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中那些我們需要了解的尖端技術

2020-12-04 向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光刻(Photolithography) 意思是用光來製作一個圖形(工藝);在矽片表面勻膠,然後將掩模版上的圖形轉移光刻膠上的過程將器件或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矽片上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把集成電路縮小到矽片上的設備),它的原理很簡單,下面就是他的簡單工作原理,但是想製造一臺光刻機有很多的難點。

ASML Twinscan簡易工作原理圖

曝光裝置:圖形的轉移主要是通過曝光設備來完成的。而曝光設備的性能主要取決於三個部分:解析度、對準精度和生產效率。解析度指的是能夠精確轉移到半導體表面光刻膠上的最小特徵尺寸值;對準精度指的是各個掩模和先前可在矽片上的圖形互相套準的準確度;生產效率指的是掩模在固定時間內所能曝光的矽片數量。以上三點是衡量曝光設備性能的主要參數。

掩模:製作掩模類似於我們製作 PCB,首先利用繪製軟體完整地繪製出具有電學功能的電路圖形,然後利用電子束光刻系統將圖形直接轉移到對電子束敏感的掩模上。掩模由鍍鉻玻璃板組成,電路圖形首先被轉移到對電子束敏感的掩模上,然後再被轉移到下面的鍍鉻層上,得到最終的掩模,對於集成電路的製造一般會分為若干個掩模層。光刻需要讓紫外光經過掩膜版,把圖案精確的聚集到基片上。對高精度的光刻,圖案的畸變要求小於幾nm甚至1nm。為了補償畸變,需要對透鏡或者反射鏡精確調節。

大數值孔徑投影物鏡:投影物鏡是光刻機中最昂貴最複雜的部件之一,提高光刻機解析度的關鍵是增大投影物鏡的數值孔徑。隨著光刻解析度和套刻精度的提高,投影物鏡的像差和雜散光對成像質量的影響越來越突出。物鏡的鏡片涉及到材料和打磨,材料要特別的均勻,打磨工藝加工精度可以達到50皮米(0.001納米),這個鏡片是德國蔡司的工人手工打磨出來的。鏡片前六的廠商是依視路、蔡司、豪雅、精工、凱米、羅敦斯德,分別來自法國、德國、日本、德國、日本、韓國。

雙工件臺技術(就是上圖的測量臺和曝光臺),兩個工件臺分別處於測量位置和曝光位置,同時獨立工作,每個矽片在一個工件臺上完成所有的操作。當兩個工件臺上的矽片分別完成了測量和曝光,將兩個工件臺交換位置和任務。這個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在這麼小的製作精度下就是個超難的問題了,測量臺測完送到曝光臺,誤差還是能保持1-2納米,吹一口氣誤差可能就超過了這個精度。

深紫外光刻技術(DUV):DUV採用浸沒式光刻能降低製程。在鏡頭與晶圓曝光區域之間,充滿高折射率的水,水對193nm的紫外光折射率為1.44,從而實現在水中等效波長為134nm,實現45nm以下製程。多重曝光提高精度一種做法是如LELE(litho-etch-litho-etch)。簡單講,就是做兩次光刻,把掩模版的位置錯開。相鄰的金屬線如果做在同一層光掩膜版上,彼此之間就不能做的很近,但如果相鄰金屬線做在兩層不同的光掩模版上的話,彼此之間就可以非常靠近。這樣,我們只要把靠近的金屬分布在兩層不同的光掩模版上,就可以達到之前想要達到的效果。

另一種SADP(自對準雙重成像技術)。先通過較低精度的光刻,做出突起的光刻膠保護層(mandrel)。再在「mandrel」的表面和側面沉積一層厚度相對比較均勻的薄膜「spacer」。使用離子刻蝕工藝把沉積的「spacer」材料再刻蝕掉。由於「mandrel」側壁的幾何效應,沉積在圖形兩側的」spacer」材料會殘留下來。「spacer」圖形的間距是」mandrel」間距的一半,實現了空間圖形密度的倍增。

極紫外光刻技術(EUV):極紫外光刻技術使用波長為13.5 nm的極紫外光,幾乎所有的材料對這個波段的光都是強吸收的,因此極紫外光刻技術只能採用反射投影光學系統。極紫外光線經過由80層Mo—Si結構多層膜反射鏡組成的聚光系統聚光後,照明反射式掩模,經縮小反射投影光學系統,將反射掩模上的圖形投影成像在矽片表面的光刻膠上。難點在要將EUV投入大規模製造中使用需要,需要有250w的輸出功率,雷射轉化為EUV的效率只有0.28-0.56%,要達到使用要求機器必須能夠提供100KW的雷射輸出功率,美國海軍軍艦上的雷射炮功率才只有30KW,這樣對比是不是就更直觀了。因為消耗的能量這麼多,會產生大量的熱,它隨時都處於主動降溫狀態,所以輸出功率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對原理圖中的能量控制器要求就比較高。

(另,製程5nm(1μm=1000nm,1nm為10億分之一米)不是指的晶片上每個電晶體的大小,也不是指用於蝕刻晶片形成電路時採用的雷射光源的波長,而是指晶片上電晶體和電晶體之間導線連線的寬度,簡稱線寬。)

