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十年祭:我在廢墟裡拍照 感覺腳下軟軟的 低頭一看是屍體

2020-12-06 草根1960

汶川地震過去了十年,雖然回訪過多次,但每次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不想再去觸動這塊傷疤,因為這場無情的災難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我們除了對逝者的哀悼,更要珍惜生命,好好地活著……

5.12 地震到底有多嚴重?死傷多少人?最初預報7.8級,後改為8.0級。這場災難太突然,加之交通、通訊中斷,外界一時半會兒無法判斷這場災難的嚴重性。十年過去了,5.12大地震死亡加失蹤近10萬人。

汶川地震,西安震感強烈。慌亂中,樓裡的人往下跑,我卻往上跑,因為照相機在辦公桌上。作為攝影記者,非常時刻,相機就是自己的生命。

我衝下樓,僱了一輛摩的直奔鐘鼓樓,因為這裡發生的一切都代表著這座千年古城。看到鐘鼓樓廣場聚集了很多市民,大家在驚恐中不知所措。緊接著,報社打來電話,派我立即趕往汶川。

多年來,我已養成了應對突發新聞的習慣,背起雙肩包就上了車,只是連件內衣都沒來得及拿,採訪突發新聞沒那麼多講究。

4點30分,地震過後兩小時,我和同事薛振宇、康正、趙雄濤,司機高小強一行5人開著一輛比亞迪F3就上路了。華商報在採訪重大突發新聞捨得投入,不管採取什麼交通工具,只求最快趕赴事發現場,從業期間,我深有體會。

從西安到北川大概有700多公裡。小強車技很好,一路狂飆,根本不考慮超速,四個輪子在爭分奪秒,除了加油,車就沒熄過火,我們是最早進入地震災區採訪的外地記者。

我們距離災難現場越來越近,但信息還是來自後方,死亡人數在不斷上升,從最初的十幾人到一百多人。但到底傷亡多大我們不清楚。後來聽說有家媒體走到半路返回了,確實有點遺憾。

進入川陝交界就見到有大量的房屋倒塌,山上的巨石滾到高速路上,這時大家才緊張了起來。晚十點多,我們進入江油市,這裡的災情就更嚴重了。

由於沒網絡,我們只好來到綿陽城區發稿。露宿街頭的市民告訴我們,北川受災非常嚴重,死了很多人,但路斷了,只有從陳家壩繞過去。我們立即趕往陳家壩,希望儘快趕到北川,但在桂溪鄉遇到塌方,搶險人員正在組織搶修。

深夜,平武縣一個災民徒步十幾個小時,將縣政府的「雞毛信」交給了上級。他說:「裡面的災情非常嚴重,傷亡很大!」這時,陸續有災民從山裡出來,都說太慘了!太慘了!此時餘震不斷,天空下著雨。這場地震比我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凌晨三點,我來到桂溪中學採訪,看到教學樓和學生宿舍雖然沒倒塌,但屋頂的瓦礫全掉了下來,屋裡一片狼藉,1000多名師生全部露宿在操場上,孩子的小臉蛋上寫滿了驚恐!

早8點多,道路終於搶通,我們隨同搶險車輛一同進入陳家壩。翻過一座山梁,看到沿途倒塌的房屋不計其數,眼前一座大山就像刀劈了似的,向前移動了200多米。災民說,山下埋了幾十戶人家,死了100多人。

21歲的黃晶抱著娃哭著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全埋在山下,連瓦礫都看不著,丈夫還在外打工!」

地震現場就像爆發了一場戰爭,隨處都能見到死去的遇難者,親人們哭天喊地。由於橋梁中斷,傷員被抬著、背著、架著集中在鄉衛生院旁邊一個臨時救治點,不遠的地方擺放了十幾具遺體。遇難者親屬說:「因為傷員轉移不出去,地震的當天晚上就死了18人!」鄉裡街道幾乎見不到一座完整的房屋,許多房屋傾斜,隨時都有可能倒塌。廢墟裡還能聽到呼喊的救命聲!

