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波長圓偏振光可通過等離子體超穎表面改變光子軌道角動量。這是Ebrahim Karimi及其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和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同事們發現的結果。在傳統意義上,具有軌道角動量(由於螺旋狀相位波前)的光是利用空間光調製器、柱面透鏡模式轉換器和q-板等專門設計的光學元件產生的。研究人員現已證實,由一個納米天線陣列組成的等離子體超穎表面,當厚度遠遠小於光波長時,能以3%左右的效率將自旋角動量耦合至軌道角動量。此轉換過程是因納米結構陣列中存在的雙折射而發生的。這種方法能得到超薄發生器,用於生成具有軌道角動量的可見光,其潛在應用領域為光譜學、成像、感應和量子信息。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Nature》合作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雜誌上。(來源: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