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合肥去年發現10個新鳥種

  第32個「愛鳥周」昨天啟動,專家推薦不少觀鳥好去處

  昨天下午,合肥市第32個「愛鳥周」活動在野生動物園正式啟動,百餘名學生跟隨觀鳥專家在動物園百鳥園辨識鳥類。記者從安徽省觀鳥會獲悉,去年棕眉山巖鷚、紅尾歌鴝、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出現在合肥。

  據統計,2012年度合肥市野外鳥類調查中發現棕眉山巖鷚、慄背短腳鵯、紅尾歌鴝、普通秧雞、白眉地鶇、煤山雀、紫翅椋鳥、冕柳鶯、冠魚狗、白胸翡翠等10種新鳥種;2012年安徽省鳥類新記錄有灰臉鵟鷹、白胸翡翠、紫翅椋鳥、慄耳鳳鶥、小黑領噪鶥、小鱗胸鷦鶥等6種。

  安徽省觀鳥會會長侯銀續介紹,這個季節,燕子、八哥等夏候鳥陸續飛回合肥,市民熟悉的杜鵑、黃鸝、家燕、金腰燕、綠翅鴨也已現身。在合肥市區觀鳥,侯銀續推薦大蜀山、科學島、巢湖、董鋪水庫等地,還有一些城市公園也可以。

  但一些往年曾在合肥看到過的珍稀鳥類今年遲遲沒現身,侯銀續告訴記者,氣溫偏低可能影響了這些鳥類到達的時間,但也有可能是棲息地環境改變等原因,使得它們「爽約」合肥,另覓其他棲息地。