相關焦點

  • 高端光刻機技術——《集成電路與光刻機》|周末讀書
    這個「零像差」是大視場、高數值孔徑、短波長條件下的「零像差」,是在曝光過程中投影物鏡持續受熱情況下的「零像差」。實現這個「零像差」對投影物鏡的鏡片級檢測、加工、鍍膜,系統級的檢測、裝校,以及投影物鏡像差的在線檢測與控制都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為保證產率,光刻機的工件臺與掩模臺需要非常高的加速度與運動速度。同時,工件臺與掩模臺在高速運動過程中需要保持幾納米的同步精度。
  • 關於國產光刻機,需要了解三個方面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01國產光刻機在晶片製造領域,光刻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設備,沒有光刻機,一顆晶片都造不出來。尤其是生產高端5nm晶片,更是需要EUV光刻機的支持。可是全球光刻機廠商屈指可數,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僅僅只有荷蘭ASML公司。高端光刻機的稀有程度,超乎尋常設備。一輛普通汽車大概有5000個零部件,但EUV光刻機的零部件多達10萬個以上。縱使光刻機製造難度再大,國產企業也沒有放棄對光刻機的研發,在國產光刻機供應鏈方面,我國也是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的。
  • 距離頂尖光刻機技術我們還差了什麼,需要多長的時間呢?
    因為華為被打壓的事件,讓很多企業也是開始注重技術的研發,而不再單純地靠著交錢使用國外的技術,而之所以華為晶片斷供就是因為我們國家自己無法製造光刻機,還是要依靠西方技術的,而我們現在掌握的晶片製造最先進的也只是14nm,和現在主流臺積電、三星的5nm相比還差的太多。
  • 荷蘭ASML突破1nm光刻機,那中國訂購的EUV光刻機呢?
    ASML突破1nm光刻機目前世界上等級最高,技術最尖端的光刻機設備是EUV光刻機。這類光刻機用波長在10到14nm的極紫外光作為光源,幾乎每一個EUV光刻機的零部件都至關重要。甚至有的零部件想要調試完成,需要經過上百萬次的試驗,花費十年時間也不為過。
  • 光刻機價格多少_還有比光刻機更貴的設備嗎
    什麼是光刻機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光刻環節的核心設備, 技術含量、價值含量極高。 光刻機涉及系統集成、精密光學、精密運動、精密物料傳輸、高精度微環境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是所有半導體製造設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因此也具備極高的單臺價值量。
  • 光刻機的核心原理是什麼?製造光刻機的難度,需要突破多項高技術
    近日,我國加緊了光刻機的研究速度,製造光刻機的難度,甚至比製造兩彈還難。國外的半導體產業是做到了全球分工,技術整合,光刻機尤為如此。毫不誇張的說,中國要是能獨立造出7nm的光刻機,那麼在數學、光學、流體力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表面物理與化學、精密儀器、機械、自動化、軟體、圖像識別領域絕對都達到了世界最頂尖水平,那麼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基本宣告全面破產了,這絕對不亞於驚天地泣鬼神的操作。光刻機的核心原理就是一個透鏡組,在精度上首先咱們有個概念:我們現在晶片的線條精度已發展到10nm級別。
  • 從未存在的「7nm」光刻機
    假設中芯國際用於生產28納米晶片的光刻機將來用於生產45納米晶片,那麼這臺光刻機原來應該叫「28nm」光刻機,就因為它生產了45nm晶片,那麼他就應該變成更為落後的「45nm」光刻機了?那如果將來它再回來生產28納米晶片,那麼它就又升級成了「28nm」光刻機?但整個過程中光刻機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啊。
  • 1納米需要什麼樣的光刻機?
    打開APP 1納米需要什麼樣的光刻機? 第一行的技術節點(Node)名下面記錄的PP為Poly-silicon排線的中心跨距(Pitch,nm),MP為金屬排線的中心跨距(Pitch,nm)。此處,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以往的技術節點指的是最小加工尺寸、柵極(Gate)的長度,如今不再指某個特定場所的物理長度,而是一個符號。
  • 中國已造出22納米光刻機,更為精密的5納米需要多久?
    如今中國用實力打臉西方專家,目前22納米光刻機已經安排上了,這也標誌著中國如今已經成功突破了光刻機這個難關,既然中國現在已經能夠造出22納米的光刻機了,那麼更加精密的5納米光刻機還需要多久呢?看來這一天也已經不久了。
  • 尖端科技:光刻機,時至今日,全世界只有荷蘭的ASML一家獨大!
    我國的中芯國際早在2017年就預訂了一臺ASML的7nm製程工藝的光刻機,由於很多原因,至今仍未收到貨,可以說「有錢也買不到。」光刻機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才能夠生產,光刻機的技術門檻非常高,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產物。
  • ASML光刻機遭禁運?我國光刻機和極紫外光刻技術發展狀況如何?
