LiFeCoPO4)的橄欖石結構的鋰電池正極材料,1997年美國德州大學John. B.
  • 三元鋰電池逐漸成為主流 淺談新能源汽車電池分類
    此外,磷酸鐵鋰電池在熱穩定性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優勢,在所有鋰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的熱穩定性最佳。其電熱峰值可達350-500℃,當溫度達到500℃左右時,內部化學成分才開始分解。這樣的特性也使得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證。
  • 鋰電池鎳鈷錳三元材料最新研究進展
    鎳鈷錳三元材料是近年來開發的一類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成本適中等重要優點,由於這類材料可以同時有效克服鈷酸鋰材料成本過高、錳酸鋰材料穩定性不高、磷酸鐵鋰容量低等問題,在電池中已實現了成功的應用,並且應用規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 比亞迪開始用三元材料了,宋或首先搭載新電池
    通過採用磷酸鐵錳鋰電池替代磷酸鐵電池,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以「增量不增重」的方式獲得續航裡程的大幅提升。 目前,主流的正極材料包括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以及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等。就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性、熱穩定性和循環壽命來看,上述主流正極材料的表現各有千秋,這也導致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路線出現分化。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企業最早採用三元鋰電池,裡程優勢明顯。
  • 成本+安全 5/6系三元材料今年或將再起勢
    過去幾年,在補貼政策導向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逐年提升,材料體系也從最初的磷酸鐵鋰,到三元電池。三元電池材料也從NCM111到NCM523、622,再到目前的811,甚至超高鎳。鎳的含量逐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也隨之提升,這也一直是三元正極材料主流的發展方向。但問題來了,鎳越高,電芯能量密度越大,但鈷被迫減少,電池的安全風險也隨之陡增。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然而, 由於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間有限, 隨著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大幅提升, 國內動力電池廠商技術路線向鎳鈷錳三元、鎳鈷鋁或其混合材料的轉換趨勢明顯(表2).目前國外量產應用的動力鋰電正極材料也主要集中在鎳鈷錳酸鋰三元或多元材料, 但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包括電子導電率低、大倍率穩定性差、高電壓循環定性差、陽離子混排(尤其是富鎳三元)、高低溫性能差、安全性能差等 [17] . 另外, 由於三元正極材料安全性能較差, 採用合適的安全機制如陶瓷隔膜材料也已成為行業共識 [18] .
  • 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鋰電池正極材料保持高速增長,並逐漸向三元材料等高能量密度材料發展商業化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特點高鎳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續航裡程長,但鎳含量的提高遇到其他問題,如安全問題。和NCM532三元材料正面臨淘汰的尷尬局面,廠商們開始力推高鎳NCM622、721、811、900505等的三元材料,以及NCA(851005)三元材料中,由於前驅體是一種技術難度較高且需要定製化的中間體,前驅體研發和正極材料研發需要有良好的協同機制才能夠實現高效的開發。
  • 東時創展:超鎳材料是三元電池首選外殼材料
    據介紹,超鎳材料在生產過程中經歷了從生鐵到電鍍一條龍式生產模式,在電鍍和退火過程中採用連續式生產線,在平整壓軋過程中根據不同使用需求調整超鎳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超鎳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因採用特殊的熱處理擴散工藝,使鎳層與基帶之間形成更深的鎳鐵擴散層,保證了鎳鍍層的緻密性、附著力和同步延伸性,這樣就使鍍鎳鋼板經圓筒加工後依然具有出色的鍍層附著力,同時具有更強的耐腐蝕性。
  • 無鈷電池是三元鋰電池的又一次「革命」?
    三元鋰電池是一種以鎳鈷元素作為正極材料,以錳鹽或鋁鹽來穩定化學架構的鋰電池,這其中的鎳可以提高材料活性和能量密度,它所以含量佔比不同,生產出的電池能量密度也不相同,但它的比例越高,整個電池能量密度也越高。而三元鋰電池正極中的鈷能穩定材料的層狀結構,而錳則可起到支撐作用,提供充放電過程中的穩定性。
  • 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熱穩定性對比
    為了簡便起見,根據行業習慣將磷酸鐵鋰LiFePO4記為LFP,將三元層狀材料LiNixCoyMnzO2 (x+y+z =1)記為NCM (註:由於目前國內三元主流是NCM,因此本文暫不討論NCA)。1.
  • 冬日裡的新能源電池:「糾結」的正極材料與投資機遇
    新能源電池作為電動汽車動力/續航的決定性部件,在近幾年電動汽車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的背景下,其各大電動車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地位也被不斷鞏固。01 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電動汽車所使用的動力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隔膜、負極材料以及有機電解液組成。正極材料作為電池系統中的核心部件,是影響到電池的綜合性能的關鍵。
  • 鈉離子電池出爐!比三元鋰更耐用,500次充放電不損耗容量
    ▲倫敦科研團隊研發的鈉離子電池工作原理一、三元鋰電池價格高,安全性差 鈉離子電池或將成為未來主流據了解,目前,大多數車企普遍選擇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動力電池供應商還在不斷地增加電池內部鎳元素的含量以求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實現更遠的續航裡程。
  • 採用鎳5X三元材料體系 欣旺達造出「不起火電池」
    國家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表示,安全是事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第一要務。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呈現多發態勢,全行業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加快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據了解,電動車上的電池都是通過串並聯成組工作,單個電池組發生熱失控之後,局部釋放的能量向周圍傳播,將可能引起周圍電池的熱失控。
  • 三元鋰電池:到底是哪三元?
    何為「三元"三元鋰電池(Ternary Lithium Battery),是指以鎳鈷錳酸鋰或鎳鈷鋁酸鋰為正極材料,以石墨為負極材料,以六氟磷酸鋰為主的鋰鹽作為電解質的鋰電池。三元鋰電池,採用的就是以其正極材料來命名,因為其正極材料包含了鎳、鈷、錳/鋁三種金屬元素,因此得名「三元」。需注意的是,鈦酸鋰電池是個例外,雖然其正極也有三種金屬元素,但其負極是鈦酸鋰而不是一般的石墨,所以不屬於一般的三元鋰電池。
  •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正極材料|振華新材|三元|寧德時代|動力電池
    振華新材目前主要研發方向包括低成本三元前驅體、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材料、無鈷鎳錳二元材料、高電壓鈷酸鋰等材料開發及基礎研究等方面。公司預計未來三元正極材料仍將是動力電池採用的主流技術路線,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逐漸向低鈷\無鈷化、高鎳化方向發展。
  • 磷酸鐵鋰 VS 三元鋰!究竟哪種更好
    六種鋰電池鋰電池是目前電動車乃至時下絕大多數電子產品上最常用的電池種類,它從1970年誕生至今將近半個世紀了,它的優勢是能量密度高、循環使用壽命長。目前鋰離子電池主要是按照正極材料的不同來分類,因為負極材料對電池能量密度的影響不大,所以現在主要通過不斷改進正極材料來提升電池的性能。
  • 城市之窗|電池科技革命,特拉斯即將引領「三元鋰」市場應用
    在我的印象中,新能源汽車多使用壽命長,安全係數高的磷酸鐵鋰電池,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體積小,能量密度高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爆發出更大的潛質,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那麼二者相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呢,讓我們一起來扒一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