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地外生物,是不是星球越大上面的生物越大?實際上恰恰相反

2020-12-04 科普大世界

依照地球上生命誕生和存在的模式和標準來看,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只有那些位於主恆星的宜居帶中,擁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擁有大氣層和氧氣等,和地球質量相差不大的巖質星球上才會有生命存在。所以科學家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首先的選擇就是尋找宜居帶中的類地星球,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尋找到了數百顆這樣的類地星球,但是由於距離遙遠,我們的觀測技術手段還很落後,目前還不能確定它們上面是不是真的有生命。

根據行星的形成模型來看,比地球質量大100倍的行星肯定是氣態星球,這樣的星球是沒有巖石表面的,這可以參考我們太陽系中的土星和木星,土星的質量是地球的95倍,體積是地球的830倍,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它們都沒有巖質表面,基本可以認為不會存在像我們地球上這樣的生命標準的生命體。

但是也有的科學家假想認為某些距離主恆星比較近的溫度適宜的氣態星球的大氣層中,可能會有漂浮存在的生命體,這類生物有的會像雲彩一樣龐大,它們就像鯨魚遊在大海中一樣在行星粘稠的大氣層中生存,其背部甚至可能像植物一樣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這類的生物體積巨大,就像傳說中的鯤鵬一樣,但是在它們的上面,也或許有個頭很小的寄生生命存在,就像一些小魚和海螺可以寄生在鯨魚身上一樣。

但是科學家們討論,宇宙中的生命的時候,主要還是傾向於研究我們地球這樣的類地星球上的生命體,那麼會是越大的星球上的生物,個頭就越大嗎?其實恰恰相反,因為星球的質量越大,那麼它的引力就越強,上面的生物就越不容易克服引力而長得特別巨大,因此通常是質量較小的星球上的生物個頭可以長得更大一些,而質量較大的類地行星上的生物可能個頭要小一些。

這就好像我們地球上的山峰和火星上的山峰作比較一樣,由於地球的質量更大,是火星的11倍,所以地球比火星更圓一些,地球上面的高山如果特別高的話,會在引力之下崩塌,所以我們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還沒有超過1萬米,但是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的高度卻達到了27,000米,是珠穆朗瑪峰的3倍多。

有的科學家甚至認為在中子星這樣的大質量小體積的高密度星體上也有生命體存在,這類生命體以吸收中子星表面的核聚變能量而存在,但由於中子星表面的引力極強,其上生命體的個頭只能以微米計,這和氣態星球上的漂浮巨型生物差別就太大了,而且它們的壽命都非常短,基本都不會超過一秒鐘。