    近日,美政府阻撓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向中芯國際出售價值1.5億美元的EUV(極紫外光刻機),ASML與中芯國際終止合作的新聞刷爆了科技圈。儘管雙方均出面澄清無此事,但事情真偽尚未有最終定論。
  • 光刻技術概述及光刻技術的原理
    光刻是集成電路最重要的加工工藝,他的作用,如同金工車間中車床的作用。在整個晶片製造工藝中,幾乎每個工藝的實施,都離不開光刻的技術。光刻也是製造晶片的最關鍵技術,他佔晶片製造成本的35%以上。在如今的科技與社會發展中,光刻技術的增長,直接關係到大型計算機的運作等高科技領域。
  • 我國的晶片,光刻機為什麼從世界頂尖到沒落?
    年,GK3型的半自動光刻機成功研製出來,標誌著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又一次提升。1978年,GK4版本的光刻機又出來了,光刻機的研發之路一路凱歌,1980年,清華大學研製出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機,精度提高到三微米,其精度已經達到了國際主流水平。而到了1985年,機電部研究所已經研製出分布式高精度光刻機的樣機。
  • 中國奮力攻克,號稱晶片技術核心要點,高精度光刻機到底有多難?
    無數電子元器件排列在小小的矽片上,構成了我們今天生活的色彩。小小的晶片隱藏在無數電器中,卻是無數電器的"心臟",如此小巧高效的心臟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卻很少有人關注。諸多人類最高科技產品跨越萬裡來到荷蘭,由ASML生產出成品光刻機,再由此生產尖端晶片,或將光刻機出口至各國由其使用。縱使如此匯聚各國的科技結晶,光刻機的研發還是困難重重。由於要將光線多重反射聚焦,再在微小範圍內達到納米級印刷精度,光刻機對零部件精度的要求非常嚴苛,任何零件都要高度契合。
  • 光刻機發展分析:光刻機國內外主要廠商與市場現狀分析
    集成電路裡的電晶體是通過光刻工藝在晶圓上做出來的,光刻工藝決定了半導體線路的線寬,同時也決定了晶片的性能和功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導體產業突破技術封鎖,要想開發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就必需要有先進的光刻機。 近期,關於光刻機,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先後傳來好消息。
  • 麒麟晶片將斷供,華為應對措施不是尖端光刻機,石墨烯晶片來救場
    我們都知道,臺積電將在九月15號之前完成華為麒麟晶片的所有訂單,兩大巨頭的合作也將終止,他們曾相互促進,相互成就,而如今在華為面臨如此境遇之時,臺積電斷供也是迫不得已,臺積電現能唯一能為老友華為做的,便是加班加點儘量多的生產麒麟晶片,即便如此,短時間生產的晶片對於華為手機的長期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最艱難的路,還得所有的華為人自己去走
  • 華為有能力造出自己的光刻機嗎?
    憑華為的技術和資金實力,當然有,但是:光刻機比研發晶片在技術要複雜許多,資金更大,光刻機生產技術可以說是目前光學科技領域最尖端技術;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們中國不是有企業研發並製造出光刻機了嗎簡單說,我們的光刻機還處在小學文化水平,別人已是高中甚至大學文化水平了。因此,即便華為有能力、有資金研究光刻機,但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也無法生產、製造出當前最尖端的光刻機。----這就是現實!
  • 就算給中國圖紙,也造不出光刻機已經過去,中國專家發聲了
    ,導致我國尖端技術領域受制於人,被別人掐脖子,就比如我國華為就的一個典型的案例。看見這樣的報導,其實這是對我國看見企業的一種羞辱,在十幾年前,由於我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確實在精密製造的光刻機領域沒有能力完成,小小的一塊晶片就如同一個碩大的城市,而要完成這一個城市的前提就是要有光刻機,光刻機製造需要的是配套的產業鏈,每一個細小的零部件都是全世界最尖端的技術,生產是一件事情,其次就是組裝,這樣高精密的機械,組裝都需要全球最優秀的人才,才能完成
  • 了解光刻機的發展歷程,就會明白中國光刻機發展為什麼這麼難
    光刻機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裡我們先回到光刻機發展的初期來看一下光刻機發展的完整歷程,你就會明白中國光刻機如果只是單純地靠市場甚至行業本身推動,是根本無法追上國際光刻機的腳步的!直到80年代,光刻機市場還很小,一年出售十幾臺都算大廠了,因為很多半導體廠商一臺設備能用很多年,因為市場小競爭也很激烈,誰的技術先進就會買誰的。剛開始美國的GCA比較領先,後來由於GCA的鏡片組來自蔡司,不像尼康自己擁有鏡頭技術,因為尼康剛好是做相機的,鏡片都能自己做,這就是為什麼在高端技術行業,產業鏈尤為重要的原因。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說到光刻機,這個一直低調隱匿在晶片產業幕後的人類偉大發明,仿佛一夜之間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今天,IT之家小編汐元就和大家聊聊光刻機的那些事。二、貿易風雲裹挾下的半導體行業中美貿易摩擦從2018年開始不斷升級,影響全球,其中技術封鎖和非法斷供是美國一系列施壓措施的武器之一,以打擊國內一批高科技企業。首當其衝就是晶片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