有位災民的母親在廢墟裡呼喊救命,兒子叫來幾個搶險戰士,但廢墟旁一座四層高樓隨時會倒塌。這時,突發餘震,屋頂的瓦礫像下雨一樣往下掉。兒子哭著說:「別救了,太危險!」但搶險戰士仍不放棄。

我在廢墟裡拍照,突然感覺腳下軟軟的,仔細一看,原來是屍體!我趕緊閉上雙眼,雙手合十在祈禱:「實在對不起,不是故意的!」因為地震造成的粉塵已經讓人難以分辨地面,廢墟裡到處是遇難者遺體,一不小心就踩上了。

下午4點,因為要發稿,我們必須撤離,不然,我就會徒步去北川。從陳家壩到北川縣城有20多公裡,這條溝裡災情相當嚴重,沒在第一時間趕到北川非常遺憾。14日,北川縣城道路打通,我們立即趕往北川,看到沿途被飛石砸翻的車輛隨處可見,有人找來床單覆蓋在遇難者遺體上。

北川縣城災情太慘了,尤其是北川中學,兩棟教學大樓倒塌,1000多名師生被埋,現場調來6臺大型機械,學生遺體被抬放到一片空地上,等待做DNA鑑定。

災難現場真是慘不忍睹,幾個學生臨終前緊緊地抱著一團,巨大的鋼筋混凝土壓在孩子身上。有位年輕母親抱著遇難的兒子哭喊著:「兒呀,再吃母親一口奶水!」34歲的王霞在廢墟裡飛奔,雙手沾滿了泥漿,希望能再看女兒雯雯一眼。

青川縣木魚鎮中學在地震中有286名學生遇難,老師把課桌板凳都拆了給遇難學生做棺材,但死的娃太多了。擔心天氣炎熱,屍體腐爛,最後只好將所有遇難學生安葬在校園西邊的山坡上。有姓名的寫上名字,落實不了的以編號替代。遇難學生張爽的父親從外地打工回來,聽說女兒遇難了,買了兩袋牛奶和麵包擺放在女兒的墓碑前。他說,女兒平時就愛吃牛奶和麵包。

綿竹中學校園黑板上,張貼著100多位遇難學生的照片供家長辨認。許多孩子已面目全非無法辨認。

都江堰聚源中學有200多名學生遇難,手無寸鐵的家長們在廢墟裡狂刨,他們知道這是徒勞,為的是盡爸媽最後一份愛。

5月15日,接到主任裴亮發來一條簡訊:「要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汶川!」我當過兵,這就是命令。汶川是地震中心,但道路損毀嚴重,裡面有幾十萬災民等待救援。緊接著,我們來到都江堰救災指揮部,得知從映秀鎮通往汶川道路短期內無法打通,唯一的辦法是走進去,需要5、6天時間。我心裡清楚,走進去不太可能,沿途吃啥喝啥?但總有一股力量在逼著我前行。這或許就是責任。

我們來到超市,發現麵包、方便麵都很難買到了,就隨便買了幾包餅乾。我平時我不愛吃甜食,但非常時期沒辦法。

這時傳來一個好消息,通往汶川可選擇另外一條路,需要繞道雅安、夾金山、理縣,再進入汶川,全長700多公裡。雖然沿途道路塌方嚴重,但勉強能通行。我想,四個輪子總比兩條腿跑的快。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一行四人立即趕往汶川。

因為路途遙遠,還面臨著停水、停電,加油站停業等狀況。我們找來幾個大飲料瓶灌滿了汽油備用,當油箱裡沒油了,幾個人就下車用力搖,好不容易找到了加油站,來到搶險指揮部批了個條子,免費加滿了一箱油。地震期間,災區搶險車輛全部免費加油。不然,我們這臺車根本到不了汶川。

