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突破!高維量子糾纏光源製備又闢蹊徑
基於超構透鏡陣列的量子光源系統6月26日,美國《科學》報導了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高維量子糾纏光源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研究人員使用超構透鏡陣列與非線性晶體結合,成功的製備出高維路徑糾纏和多光子光源,突破了現有量子光源的技術瓶頸和信息編碼維度限制,對於發展具有更高信息容量和更高安全性的量子信息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量子信息是目前國際上最前沿、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
-
科學家分離三個冷原子量子存儲器糾纏成功,量子網絡研究取得突破
對於量子世界的研究,中國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近期中國的科學家再次取得突破,這個好消息美女小倩一定要告訴大家,我們一起分享這個快樂。量子網絡研究是世界的一個人們科學技術,掌握這個技術的國家本身就十分的少,中國科學家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在量子網絡研究方面獲得進一步成功,他們在多光子幹涉將分離的三個冷原子存儲器糾纏起來,這個科學技術確實令人震撼。
-
中美學者重大突破:首次實現分子與原子間「跨界」量子糾纏
新華社合肥5月30日電(記者徐海濤)「糾纏」是量子的奇妙特性之一,也是實現量子計算等重大應用的基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學者合作,成功製備出原子和分子間的「跨界」量子糾纏,可顯著提升信息承載量,開闢出構建多體系複雜量子信息處理器的新路。
-
成功地將20個量子比特糾纏,量子計算機將迎來重大飛躍!
薛丁格貓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左旋還是右旋——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就像著名的薛丁格貓類比一樣,都可以同時存在。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包括來自幾所頂尖大學的科學家,以及來自Forschungszentrum Julich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將20個糾纏量子比特轉換成這種疊加狀態。
-
全球量子網絡的突破,科學家成功本地面和衛星之間建立量子糾纏連結
如何長距離傳輸糾纏光子一直是個很重要的難題,2016 年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又有突破,它們成功向相距 1,203 公裡的青海德令哈市和雲南麗江兩個地面站分發糾纏態的量子,是全球首次證明量子糾纏的距離可達如此遠的距離,為未來量子通訊實用踏出一大步。
-
超冷原子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領域獲重大突破
超冷原子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領域獲重大突破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在理論上提出並實驗實現原子深度冷卻新機制的基礎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
-
重大突破!原子和分子間「跨界」量子糾纏可顯著提升信息承載量
「糾纏」是量子的奇妙特性之一,也是實現量子計算等重大應用的基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學者合作,成功製備出原子和分子間的「跨界」量子糾纏,可顯著提升信息承載量,開闢出構建多體系複雜量子信息處理器的新路。
-
科學網—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
黑科技 中國量子通信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通信揭秘:美國服了)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名列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榜首。
-
中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將處在絕緣態的樣品原子(藍綠色球)交錯浸泡到處在超流態的環境原子(紅色球)中,這兩種狀態之間高效率的原子和熵的交換,導致有能隙的絕緣態不易被激發,系統中的熱量主要以超流態低能激發的形式存儲。《科學》雜誌的審稿人高度評價中國科學家的這一研究:「開發新的晶格量子氣體製冷技術,是該學界為了研究新物態和滿足量子信息處理需求的重要目標。有鑑於此,我認為他們實現如此大的熵減是一個突破。」
-
量子糾纏的特性是一種量子力學隱性
整個關鍵共識基本得到確認,同時各種國際研究小組在大規模量子計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現在新一代超導量子網絡又蓄勢待發。我國超導量子糾纏和量子隱形傳態所取得的巨大進展,證明了量子糾纏性質可以在擴大尺度上起作用,這是由量子糾纏的特性決定的。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本報訊(記者王磊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
-
我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
原標題:我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楊保國)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國科學報】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相關研究已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清華大學突破量子糾纏接口新紀錄,實現25個量子接口之間量子糾纏
個量子接口之間的量子糾纏。相比於先前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組保持的4個量子接口之間糾纏的世界紀錄,糾纏的量子接口數目提高了約6倍。量子接口(Quantum interfaces)用於實現量子信息在光子和存儲粒子(通常為原子)之間的相干轉化,是連接量子存儲器或量子計算單元與光量子通信通道間的重要界面。類似於經典接口的廣泛應用,量子接口是量子信息領域的基本元器件,實現量子接口之間的糾纏是構建量子網絡和未來量子網際網路的一個基本要求。
-
成功實現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糾纏 中國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進展
本報北京8月9日電(周煒、餘建斌)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日前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極度深寒下的原子操縱:中國科學家取得量子計算與模擬重大突破
比如,即便對於最簡單的量子系統——二能級粒子,要模擬300個粒子體系的演化過程,對於經典計算機而言,也是無法完成的挑戰,其所需要的存儲空間為2300量級,這一數字超過了已知宇宙中原子數目的總和!以「量子」來模擬「量子」是自然的選擇,量子模擬即是由一個可控的人造量子系統來模擬另一個我們感興趣的現實的複雜量子體系——我們可以用300個粒子的人造系統來模擬300個粒子的現實物理系統。
-
郭光燦等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量子分解算法
中新網合肥12月21日電 (楊保國 吳蘭)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家潘建偉教授等人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光量子計算機實現Shor量子分解算法,在光學量子計算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 量子分解算法是一九九五年美國科學家Peter Shor提出來的,是迄今量子計算領域最著名的算法。
-
【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