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行業篳路藍縷,久久為功:70年大事記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1949年的今天,歷經滄桑的中國人盼來了自己的節日——新中國成立。在戰後恢復期內,經濟基礎極為薄弱,建國之初,可謂是一窮二白,科技事業百廢待興。當時,全國專門從事科技研究的機構僅有30多個,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人員不超過5萬人。新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近乎"廢墟"的基礎上重建,而電子行業的發展就好比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

70年,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從一片空白到電子管、電晶體、集成電路時代,是中國人的勤奮與「只怕落後、不怕失敗」的執念支撐著中國電子行業的發展。

下面請跟著與非網一起來領略電子行業這70年來的艱辛與輝煌吧!

1949年

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郭沫若被任命為第一屆中國科學院院長。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政務院關於獎勵有關生產的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決定》和《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暫行條例》,是關於科技獎勵的首批法規性文件。

1951年

中國半導體物理奠基人黃昆返回北大物理系執教。

1952年

大連工學院電機系併入工程學校,5月西北通信工程學院成立,同年10月北京航空學院成立。

1953年

中國第一臺全國產化電子管收音機在南京無線電廠試製成功,命名為「紅星牌 502 型」, 結束了中國收音機依靠進口散件裝配的歷史。

1954年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確定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

1955年

黃昆先生率先在固體物理專門化中增設了半導體物理方向,使北京大學成為中國最早培養半導體專門人才的單位。

1956年

公私合營後,北京地區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無線電生產合作社,隸屬於北京市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同年成都紅光電子管廠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支黑白顯像管和第一支投影顯像管。

1957年

北京電子管廠通過還原氧化鍺,拉出了鍺單晶。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機部十局第十一所開發鍺電晶體。同年,中國相繼研製出鍺點接觸二極體和三極體(電晶體)。

1958年

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誕生,命名為「北京牌」,北京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節目,由此中國電視工業開始譜寫歷史。

1959年

熊貓1501 型電子管收音機於1959年5月在南京無線電廠研製成功,在提升收聽效果的同時兼具錄音、電唱功能。

1960年

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套1000門縱橫自動電話交換機在上海吳淞電話局開通使用,同年中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1年

中國第一臺開門式矽單晶爐製造成功,解決了「既可開門又可保持爐內高真空度」的難題。

1962年

中國拉制出第一根無位錯的矽單晶,而這臺矽單晶爐也榮獲國家新產品獎。

1963年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無線電廠、元件廠、工業部門與研究單位等協調工作,參照夏普公司BX327 型收音機,成功地試製了一款電晶體收音機,命名為「牡丹牌 8402 型」。

1964年

我國研製出每秒運算50000次的電子管計算機,這是當時運算速度最快的電子管計算機,同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慈雲桂教授等人自行研製了我國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441B機,每秒運算達8000次。

1965年

在我國以中科院為代表的研究機構的努力下,中國第一塊集成電路問世。

1966年

上海元件五廠召開產品鑑定會,鑑定了以與非門為主的TTL型電路。標誌著中國已經自主研製成功小規模集成電路。

1967年

面向工農兵的四款收音機:熊貓302型、工農兵403型、工農兵315型、紅旗643型收音機面世,這些收音機具有功能單一、價格便宜、可帶動揚聲器等特點,滿足了農村有線廣播轉播的需求。

1968年

國營東光電子廠(878廠)在北京建立,上海無線電十九廠在上海建立,並稱為「北霸」和「南霸」。同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首家製成PMOS集成電路,拉開了我國發展MOS電路的序幕。

1969年

國營永紅器材廠(749廠)成立,後調遷至華天科技。

1970年

國營東光電工廠(878廠)、上海無線電十九廠建成投產,形成中國IC產業中的「兩霸」。

1971年

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1972年

江陰電晶體廠成立,王新潮後擔任江陰電晶體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改制後成立今天的長電科技。

1973年

我國7個單位分別從國外引進單臺設備,期望建成七條3英寸工藝線,最後建成的只有北京878廠,航天部陝西驪山771所和貴州都勻4433廠。

1974年

為加速發展LSI(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中國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性會議。

1975年

北大研製成中國第一臺真正達到100萬次運算速度的大型電子計算機-150機。

1976年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製成功1000萬次大型電子計算機,所使用的電路為中國科學院109廠(現中科院微電子中心)研製的ECL型(發射極耦合邏輯)電路。

