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中科院上海藥研所尊重常識!自重!

2020-12-06 騰訊網

健康時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系列評論12

健康時報評論員 趙廣泉

任何一件事情,無論多麼眼花繚亂,它內在的脈絡是清晰的!這個脈絡說的就是規律。

但,就是有人不信規律願逆流而上!

如果說,1月31日深夜中國科學院轄屬的上海藥物研究所通過媒體發布:「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像黑夜中的一聲驚雷,瞬間讓疫情恐慌中的群眾驚醒。

那麼,2月1日深夜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新聞發言人用183個字符宣稱:「向媒體提供的《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文,內容是準確無誤的」表示,儼然是一份向科學,不對,是向常識宣戰的戰書!

前一個深夜,你們的譁眾取寵的核心信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雖說只有47個字符,但像一聲驚雷,瞬間讓疫情恐慌中的群眾驚醒,幾十分鐘之內雙黃連舉國網店斷貨。天不亮就開始在各藥店排隊的群眾,絕大多數沒搶購到雙黃連口服液,還搭進去一個口罩。

疫情防控大敵當前,筆者原以為,此前你們禍亂人心的消息僅僅是玩「失手」了。本來這也就罷啦。但不曾想,你們又擇深更半夜,用183個字符向科學、向常識宣戰!

在遭到業界數十位權威專家、兩院院士、眾多副主任醫師以上的臨床醫生、中藥師,幾乎眾口一詞的駁斥的背景下,筆者釐清的基本事實是:

和雙黃連口服液一樣,所有清熱解毒類中藥,大多都具有抑制病毒和細菌的作用。至於雙黃連口服液能不能在人體內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還沒有臨床實證。而且,《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4年)》顯示,2014年中成藥口服製劑不良反應報告中,雙黃連合劑(口服液、顆粒、膠囊、片)位居當年排名第一。

朗朗乾坤,眾目睽睽。在數千家從紙媒到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數億用戶,一片鄙視、譴責甚至唾罵,在你們一定也能看得見洶湧澎湃的輿情下,你們竟然還底氣十足地放言:「這一結論是基於實驗室體外研究的結果。研究團隊通過實驗室體外試驗證明,雙黃連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作用,下一步還需通過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證實。我所提供的稿件中也提到目前正在開展臨床研究。」

筆者既不懂醫也不懂藥,但筆者所知道的常識是:我想做到的和我已經做到的,不是一回事。實驗室體外試驗證明能抑制病毒,並不等於人服用後就能抑制病毒。通俗地說,在實驗室試管裡的酒精能殺滅所有一切病毒,但酒精能直接注射到人血管裡去殺滅病毒嗎?

什麼時候開始做的?做了什麼樣臨床研究?雙黃連口服液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抑制做到幾期了?毒理、病理做了嗎?一期臨床、二期臨床做了嗎?在多少家醫院?做了多少個對照組?數據在哪裡?如果有,請公布出來!如果沒有,這不是譁眾取寵又是什麼?

上海藥研所和雙黃連究竟是什麼關係?筆者不敢妄加猜測。但我在1月31日深夜你們借媒體發布的消息裡注意到:「上海藥研所長期從事抗病毒藥物研究,2003年非典期間,該所xxx團隊率先證實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狀病毒作用。十餘年來,又陸續證實雙黃連口服液對流感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效應。」

這個不長的段落清晰無誤地說明,在那麼多和雙黃連一樣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口服液裡,為什麼你們單單對雙黃連口服液情有獨鍾?而且追隨雙黃連口服液十餘年如一日,直到昨夜譁眾取寵的一聲驚雷,驚醒了所有被疫情快嚇傻的群眾:不好好學點醫藥常識,是多麼可怕?

很多群眾可能不知道,就是這個喜歡在深夜裡發聲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2003年「非典」期間,還曾發明過「潔爾陰洗液是預防非典良方,病人需吸入服用」的新聞。不信,大家上網查查。

在顯而易見的事實面前,所有強詞奪理的自說自解都只能是越描越黑。從哲學層面講,科學是對常識的反思和求證。而尊重常識,是尊重科學敬畏科學的基礎。

借用微信網友的一個留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雙黃連口服液的買賣咱能不能緩緩再做?即使看到了或是功名、或是商機,咱悠著點好不好?」

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尊重常識!自重!