  據悉,「愛鳥周」活動期間,觀鳥會將舉辦多場觀鳥活動,同時,在三國遺址公園等地,市民還可以看到鳥類知識展板,另外將舉辦鳥類知識講座等。省觀鳥會還列出了本月觀鳥活動計劃,市民可通過郵箱ahbirdsociety@yahoo.com.cn報名參與,也可以在省觀鳥會官方網站查詢信息。(新安晚報 陳麗卿、馬楊)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紫翅椋鳥 成群結隊歇腳揚州高郵湖
    展翅高飛「鳳求凰」比翼齊飛候鳥遷徙季,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分會會員錢治華在高郵驚喜發現一大群紫翅椋鳥。這種在西北地區常見的鳥兒,很少出現在揚州。而這次現身揚州,竟然還是一大群。這對不屬於紫翅椋鳥分布區的揚州來說,成群紫翅椋鳥的出現,絕對是一次驚喜。紫翅椋鳥給錢治華的驚喜,不僅在於它的出現以及它的成群結隊,還在於它們的「顏值」。秋日的陽光,總是那麼清澈。在陽光下,紫翅椋鳥的羽毛顏色會發生奇異的變化——有時呈現藍色,有時呈現紫色,而且藍色和紫色會隨著角度變化而變幻。紫翅椋鳥還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羽毛上的斑點。
  • 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原標題: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晴空生千姿椋鳥集體舞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專家:可能在抵禦天敵亞心網訊(記者趙梅)近日,塔城地區庫魯斯臺草原上空出現了一幕群鳥「起舞」的奇特景觀,數千隻紫翅椋(liáng)鳥在空中不停地變換隊形,時而像一隻蝴蝶,時而像巨人大腳,就像有人指揮它們在空中「作畫」一般。
  • 紫翅椋鳥身上的繁星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之前介紹了幾個瀕危物種,但紫翅椋鳥是最不需要擔心滅絕的物種之一(LC),它們的適應力很強,分布非常廣泛,從學名上既可以叫歐洲椋鳥,也可以叫亞洲椋鳥,甚至北方椋鳥等。我們來一張紫翅椋鳥在北美的分布圖:
  • 黑嘴變黃,紫翅椋鳥將「北上娶親」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記者從江蘇野鳥會了解到,南京的冬候鳥紫翅椋鳥已經由黑嘴變成黃嘴,這代表著它們進入了繁殖期,很快準備北上回家「結婚生子」了。江蘇野鳥會的專家告訴記者,鳥類大規模的「遷徙」即將開始,可能一直要持續到五月份左右,不久南京的冬候鳥可能很難看見,而杜鵑等夏候鳥即將到來。
  • 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
    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這麼壯觀的場景竟然是數萬隻紫翅椋鳥
  • 數萬隻紫翅椋鳥盤旋五家渠周邊莊稼地上空 場景壯觀
    10月10日,正在地裡收胡蘿蔔的顧水萍不經意間抬頭看到盤旋在莊稼地上空的鳥群時驚呼道。  顧水萍是五家渠嘉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當天下午正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1團的種植基地收胡蘿蔔,突然飛來成群結隊的鳥,盤旋在種植基地上空,形成一波又一波鳥浪,「當時收胡蘿蔔的幾十名工人都看到了,我也用手機拍了一個小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好多朋友點讚和詢問是啥鳥。」顧水萍說。
  • 椋鳥科辯識小結
    10.灰背椋鳥雄鳥背部灰色,飛羽黑色,而覆羽具有大片白斑,明顯呈現三色,中央尾羽為黑色,末端白色,雌鳥及幼鳥通常白斑較小,甚至不具有白斑,主要見於華南及西南地區。11.灰頭椋鳥背部、三級飛羽和中央尾羽灰色,整體看起來顏色較為一致,初級飛羽黑色具白斑,指名亞種下體淡棕色,西南亞種腹部白色,臀部略帶棕黃,而且其嘴後端藍色,尖端黃色也明顯可與灰背椋鳥區分,主要見於西南地區。12.北椋鳥和13.紫背椋鳥雄鳥頭部白色,背部紫色,故在一起進行分析
  • 校園新鳥種記錄:白眉姬鶲
    第二天在電腦裡一查看,發現這幾張為白眉姬鶲,後悔沒多拍,而且後來再也沒見,可惜了!白眉姬鶲(學名:Ficedula zanthopygia)體長11-14釐米,是小型鳥類。雄鳥上體大部黑色,眉紋白色,在黑色的頭上極為醒目。腰鮮黃色,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體鮮黃色。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發現絕跡多年的烏鴉喜鵲來了美麗的昆明有著「春城」之稱,也正因春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吸引鳥兒們紛紛飛到昆明過冬。
  • 明溪發現新鳥種
    近日,在明溪縣蓋洋鎮白葉村水口區域,河南師範大學劉偉博士一行在開展拯救明溪珍稀動植物調查時,發現灰卷尾,同時在周圍還觀察到12隻成年鴛鴦。此次發現為明溪填補了一個新鳥種的空白。
  • 「魚狗」、會飛的魚狗是什麼鳥?
    翠鳥大家都知道,但大家知道「魚狗」嗎?很多小夥伴看懂網上有提到魚狗的,想知道這種會飛的魚狗是什麼鳥?其實就是學名翠鳥。其實,網上說的魚狗就是普通的翠鳥,魚狗是普通翠鳥的別稱。翠鳥的別稱 魚狗、魚虎、kingfisher,拉丁學名 Alcedo atthis。因其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或巖石上,伺機捕食魚蝦等,因而又有魚虎、魚狗之稱。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一年多的時間,京山新增了綠背山雀、紅喉鷚、藍喉歌鴝、黑鸛(國家1級)、紅尾鶇等14種鳥種,分別發現於永隆鎮、宋河鎮、新市鎮等地,至此,京山鳥類總數達到了243種。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一年多的時間,京山新增了綠背山雀、紅喉鷚、藍喉歌鴝、黑鸛(國家1級)、紅尾鶇等14種鳥種,分別發現於永隆鎮、宋河鎮、新市鎮等地,至此,京山鳥類總數達到了243種。此次新增鳥種中的蒼鷹、白尾鷂、灰鶴、雕鴞系補錄鳥種。
  • 帶你認識南京美麗的椋鳥家族魚嘴公園、龍袍都有它們的身影
    紫翅椋鳥黑領椋鳥一年四季都有鳥兒在南京棲息,特別是夏秋兩季,能看到眾多鳥類與南京市民和諧相處的景象。一對正在餵養雛鳥的灰椋鳥,每天要捕捉400克害蟲,很多國家都把人工製作的巢箱掛在樹上,以便椋鳥前來安家,幫助人們消滅害蟲。由於其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和保護植物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已被我國一些省區列為地方重點保護鳥類。南京的紫翅椋鳥多在龍袍如今,灰椋鳥經常到南京越冬,甚至8月份就能看見它們集體行動。
  • 1458種!中國鳥類種數最新數據新鮮出爐
    2013年底,V3.0版記錄中國鳥類1434種。從V3.0到V4.0,兩年多時間,中國鳥類種數增加到1458種。    本次更新,新增加了玄燕鷗、鵑頭蜂鷹、紫針尾雨燕、加拿大黑雁、白腹鷺、褐背伯勞、黃額燕、東歌林鶯等一批中國新記錄鳥種。V3.0版名錄的附錄中列出的印度池鷺、藍頰蜂虎、紅眉金翅雀,被發現並列入正式名錄中。
  • 首次發現草鷺 青海湖添新鳥種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最近一次青海湖水鳥監測中,監測人員發現一隻草鷺,這是青海首次記錄到草鷺。圖片由楊守德拍攝 本報訊(記者 吳夢婷 見習記者 王鳳利)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的最新青海湖水鳥監測中,監測人員發現一隻草鷺,這是青海首次記錄到這種鳥類,青海湖鳥種記錄也由此增加至224種。
  • 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金斑鴴
    我一直在夢中希望也能拍攝到這種罕見的鳥種,由於受到地界的影響,金斑鴴根本不可能來到商州的幻想今天被徹底打破,終於圓了我拍攝金斑鴴的夢。今天(10月12日)中午,偶遇幾位攝友在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拍鳥中,好友侯老師和好友趙輝同事發現一隻金斑鴴。他們及時通知了我,由於當時不知是什麼鳥種,我也很納悶,跟著了魔似的趕赴拍攝地點,能拍到新的鳥種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鳳凰傳奇。
  • 福建明溪發現新鳥種:灰卷尾
    9月27日中午,在明溪縣蓋洋鎮白葉村水口區域,河南師範大學劉偉博士一行,在開展拯救明溪珍稀動植物調查任務時, 發現「灰卷尾」,同時在周圍還觀察到了12隻成年的鴛鴦。據福建省林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餘希分析,福建有灰卷尾二個亞種,均為夏候鳥【指名亞種(leucogenis)和華南亞種(salangensis)】,這次出現在明溪的灰卷尾,應該是華南亞種(salangensis
  • 295種!
    去年2月25日,本報報導了揚州記錄到的鳥類為282種,最近,揚州鳥友又有了新的統計,揚州鳥類共有295種。   30多年增加了156種 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95種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60年代起,揚州開始對本地鳥類進行調查。上世紀80年代,揚州大學共統計鳥類139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