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1900餘萬元,兩企業因固廢管理不善致跨省鉈汙染一審宣判

2020-12-07 騰訊網

近日,由民間環保組織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提起的江西省萍鄉市首例環境公益訴訟得到宣判。

因本案所涉鉈濃度超標事件跨江西、湖南兩省,且醴陵市三刀石等飲用水水源地受到影響,法院判令兩被告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通過國家級媒體向公眾賠禮道歉。

判決書顯示,被告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上訴於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2018年8月,澎湃新聞曾報導,湖南省醴陵市環境監測站對飲用水源常規監測中發現,淥江三刀石斷面鉈濃度有超標現象,經多次排查分析鉈超標原因為上遊江西萍鄉的入境汙染。事發後,環境部應急中心派員趕赴現場,湖南、江西兩省相關部門參與了聯合處置。

澎湃新聞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此次汙染事件與企業固廢管理不到位有關,涉事企業本要賣到下遊廠家的固廢因品位不足而被隨意堆放,受雨季影響造成了河流汙染。

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主任向春表示,事發後,該組織向江西省萍鄉中院提起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要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建設和完善雨汙分流系統;立即清除、處置堆存的危險廢物,消除對土壤、河流及地下水生態環境的危險;賠償因非法排放汙染物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應急處置費1592.62萬元,賠償淥江河生態環境損害費888萬元,並承擔本案鑑定費350萬元等訴求。

2019年1月28日該案在江西省萍鄉中院立案,江西省萍鄉市檢察院、南昌青贛環境交流中心為本案的支持起訴人。

據中國江西網報導,2019年9月11日,該案在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作為萍鄉市首例由環境保護社會組織提起的水汙染公益訴訟案,當日的庭審歷經8小時,部分全國、省、市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案涉江西、湖南兩地政府的相關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旁聽了該案庭審。

汙染事件應急處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92.62萬元

2018年7月3日,湖南省醴陵市環境保護局在執行飲用水源常規監測中發現,江河三刀石飲用水水源斷面鉈濃度範圍為0.1-0.18ug/L,超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特定項目鉈標準限值0.8倍。該三刀石飲用水水源斷面為湖南省醴陵市自來水廠的飲用水源取水點。

2018年7月30日,經江西省環境保護廳及萍鄉市環境保護局排查確定,被告萍安鋼公司的安源生產區和湘東生產區、被告萍鄉寶海公司分別為萍水河鉈濃度超標汙染行為的汙染者。

2018年8月1日,湘贛兩省區啟動突發環境事件重大(II級)應急響應。經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對該汙染事件所作的《湘贛兩省交界區域淥江河鉈濃度超標事件應急處置階段環境損害鑑定與影響後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後評估報告》)評估認定,此次汙染事件共計造成應急處置階段直接經濟損失1592.62萬元(其中,江西省直接經濟損失1064.97萬元,湖南省直接經濟損失527.65萬元)、淥江河生態環境損害約888萬元(其中,江西省境內465.5萬元,湖南省境內422.5萬元)。事件還造成萍水河、淥江河及部分河段特徵汙染物在水生生物中累積,生態環境具有持續潛在的風險。

法院因此認為,二被告應共同連帶對其所造成的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社會公共利益所遭受損害的後果,以及持續存在的環境生態汙染、社會公共利益損害的重大危險承擔責任。

法院判決兩被告按比例擔責

2019年9月11日,該案在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庭審圍繞兩被告是否實施了環境侵權行為,並導致淥江河鉈濃度超標事件的發生;淥江河鉈濃度超標事件的損害後果應如何確定;兩被告的責任以及承擔方式應如何確定三個焦點展開,歷經8個小時。

庭審上,被告萍安鋼公司辯稱,淥江河三刀石段不符合飲用水水源地設置條件,不應設置為飲用水水源地,對於非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鉈濃度並不存在0.1微克/升限值的規定,因此如果淥江河三刀石段未設置為飲用水水源地,則根本不會引發此次環境事件。

