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根據主角親身經歷改編,客觀表達現實更讓人久久思考

2020-12-04 在與往事乾杯

電影《何以為家》從一開始就陷入了一種壓抑的氣氛中,讓人憋著一口氣總是喘不過來。導演用最普通的方式展示了最絕望的生活,後勁兒最大的一處就是該電影:根據主角親身經歷改編,其實我們經常關注新聞就知道我們身處在和平的國家是多麼的幸運,同樣生而為人,他們為什麼就要像活在被遺棄的垃圾堆裡一樣,任憑自己發臭腐爛。在順境中標榜自己的精神世界有點像是無病呻吟,在逆境中勇敢善良的一切精神力量都應該是世間的寶藏。超級英雄的電影裡總有英雄拯救世界維護世界安定,而在赤裸裸的現實裡,唯一想要祈禱的只有,願終有一天,世界和平。

影片在電影院的排場一開始真的非常低,相對來說,是非常小眾的一部電影。導演用紀錄片的手法把這些場景和故事用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我想這是最容易打動人心的,這部電影真的是值得用眼淚刷出來的好評。只談一下我的直觀感受,影片長鏡頭居多,長鏡頭給人一種寫實和壓抑的感覺,紀錄片比較常用,這部影片有紀錄片的真實感。導演啟用的大部分為素人,她想表達的意思是這不是電影,也不是表演,它就是真實存在於地球另外一端的事情。感同身受和給予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講不可能,但至少可以做到了解和尊重。

最可怕的,是每個女孩都是這樣的,甚至在她們這樣之後將生出來的孩子也那樣對待。如果我是贊恩我能做什麼,與四十歲的婦女大聲爭吵、用手用腳用木頭咋開門拿回藏起來的錢,還是早早地把小孩賣掉然後跟那個叫梅森的小女孩儘快跑去一個需要敲門才可以被允許進入的房間,亦或是,我和成群的兄弟姐妹呆在逼仄狹窄的房間裡,唯一能收到只是驅逐警告、醫院的死亡通知,或者一些其他與我身份無關的事,也許我和大多數貧民窟的小孩一樣,出生、長大、死亡,連一張身份證明都沒有,太諷刺了。

以前我覺得願每一個善良的小孩都可以被世界溫柔對待,這種話很俗,也固執地認為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邏輯總是成立,與那些由貧困帶來的苦難和不體面保持距離。而隨著和世界不斷碰撞、成長,發現總會有一些東西是不講道理,甚至只能用宿命來解釋的,於是終於承認曾經的自己鋒利又淺薄。也發現看電影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吧,在電影裡學會愛和成長,也在電影裡共情。

小孩控訴的是原生家庭、父母控訴的是戰爭和社會大環境,以前只是了解有敘利亞難民這個邊緣群體的存在,但並不知道他們實際的生活狀況,感謝這部電影的導演透過小男孩幫我打開了一個視角。電影全程很壓抑,但是敘事上並不煽情,客觀表達現實更讓人久久思考。即使是如此糟糕的生活,小男孩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奮力抗爭。感恩和平,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在關注個人生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這個世界的多樣性。不管是對待自己的生活態度,還是對待別人的生活態度,我們都應該保持自尊、善良和責任感。

真實的可怕,戰爭與和平的話題我可能並沒有太大的感觸,但是對於為人父母卻想到了很多,前天才剛找了一個家長,孩子雖然很內向很皮,但是只要好好跟他講,還是能很好的做完作業,正確率也很可以。然而回家作業永遠一塌糊塗,跟他媽媽提了,家長說我能怎麼辦,我盯著他他也不做,孩子外婆聽到了說了她幾句,他媽媽就鬧脾氣走了,看的多了,真的只想說為人父母需要考試,也告誡自己不要變成這樣的人吧。

說實話,我看完這部電影, 除了感覺贊恩很可憐,覺得我是中國人很幸運之外,當時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感觸,可能是因為我沒有過跟贊恩一樣的經歷,沒有辦法感同身受,但是我同事哭的稀裡譁啦的,電影散場,她還坐在那擦眼淚,我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又或許她也跟我一樣只是覺得贊恩很可憐,除了這句話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沒有能力好好撫養,你還會生小孩嗎,我不知道別人的答案,我的答案是我不會,因為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不希望以後別的孩子都有的我孩子沒有,如果那樣,我覺得那就是我的錯。

