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中國產量激增對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創新的影響》報告
據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ITIF)官網10月5日消息,ITIF發布《中國產量激增對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創新的影響》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藉助政府補貼在過去10年成為全球太陽能光伏(PV)產業的主導者,帶來PV產業的產量激增、價格下降和效率提高,但同時改變了其行業創新模式,推動了以晶體矽為主導的技術工藝和流程創新,卻降低了研發密集度和專利數量,淘汰了很多具有成本劣勢的創新企業,抑制了技術多樣性,不利於PV產業持續創新。報告建議,美國應與盟國合作遏制中國主導的「創新重商主義」,增加對碳捕集裝置、氫電解池等其他光伏和能源技術的開發,可採取方式包括增加研發支出以投資替代技術、運用稅收優惠等市場拉動政策、運用國際貿易法和反傾銷規則等。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網絡信息共享:建立集體安全》報告
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官網10月6日消息,WEF發布《網絡信息共享:建立集體安全》報告,稱網絡信息共享幫助搭建集體復原和行動平臺,對於全球數字生態系統的韌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報告指出了網絡信息共享需要克服的跨部門合作、信任與隱私、運營成本和互操作性等7個障礙,以及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隱私增強技術、加密算法等新興技術如何為其提供幫助,並對網絡防禦聯盟(CDA)和歐洲威脅情報平臺(CONCORDIA)進行了案例研究。報告建議,為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安全共享,相關組織應增強內部運營能力和對外部參與者的領導力、發布新興技術應用及部署指南、開發信息共享框架和技術標準以提高互操作性、運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增加可共享的數據類型等。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受國家創新驅動的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報告,詳細披露中國海外人才計劃
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官網10月7日消息,USCC發布《受國家創新驅動的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報告。報告研究了中國針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海外學生和學者制定的激勵計劃、政策和科技轉移生態系統,包括獎學金計劃、人才招聘計劃、創業園區以及跨國專業協會等,還按學位級別披露了2015—2020年美國向中國公民發放的非移民STEM籤證。報告指出,美國STEM領域的中國學生和學者急劇增加,中國的激勵計劃聚焦於有戰略價值的基礎研究,藉此實現國家發展和軍事目標,剝奪了美國的技術先發優勢,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造成影響。報告建議,美國可通過跨部門協作進行籤證篩選、評估技術轉讓風險等方式,採取專門針對中國人才激勵計劃的政策,接納中國學生和學者赴美學習,同時系統性切斷其與中國科技轉移生態系統的聯繫。
DARPA啟動「複雜環境中機器人自動駕駛」項目,開發新算法使自動駕駛應用於軍事複雜環境
據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10月7日消息,DARPA啟動為期4年的「複雜環境中機器人自動駕駛」(RACER)項目,旨在通過開發新的自治算法技術、進行野外模擬測試、以及創建仿真環境等,促進機器人自動駕駛在具有困難地形和突發變化的軍事複雜環境中的應用,增加其韌性和速度,輔助士兵執行任務。
信息
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敦促首相提前2年全面實行華為禁令
據網易科技10月8日消息,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發布一份針對5G網絡安全的報告,敦促首相鮑裡斯·詹森考慮提前2年對華為5G實施全面禁令。按照當前計劃,英國擬在2027年全面禁止在5G網絡中使用華為設備。報告稱,「如果盟友繼續向英國施壓,且中國的全球地位發生重大變化,政府應考慮在2025年前移除華為設備。而這樣的舉動將給電信運營商和本國經濟帶來更沉重負擔,但緊張的國際局勢迫使英國採取行動。」報告建議,如果禁令提前兩年實施,政府應該考慮補償英國電信集團、沃達豐集團等運營商拆除華為設備帶來的損失。英國電信集團表示,遵守現行禁令將致使其損失6.46億美元。英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的報告還建議審查中國在英國經濟其他關鍵領域中的存在。