萍安鋼公司認為,此次汙染事件是由於流域歷史鉈排放加之五十年一遇的乾旱所導致,而乾旱屬於不可抗力,與萍安鋼公司沒有關係,三刀石斷面鉈濃度超標在萍安鋼公司堆放瓦斯灰行為發生前已經存在,萍安鋼公司堆放瓦斯灰的行為與淥江河三刀石斷面鉈濃度超標不存在因果關係。

萍安鋼公司還辯稱,其排放的汙水完全符合《鋼鐵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等相關規定,其對鉈排放不知情,鉈濃度並不屬於鋼鐵企業水汙染排放標準中需要檢測的事項,鋼鐵企業就鉈排放也不存在限制規定。

「歷史排汙不是2018年7月、8月淥江河汙染的原因。不管萍鄉寶海公司有沒有歷史排汙,淥江河水環境容量遠未飽和。」萍鄉寶海公司辯稱,該公司的生產廢水不外排,不是2018年7月、8月淥江河汙染的直接責任者,即使雨水或生活汙水帶出也不會導致淥江河汙染。

萍鄉寶海公司認為,2018年7月、8月淥江河汙染是特定環境和增量排放造成的,增量指的是被告萍安鋼公司,與歷史排放沒有關係,因為8月份很快就達到質量標準。

萍鄉寶海公司還表示,2018年7月、8月淥江河汙染發生後,萍鄉寶海公司積極配合環保部門的工作,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聘請有資質的公司對雨汙分流系統進行了完善,將雨水帶出鉈物質的可能性或風險杜絕。

法院判定,兩被告的行為導致鉈濃度超標事件的發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至於兩被告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江西省是否制定了鉈元素的工業排放標準等,不影響兩被告責任的承擔。

判決中,法院綜合兩被告的排放通量、歷史鉈排放量對河流中鉈濃度的影響等因素,認定被告萍安鋼公司對於本次鉈濃度超標事件所造成的損害後果承擔責任的比例為85%、萍鄉寶海公司承擔責任的比例為15%。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 刁凡超

