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分社)
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10月份進口美國大豆同比暴增近200%與前兩個季度積壓的進口需求得到釋放及另一主要大豆出口國巴西受拉尼娜天氣影響有關。拜登上臺之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或有增加的可能。
據中國海關總署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340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的114.7萬噸大增196.4%。中國10月一共進口869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增加41%。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呂越在分析原因時指出,從美國進口大豆同比出現大漲與後疫情時期中國經濟逐漸恢復後的「報復性」進口有關。
此外,據標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數據顯示,在中國的進口大豆中,近四分之三來自於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美國則供應了12%。而10月份中國進口美國大豆數量大增也與巴西所處的南美洲受到天氣影響有關。
此前由於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商務部於2018年6月正式發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宣布自從2018年7月6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徵關稅措施,稅率為25%。而中國的大豆進口關稅稅率普遍為3%,這導致了美國大豆與巴西大豆相比,競爭力較弱。
但專家呂越強調,進口產品的價格除了受到關稅影響,也會受到匯率影響。拜登政府上臺後偏向經濟刺激政策,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國內通脹,有利於擴大出口,包括大豆出口。因此,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仍將延續現有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方案,或有增加的可能。
而接下來中國是否會降低進口美國大豆的關稅,專家認為,這取決於中美貿易摩擦下一步的走勢。
中美雙方於今年1月在美國華盛頓籤署了作為第一階段協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協議指出,在農產品方面,在2017年基數之上,中國2020日曆年自美採購和進口規模不少於125億美元,2021日曆年自美採購和進口規模不少於195億美元。另據路透社消息,美國農業部曾於8月表示,中國買家籤訂了2020-2021銷售年度購買12.6萬噸美國大豆的合同。
據中國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消息,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9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大豆主產國,更是大豆第一消費大國,近些年中國糧食常年進口大致1億噸,大豆進口八九千萬噸,佔進口量的80%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