美司法部發布報告詳述加密貨幣風險
據cnBeta網10月9日消息,美國司法部發布一份用於監管加密貨幣領域的報告《加密貨幣:一種執法框架》(Cryptocurrency: An Enforcement Framework),全面概述了與日益普及的加密貨幣相關的新威脅和執法挑戰。這份報告總長度為83頁,包括三個部分:「威脅概述」「法律和未來戰略」,以及「如何指導司法部處理該領域事項」。報告指出,若恐怖分子濫用加密貨幣,可能會挑戰美國及其盟友掌控金融資源的能力,這些金融資源將使恐怖組織能夠更成功地進行恐怖活動或擴大其影響力。同時,若國際間非正當的「虛擬資產交易觸及與美國的金融、數據存儲或其他計算機系統」,司法部將對外國不良行為者採取特別措施。
Facebook和Twitter稱已凍結3500餘個發布虛假消息的外國網絡團體帳號
據cnBeta網10月9日消息,Facebook和Twitter表示,已關閉了十餘個獲得政治團體支持或具有官方背景的虛假信息傳播網絡,避免其平臺用戶受到欺騙。根據這兩家公司各自的獨立聲明,共凍結了3500多個使用虛假身份和其他欺騙行為散播虛假或誤導性信息的帳戶。這兩家社交媒體公司都曾經與美國執法部門合作追蹤並阻擊針對美國選民的虛假政治宣傳活動。而新關閉的傳播網絡影響範圍不僅限於美國總統大選,還針對16個國家或地區的網民,包括亞塞拜然、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泰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Facebook和Twitter公司希望通過披露這些信息來揭示這些國家使用了哪些手段來破壞公開的民主對話。
美政府正式就「法官叫停TikTok下架」的裁決上訴
據IT之家10月9日消息,美國政府目前已啟動針對「法官叫停TikTok下架行政令」相關裁決的上訴程序,已向華盛頓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提交上訴申請書。美政府在一份法院文件中稱,正在就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官的一項裁決上訴,該裁決叫停了川普政府要求TikTok下架的行政命令。
美國司法部查封了92個被伊朗用於傳播虛假信息的網站
據cnBeta網10月9日消息,美國司法部查封了92個被伊朗用於傳播虛假信息的網站,包括4個偽裝成美國新聞機構的站點,以及88個針對歐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區受眾的站點。據稱,這些網站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控制,用於宣傳反沙特、反以色列和親巴勒斯坦的主題,同時也宣傳「對伊朗有利」的特定美國政策,包括美伊核協議。這次查封工作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執行,該法案賦予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監管金融交易的廣泛權力。
美國AMD公司或有意收購賽靈思公司,可能有益於華為等中國企業
據新浪財經10月9日消息,知情人士稱,美國AMD公司正在就收購競爭對手、可編程邏輯晶片製造商賽靈思(Xilinx)公司展開深入談判。這筆交易的價值可能超過 300 億美元,成為半導體行業的新一筆重磅收購交易。至2020年10月,AMD公司股價累計上漲了89%,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股價的上漲讓AMD更有膽量以股票作為「貨幣」來發起收購。對於賽靈思的收購有望提高AMD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競爭力,使其更好地與英特爾公司競爭,以在快速增長的電信和國防市場中佔據更多份額。對於華為等受到美國晶片出口禁令影響的公司來說,賽靈思公司的可編程邏輯晶片或將納入AMD公司此前獲得的供貨許可範圍。賽靈思公司則拒絕對市場傳言置評。
巴基斯坦宣布禁用TikTok
據觀察者網10月9日消息,巴基斯坦電信管理局(PTA)10月9日發布公告,宣布巴基斯坦將禁用TikTok應用程式,理由是收到社會各界「關於TikTok不道德及不雅內容的大量投訴」。公告稱,巴基斯坦電信局已「反覆要求」TikTok建立有效機制控制非法的「不道德內容」、遵從巴當局的指示,但該要求「未能得到完全遵守」。巴基斯坦當局因此決定在國內禁用TikTok。2020年7月,巴基斯坦曾就「不道德及不雅內容」向TikTok發出整改令,而TikTok僅1天後就作出了積極回應。當時TikTok發言人就明確表示,已經遵照巴方要求刪除了370餘萬條涉嫌違規的內容,並強調將保護用戶免受不良內容的侵害,同時加強與巴方監管部門的溝通。目前,TikTok尚未對巴方的最新公告作出回應。
生物
中瑞研究人員開發出導電人造血管,可植入人體來代替病變血管
據Medgadget官網10月6日消息,中國和瑞士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導電人造血管,可植入人體來替代病變血管。該電子血管由金屬聚合物導電膜組成,結構柔軟並可生物降解。電流通過血管時產生的電刺激可促進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有助於電子血管與身體融合。此外,該電子血管產生的電荷可幫助細胞膜更具滲透性,更容易讓DNA和RNA進入細胞膜。因此,該電子血管具有良好的遺傳物質輸送能力,可用於基因治療或藥物輸送。
