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盆栽羽衣甘藍買的時候顏色特別好看,買回家養一段時間,顏色就會變淡變淺,葉子逐漸泛綠,主要是養護不當造成的。導致羽衣甘藍顏色變淺,是4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好,分別是光照不足、溫度過高、溫差太小、澆水過多。養護羽衣甘藍,每天保證5小時以上的光照,溫度低於15度,溫差大於10度,適當控制澆水,葉子就會特別好看,長時間美下去。
要說冬天什麼花草耐寒、好養、漂亮,肯定少不了羽衣甘藍。羽衣甘藍觀賞的雖然不是花,但養好了比花兒還好看。之前就有花友說:「我養啥死啥,唯有羽衣甘藍,養得左鄰右舍都羨慕!」比起價格高昂又難養的茶花、蝴蝶蘭、各種蘭花,羽衣甘藍的確要好養很多。但花友買了羽衣甘藍回家以後,養一段時間很容易出現「褪色」的現象,葉色逐漸變綠,越來越不好看,這是怎麼回事?關於羽衣甘藍褪色和其他的一些問題,我的看法如下:
羽衣甘藍褪色的原理
剛播種生長的羽衣甘藍,本身葉子也是綠色的,細胞液中葉綠素佔主導地位。進入秋冬季節以後,因為溫度、光照等因素的變化,羽衣甘藍細胞液中的葉綠素逐漸被氧化,胡蘿蔔素、花青素開始佔主導地位,葉子就變得五彩斑斕,特別好看。當我們把好看的羽衣甘藍栽種到花盆中,養到家裡以後,因為養護不當,細胞液中的胡蘿蔔素、花青素逐漸減少,葉綠素變多,葉子就開始慢慢褪色、變綠,失去原有的美麗。也就是說,羽衣甘藍好不好看,顏色鮮不鮮豔,主要跟細胞液中胡蘿蔔素、花青素含量的多少有關係。胡蘿蔔素、花青素含量多,顏色的就鮮豔,相反的,胡蘿蔔素、花青素含量少,顏色就會減淡。而胡蘿蔔素、花青素的多少,和光照、溫度、溫差、水分供應都有關係。只有控制好這4大元素,羽衣甘藍想不美也難。
導致羽衣甘藍褪色的原因
1、光照不足羽衣甘藍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中也能生長。但秋冬季節光照不足時,顏色會逐漸減淡,變得不好看。光照不足除了會導致羽衣甘藍褪色,葉子還容易徒長,葉片變窄變長,葉間距拉大,株型偏向縱向發展,沒有光照充足時的那種緊湊圓潤的美感。有些花友從花市買的羽衣甘藍特別好看,買回家沒幾天就開始長個、褪色,很大一個原因就可能是光照不足。所以,想讓盆栽的羽衣甘藍保持良好造型和豔麗的色澤,每天最好保持5小時以上的光照,這樣就不容易褪色,葉片緊湊,越長越好看,長時間都能保持花兒一樣的姿態。
2、溫度過高羽衣甘藍喜歡涼爽的生長環境,即便偶爾下雪、霜凍,也不能拿它怎麼樣,還是該怎麼美麗就怎麼美麗。要是把盆栽羽衣甘藍養在溫度高於15度的環境中,顏色就會逐漸褪去,葉子變得越來越綠。除此之外,溫度過高時,羽衣甘藍會快速生長抽薹,開花結籽,從小巧的「花兒」變成瘦長的「打棗杆」,美觀度自然會大幅度下降。養護盆栽羽衣甘藍,溫度最好低於15度。因為在15度以下,羽衣甘藍細胞液中的胡蘿蔔素才能逐漸豐富起來,葉子開始變得好看。15度以上,胡蘿蔔素的含量減少,葉綠素佔主導地位,葉子就呈現出綠色來。
3、溫差太小很多花友在養盆栽羽衣甘藍的時候,是養在室內的。室內溫度相對比較穩定,早晚溫差小。在小溫差的環境中,即便感覺比較涼,羽衣甘藍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是太好。想讓羽衣甘藍有最佳狀態,早晚溫差應高於10度。溫差越高,它呈現出來的顏色就越漂亮。你看那些街頭栽種的羽衣甘藍,每天早晚溫差十幾二十度,哪個不是比花兒還漂亮?室內養護盆栽羽衣甘藍,要多開窗通風,切不可把它當溫室裡的花兒養,它屬於那種「越凍越美麗」的類型,不和普通花草一般見識。