為了保持與後方聯繫,我們只開通一部手機,等電耗完了,再換另一部。採訪災難,通訊太重要了,這也是自己多年總結的經驗。翻過兩座海拔4000多米高的雪山,我們進入阿壩州理縣境內,這裡距離距汶川縣城還有110多公裡。在一個叫米亞羅的小鎮,所有車輛停滯不前,交警說,餘震導致道路再次中斷。第三軍醫大學的搶險隊和我們都被困在這裡,政委張朝寧將軍也急得火燒火燎,但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條生命線確實很危險,沿途被巨石砸翻的車輛不計其數,越往裡走,心裡越沒底,真是感到後怕。晚上,我們就擠在車裡,我人高馬大,窩在車裡實在難受,就躺在車外一塊石板上。躺在地上更能感覺到餘震。那時,我好像聽到有「鞭炮聲」,我想,頭七還沒過就有人下葬?後來才發現,是餘震滾下的石頭髮出的「鞭炮聲」。

我們被困在這個小山窩裡,面積和一個籃球場一般大,一旦山體滑坡,我們幾個都跑不了。

聽說道路搶通了,我們壯著膽子繼續前行,夜裡看不到懸崖有多深,就稀裡糊塗地往前衝。凌晨三點,我們來到一個叫二道橋的地方後,就又動彈不了了。這時,過來幾個打著手電筒的人問我們遇見一輛麵包車嗎?我問發生了什麼事?對方說有7名記者失蹤了。聽說記者失蹤,我心裡直打哆嗦,因為沿途塌方嚴重,被山體活埋是有可能的。

後來,我們遇見其中一名記者。他們確實遇到了塌方,當車掉頭時又發生塌方,被困在路上好幾個小時才脫險。

途中還遇到一位攝影同行,他瞧了一下我們的車說:「這臺車根本到不了汶川,地盤太低,前面就是高家莊,多少車被飛石砸到河裡去了。」我們越聽越害怕,但折騰了幾百公裡,總不能就這樣打道回府吧!這不是我的個性。

當我們趕到高家莊時,這裡的場景確實讓人揪心,一公裡多的大彎道緊靠著山崖,旁邊就是川流不息的河流,所有的搶險車輛全部聽從現場指揮,河對岸有7、8個工作人員分段觀察山上的飛石,完全靠打手勢通行。

看到現場指揮汙頭垢面,我心裡很感動。他對司機大喊:「不管遇到什麼險情,哪怕油箱破了都要衝過去,衝過去就能保住命。」現場氣氛十分緊張。我們這臺比亞迪小車不許通過,原因是根本衝不過去,一旦被卡在路上,這條生命線就斷了,裡面有幾十萬災民等待救命。

我心裡很慚愧,儘管我們翻山越嶺冒著危險來到地震災區採訪,但絕不能阻礙這條生命線,即使有天大的理由也要服從命令。

kazj我站在指揮官旁,其實還是想冒險賭一把。指揮官看我這個年紀還跑到災區採訪很受感動。他說:「等前面的車把路面壓平緩些,你們再衝過去。」聽到這,我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的確,大家都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地震災區,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抗震救災。

現場指揮有點像在「訓」我:「如果衝不過去,就把車推到河裡去!」我說放心,非常時刻,車算個啥,絕不能阻擋這條生命線。當小強加大油門往前衝時,指揮官還在後面大喊:「衝過去、衝過去!」我給他揮手:「兄弟多保重!」

我坐在前排,再三叮囑小強穩住油門往前衝,別管山上的飛石。當車衝出幾百米遠,突然從山上滾下兩根木樁,我們這臺車根本衝不過去,已來不及猶豫了,我衝下車,使出渾身力氣將兩根木樁移到路邊,大喊小強衝過去。

當車衝過這段生死線,我氣喘籲籲地從後面追趕了過來,上車情緒還沒穩定下來,山上一塊巨石飛了過來,我拼命地喊小強:「加油!加油!」飛石僅差一尺多就砸在我們車上。

有時候我在想,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如今十年過去了,有福沒福不好說,但好好做人、做事就對得起老天爺了。

我們駛出理縣兩公裡多,再次遇到山體滑坡,這是最危險的一次,巨大的粉塵將整個路段風沙瀰漫,就像世界末日到了,人與人面對面都看不見,如果我們車速再快一些,後果真不堪設想。