1977年

為加速發展LSI(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在貴州省召開第三次全國性會議。

1978年

中科院半導體所成功研製4K DRAM。

1979年

上海元件五廠和上海無線電十四廠成功仿製了英特爾的8080八位微處理器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久久為功 健康有機馳而不息
    原標題:綠色發展久久為功 健康有機馳而不息 中國最美鄉村——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加榜梯田 核心提示 8月11日至12日,首屆中國(黔東南)有機大會暨國際有機峰會將在黔東南州舉辦,圍繞「綠色生態、有機發展」主題,多元思想將在這裡交匯、碰撞,迸發璀璨智慧光芒。
  • 科學治理 久久為功(記者手記)
    荒漠化防治是人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我國西北、華北以及東北西部,分布著四大沙地及八大沙漠。作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沙地沙漠生態修復治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經過艱苦努力、不斷創新,防沙治沙取得顯著成效。
  • 全球減排需久久為功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日發表一份最新氣候學研究報告指出,大規模減少人類排放或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方能讓全球地面溫度出現可檢測的變化。這一報告指出,減緩氣候變化需要付出長期努力,這並不是短期立即就能看到效果的一件事。氣候變暖已經給人類帶來了變化,而「減少人為排放是緩解全球變暖的必需條件」已成為普遍共識。
  • 自然指數榜表現搶眼 是久久為功、持之以恆的結果
    最新自然指數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0所高校均進入全球高校前35位,表現非常亮眼。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每年的自然指數主要是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自然》系列、《科學》《細胞》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
  • PU:2019年聚氨酯行業大事記
    而對於聚氨酯行業來說,外圍環境的變化導致部分下遊企業外遷東南亞,而原料新增產能釋放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行業大事記湧現,市場跌宕起伏。  1、美公布對華床墊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  事件描述:華盛頓時間2019年10月21日,美商務部公布對華床墊(Mattresses)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
  • 2011年中國品牌大事記盤點
    編者按:「中國品牌大事記」是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的常規研究項目。從2008年1月起,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開始對當月發生的中國品牌大事進行觀察、梳理和總結,每月初公布上月的「中國品牌大事記」,並授權合作媒體對外發布。
  • 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甘肅路橋和油頁巖半焦相識、相知、相戀...
    會議認為此次試驗段的鋪築現場數據和室內研究數據差異原因的分析是準確的,為標準的起草提供了支撐,下一步要根據這些原因調整施工設備配置及施工工藝,確定油頁巖半焦最佳的施工工藝,明確經濟效益,為產業化轉化提供技術和商業評價支撐。自公路建設與養護、材料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成立以來,甘肅路橋就明確固廢資源利用是研發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
  • 中國財團瞄準安森美/仙童半導體 為何對功率電子行業感興趣?
    在新方案中,中國資本將以每股21.70美元的現金收購仙童,這一價格遠遠高於安森美提出的每股20美元,也顯示出了中國投資方的決心。  這並不是中國投資者第一次對半導體行業產生興趣。下面我們就重點探討一下中國掌握著關鍵的功率半導體行業。
  • 2020年網絡安全大事記
    威脅情報和AI是這場變革的兩大動力,而安全行業的人員、技術和流程也將重新配置。 以下,安全牛圍繞2020年網絡安全十大熱點,簡要回顧和盤點2020年網絡安全重大事件和數據統計,並在文章末尾附上相關大事記列表(2019年1月開始,安全牛網絡安全大事記實現在線動態更新,讀者可在安全牛網站上隨時查閱最新數據)。
  • 回望2019·養老服務篇:久久為功 積聚勢能
    時光如白駒過隙,2019年轉瞬即逝。這一年,養老人一路同行、一路奔走,一同面對、一同展望。  復盤一年曆程,久久為功是主基調,集聚勢能是主旋律,務實推進是主節拍,時而峰迴路轉,時而振奮人心,令人久久難以平復。
  •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2021-01-1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2026年中國MLCC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MLCC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全球MLCC市場需求將隨著下遊電子消費品的更新換代而持續增長;通過技術進步,MLCC對其他類型電容器的替代作用也將日趨明顯。而對於國內的MLCC廠商而言,受惠於電子整機生產廠商本地採購、國內電子產品普及和國家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推動,未來發展潛力更為巨大。
  • 搶抓機遇幹聚焦重點幹久久為功幹不斷釋放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
    4月27日,市委書記周志紅主持召開全市項目拉練暨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強調要搶抓機遇幹、聚焦重點幹、久久為功幹,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長餘珂出席會議並講話。市領導郭生元、嚴啟方、傅志陽、印家利、鄭章均、李少雲、胡光懷等出席。4月25日,項目拉練開始啟動。
  • ...與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時強調 久久為功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
    逯峰希望委員能為汕尾高質量發展出更多實招,並指出,教育事業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有關部門要動員全社會重視並參與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培育多樣化、差異化教育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讓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優勢互補,大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聽了陳鐵浩委員關於優化社會辦醫環境的發言,逯峰對他說:「只要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我們都支持!
  • 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原標題: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5年來,我市堅持靶心不變、節奏不亂、穩紮穩打、精準發力,貧困地區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
  • 2010年度中國鋁行業大事記
    2010年,是中國經濟最為複雜的一年,2011年,將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最為關鍵的一年。2010年,是中國鋁行業穩步發展的一年,2011年,中國鋁行業又將劃出怎樣的曲線?世鋁網記者立足業內,精心盤點了2010年度中國鋁行業大事,以期對業內人士有一定的幫助與指導。
  •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增長率超過20%.與此同時,國產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技術水平已比肩國際,國內市場佔有率逾50%,測繪和地理信息國產裝備已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正進入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徵的新常態為地理信息產業提供了新機遇,地理信息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已經確立。
  • 2005年度大事記
    4月5日  塗料工作會議確定塗料行業為加工服務業 在2005年塗料行業工作會議暨塗料行業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國塗料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青島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劉登良在通報中國塗料工業「十一五」規劃思路時,明確提出塗料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服務的,因此決定了其本身性質不是製造業,而是加工服務業。
  • 為中國鋁工業喝彩——2019年中國鋁企業大事記匯總
    為中國鋁工業喝彩——2019年中國鋁企業大事記匯總2019年12月30日 文章來源: 有色寶信息中心       來看本年度鋁企業取得的成就」項目榮獲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建設分為兩期,總投資額為34億美元:一期年產1500萬噸鋁土礦和150萬噸氧化鋁,二期鋁土礦生產能力擴建到2000萬噸/年,氧化鋁廠生產能力擴建到300萬噸/年。
  • 首份中國音樂教育行業年度大事記(2017年度)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2017悄然從我們身邊走過,在這一年裡,感謝各位小夥伴伴隨我們中國少兒音樂培訓微信公眾平臺走過了平臺第三個春夏秋冬,在這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回顧和總結一下我國音樂教育行業的大事件,可能也是我們這個垂直領域裡的第一份年度大事件。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年有哪些大事件,對我們這個行業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