美國政府擴大與阿斯利康公司的合作,以開發和生產可預防新冠肺炎的單克隆抗體
據HHS官網10月9日消息,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和國防部(DoD)宣布與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達成協議,同意其新冠肺炎研究產品AZD7442的後期開發和大規模製造,以幫助美國政府實現旨在加快新冠肺炎疫苗開發、製造和分銷的「曲速行動」目標。該產品由兩種單克隆抗體組合而成,並使用阿斯利康專有的半衰期延長技術進行修飾,以延長抗體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或將有助於治療和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提高預防有效性和持久性。
美國研究人員3D列印出獨特的微尺度流體通道,可用於多種醫學測試和藥物篩選
據ScienceDaily官網10月9日消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士兵中心合作,用一臺定製的3D印表機在開放環境中列印出微米尺度的獨特流體通道,並首次將微流體直接列印到曲面上。此外,研究人員還將其與電子傳感器集成,以實現晶片實驗室的傳感能力。微流控技術廣泛應用於環境傳感、新冠肺炎和癌症等疾病的醫學診斷、妊娠檢測、藥物篩選以及其他生物檢測。該微流體通道可自動生產診斷程序、傳感器,並可用於各種醫學測試和其他應用的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
能源
美能源部為先進核技術投入2690萬美元
據核訊天下10月9日消息,美能源部於10月8日宣布為三個國內項目提供2690萬美元資金。這三個項目分別是:輕水堆綜合能源系統接口技術的開發和演示(1376.96萬美元)、固體氧化物電解演示(1250.00萬美元)和使用BISON評估輕水堆的金屬燃料(62.5萬美元)。這些項目旨在促使具有集成制氫系統的輕水反應堆的靈活運行,同時加速先進核技術發展。
英國羅羅公司公布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十種技術途經
據航空簡報10月9日消息,英國羅羅公司計劃到2030年在其業務版塊中實現淨零碳排放。同時,羅羅公司還將通過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在帶領行業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為此,該公司擬定了10種技術途徑:一是持續關注效率;二是開發可減少重量和排放的新一代技術;三是利用緊湊型核電站實現低碳能源的經濟性和可投資性;四是加速使用可持續燃料;五是通過電氣化倡導可持續能源;六是利用微電網向低碳電力過渡;七是利用數據作為低碳工具;八是通過數位技術減少浪費;九是到2030年運營和設施實現淨零;十是招募全球人才來實現淨零目標。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評述核能創新對美國國防的影響
據中國科學院先進能源情報網10月9日消息,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研究中心發布《核能技術創新:對美國國防的影響》報告。報告系統地分析了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和微型核反應堆(MNR)在美國軍事上的應用潛力,包括為美國軍事基地和設施提供可靠和安全的電力、為定向能武器供電、為太空飛行和太空基地提供能源,探討了美國防部採購MNR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還強調了國防部應該與美國國會、美國能源部等部門協調工作,以支持軍用核能系統的開發、演示和部署。報告最後建議美國軍隊採取下述幾個措施:一是證明新型核能技術具備在偏遠甚至危險地點安全運行能力;二是採取措施解決國際核安全和核保障問題;三是通過國會撥款,國防部應繼續支持「Pele」項目;四是通過監管流程與核能監管委員會開展高效合作;五是投資開發先進燃料,為新的核反應堆提供動力;六是明確與中俄的大國競爭不僅僅是核武器能力的競爭,更是核電國際市場的競爭,美國聯邦政府應該認真審視並給予高度重視。
西班牙發布氫能路線圖
據北極星氫能網10月10日消息,西班牙政府於10月6日批准了「氫能路線圖∶對可再生氫的承諾」計劃。路線圖指出,綠氫(可再生能源制氫)將是西班牙實現氣候中和以及於2050年之前實現全國100%可再生電力系統的關鍵。為達成目標,按照路線圖,西班牙在2024年電解槽裝機容量需達到300到600兆瓦;到2030年,電解槽裝機量容量需達到4吉瓦,將有25%的工業用氫來自可再生能源,將至少布置150輛燃料電池公交車、500輛輕型和重型燃料電池卡車,以及2條由可再生氫提供動力的商用列車。路線圖分析,2030年以後,氫能將完全具有競爭力,屆時西班牙將加速氫的生產和應用可再生氫,從而促進國家工業、技術知識和創造就業機會。2050年,西班牙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中將處於領導地位,西班牙也將可以成為向歐洲其他地區出口可再生氫的國家。