小強趕緊掉頭返回縣城,看到這裡滯留了很多人,聽說有人在這條路上遇難了,大家都嚇傻了。一位外地女記者更是嚇壞了,她說:「我不去汶川了,家裡還有三歲女兒,我死了,女兒咋辦!」

說實話,我心裡也害怕,幾個兄弟還沒成家,要是真有個意外,我這個做大哥的怎麼交代?報社還等著發稿,災區又沒有網路,是前行、還是後退?真是進退兩難,沒人知道我們幾個在哪裡,眼看快到汶川了,卻停滯不前。

經打聽,路邊大樓裡有部座機電話還能使用,我們必須把困境告訴後方,汶川進不去了。

我們來到大樓跟前嚇了一跳,天呀!大樓傾斜的厲害,眼看就要倒了,誰敢進去?

有時候我這個人做事比較「二」,路上我們哥幾個最常說的一句話:「該死球朝上!(關中方言,意思是死了拉倒)」我穩定了一下情緒,電話裡說些啥,總不能兒女情長沒完沒了。

我比兄弟幾個年長,雖然沒有一官半職,但兄弟們都很尊重我這個大哥。我要大家輪流進去給家人報個平安,廢話少說,趕緊撤離,即使大樓塌了,只損失一個,不至於一鍋端。

我跑進大樓本想給父母報個平安,又擔心老人掛念,並且,我是報社派來的,一旦有個三長兩短也有單位處理後事。我抓起電話給主任說了三句話:「第一,我們四人還活著,第二,被困在理縣不能發稿,第三,給你嫂子說一聲還好!」放下電話,我就衝出了大樓。

此時的心情非常複雜,汶川進不去,採訪的稿子發不了,總不能待在這裡?我們哥幾個還是膽正,事到如今只有往前衝,沿途遇到的險情不計其數,該死球朝上!兄弟們繼續鼓勵著往前衝!也許是麻木了,此時此刻,即使地動山搖也阻擋不了我們進入汶川的步伐。

也許是我們幾個「二球」命大,就在我們前面一輛車被山上滾下的石頭砸碎了擋風玻璃,我們跟在後面還是玩命地衝了過去,經過33個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抵達地震中心——汶川。

我在災區採訪了22天,北川、汶川、青川、都江堰、映秀鎮、漢旺等重災區都去過。做記者期間,多次採訪重大災難,悲慘的場面見到過很多,但都無法和5.12大地震相比。如今十年過去了,我很少去回憶這段採訪經歷,尤其是看到廢墟裡的孩子,心情就非常沉痛。

