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一顆矽晶圓需要多少種半導體設備?光刻機僅僅是九牛一毛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眾所周知,半導體作為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每年為全球貢獻近五千億美金的產值,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半導體技術無處不在。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矽晶圓作為製造半導體器件和晶片的基本材料,在產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矽是當今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半導體材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5658.htm

  


  矽是非常常見的物質,如沙子裡面就有二氧化矽,但沙子到矽晶體這可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如沙子要經過提純、高溫整形再到旋轉拉伸……單晶矽是晶圓最初始的狀態,在實際應用中仍不行,還需要製造成晶圓,而且是要求很高的圓圓晶體。在實際的生產中,我們通常將二氧化矽還原成單晶矽,但是這個過程難度很高,因為實際用到的晶圓純度很高,要達到99.999%以上,常用的晶圓生產過程包括矽的純化、純矽製成矽晶棒、製造成電路的石英半導體材料、照相製版、矽材料研磨和拋光、多晶矽融解然後拉出單晶矽晶棒再到最後切割成一片薄薄的晶圓。

  常見的矽晶圓生產流程

  矽在自然界中以矽酸鹽或二氧化矽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巖石、砂礫中,矽晶圓的製造有三大步驟:矽提煉及提純、單晶矽生長、晶圓成型。

  一、 矽提煉及提純

  矽的提純是第一道工序,需將沙石原料放入一個溫度超過兩千攝氏度的並有碳源的電弧熔爐中,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得到冶金級矽,然後將粉碎的冶金級矽與氣態的氯化氫反應,生成液態的矽烷,然後通過蒸餾和化學還原工藝,得到了高純度的多晶矽。

  二、 單晶矽生長

  


  (用直拉法製造晶圓的流程圖,OFweek電子工程網製作)

  晶圓企業常用的是直拉法,如上圖所示,高純度的多晶矽放在石英坩堝中,並用外面圍繞著的石墨加熱器不斷加熱,溫度維持在大約一千多攝氏度,爐中的空氣通常是惰性氣體,使多晶矽熔化,同時又不會產生不需要的化學反應。

  為了形成單晶矽,還需要控制晶體的方向,坩堝帶著多晶矽熔化物在旋轉,把一顆籽晶浸入其中,並且由拉制棒帶著籽晶作反方向旋轉,同時慢慢地、垂直地由矽熔化物中向上拉出。

  熔化的多晶矽會粘在籽晶的底端,按籽晶晶格排列的方向不斷地生長上去。用直拉法生長後,單晶棒將按適當的尺寸進行切割,然後進行研磨,再用化學機械拋光工藝使其至少一面光滑如鏡,這時候晶圓片就製造完成了。

  晶圓製造廠把這些多晶矽融解,再在融液裡種入籽晶,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矽晶棒,由於矽晶棒是由一顆晶面取向確定的籽晶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成。

  三、晶圓成型

  完成了上述兩道工藝, 矽晶棒再經過切段,滾磨,切片,倒角,拋光,雷射刻,包裝後,即成為集成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矽晶圓片,這就是「晶圓」。

  在現實中,經常會聽到人們講幾寸晶圓廠,它是說生產單片晶圓的尺寸。一般情況下,矽晶圓直徑越大,代表晶圓廠技術實力越強,如中芯國際以12寸晶圓為主,臺積電的8寸晶圓等。為了將電晶體與導線尺寸縮小,可以將幾片晶圓製作在同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矽晶粒,但是矽晶圓生產最關鍵的參數就是良品率,這是晶圓廠的核心技術參數,它與矽晶圓生產設備的質量密不可分。

  製造一顆矽晶圓需要的半導體設備

  


  製作一顆矽晶圓需要的半導體設備大致有十個,它們分別是單晶爐、氣相外延爐、氧化爐、磁控濺射臺、化學機械拋光機、光刻機、離子注入機、引線鍵合機、晶圓劃片機、晶圓減薄機,其實光刻機只是九牛一毛。

  1、單晶爐

  單晶爐是一種在惰性氣體(氮氣、氦氣為主)環境中,用石墨加熱器將多晶矽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長無錯位單晶矽的設備。在實際生產單晶矽過程中,它扮演著控制矽晶體的溫度和質量的關鍵作用。

  由於單晶直徑在生長過程中可受到溫度、提拉速度與轉速、坩堝跟蹤速度、保護氣體流速等因素影響,其中生產的溫度主要決定能否成晶,而速度將直接影響到晶體的內在質量,而這種影響卻只能在單晶拉出後通過檢測才能獲知,單晶爐主要控制的方面包括晶體直徑、矽功率控制、洩漏率和氬氣質量等。

