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2020-11-26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相關研究已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光子的軌道角動量產生於電磁波螺旋前進的波前,可構成一個無限維的編碼空間,將光子編碼在軌道角動量空間,可大幅度增加光子的信息攜帶量。此外,利用光子的高維編碼態還可以提高量子密鑰傳輸的安全性,實現二維編碼態無法完成的量子信息協議,並進行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

要實現大信息量、長距離的量子信息傳輸,必須藉助於量子中繼器,而量子存儲單元是構成量子中繼器的核心,因此必須首先實現高維量子糾纏的存儲。截至目前,有關軌道角動量糾纏存儲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

研究人員利用兩個磁光阱製備了兩個冷原子團,在其中一個冷原子團製備了單光子與原子系綜之間的糾纏,然後將該光子存儲在另一個冷原子團中,從而實現了軌道角動量糾纏在兩個原子系綜之間的存儲。

為了檢驗糾纏特性,他們利用量子層析技術重構了存儲糾纏態的密度矩陣,通過對比存儲前後雙光子幹涉可視度和計算存儲保真度等,檢驗了存儲過程對糾纏程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軌道角動量糾纏可以被高保真地存儲。專家稱,這項工作對實現高維量子中繼和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報》 (2015-03-03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郭光燦等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 我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
    原標題:我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楊保國)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本報訊(記者王磊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
  • 【中國科學報】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相關研究已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科大實現軌道角動量光子的量子頻率轉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軌道角動量(OAM)光子的量子頻率轉換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該實驗室教授史保森領導的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OAM單光子、OAM糾纏光子以及
  • 世界首個單光子量子存儲器在中國誕生 中科大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的...
    中科大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的量子存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高維量子信息存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史保森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攜帶軌道角動量、具有空間結構的單光子脈衝在冷原子系統中的存儲與釋放,證明了建立高維量子存儲單元的可行性,邁出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關鍵一步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基於拉曼過程的光子混合糾纏態的量子存儲
    實現寬帶、高速的信息傳輸和處理是所有通信系統追求的目標,量子通信也不例外,因而寬帶光子糾纏態的存儲自然成為構建高速量子網絡的基礎,也是量子信息技術走向實用化和普及化必須解決的關鍵技術之一。此外,一個光子擁有多種自由度,比如偏振、路徑以及軌道角動量等。寬帶多自由度光量子混合糾纏態的存儲也是實現高速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實現量子存儲的方案有很多種。
  • 中國學者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
    中國學者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0-03-20 09:12:39 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
  • 中國科學家威武:量子糾纏存儲重大突破!
    據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存儲研究上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兩個存儲單元之間的高維糾纏、多自由度的超糾纏,對實現遠程量子保密通信具有重要意義。量子糾纏是實現遠距離量子通信、可擴展線性量子計算的核心,而要構建大信息量、長距離的量子通信網絡,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高維糾纏的量子存儲問題。
  • 中山大學製備出國際上最亮的軌道角動量單光子源—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教授王雪華、劉進團隊製備出國際上最亮的軌道角動量單光子源。
  • 助力量子發展,從幾米到一公裡!中科大實現遠程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而量子計算機就更厲害了,作為一類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它與現在的電子管0、1兩個狀態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量子比特,其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兩個殺手鐧。量子疊加能夠讓一個量子比特同時具備0 和1 的兩種狀態,量子糾纏能讓一個量子比特與空間上獨立的其他量子比特共享自身狀態,創造出一種超級疊加,實現量子並行計算,其計算能力可隨著量子比特位數的增加呈指數增長。
  • 上海交大製備出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新聞—科學網
    12月25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教授團隊製備出世界上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並作為
  • 實現「量子霸權」,糾纏態製備是關鍵
    如果操縱多個光子不現實,能不能在操縱比較少數目的光子的情況下,產生儘可能多的糾纏呢?科學家想到了一個辦法——利用光子的多個自由度。你向陌生人描述某人的時候,可以告訴他某人的身高、體重、膚色、年齡……這些不同維度的信息就是自由度。「對於光子也是一樣。光子的波長、偏振、軌道角動量、空間路徑都是不同維度的信息,都可以用來編碼量子比特。」
  • 中國科大實現多自由度超糾纏態的量子存儲
    利用光子的軌道角動量(OAM)可以構成一個無限維的完備的Hilbert空間,將光子編碼在該空間可以大幅度增加光子的信息攜帶量,提高量子網絡的信道容量。此外,利用光子的高維編碼態可以實現諸如量子全息隱形傳態、量子鏡像密集編碼、全息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協議,還可以應用於量子力學基本問題如Bell不等式的檢驗等研究。
  • 圓偏振可見光可改變光子軌道角動量
    可見波長圓偏振光可通過等離子體超穎表面改變光子軌道角動量。
  • 郭光燦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
    2.科學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量子通信實驗重要進展!我國科學家實現相距一公裡的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暨南大學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餘思遠教授等合作,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光學期刊Optica上。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光子角動量編碼技術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顧敏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了納米尺度下對光子角動量的操控。
  • 中國科學家實現相距一公裡的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IT之家3月20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日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暨南大學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餘思遠教授等合作,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