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和卵石作為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起到骨架支撐作用。碎石的特性為:多稜角、表面粗糙度大、與水泥粘結性能好;卵石特性為:形狀較為規則、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較圓滑、與水泥粘結性能較差。
由於兩種石子的固有特性,當採用相同水膠比配製混凝土時,用卵石配製的混凝土流動性較好,但硬化強度偏低;用碎石配製的混凝土流動性較差,但是硬化後強度較高。在相同水膠比的條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強度確實要優於卵石混凝土,特別是混凝土的抗折強度試驗中,二者強度差距更加明顯。所以,許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往往不願冒強度不夠的風險,從而放棄使用卵石混凝土,這就直接導致在一些河道、海灘、山谷和戈壁等地區豐富的卵石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雖然卵石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碎石差,但應用在實際工程中的混凝土大都為現澆混凝土,工程中要保證混凝土的性能首先要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同水膠比配製的碎石混凝土強度雖然比卵石混凝土高些,但其流動性卻遠不及卵石混凝土。因此,同水膠比條件下卵石混凝土流動性有巨大優勢。如果配製混凝土時,考慮保證卵石混凝土與碎石混凝土的流動性相同,那麼卵石混凝土的用水量就會減少,因此在配製混凝土中使用相同量的水泥,卵石混凝土的水膠比要比碎石混凝土偏小。而從一定範圍講,混凝土水膠比降低,其強度就會相應提高,因此在保證坍落度和水泥用量相等時,卵石混凝土的強度的劣勢會通過較小的水膠比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償,因此其補給後的強度不一定比碎石混凝土的低。使用碎石和卵石分別配製C30的混凝土,通過抗壓試驗發現,坍落度相近時卵石混凝土28d抗壓強度高達41.2Mpa,碎石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40.4Mpa,卵石混凝土的強度比碎石混凝土高出2%左右,卵石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並沒有因其表面光滑的原因而降低。
而卵石混凝土的抗折強度低於碎石混凝土是有原因的:一是試驗中採用了相同的水膠比,若採取控制相同坍落度的試驗條件則卵石混凝土的強度會提升一些;二是使用的卵石粒徑過大,水泥路面混凝土中卵石的最大粒徑為40mm,該粒徑對混凝土的抗折強度非常不利,因此卵石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往往不達標。現在許多人往往忽略這些前提條件,籠統的說卵石混凝土的強度低於碎石混凝土,這是不準確的,並且這種說法在工程界相當流行,直接限制了卵石混凝土的應用。
「讚賞」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