相關焦點

  • 學術常識—SCI期刊 JCR分區?中科院分區?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的一些基本常識。那中科院的分區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科院分區中科院期刊分區(查詢網址www.fenqubiao.com)是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計量中心根據湯森路透發布的相應年度的JCR數據在每年的10或11月份發布的研究成果,從2004年開始一直至今。
  • 上海分院領導登門祝賀在滬6位新當選的中科院院士(圖)
    上海分院領導登門祝賀在滬6位科學家新當選中科院院士    兩年一次中科院院士增選,全國共有58位科學家當選,上海地區有6位科學家名列其中。他們是: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所林其誰;中科院神經所郭愛克;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林尊琪,上海復旦大學楊玉良,陶瑞寶,洪家興。截止目前為止,上海共有中科院院士87位,佔中科院院士總數688位的12.6%,是除北京之外,院士最多的地區。    日前,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沈文慶院士,副院長姜衛紅分別前往新當選院士所在單位,代表中科院及上海分院,向新當選院士及所在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
  • 請給逝者尊重
    請給李文亮醫生,這個善良的吹哨人尊重!保留做人的道德底線!
  • 嘉定區政府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合辦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
    為集聚和推動教育與科學資源的深度融合,深化嘉定區教育綜合改革,提升教育品質,妥善解決科研人員子女的入學需求,2016年1月19日,嘉定區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在嘉定–高校科研院所座談會上簽署了合作舉辦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學校協議。
  • 中科院上海分院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中科院上海分院「五朵金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再次拿出各自「法寶」,助力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之旅。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負責研製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探測器有效載荷之一,將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分析。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是姿態控制(GNC)分系統的重要單機,是探測器能夠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的重要技術保障。
  • 上海分院領導親切看望中科院資深院士
    9月9日,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朱志遠,前往上海華東醫院,親切看望了吳浩青、嵇汝運、施履吉、張煦等中科院資深院士,並代表上海分院其他領導向他們致以誠摯的節日問候,祝他們節日愉快,早日康復。    朱志遠副院長首先來到復旦大學教授、中科院資深院士吳浩青先生的病房,帶去美好的祝願。
  • 習近平視察中科院上海分院
    5月21日,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楊定華在中科院副院長、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等陪同下視察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技創新工作。習近平指出,上海分院為國家和上海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基礎雄厚,實力強大,在科技創新工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績,具有很高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 請尊重下牛頓!《狼殿下》王大陸扔香囊竟往上飄,還能落回手中
    11月21日,有追劇的網友直接開貼吐槽《狼殿下》的劇情設定,呼籲導演和編劇尊重一下牛頓的標題也是十分吸引人。能讓該網友專門開貼普及物理知識,看來《狼殿下》的有些片段確實違背了基本常識。在劇集中,有段王大陸為了氣走女主扔兩人定情香囊的戲份,而這段戲份正是該網友激情開麥的原因。
  • 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原標題: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科學網1月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1月6日,中科院上海分院領導幹部調整宣布大會在上海舉行。中科院人事局局長李和風宣布任命通知: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中科院原副院長、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恆,以及中科院人事局、上海市科技黨委相關領導出席了大會。
  • 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的科研院所不拘一格培養青年人才
    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因其在猴生殖的技術突破,破格作為正高級工程師引進時,他正向原單位申請副高級職稱,並考慮是否要放棄非人靈長類研究工作。就在不久前,為便於他培養博士研究生,神經所再次將其由工程系列轉為研究系列。  兩次重用,其背後是神經所求賢若渴的迫切,更是對人才的尊重。青年科技人才最具創新活力,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 中科院上海分院:身邊的「大餐」
    作為全國科技周標誌性活動之一,上海分院各研究所也紛紛推出公眾開放日的科普活動,向公眾展示科技的魅力。「視覺與光學」「腦的演化」「生物電與仿生」……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將把10場科普講座搬進位育初級中學,用妙趣橫生的話語解讀不一樣的科學故事。
  • 2018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產業技術情報...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產業技術情報部主要從事科技查新諮詢、專利信息分析、產業技術情報諮詢等業務,因業務發展需要,現公開招聘以下工作人員:一、招聘崗位:1. 產業經濟信息崗 1名2. 生物產業信息諮詢崗 1名二、應聘條件:1.
  • 中科院上海分院在徐匯建立
    上海解放以後,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在1949年6月派遣軍代表、歷史學家李亞農接管了原中央研究院下屬的化學、藥物、醫學、動物、植物、工學等六個研究室和駐滬辦事處以及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室結晶學實驗室、藥物研究所和生理學研究所等三個機構。同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已完成接收的實驗室、研究所很快被移交給新成立的中科院。
  • 【新華社】動物紀念碑背後的生命尊重
    1月2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廖侃研究員在擦拭實驗動物紀念碑。廖侃在檢查「隔離器」內的實驗動物。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婆娑的柳樹下,一座莊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下方,放置了一個藍色中英文銘牌:「謹以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這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悠久歷史的中國實驗動物基地。 元旦假期,這裡有8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精心照料著實驗動物們。
  • 建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 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嘉定合作
    原標題:建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 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嘉定合作 本報訊(記者 彭薇)昨天舉行的2015年上海嘉定科技博覽會上,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嘉定區政府籤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集聚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嘉定),雙方將共同打造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集聚區,推動嘉定在全市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
  • 自重健身運動學——淺談牛頓力學三定律
    本文將給大家帶來的是《PCC手冊》中關於自重力學的探索分析,將牛頓最負盛名的三大定律分析自重健身中的運動力學,希望對大家理解自重健身有所幫助。「力學」研究的是動作,因此,它是物理學的傳統分支。但是在體育和自重訓練中,力學得到了巨大的應用,所以說它具有另一個名稱——「運動學」。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當代科技常識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當代科技常識,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四大高原常識
  • 中科院上海分院表彰一批「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中科院上海分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4日電(鄭瑩瑩)中科院上海分院3日下午舉行第六屆
  • 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招生單位: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招生單位代碼:80115) 地址:上海市嶽陽路3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