  2、氣相外延爐

  氣相外延爐主要是為矽的氣相外延生長提供特定的工藝環境,實現在單晶上生長與單晶晶相具有對應關係的薄層晶體。外延生長是指在單晶襯底(基片)上生長一層有一定要求的、與襯底晶向相同的單晶層,猶如原來的晶體向外延伸了一段,為了製造高頻大功率器件,需要減小集電極串聯電阻,又要求材料能耐高壓和大電流,因此需要在低阻值襯底上生長一層薄的高阻外延層。

  氣相外延爐能夠為單晶沉底實現功能化做基礎準備,氣相外延即化學氣相沉積的一種特殊工藝,其生長薄層的晶體結構是單晶襯底的延續,而且與襯底的晶向保持對應的關係。

  3、氧化爐

  矽與含有氧化物質的氣體,例如水汽和氧氣在高溫下進行化學反應,而在矽片表面產生一層緻密的二氧化矽薄膜,這是矽平面技術中一項重要的工藝。氧化爐的主要功能是為矽等半導體材料進行氧化處理,提供要求的氧化氛圍,實現半導體預期設計的氧化處理過程,是半導體加工過程的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4、磁控濺射臺

  磁控濺射是物理氣相沉積的一種,一般的濺射法可被用於製備半導體等材料,且具有設備簡單、易於控制、鍍膜面積大和附著力強等優點。在矽晶圓生產過程中,通過二極濺射中一個平行於靶表面的封閉磁場,和靶表面上形成的正交電磁場,把二次電子束縛在靶表面特定區域,實現高離子密度和高能量的電離,把靶原子或分子高速率濺射沉積在基片上形成薄膜。

  5、化學機械拋光機

  一種進行化學機械研磨的機器,在矽晶圓製造中,隨著製程技術的升級、導線與柵極尺寸的縮小,光刻技術對晶圓表面的平坦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IBM公司於1985年發展CMOS產品引入,並在1990年成功應用於64MB的DRAM生產中,1995年以後,CMP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大量應用於半導體產業。

  化學機械研磨亦稱為化學機械拋光,其原理是化學腐蝕作用和機械去除作用相結合的加工技術,是目前機械加工中唯一可以實現表面全局平坦化的技術。在實際製造中,它主要的作用是通過機械研磨和化學液體溶解「腐蝕」的綜合作用,對被研磨體(半導體)進行研磨拋光。


  6、光刻機

  又名掩模對準曝光機、曝光系統、光刻系統等,常用的光刻機是掩膜對準光刻,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刻蝕等工序。在矽片表面勻膠,然後將掩模版上的圖形轉移光刻膠上的過程將器件或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的過程。

  


  7、離子注入機

  它是高壓小型加速器中的一種,應用數量最多。它是由離子源得到所需要的離子,經過加速得到幾百千電子伏能量的離子束流,用做半導體材料、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器件的離子注入,還用於金屬材料表面改性和制膜等 。

  在進行矽生產工藝裡面,需要用到離子注入機對半導體表面附近區域進行摻雜,離子注入機是集成電路製造前工序中的關鍵設備,離子注入是對半導體表面附近區域進行摻雜的技術目的是改變半導體的載流子濃度和導電類型,離子注入與常規熱摻雜工藝相比可對注入劑量角度和深度等方面進行精確的控制,克服了常規工藝的限制,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8、引線鍵合機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半導體晶片上的Pad與管腳上的Pad,用導電金屬線(金絲)連結起來。引線鍵合是一種使用細金屬線,利用熱、壓力、超聲波能量為使金屬引線與基板焊盤緊密焊合,實現晶片與基板間的電氣互連和晶片間的信息互通。在理想控制條件下,引線和基板間會發生電子共享或原子的相互擴散,從而使兩種金屬間實現原子量級上的鍵合。

  9、晶圓劃片機

  因為在製造矽晶圓的時候,往往是一整大片的晶圓,需要對它進行劃片和處理,這時候晶圓劃片機的價值就體現出了。之所以晶圓需要變換尺寸,是為了製作更複雜的集成電路。

  10、晶圓減薄機

  在矽晶圓製造中,對晶片的尺寸精度、幾何精度、表面潔淨度以及表面微晶格結構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在幾百道工藝流程中,不可採用較薄的晶片,只能採用一定厚度的晶片在工藝過程中傳遞、流片。晶圓減薄,是在製作集成電路中的晶圓體減小尺寸,為了製作更複雜的集成電路。在集成電路封裝前,需要對晶片背面多餘的基體材料去除一定的厚度,這一工藝需要的裝備就是晶片減薄機。

  當然了,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矽晶圓製造需要的設備遠遠不止這些,製造矽晶圓的難度不亞於航空母艦。之所以光刻機的關注度超越了其它半導體設備,這是由於它的技術難度是最高的,目前僅有荷蘭和美國等少數國家擁有核心技術。近年來,國內的企業不斷取得突破,在光刻機技術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前不久,國產首臺超分辨光刻機被研製出來,一時間振奮了國人,隨著中國自主研發的技術不斷取得進步,未來中國自己生產的晶圓也將不斷問世。