地震是殘酷的,死去的人已經瞑目了,而活著的人仍在痛苦中煎熬。在這裡緬懷所有的遇難者,祈福逝者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5·12地震十年·記憶|淡忘該淡忘的,記住該記住的
    【編者按】今天是汶川十年祭。幾天前,我們發起了「汶川記憶地圖」項目,想打撈十年來的民間記憶。2008年5月12日,綿陽市科委立交橋長虹大道,地震發生時,驚恐中的人們衝出房屋,衝向空曠的地帶。圖為一男子陪著懷孕的妻子站在街頭。
  • 汶川地震祭:打開塵封12年的影像
    5·12是個特別的日子,它是護士節、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5·12更為特殊,它還是汶川地震12年祭。2008年,在四川地震發生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乘上幾經更改起飛時間的飛機,趕赴災區都江堰。寫在又一個5·122020年5月12日,和往常一樣忙碌的工作日,只是工作現場的同事們都帶著口罩,讓這一年的5·12又多了些許特別……對於我來說,每年的5月12日,這一天我大概都會穿深色的衣服,以我微不足道的方式祭奠那些未曾謀面的人,我想經歷過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人,可能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 汶川大地震一月祭:廢墟上升騰不滅的希望
    廢墟上升騰不滅的希望——汶川大地震一月祭汶川大地震發生整整一個月了。廢墟上,停走的大鐘指向黑色時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地層中,巨能衝撞,聚集成悲劇原點:北緯31度,東經103.4度。曠世災難,永遠凝固的時空坐標,不堪回首,卻永遠銘記。震慟!表情只有兩種———流淚的,含淚的。奮起!聲音何其相似———「挺住!」「加油!」「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 北川老縣城萬人祭遇難者 現場幾乎悄無聲息(圖)
    今日上午,北川舉行公祭儀式,悼念"5·12"地震遇難者。近萬名北川人回到故土,祭奠在汶川大地震中罹難的親友。  今日正值清明,連續數日陰霾的天空終於放晴。清晨7時許天色剛露白,北川老縣城中就陸續出現前往弔唁的人們。  從擂鼓鎮居住區、綿陽市區的永興板房區甚至更遠的地方來到這裡的北川人,手捧著鮮花前來,臉上掛著憂傷神色。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 | 緬懷逝者 致敬重生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 | 緬懷逝者 致敬重生 2020-05-14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12地震十年過去了,重災區北川作為地震遺址,已成為了旅遊景區
    相信大家對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省的地震依然記憶猶新,突發其來的災難多去了很多同胞的生命,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十年過去了,當初的重災區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如今的現狀如何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看吧!
  • 汶川地震廢墟裡的倖存者:命是賺來的 沒有資格悲傷
    ▲虞錦華所在的廢墟,紅圈的深處是虞錦華的大概位置。受訪者供圖這場廢墟深處的手術,被稱為「映秀最驚心動魄的手術」,她能活下來,是「生命的奇蹟」。十年過去,那些廢墟裡的倖存者們,那些奔赴災區的醫生們,他們還好嗎?5月,我見到了虞錦華和當年挽救她生命的兩位醫生,他們說,「地震」這段經歷,是一塊傷疤,是此生最悲慟的記憶,不願想起,卻又難以忘記。
  •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一位失去雙腿女孩的新生-虎嗅網
    2008年5月14日,解放軍戰士在四川北川縣中學的廢墟裡尋找並呼喚倖存的師生。背下軟軟的,我知道是我同桌,他一點兒生機都沒有,我知道他走了……周圍一片哭喊聲,有男聲,有女聲……餘震頻頻,我很害怕,但我並不想哭,我覺得我一定能活著出去,我一定要活著出去。在一片混亂聲中有一個清晰的聲音叫著:「魏老師!魏老師!」
  • 推薦5部甜寵小說:十年前,我用餘生等待你,十年後,我用餘生愛著你
    推薦5部甜寵小說:十年前,我用餘生等待你,十年後,我用餘生愛著你1.《小可愛,大壞蛋》八級地震後,國家山河滿目瘡痍。絕望的人等著希望。十二歲的餘笙在廢墟裡等著救援,那是她第一次遇到解放軍,從此她記住了一個男人的聲音——那年秦歌剛參軍,他是第一撥趕到地震中心的軍人。十八歲的他救出了廢墟殘垣裡的小姑娘,緊緊摟在懷裡,自此以往堅定了國與家的信仰。十年前,我用餘生等待你,十年後,我用餘生愛著你。純潔脫線小軍醫X痞帥正義大隊長。男主糙是糙了點,但還是個悶騷的精緻BOY[doge],女主食肉小狐狸偶爾男友力爆棚。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 2008年5月15日 綿竹市漢旺東汽中學,災難過去80個小時,男孩終於被救援人員抬出廢墟。就在人們要將他抬上救護車時,男孩突然向救援人員說,「叔叔,我想喝可樂」。她身下的小被子裡,包著一個安靜熟睡的嬰兒。被子裡還發現一部手機,上面有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2008年5月13日 四川北川,從廢墟中的營救的3歲兒童郎錚,剛剛被營救出來的他向解放軍叔叔敬禮表示感謝。這一次敬禮,以生命的名義。