相關焦點

  • 《何以為家》影評——何以為(wéi)家?何以為(wèi)「家」?
    01何以為(wéi)家?今天觀看了評分達9.1之高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他訴求希望法官判決他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 豆瓣64萬人打出9.1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為何能收穫如此多好評?
    《何以為家》中開頭有這麼一段對話:贊恩說:「我想起訴我的父母」。法官問:「你為什麼要起訴你的父母」?贊恩用冷漠的語氣回答:「因為生了我」。當我繼續追著這部《何以為家》看下去時,隨著劇情的發展心中不自覺就升起了一股憤恨的情緒:生而為人,這劇中的那雙父母應該自慚形穢;為人父母,他們根本不配!《何以為家》是2018年上映的一部黎巴嫩電影。豆瓣電影打分9.1分,在豆瓣前250部經典電影排名中排名34位。
  • 影評|《迦百農》(《何以為家》)
    關鍵詞:兒童、黎巴嫩電影、詩意現實主義、何以為家緒論:《迦百農》(又稱《何以為家》)作為黎巴嫩美女導演娜丁·拉巴基的第三部長片電影,提名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超級英雄本應該是年輕力壯、拯救世界的偉岸形象,可在這裡卻成為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年邁老者,而「蟑螂俠」的角色構建更和贊恩家頻繁出沒的蟑螂形成呼應,暗示不節制生育且生命力頑強。這不僅是對西方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觀念的暗諷,更暗示了在戰亂頻發、物質匱乏、思想觀念保守落後第三世界中,進行所謂精神救贖的荒謬。
  • 《何以為家》此片為何評價如此之高,它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何以為家》此片為何評價如此之高,它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最近無意間看到此片簡介,評價都很不錯,決定仔細觀看,看完後給我的視覺以及心理衝擊都還蠻大的,發現好久都沒有一部電影能像這部電影看完後讓我久久的沉思了。
  • Netflix出品,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劇,不敢看第二遍
    一提到「真人真事改編」,我都心頭一緊…… 因為大多都不是什麼好事。》《何以為家》; 以及令人窒息的美劇《惡行》…… 這些「真人真事」
  • 豆瓣40多萬人打五星,9.1分的這部電影,豈止是年度最佳外語電影
    2019年,豆瓣上有65.8萬多人給《何以為家》給予評價,當中的61.4%打五星,也就是打五星的有40.4萬人,而該年度電影榜單上,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正是該片,得分9.1。如此說來,《何以為家》豈止是年度最佳外語電影,簡直是近幾年最佳電影之一!圖源自電影《何以為家》,下同。
  • 《何以為家》為何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這部影片在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不被愛的黎巴嫩男孩的悲慘遭遇。
  • 電影《何以為家》:揭開生活的面紗,看到的是深不見底的黑洞
    電影《何以為家》是一部由女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的兒童成長家庭劇,上映於2019年4月29日,電影一上映就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票房也達到了15.1億的斐然成績,在豆瓣評分也是高達9分以上,這部電影也賺足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 影評丨《何以為家》,你的平平無奇可能是別人的奢望
    《何以為家》就是這樣一個壓抑、現實的影片。男主贊恩的家庭在難民聚集的社區,一個樓房裡。可房子內部陰暗、狹小,還遠遠不及房子外觀來的漂亮。僅僅12歲的贊恩在阿薩德的雜貨店裡打工。下班時間到的時候,他看到其他孩子坐著彩色的校車,快樂地跑回家。仿佛此刻贊恩跟他們並不是同一個年紀。
  • 骨語是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18個現實案例驚悚刺激
    網劇《骨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骨語》是一部法醫刑偵劇,該劇中將會出現接近18例真實案件,懸疑驚悚,主角們將會相互配合協作,抽絲剝繭,在不會開口說話,卻也不會撒謊的死人身上,尋找真相!   《骨語》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嗎?
  • 《何以為家》:生而為人,何以為家?願所有善良都被溫柔以待
    人的出生我們無法選擇,生命的美好本該應愛而生,向著陽光成長,但世界總有太多的不幸,有些人的出生是喜劇,有些人則註定是悲劇。顯然,電影中的法庭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在中東國家,孩子不能起訴自己的監護人,這是個美好的臆想。贏得全世界旁觀者的一聲嘆息,並不能滅掉燃燒起來的熊熊戰火。幾百萬的難民,不能都像3歲的敘利亞男孩一樣,在海難中被衝上土耳其的沙灘,用幼小的軀體,去為戰爭中的無辜吶喊;更不能像幸運的贊恩一樣,最後得到劇組的幫助,全家移民挪威。
  • 《吞噬星空》動畫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有哪些精彩看點
