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首次實現

2020-11-24 中國科大..


本報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學者合作,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創造世界最高水平,為進一步實現各種高維量子信息過程,以及研究高維系統的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打下重要基礎。該成果近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糾纏態在信道容量上有巨大優勢。然而,要展示這一優勢必須實現高保真度、高維量子糾纏態的製備、傳輸與測量。此前在光學系統中,人們廣泛採用光子的軌道角動量、時間或頻率自由度進行編碼,但還沒有一個系統能夠很好地同時解決高維量子糾纏態的製備、傳輸與測量的難題。

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另闢蹊徑,於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進行編碼,並取得一系列成果。例如,解決路徑比特的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演示超越二維信道容量極限的量子密集編碼等。他們最近還採用商用多芯光纖解決高維糾纏的傳輸問題,實現了四維量子糾纏態在11公裡光纖中的有效傳輸。

然而,隨著維度數的增加,量子系統的複雜度,以及操控與測量難度指數增加。為了解決維度擴展問題,研究組在實驗上設計出緊湊的光學分束器來實現光學分束與合束,並採用空間光調製器精確地對每一束光進行強度和相位調製。研究組還與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理論上給出了一種高效的高維糾纏態的認證方法。對一個32維糾纏態而言,完整的量子態層析技術需要進行100萬次測量才能確定量子態的信息,而該方法只需要1000次測量即可完成。最終,研究組在實驗上實現32維量子糾纏態,並測定其保真度為0.933。(桂運安)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5.090503

《中國科學報》 (2020-09-11 第1版 要聞)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9/357649.shtm

相關焦點

  • 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首次實現
    【科技前沿】本報合肥9月8日電(記者常河)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馬庫斯·胡貝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 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首次實現
    9月8日,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馬庫斯·胡貝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本成果為進一步實現各種高維量子信息過程和研究高維系統的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打下重要基礎。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該成果8月28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李傳鋒等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我實驗室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該成果8月28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糾纏態在信道容量上有著巨大的優勢。然而要展示這一優勢,必須要實現高保真度高維量子糾纏態的製備、傳輸與測量。
  • 量子通信研究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團隊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糾纏態在信道容量上有著巨大的優勢。然而要展示這一優勢,必須要實現高保真度高維量子糾纏態的製備、傳輸與測量。
  • 中國科學家在量子通信研究領域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相比0和1的2維系統,高維量子糾纏態在信道容量上有著巨大優勢。
  • 中奧研究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圖文無關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相比0和1的2維系統,高維量子糾纏態在信道容量上有著巨大優勢。然而要實現這一優勢,必須要實現高保真度高維量子糾纏態的製備、傳輸與測量。此前人們廣泛採用軌道角動量、時間或頻率自由度進行編碼,但還沒能很好地解決高維量子糾纏態的製備、傳輸與測量問題。
  • 中奧學者研究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新華社合肥9月5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  相比0和1的2維系統,高維量子糾纏態在信道容量上有著巨大優勢。
  • 中奧學者研究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新華社合肥9月5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高保真度 32 維量子糾纏態
    IT之家9月3日消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最新消息,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該成果8月28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高保真度 32 維量子糾纏態
    IT之家9月3日消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最新消息,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該成果8月28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奧學者聯手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首次實現
    【科技前沿】光明日報合肥9月8日電(記者常河)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馬庫斯·胡貝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 【中國科學報】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相關研究已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首次製備含單分子的量子糾纏態
    本報訊(記者楊凡)關於量子糾纏,科學家的研究對象多是光子。但最新研究表明,經過調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現量子糾纏現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教授林毅恆團隊與美國合作者,在離子阱體系實現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的聯合調控,首次製備了單原子和單分子之間的量子糾纏態,並且通過定量表徵手段,確定產生的量子糾纏超過臨界閾值。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 今日科技話題:北極海冰、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微米級元DNA、大象「長者」、敲鼓、「華麗恆星團」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科普網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叢志遠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將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光明日報》2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首次實現9月8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馬庫斯·胡貝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
  •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據了解,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優點。
  • 迷你《星際迷航》:中科大實現單光子高維量子態「瞬間傳輸」
    郭光燦團隊認為,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相比起二維系統具有信道容量更高、安全性更高等優點。相關技術可用於其他高維量子信息研究,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 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需要基於一種量子世界裡的奇妙現象實現,那就是「量子糾纏」。
  • ...遺址時隔34年再啟發掘;中奧學者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
    (來源:封面新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9月4日發布通知,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根據中國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聯合發布《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公告》和有關部門的最新要求,經綜合評估,駐美國使領館決定於美東時間9月15日0時起在美國全面實施赴華乘客核酸檢測措施
  • 科學網—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 光子的軌道角動量產生於電磁波螺旋前進的波前,可構成一個無限維的編碼空間,將光子編碼在軌道角動量空間,可大幅度增加光子的信息攜帶量。此外,利用光子的高維編碼態還可以提高量子密鑰傳輸的安全性,實現二維編碼態無法完成的量子信息協議,並進行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