相關焦點

  • 製作一顆矽晶圓需要哪些半導體設備
    為了將電晶體與導線尺寸縮小,可以將幾片晶圓製作在同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矽晶粒,但是矽晶圓生產最關鍵的參數就是良品率,這是晶圓廠的核心技術參數,它與矽晶圓生產設備的質量密不可分。 製造一顆矽晶圓需要的半導體設備 製作一顆矽晶圓需要的半導體設備大致有十個,它們分別是單晶爐、氣相外延爐、氧化爐、磁控濺射臺、
  • 光刻機能幹什麼_英特爾用的什麼光刻機_光刻機在晶片生產有何作用
    那麼,光刻機是幹什麼用的呢?   眾所周知,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作為目前世界上最複雜的精密設備之一,其實光刻機除了能用於生產晶片之外,還有用於封裝的光刻機,或者是用於LED製造領域的投影光刻機。目前,我國高端的光刻機,基本上是從荷蘭ASML進口的。
  • 光刻機價格多少_還有比光刻機更貴的設備嗎
    什麼是光刻機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光刻環節的核心設備, 技術含量、價值含量極高。 光刻機涉及系統集成、精密光學、精密運動、精密物料傳輸、高精度微環境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是所有半導體製造設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因此也具備極高的單臺價值量。
  • EUV光刻機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唯一癥結嗎?
    在一顆晶片誕生的過程中,光刻是最關鍵又最複雜的一步。說最關鍵,是因為光刻的實質將掩膜版上的晶片電路圖轉移至矽片,化虛為實。說最複雜,是因為光刻工藝需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刻蝕、檢測等數十道工序才得以最終完成。
  • 淺談光刻機
    首先,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當中一個非常核心的設備,可以說是整個晶片產業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光刻機的精度直接決定了晶片的質量。在製造過程中,通過投射光束,穿過掩膜板和光學鏡片照射塗敷在基底上的光敏性光刻膠,經過顯影后可以將電路圖最終轉移到矽晶圓上。光刻機分為無掩模光刻機和有掩模光刻機。(1)無掩模光刻機可分為電子束直寫光刻機、離子束直寫光刻機、雷射直寫光刻機。電子束直寫光刻機可以用於高解析度掩模版以及集成電路原型驗證晶片等的製造,雷射直寫光刻機一般是用於小批量特定晶片的製造。
  • 從光刻機的發展,看懂ASML為何是不可取替
    63%, ArF乾式光刻機 2%, KrF 光刻機 10%, EUV 光刻設備 21%,檢測設備及 I-line1%。光刻(lithography)設備是一種投影系統, 這個設備由紫外光源、光學鏡片、對準系統等部件組裝而成。 在半導體製作過程中, 光刻設備會投射光束, 穿過印著圖案的掩模及光學鏡片,將線路圖曝光在帶有光感塗層的矽晶圓上。
  • 光刻機or蝕刻機?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光刻機與蝕刻機作為晶片製造領域核心設備,在晶片製造過程中,兩者缺一不可。半導體晶片的生產主要分為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四大環節,目前在晶片設計和封裝、測試等環節我國已具備世界同等先進技術水平,但在晶片製造環節卻差距甚遠,而光刻機、蝕刻機就是這一環節的核心設備。
  • 為什麼光刻機比原子彈還難造?
    阿斯麥公司生產的 EUV 光刻機 | www.asml.com光刻機,這臺可以賣到上億歐元的精密設備,是通過紫外光作為 " 畫筆 ",把預先設計好的晶片電子線路書寫到矽晶圓旋塗的光刻膠上,精度可以達到頭髮絲的千分之一。舉個例子,華為海思成功設計開發了麒麟系列晶片,想要真正做成手機晶片,就需要臺積電利用光刻工藝來進行代工製造。
  • 芯碩半導體:亞微米級光刻機「合肥造」
    光刻機「合肥造」 在芯碩採訪時,正值芯碩公司首臺無掩膜(直寫式)光刻機成功下線,各項性能指標均已達到設計水平,同時首臺晶元檢測設備下線,各項性能指標同樣也達到設計水平。徐錦白告訴記者,國內首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亞微米直寫式光刻機在合肥面世,標誌著我國亞微米級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將被打破。
  • 什麼是光刻機?一臺上億的ASML光刻機工作原理分享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按照用途可以分為好幾種:有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有用於封裝的光刻機;還有用於LED製造領域的投影光刻機。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本次廈門企業從荷蘭進口的光刻機就是用於晶片生產的設備。