4、澆水過多想讓盆栽的羽衣甘藍變美,就要適當控制澆水,盆土不幹不澆。在微微乾燥的情況下,保持充足光照,顏色就會變得非常漂亮。要是給羽衣甘藍澆水過多,即便光照充足,也不容易上色,或者顏色不夠鮮豔,這一點和多肉植物上色有點相似。前面已經說了,為了讓羽衣甘藍美麗,就要生長在15度以下的環境中。在這樣涼爽的環境中,羽衣甘藍生長速度很慢,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大,澆水過多不但顏色會變淡,還可能引起爛根,葉子發黃等。因此,養護盆栽的羽衣甘藍,要會澆水,盆土幹得差不多時再澆,才能越養越好看。
顏色已經變淡的羽衣甘藍怎樣讓變美
要是你的羽衣甘藍顏色已經變淡,沒有之前那麼好看了,加強光照,每天光照時間8小時以上,適當控水,葉子微微有點缺水症狀時再澆,早晚保持10度以上的溫差,最高溫度低於15度,一個星期左右,顏色就又會逐漸回來。有露養條件的話,室外最低溫度不低於零下5度時(雖然經過鍛鍊的羽衣甘藍在短暫零下10度的低溫中也沒事,但盆栽的苗耐寒性沒有經過低溫鍛鍊的苗好,溫度過低會凍傷),可以將已經褪色的羽衣甘藍移到室外露養,上色會更快更好。
長時間養在室內的盆栽羽衣甘藍,移到室外養時要有個過渡過程,最低溫低於0度時,不可以直接從室內移到室外。可以先白天養在室外,讓適應了外面的環境以後,再24小時養在室外。要是從溫暖的室內直接移到寒冷的室外,羽衣甘藍適應不了,容易凍傷或者整盆枯死。而在南方地區,最低溫度保持在0度左右或者0度以上時,羽衣甘藍從室內搬到室外,或者從室外搬到室內,一般都不會有問題。
羽衣甘藍下面的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
有些花友的羽衣甘藍中間的葉子還是特比好看的,但下面的老葉子逐漸發黃乾枯,這是怎麼回事呢?羽衣甘藍下面的老葉子發黃乾枯,一般是三個原因導致的:
1、自然老化羽衣甘藍生長速度比較快,隨著葉心處不斷有新葉長出,下面的老葉子就會發黃乾枯。但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羽衣甘藍新葉生長速度緩慢,老葉老化速度也很緩慢,只是偶爾有一兩片葉子發黃,將黃葉剪掉即可。要是羽衣甘藍新葉沒怎麼長出,下面的葉片快速發黃,那就不是老化引起的,應重新找原因。
2、澆水過多養護盆栽羽衣甘藍,要見幹見溼,不能總是澆水。雖然它比較皮實,但澆水多了一樣會爛根。爛根以後,葉子就從下往上腐爛,發黃乾枯。發現羽衣甘藍黃葉變多、速度變快時,要考慮爛根。黃葉問題不嚴重,停止澆水,多通風,情況就逐漸好轉。黃葉問題嚴重時,就需要翻盆檢查根系,處理以後重新上盆。羽衣甘藍爛根對生長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平時養護就要做好爛根的防護,合理控制澆水頻次。
3、栽種過深用花盆栽種羽衣甘藍,可以稍稍栽種的淺一點,讓下面的葉子和盆面保持一個小空隙。要是栽種過深,下面的葉子貼在盆面上,澆水以後通風透氣性差,葉子就容易腐爛發黃。遇到這種情況,比較好解決,只需要把下面的葉子剪掉,保持盆面乾爽就行。要是你的羽衣甘藍栽種的比較深,下面的葉子貼在盆面上,即便沒有發黃,也建議剪掉。因為葉子貼在盆面除了容易發黃以外,不利於盆土中水分蒸發,容易導致爛根。
小結
羽衣甘藍成本低,養護簡單,耐寒能力強,是一種很好的盆栽素材。養護盆栽羽衣甘藍,每天光照時間應不少於5小時,早晚溫差保持在10度以上,溫度控制在15度以下,澆水見幹見溼,葉子就能色彩斑斕,非常好看。要是光照不足,溫度過高,溫差偏小,澆水多,羽衣甘藍的顏色就會逐漸褪去,變成綠色「大白菜」,毫無美感可言。羽衣甘藍下面的葉子發黃乾枯時,重點考慮三個原因,一個是老葉片自然老化發黃,另外一個是根系腐爛葉子失養發黃,第三個是栽種過深,葉片和盆面貼合過於緊密,腐爛發黃。
你有栽種羽衣甘藍嗎?現在狀態如何?覺得有用點個讚,關注我了解更多養花知識。(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