  • 我從汶川地震死裡逃生,12年了,我決定說出我的慘烈經歷……
    這篇文章,是一個汶川地震的親歷者的投稿。12年過去了。那些哭聲與呼救聲猶在耳邊......文 | 西西里明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了。許多人在重提當年事。為逝者默哀。可是之於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12年前熟悉的恐懼,又捲土重來。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文/七隻小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距離2008年「512」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到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 蹦迪的時候突然發現地面有奇怪的東西,軟軟的很舒服。哈哈這是啥
    「蹦迪的時候突然發現地面有個奇怪的東西,軟軟的很舒服」哈哈這是什麼呀2.本來想照著樣子做哈士奇小饅頭,卻沒想到做出來的竟然都是傻憨憨的二哈,不過這看起來也是非常可愛的呀!3.哈哈哈哈......哥兒幾個,你們可真是夠會玩兒的呀?就你們這樣的玩兒法,那還不得喝死呀?
  • 汶川地震逃生學生黃美蘭:每到5·12都想說活著真好
    十年最想說  十年前的經歷一直歷歷在目,永遠都不會忘。我會努力生活得越來越好!珍惜當下,珍惜愛我的和我愛的每個人!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北川職業中學女學生黃美蘭的媽媽徒步幾十公裡到找到女兒後才知道,黃美蘭和她的同學趙一凡是用床單打成結,從居住的宿舍樓爬下來逃生的。這些床單成了這些女學生的「生命之繩」。
  • 汶川地震首次暴露中國的驚人戰爭動員能力,世界為之震撼!
    校長譚國強親眼看到了自己學校的毀滅,他跪了下來,用手大力拍著地面,一遍遍喊著:「我的孩子們啊!我的孩子們啊!」映秀鎮電廠修配分廠的劉紅英被新單身樓的廢墟壓在休息室裡。後來她回憶說:「主震過去後,廢墟裡漆黑一片,靜得可怕。更可怕的是剛開始我還能非常清楚地聽到四周傳來的呻吟聲。這些聲音有的像嘆息,有的像喘粗氣,還有一種像重重的打嗝聲。
  • 凌晨2點,杭州兩個95後姑娘回頭一看,當場腿軟倒地
    事情發生在12月12日凌晨2點40分左右,街上寂靜無聲,空氣中寒意陣陣。小白(化名)和朋友小林(化名)走路途徑西湖文化廣場,小白打了個哈欠,隨後聽到身後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回頭一看,兩人差點沒暈過去,尖叫起來。昏暗中只見一襲白衣飄飄、長發披頭、瞪圓了雙眼的「綠臉鬼」,跳著殭屍步正往自己這衝過來!
  • 12年前的汶川地震,徒步25公裡帶兒子屍體回家的父親,現今如何
    在2008年5月12日,我國曾發生過一場震驚世界的罕見大地震,地震發生後,許多建築物都在瞬間被摧毀,許多百姓的生命更是被無情奪走,每個人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微不足道,全國人民都心繫於震區,沒有辦法到到達第一現場的人民群眾更是時時刻刻在網上關注著災區的動向,面對災難,全國人們萬眾一心
  • 汶川地震祭:12年一個輪迴,不一樣了嗎
    汶川地震祭:12年一個輪迴,不一樣了嗎 2020-05-12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地震致震中一家5名親人罹難 最小者僅5個月大
    新華社發雲南魯甸縣龍頭山鎮是此次地震的震中,也是重災區:鎮派出所4個民警協警被掩埋遇難,有老人失去5個親人,還有一家6口同時遇難……成功營救的故事也不斷傳來:消防官兵徒手救出5歲男童、父母從廢墟中刨出4個孩子、留守家庭的爺爺奶奶救出5歲孫女……這一夜,村莊變廢墟,山頭垮塌,江河成了堰塞湖。有的家庭支離破碎,有的家庭劫後餘生,而各路救援人員正在和死神賽跑。
  • 12年前汶川地震,那個背兒子屍體走25公裡的父親,後來怎樣了?
    在08年那場地震中,有人舍小我成就大家的小英雄,有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妻子性命的丈夫,還有明知兒子已經離去但也要背著兒子遺體回家的父親。因為一場地震打破了家裡的寧靜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發生了一場特大級地震,這是繼唐山大地震以來傷亡最嚴重的的一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