    《吞噬星空》這部動漫正在熱播中,這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動漫,科技感非常棒,很多網友非常期待這部動畫,那麼,《吞噬星空》有哪些精彩看點?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吞噬星空》動畫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吞噬星空》是根據我吃西紅柿創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 我的公務員面試親身經歷分享
    經常聽人說公務員面試存在種種黑幕,可在小編看來,公務員考試是最公正的考試了。小編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公務員面試的流程。小編經歷的面試是結構化面試(河南等省份採取的面試方式),整個面試流程如下:面試流程:集體集合隨機分組+候考室等待+考場答題+等候成績答題過程:閱讀題目+1分鐘思考+答題下面,小編就一一介紹下整個面試流程和答題過程
  • 《神秘海域》導演:對遊戲劇情無感 不會直接改編
    《神秘海域》導演:對遊戲劇情無感 不會直接改編 時間:2019.07.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Dante
  • 推薦9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現實比電影更加殘酷
    推薦9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現實比電影卻更加殘酷1、《戰爭之王》美國移民尤瑞的家族生意原本是開飯館。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令他踏入了軍火生意的大門,從此開始了販賣武器的「職業生涯」。尤瑞遇事機智,膽大心細,這不僅讓他成功俘獲了美女埃娃的心,還使得他在地下軍火生意中愈戰愈勇。
  • 真實往往更恐怖,推薦六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驚悚恐怖電影!
    NO1 《招魂》,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佩龍一家1971年搬進了一棟他們朝思暮想的房子裡,房子座落在田園風光的羅德島上,風景優美。然而一系列驚悚的事情接連發生,家裡狗的離奇死亡,半夜孩子們被嚇醒呼救。這棟房子變成他們的噩夢。。。
  • 豆瓣高評分電影《何以為家》:被選擇的生命,是一場不自由的悲劇
    有人思考過自己是否擁有對「來到這個世界」的選擇權嗎?也許很多人會隨著成長的步伐,漸漸重視自己在社會中的話語權、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權、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平等權,但很少會想到,來到這個世界是不是自己所情願的。在電影《何以為家》中,一個約十二歲的小男孩贊恩就在法庭上控訴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們帶他來到了這個世界。這個控告聽起來讓人覺得奇怪,因為人們往往謳歌父母賦予子女生命的偉大,但卻忽視了那些一出生便無法擺脫痛苦生活的可憐人。
  • 該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了
    最近因為北京和成都的新冠流調對比太過鮮明,讓很多人對生活有了更多思考:是應該選擇大城市忙碌快節奏的生活?還是選擇悠閒輕鬆的小城市?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能更有意義呢?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荒野生存》中,主角克里斯多福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名校,但是他厭倦都市生活的乏味和枯燥,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 從三個方面看《葉問4》作為真人事跡改編功夫片的成功之處
    所以,我今天會以《葉問》系列電影為例,結合香港功夫片的發展歷程,從家國情懷的展現、家庭情感的表達、武術招式的呈現三個方面,談談這部電影的成功改編之處。那從《葉問2》開始,從佛山來到香港的葉問,真正轉變為了更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英雄形象。同以葉問為主角的《一代宗師》中,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在影片最後來到香港著名的武館街。隨著時代變遷,一代武林中人,紛紛來到香港謀生,街道上林林總總的牌子,「實際上就是整個武林」。
  • 七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泰國恐怖片,千萬不要一個人看!
    《嬰屍》以一家三口意外發現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廟中「鬼嬰」出沒的駭人故事為主線,帶出泰國日益嚴重的「非法墮胎」社會問題,頗具現實意義;此前據報導,影片在拍攝過程中,片場曾曝出靈異事件,被媒體大肆渲染之後更引發影迷關注與期待。比較靈異的地方:一、11分13秒,小女孩後邊樹那有個人,小孩走過去半截人就不見了;二、在14分15秒,副駕駛座方向出現了女人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