不過如上這些生命體目前都是科學家們假想認為存在的,一定的條件下它們有可能存在,但目前我們的觀測技術還無法去驗證。

相關焦點

  • 如果有一個星球,比地球大1萬倍,生物也比地球上生物大1萬倍嗎
    文/行走天涯 如果有一個星球,比地球大1萬倍,生物也比地球上生物大1萬倍嗎 自從人類將腳步邁入到了外太空中之後,人類就一直迫切的想要在宇宙中尋找到除了我們地球文明之外的星球也存在文明,由於宇宙中的星球實在是太多了,於是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文明的時候
  • 若火星有地球生態環境,其上生物個頭會很大,但這種星球上卻極小
    有人問如果有外星生物的話,是不是越大星球上的生物的體積就越大?這實在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上還沒有發現任何生物,而且在我們地球上,生物的大小差別也是非常大的,最大的藍鯨比最小的細菌能大幾百億倍吧。
  • 宇宙中最大的生物有多大?可能一個細胞就有人類大
    要知道歲月是一把無情的刀,它可以消滅任何生物存在的痕跡。如果時間太久遠,生物的化石也很難保存下來。在如此渺小的地球上都能夠誕生像恐龍這樣龐大的生物,那麼在浩瀚的宇宙中,最大的生物又能夠達到多少?由於人類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地外生命,所以我們對地外生命的了解還是一片空白。即使如此,我們通過地球生命的研究探索,也能夠對宇宙生命有很多的猜想。
  • 宇宙如此之大,會不會在地球外,有比星球還要大的生物呢?
    宇宙如此之大,會不會在地球外,有比星球還要大的生物呢?如果紐西蘭大龍魚和雙腔龍真的存在過,那麼它們的體型和重量要比藍鯨重很多,至少可以達到300噸以上,很難想像如此龐然大物在地球上生存是怎樣的情景,所有的一切很有可能會被它們瞬間碾壓。有人提出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竟然有如此大的生物,那麼在茫茫的宇宙當中,是否存在比一顆星球體型還要大的生物呢?
  • 如果人類發現了一顆擁有地等生物的宜居星球,人類會怎麼辦?
    這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星球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因此,能夠找到一顆宜居星球,一定能夠佔據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且許多國家一定會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展拳腳。那麼,假如人們發現了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球,且存在低級生物,人們會消滅它們嗎?
  • 專家:手機屏幕越大 輻射越大
    不但手機屏幕越來越大,許多用戶甚至熱衷於直接拿著平板打電話。對此,有業內專家提醒,手機屏幕越大、功率越高,釋放出來的輻射能量就越 高,經常拿著平板打電話將吸入更多的輻射。專家建議經常煲電話粥的用戶最好用耳機、固定電話或更換CDMA手機來保護自己。
  • 如果人類發現宜居星球,但是卻有「低等生物」,將會怎麼樣?
    自從航天技術發展以來,科學家們就在不斷地尋找其他適宜人居住的星球,萬一地球面臨毀滅,我們人類還可以想辦法進行轉移。但是適宜人生存的星球很有可能也會誕生其他的生命,宇宙是神秘的,地球僅僅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卻發展出了我們現如今的文明,那麼其他適宜人生存的星球是不是經歷了更久遠的時間,衍生出了更加高級的文明?
  • 一顆不起眼的星球,冰底液態水中出現生物反應,或有地外生命存在
    早在上個世紀,我們科學家就開始在宇宙廣撒網,試圖在地外區域去找到生命的存在,從根本上來說,這本是一場在宇宙中的探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破解宇宙中的生命密碼,另外一方面來說是希望能夠在地球之外找到高級文明的存在。
  • 章魚難不成是地外生物嗎?科學家:研究表明章魚或來自於外星球
    當然,如果沒有研究這三種生物的人,肯定不知道這一點,但是,它們在外形上其實也是有區別的。例如,章魚是這三種生物中最容易認的,因為這種生物只有八條腕,又因此俗稱八爪魚。而墨魚和魷魚雖然都是十條腕,但是魷魚中有軟骨,而墨魚是有硬骨的,這摸起來手感就不一樣,而單單從外觀來看,魷魚的尾端會有兩片三角狀的內鰭,而墨魚的內鰭則是長長的條形狀。
  • 最讓我沒想到的地外宜居星球,探索星際旅行的更多可能性
    而這一發現也讓天文學家們樂開了花,這將是太陽系外不可多得的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另一邊,華盛頓州立大學天體物理學和行星宜居性研究的首席教授迪克舒爾茲馬庫奇說,我們總是在找跟地球一樣的宜居星球,但往往我們恰恰忽略了,宇宙中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物繁衍進化的星球。
  • 宇宙無限大,那麼會存在比人類還要大百萬倍的生物嗎?
    不過越獄出來生命的時候,生命也確實有很多值得人類探究的點。生命體的大小到底有沒有一個限制呢?科學家通過研究天體的時候,知道天體的質量是不可能無限大的。但是生命到底有沒有大小的限制呢,這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在地球上有很多物種非常豐富,而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小的生命體就是細菌了,細菌比人類要小几百萬倍,像細菌這種極其小的生命體,人類用肉眼是看不見的,細菌這種東西只能通過顯微鏡放大上百倍才能看到,而且細菌的數量非常多,多到人們根本想像不到,其實在我們身體內,甚至是在我們的周圍都有細菌的存在,只不過我們看不到細菌的存在,所以沒有感覺到害怕,如果我們的眼睛能夠看到生活當中的所有細菌
  • 宇宙無限大,那麼會存在比人類還要大百萬倍的生物嗎?
    不過越獄出來生命的時候,生命也確實有很多值得人類探究的點。生命體的大小到底有沒有一個限制呢?科學家通過研究天體的時候,知道天體的質量是不可能無限大的。像恆星這種天體不可能再大,要是再大的話,它的質量就沒有辦法再提升了。
