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今天,歷經滄桑的中國人盼來了自己的節日——新中國成立。在戰後恢復期內,經濟基礎極為薄弱,建國之初,可謂是一窮二白,科技事業百廢待興。當時,全國專門從事科技研究的機構僅有30多個,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人員不超過5萬人。新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近乎"廢墟"的基礎上重建,而電子行業的發展就好比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
70年,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從一片空白到電子管、電晶體、集成電路時代,是中國人的勤奮與「只怕落後、不怕失敗」的執念支撐著中國電子行業的發展。
下面請跟著與非網一起來領略電子行業這70年來的艱辛與輝煌吧!
1949年
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郭沫若被任命為第一屆中國科學院院長。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政務院關於獎勵有關生產的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決定》和《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暫行條例》,是關於科技獎勵的首批法規性文件。
1951年
中國半導體物理奠基人黃昆返回北大物理系執教。
1952年
大連工學院電機系併入工程學校,5月西北通信工程學院成立,同年10月北京航空學院成立。
1953年
中國第一臺全國產化電子管收音機在南京無線電廠試製成功,命名為「紅星牌 502 型」, 結束了中國收音機依靠進口散件裝配的歷史。
1954年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確定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
1955年
黃昆先生率先在固體物理專門化中增設了半導體物理方向,使北京大學成為中國最早培養半導體專門人才的單位。
1956年
公私合營後,北京地區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無線電生產合作社,隸屬於北京市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同年成都紅光電子管廠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支黑白顯像管和第一支投影顯像管。
1957年
北京電子管廠通過還原氧化鍺,拉出了鍺單晶。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機部十局第十一所開發鍺電晶體。同年,中國相繼研製出鍺點接觸二極體和三極體(電晶體)。
1958年
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誕生,命名為「北京牌」,北京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節目,由此中國電視工業開始譜寫歷史。
1959年
熊貓1501 型電子管收音機於1959年5月在南京無線電廠研製成功,在提升收聽效果的同時兼具錄音、電唱功能。
1960年
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套1000門縱橫自動電話交換機在上海吳淞電話局開通使用,同年中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1年
中國第一臺開門式矽單晶爐製造成功,解決了「既可開門又可保持爐內高真空度」的難題。
1962年
中國拉制出第一根無位錯的矽單晶,而這臺矽單晶爐也榮獲國家新產品獎。
1963年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無線電廠、元件廠、工業部門與研究單位等協調工作,參照夏普公司BX327 型收音機,成功地試製了一款電晶體收音機,命名為「牡丹牌 8402 型」。
1964年
我國研製出每秒運算50000次的電子管計算機,這是當時運算速度最快的電子管計算機,同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慈雲桂教授等人自行研製了我國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441B機,每秒運算達8000次。
1965年
在我國以中科院為代表的研究機構的努力下,中國第一塊集成電路問世。
1966年
上海元件五廠召開產品鑑定會,鑑定了以與非門為主的TTL型電路。標誌著中國已經自主研製成功小規模集成電路。
1967年
面向工農兵的四款收音機:熊貓302型、工農兵403型、工農兵315型、紅旗643型收音機面世,這些收音機具有功能單一、價格便宜、可帶動揚聲器等特點,滿足了農村有線廣播轉播的需求。
1968年
國營東光電子廠(878廠)在北京建立,上海無線電十九廠在上海建立,並稱為「北霸」和「南霸」。同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首家製成PMOS集成電路,拉開了我國發展MOS電路的序幕。
1969年
國營永紅器材廠(749廠)成立,後調遷至華天科技。
1970年
國營東光電工廠(878廠)、上海無線電十九廠建成投產,形成中國IC產業中的「兩霸」。
1971年
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1972年
江陰電晶體廠成立,王新潮後擔任江陰電晶體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改制後成立今天的長電科技。
1973年
我國7個單位分別從國外引進單臺設備,期望建成七條3英寸工藝線,最後建成的只有北京878廠,航天部陝西驪山771所和貴州都勻4433廠。
1974年
為加速發展LSI(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中國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性會議。
1975年
北大研製成中國第一臺真正達到100萬次運算速度的大型電子計算機-150機。
1976年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製成功1000萬次大型電子計算機,所使用的電路為中國科學院109廠(現中科院微電子中心)研製的ECL型(發射極耦合邏輯)電路。
1977年
為加速發展LSI(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在貴州省召開第三次全國性會議。
1978年
中科院半導體所成功研製4K DRAM。
1979年
上海元件五廠和上海無線電十四廠成功仿製了英特爾的8080八位微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