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準備
相信,夢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到達。
作者之所以寫這篇文章的初心就是不想讓大家和他們一樣走太多的彎路,做不必要的麻煩,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們在赴臺之行中經歷的好與壞。
在此小六月也感謝這對來自武漢的試管夫妻,為我們所有想做試管的人提供了如此詳細的攻略。
我本人是1978年12月份的,因為結婚比較晚,之前兩次懷孕都是在8周左右胎停:
2017年自懷胎停,2018年武漢同濟試管鮮胚移植成功後胚停
第二次胚停後胚胎組織做了染色體微陣列檢測,結果顯示第15,第16條染色體異常。
但是試管前,我們夫妻兩人都做過各自的染色體檢查結果正常,為此諮詢湖北省婦幼優生科醫生,分析是女性年齡大胚胎本身質量不好(基本上38歲以上女性每5-6個成熟卵子一般只有一個正常),出現染色體異常導致胎停。
武漢同濟的主治醫生看過我們的檢查報告後,同意我們重啟做第三代試管。
但是由於對之前國內IVF流水線式的操作狀況,特別是胚胎培育環節脫控心裡存在質疑。
(我們從促排、取卵、移植都是請武漢同濟的艾繼輝教授親自做的,但是實驗室部分的受精和胚胎養成環節是無法控制的)
所以我們開始考慮去境外做IVF:首先去歐美IVF是不太現實,包括在時間配合、語言、生活、交通、費用等各方面都比較困難。
亞洲這邊,日本的醫療水平應該很先進。
但是日本一直以來崇尚自然生育,在IVF方面發展得比較晚,泰國的試管是屬於比較商業化的,推廣做得好,一般需要通過代理機構配合去完成,成功率和安全性方面有待考證。
臺灣的醫學水平一直也是很先進,目前臺灣有些醫院已經開始在做3.5代試管。
同時費用和生活方面對接是最適宜和最方便,而且不管怎麼說,上述地區的試驗室設備和水平(也就是胚胎培養方面)肯定是比國內的醫院要好,對比後我們考慮去臺灣做第三代試管。
當命運遞給我一個酸的檸檬時,讓我們設法把它製造成甜的檸檬汁。
當下定決心要去臺灣做第三代試管的時候,我和老公就開始收集了很多信息並且關注了臺灣送子鳥醫院微信公眾號,說明想諮詢IVF。
按要求留了姓名、電話、郵箱後,那邊24小時內就安排了一個諮詢師來對接。
(從一開始接觸,送子鳥方面就會給你分配一個諮詢師,今後所有的就醫事務,都由這個諮詢師負責,我們的諮詢師叫DIVA),DIVA先是打了電話過來。
因為當時我們手機沒有開通港澳臺業務,所以能看到臺灣來電。
但是沒法接通,後來DIVA通過郵件發了「海外初診_IVF登記表格」,並給了清單讓我們提供在國內的前期檢查報告:
A、沒有時間要求的抽血項目:
1. 夫妻血型(含ABO型 與Rh型)
2. 夫妻血液染色體報告
B、半年內有效的抽血項目:
1. 夫妻愛滋病(HIV)
2. 夫妻梅毒(RPR)
3. 太太泌乳激素(PRL)
4. 太太促甲狀腺素(TSH)
5. 太太抗穆勒氏管激素(AMH)
C、影像學報告
宮腔鏡、輸卵管造影,1年內有效。
宮腔鏡、輸卵管造影 ,這兩個檢查需配合月經第7~14天做,您可先在當地完成檢查回復報告,或來院初診
D、需來送子鳥院內進行抽血項目:
1. 免疫七指標(Auto-7Ra)
2.子宮頸內診檢查。
子宮頸內診檢查則建議來院做,因為臺灣才常規做細菌培養與抗藥性篩查。
說明一下:一般來說做IVF是不用考慮輸卵管通不通暢的,臺灣送子鳥要求做輸卵管造影主要是要看輸卵管及兩端是否有水腫和炎症,有炎症會影響胚胎著床和發育,這一點比國內的醫院要細緻。
按照送子鳥醫院的要求我們把該帶的都帶了,接下來我和老公就開始陸續辦理一些到臺灣所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