相關焦點

  • 兩企業因固廢管理不善致跨省鉈汙染 一審判罰1900餘萬元
    1月5日,澎湃新聞從原告處獲得的判決書顯示,被告萍鄉萍鋼安源鋼鐵有限公司(簡稱萍安鋼公司)、萍鄉寶海鋅營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萍鄉寶海公司)因固廢管理不善,違法堆放瓦斯灰致江西、湖南跨省鉈汙染並且汙染導致下遊湖南省醴陵市境內飲用水水源斷面鉈濃度超標,2019年12月27日,江西省萍鄉市中院一審判決兩被告支付汙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費、生態環境損害費、評估費、本案調查和訴訟費用等合計19673801.2元,並完善雨汙分流系統,避免對河流等外環境造成損害並應進一步排查危廢堆放情況,消除對土壤、河流及地下水生態環境的潛在危險。
  • 兩企業因固廢管理不善致跨省鉈汙染,一審判罰1900餘萬元
    1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原告處獲得的判決書顯示,被告萍鄉萍鋼安源鋼鐵有限公司(簡稱萍安鋼公司)、萍鄉寶海鋅營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萍鄉寶海公司)因固廢管理不善
  • 萍鋼安源鋼鐵司、萍鄉寶海公司兩企業因固廢管理不善致跨省鉈汙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由民間環保組織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提起的江西省萍鄉市首例環境公益訴訟得到宣判。1月5日,澎湃新聞從原告處獲得的判決書顯示,被告萍鄉萍鋼安源鋼鐵有限公司(簡稱萍安鋼公司)、萍鄉寶海鋅營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萍鄉寶海公司)因固廢管理不善,違法堆放瓦斯灰致江西、湖南跨省鉈汙染並且汙染導致下遊湖南省醴陵市境內飲用水水源斷面鉈濃度超標,2019年12月27日,江西省萍鄉市中院一審判決兩被告支付汙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費、生態環境損害費、評估費、本案調查和訴訟費用等合計
  • 江蘇響水致78死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致78死爆炸案一審宣判:53人獲刑
    來源:江蘇新聞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 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 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2020-12-0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響水「3·21」 特大爆炸系列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山東慶雲「5-2」特大鞭炮爆炸案一審宣判(圖)
    慶雲「5·2」鞭炮爆炸案一審宣判。其中,楊洪印負責投資和聯繫提供場地,王清國及其妻即被告人任秀榮負責組織生產,楊洪印之妻即被告人肖秀蘭提供後勤服務並管理僱傭的民工。自2008年冬至案發時即2009年5月,該作坊先後從被告人楊之通等多人處購買氯酸鉀(俗稱鹽波)、膨脹粉、硫磺、銀粉、凝固粉、鞭信子、鞭筒子等製造鞭炮的原材料,私自攪拌配製煙火藥1750餘公斤,非法加工各種鞭炮200餘萬頭。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7個被告單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刑罰。
  • 溫江"黑老大"一審獲刑20年 罰300萬元
    壟斷採砂斂財 溫江「黑老大」被控8宗罪 追蹤  (馮璐 陳興文 成都商報記者 杜雯)強迫交易、開設賭場、非法採礦、故意傷人,以「易膽大」易學林為首的10餘人團夥,在溫江形成內部分工明確、等級分明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聚斂數百萬元非法收入(本報曾連續報導)。
  • 焚燒廢舊電路板汙染大氣 一起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焚燒廢舊電路板汙染大氣浙江:一起大氣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正義網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汪璆)焚燒廢舊電路板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被追究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近日,由浙江省江山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大氣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檢察機關訴請判令被告張某賠償大氣生態環境損害費用44.3萬元,並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評估費6萬元、訴前公告費1000元。法院當庭作出判決,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目前,這一判決已經生效。  2019年4月,江山市檢察院在審查起訴張某涉嫌汙染環境罪一案中發現一公益訴訟線索。
  • 危廢產生企業涉及責任最多——新固廢法「貫穿滲透」一般性生產型...
    點擊標題下「河北生態環境發布」可快速關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新固廢法)不同於《水汙染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等其他環保單行法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部為排汙單位設置環境管理義務和責任的法律,還「貫穿滲透」了一般性生產型企業運營的全過程
  • 安徽:安徽鉈投毒案宣判 毒藥為網購溴化鉈
    自清華女生朱令被投毒案後,鉈作為一種劇毒物在媒體和民間都引起了很多關注。去年在安徽發生的一起因情感問題投毒的案件中又出現了鉈的身影,近日該案宣判,該案部分細節首次公開。這次投毒事件是由於情感糾紛引發,受害者是一名26歲紡織女工,投毒者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投毒者兩次從網上購得劇毒物質溴化鉈,再次引起媒體對於國內劇毒化學品銷售管制方面的討論。
  • 南通414特大汙染長江案宣判
    近日,被公安部列為2015年督辦案件的南通414特大汙染長江案在南通市港閘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該案從2014年4月14日案發到偵查、提起公訴、兩次退偵補充證據、三次開庭審理,耗時將近兩年終於畫上句號,表明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回應人民群眾關注的環境問題上積極作為,也展示了環保司法聯動在生態環境環保方面的裁判規則和審判實踐
  •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審宣判
    11月30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所轄響水、射陽、濱海等7個基層人民法院,對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
  • 兩名公司老總鉈中毒懸疑:鉈何以兇猛致毒
    來自浙江和湖南的兩位資產都在上千萬的富豪,不約而同地被罕見的鉈中毒擊倒,最近送至成都華西第四醫院救治的消息一時讓公眾震驚,及時的診治雖已把他們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但警方初步推定這兩起鉈中毒均系人為投毒所致的說法,還是使公眾感到了寒意。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前院長被殺案」一審宣判:兇手被判死刑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前院長被殺案」一審宣判:兇手被判死刑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通訊員 溫萱 2019-03-01 11:41
  • 環保公司不環保,跨省汙染讓南京這個村莊很受傷
    可是從2015年開始,小河卻因上遊的一家省外企業流出廢水而遭到汙染,這給泗隴村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少損失。近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江寧生態環境局已經與安徽省馬鞍山市環保部門達成一致,正在聯合治理這起頗為棘手的跨省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