海洋
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起草2024年前新國家北極發展計劃
據國際極地與海洋門戶網10月8日消息,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為俄羅斯北極地區2021-2024年的社會經濟發展起草了新的國家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實施投資項目、創造就業機會以及為北極地區引入勞動力資源並創造競爭環境,確保俄羅斯北極社會經濟發展管理有序,並為俄羅斯北極地區小型原住民族群體的社會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據悉,該計劃將獲得超過226億盧布的聯邦資金,這些資金將用於創建實施各種投資項目所需的外部運輸、能源或其他基礎設施。
美國「裡根」號航母在南海開展「大規模傷亡演習」
據臺海網10月10日消息,美國太平洋艦隊10月9日發布消息稱,10月7日,美海軍「裡根」號航母在南海開展了「大規模傷亡演習」。在美國太平洋艦隊公布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裡根」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擺著多具救援器具,扮演「病人」的航母艦員躺在擔架上,其他艦員為這些「病人」提供轉移和救助。美國軍艦近日在南海活動頻繁。6日,「米利諾基特」號遠徵快速運輸艦與汶萊海軍的「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在南海開展聯合演練。7日,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出現在南海,並組織艦員進行重機槍武器操作訓練。
航空
俄羅斯計劃投資40億盧布繼續研發「獵人」重型無人攻擊機
據現代防禦技術10月9日消息,俄羅斯計劃投資40億盧布繼續研發「獵人」重型無人攻擊機。俄羅斯將對用於保障無人機調試的地面站開展研製,預計於2025年9月完成相關工作。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獵人」重型無人機長19米,翼展14米,起飛重量為20噸,航程接近6000千米,飛行高度達18千米。
美陸軍與空軍進行聯合全域作戰概念研究
據航空簡報10月9日消息,美陸軍和空軍籤署了一份為期兩年的合作協議,共同進行聯合全域作戰概念研究。根據協議要求,美陸軍和空軍將建立基礎級聯合全域聯合指揮與控制(CJADC2)體系,在傳統的JADC2 體系中增加聯合概念,以實現傳感器和武器系統的高速協同。按計劃,兩軍將在2022財年年底前開發出數據共享標準和服務接口。
俄海軍試射「鋯石」高超聲速飛彈
據翔智科技信息網10月10日消息,俄海軍從「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上成功試射1枚「鋯石」高超聲速飛彈。該飛彈飛行距離達450千米,持續4.5分鐘,最高飛行高度28千米,飛行速度達8馬赫以上,並成功命中位於巴倫支海的海上目標。俄國防部表示,該飛彈將繼續進行試驗,待驗收後裝備於潛艇和水面艦艇。
航天
俄羅斯將構建先進軍用太空跟蹤系統
據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10月9日消息,俄羅斯空天軍第15特種集團軍安德烈·維辛斯基中將稱,俄羅斯將在未來幾年建立能持續監測近地目標的先進軍用太空跟蹤系統。維辛斯基表示,該系統將由專用無線電技術控制系統和新一代光電系統組成,並將部署在俄羅斯的遠東、布裡亞特(西伯利亞東南部)和克裡米亞等其他地區。據悉,新系統將使俄羅斯空天軍能夠全方位地連續監測各種高度的近地目標。
新材料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磁性材料,可提供更高的存儲密度
據Phys.org網10月8日消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磁性材料——ε氧化鐵。該磁性材料加上特殊的訪問方法,可以提供比以往更高的存儲密度。此外,ε氧化鐵材料的魯棒性意味著數據存儲將比其他介質持續更長的時間,並且在低功耗下運行,可用於需要進行長期存儲的應用中。研究人員稱,當施加外部磁場時,ε氧化鐵會在存在高頻波的情況下使其磁方向發生翻轉,隨後數據就被鎖定在磁帶存儲器中。研究人員希望能在未來5-10年內開發出基於新磁性材料的磁帶存儲器,其數據容量可達當前容量的10倍。
先進位造
加州大學開發出用於水下探索的魷魚機器人
據中國機器人網10月10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類魷魚機器人,可以不受束縛地遊泳。該機器人由丙烯酸聚合物類的柔軟材料製成,並帶有一些剛性的3D列印和雷射切割零件,機器人將大量的水帶入體內,同時將彈性能量存儲在皮膚和柔軟的肋骨中,然後通過壓縮身體釋放能量,並產生水流以推動自身運動。該機器人可攜帶諸如照相機等水下探索設備,速度可達每小時半英裡,或將助力海洋探索發展。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