  • 半導體設備行業半導體系列10:計算光刻技術管控升級,光刻工藝設備...
    新版《瓦森納安排》是在原有版本基礎上,增加了一條針對EUV 光刻掩膜而設計的計算光刻軟體內容,並保留對符合光源波長短於193m,或MRF(最小可分辨特徵尺寸)小於或等於45m的光刻機的出口管制標準。計算光刻技術是通過對掩膜、光源的正向或反演優化,降低因光波衍射影響光刻效果的程度。計算光刻是採用計算機模擬、仿真光刻工藝的光化學反應和物理過程,從理論上指導光刻工藝參數的優化。
  • 看懂光刻機:光刻工藝流程詳解
    半導體晶片生產主要分為 IC 設計、 IC 製造、 IC 封測三大環節。 IC 設計主要根據晶片的設計目的進行邏輯設計和規則制定,並根據設計圖製作掩模以供後續光刻步驟使用。 IC 製造實現晶片電路圖從掩模上轉移至矽片上,並實現預定的晶片功能,包括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沉積、化學機械研磨等步驟。
  • 半導體光刻機行業深度報告:復盤ASML,探尋本土光刻產業投資機會
    半導體產業鏈分為設計、製造、封測三大環節,設備成為半導體產業支柱。晶片設計主 要根據晶片的設計目的進行邏輯設計和規則制定,並根據設計圖製作掩模以供後續光刻步驟 使用。晶片製造實現晶片電路圖從掩模上轉移至矽片上,並實現預定的晶片功能,包括光刻、 刻蝕、離子注入、薄膜沉積、化學機械研磨等步驟。晶片封測完成對晶片的封裝和性能、功 能測試,是產品交付前的最後工序。
  • 日常生活先有雞後有蛋,半導體世界為何是先有晶片後有光刻機?
    在半導體行業,由於光刻機是用來製造晶片的,因此免不了有人認為,先有光刻機,後有晶片。這個看法是錯誤的。事實是,先有晶片,後有光刻機。這個顛覆常識的故事,還要從晶片和晶片製程工藝的發明說起。為便於理解光刻工藝,了解光刻機的淵源,我簡單介紹整個「平面處理工藝」的流程:電晶體設計師用手工畫出很大的布局圖(相當於現在的晶片設計),對其照相縮微成一張小小的透光片(相當於現在的光掩膜);把矽晶圓切成薄片,塗上感光化學材料,用一束強光穿過透光片
  • 關於國產光刻機,需要了解三個方面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01國產光刻機在晶片製造領域,光刻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設備,沒有光刻機,一顆晶片都造不出來。尤其是生產高端5nm晶片,更是需要EUV光刻機的支持。可是全球光刻機廠商屈指可數,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僅僅只有荷蘭ASML公司。高端光刻機的稀有程度,超乎尋常設備。一輛普通汽車大概有5000個零部件,但EUV光刻機的零部件多達10萬個以上。縱使光刻機製造難度再大,國產企業也沒有放棄對光刻機的研發,在國產光刻機供應鏈方面,我國也是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的。
  • 不只光刻機,我國在這個半導體核心領域也摸到了西方「腳後跟」
    28nm的沉浸式光刻機。在此之前,我國最頂尖的光刻機製程工藝還僅僅停留在90nm,和28nm之間差了65nm、40nm2個關鍵工藝節點。可以說,這次的成就是國內晶圓製造領域一次實實在在的大跨越,極大緩解了因為美國封殺中國科技企業帶來的沉重氣氛和悲觀情緒。事實上,近期我國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好消息不只這一個。
  • 光刻機是幹什麼的
    光刻機是幹什麼的 與非網 發表於 2020-03-15 14:46:00 經常聽說,高端光刻機不僅昂貴而且還都是國外的,那麼什麼是光刻機呢?
  • 號稱「比兩彈一星還高端的光刻機」,到底難在哪裡?
    仍然是困擾我國晶片產業的現實寫照意識的覺醒讓我們開始奮力追趕中國在晶片領域和世界先進水平逐年拉近但有一項卡脖子的難題至今仍然讓中國人難以望其項背這就是光刻機領域上期我們講過荷蘭光刻機霸主ASML的故事作為整個西方尖端科技託舉起來的半導體明珠加上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的鼎力支持其生產的光刻機的毛利可以達到
  • 光刻機中那些我們需要了解的尖端技術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光刻(Photolithography) 意思是用光來製作一個圖形(工藝);在矽片表面勻膠,然後將掩模版上的圖形轉移光刻膠上的過程將器件或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的過程。
  • 光刻機發展分析:光刻機國內外主要廠商與市場現狀分析
    集成電路裡的電晶體是通過光刻工藝在晶圓上做出來的,光刻工藝決定了半導體線路的線寬,同時也決定了晶片的性能和功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導體產業突破技術封鎖,要想開發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就必需要有先進的光刻機。 近期,關於光刻機,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先後傳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