  • 地外的生物屬於本地原生生物?科學家的實驗,得出了準確結果
    在地球的生物形式上,存在著兩種形式,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不管生物形式為其中的哪一種,它都屬於地球的原生生物,因為它從地球產生,在地球進化,也在地球生存,這樣的生物就屬於原生生物,也叫原始生物,如果土衛二或者木衛二或者土衛六存在生命,那麼它們可能是原生生物嗎?
  • 事實證明,有生物可在外太空中生存,或顛覆對地外生命的認知
    在宇宙中,我們目前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還有一些環繞這些行星飛行的衛星等天體,不過,我們在外星球中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難道我們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嗎?雖然我們還沒找到地外生命,但是很多跡象表明,我們地球可能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
  • 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
    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這次我們接受到來自比鄰星信號這件事,其實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首先,比鄰星是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一個恆星系統上的宜居行星,據推測,上面很可能有水。但目前對比鄰星的觀察,也就只是有水而已,我們所謂的宜居行星,是指人類登陸後能夠對其改造,使其快速建立起自己的運行系統的行星,對生物來說,有水跟大氣已經足夠了,對文明來說,還遠遠不夠,如果上面真的有文明,對他們來說,恐怕地球人才是那個「恐怖的外星人」。
  • 事實證明,有生物可在外太空中生存,或顛覆我們對地外生命的認知
    在宇宙中,我們目前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還有一些環繞這些行星飛行的衛星等天體,不過,我們在外星球中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難道我們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嗎?雖然我們還沒找到地外生命,但是很多跡象表明,我們地球可能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
  • 35億年前的生物給出答案,地外生命或無需氧氣
    據報導,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中,科學家們在一個永遠沒有氧氣的高鹽湖中,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這些微生物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現存唯一不呼吸氧氣的生物,它們的發現或為日後地外生命的尋找,提供了新的證據。研究者表示,雖然此前在地球上也發現過厭氧生物,但是像這種完全在沒有任何氧氣條件下生存的微生物,還是第一次見過,而且從時間上推測的話,它們已經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35億年的時間。同時,研究者也表示,搞清楚這些不呼吸氧氣的生物,它們的呼吸來源,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地外生命的「證據」。
  • 如果幾光年外星球上有生命,人類能用什麼手段看到那星球上的生物?
    如果幾光年外的星球上有生命,人類能用什麼手段看到那個星球上的生物?不算登陸?幾光年之外的世界?人類目前根本沒有任何手段直接看到一個行星,更不要說看到上面的一個生物了。如果要登陸?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類望遠鏡,放地上的有很多,但由於地球大氣層的存在,對於光線的收集和聚焦,都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最牛的,必須是放到太空中去,這其中的翹楚就是美國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是目前地球上最牛的光學望遠鏡沒有之一。據說其精度可以讓同學們看到月球上一根火柴的亮度。地月距離差不多一個光秒,就是三十多萬公裡。
  • 我們能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嗎?
    約翰·魯梅爾,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資深科學家。「但我不能保證這些星球適宜轉基因生物存活,也有可能地球生物會快速佔領該星球,吞噬該星球的所有礦物質,之後出現大規模死亡,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將是非常令人討厭,並且毫無意義。」
  • 宇宙中最大的生物會有多大?有可能存在行星一樣大的生命體嗎?
    所以,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從來都不懷疑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存在,也不認為地球在宇宙有多麼特殊,而且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已經發現了不少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它們有和地球一樣的內外條件,只要宇宙中形成生命的元素和物質能夠降落到這些星球上,都有可能誕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