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2020-07-26 連雲港手機臺

7月23日12時41分,

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


「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

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

在發射現場,

就有兩名來自港城的90後小夥

張書聖和馮凱倫。

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張書聖出生於1994年,畢業於新海高級中學。2016年7月,他懷揣著投身航天的夢想,來到了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從事火箭測試發射工作,目前已經參與了6次火箭發射任務。


如果說測試發射團隊是火箭的醫生,對火箭進行「全身檢查」,那麼測量系統就是醫生手中的聽診器,成百上千的傳感器遍布火箭重要部段。「我們是傾聽火箭呼吸的一群人」,張書聖說。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參加工作以來,面對龐大的測量系統,複雜的數據,箭上和地面數千臺套專用儀器設備,張書聖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技術資料,虛心向他人求教。短短三年時間,他就成長為發射場最年輕的的電測分系統指揮員。


在今年上半年的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中,張書聖擔任測量系統指揮。當時,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量春節探親人員無法按計劃歸隊。又適逢兩個型號任務並行,一面是箭在弦上的長徵七號改發射任務,一面是捉襟見肘的參試隊伍。張書聖只能既當指揮員又當操作手,白天奔赴指揮大廳、活動發射平臺、水平轉運廠房、垂直測試廠房等現場輾轉不停,晚上組織崗位人員開展回想和預想,對白天測試查漏補缺,對後續測試細緻部署。崗位人員休息後,他還要梳理階段工作和重難點測試項目,擬制應急預案。經過夜以繼日的奮戰,他終於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了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首次擔任指揮員圓滿完成任務的喜悅還未退去,張書聖就已投身到更為緊張的「天問一號」探火任務中。作為測量系統備份指揮員,他擔任系統控制臺這一重要崗位操作手,和本次任務指揮員袁清林密切配合,共同承擔起測量系統測試發射工作。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張書聖說——


「這次任務比較磨人,有時候要連續加班。在燃料加注的前一天晚上,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而第二天加注發射日又要連續工作近30個小時,全靠咖啡撐著。作為控制臺的操作手,一定要細心細心再細心,決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參數跳動,要看到隱藏在數據後面的東西,才能更好的完成測試發射任務。航天人要的就是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儘管遠在文昌,但張書聖一直惦記著家鄉。今年5月,在長徵五號B發射任務結束後,他曾經回來一次。「我每次回來都覺得港城變化挺大的,除了一些城區主幹道,好多新修的路都不認識了。我有時候會陪爸媽出去散步,覺得特別乾淨,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7月23日,高達50多米的「胖五」火箭承載著中國人對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追尋夢想騰空而起,邁出了深空探索的堅實一步。在發射現場,來自東海的馮凱倫激動萬分。


今年27歲的馮凱倫2016年大學畢業後,來到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第一年,他從事的是通信工作。為了挑戰自己,馮凱倫主動申請調整到一線液氫加注崗位,不斷刻苦鑽研,還帶領團隊解決了幾個技術問題。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燃料加注,

是發射任務的關鍵過程。


文昌發射場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氫、液氧和航天煤油。液氫的沸點是零下253℃,易燃易爆易揮發,危險性極強,對崗位操作手和指揮員的要求極高。在「天問一號」發射前,馮凱倫已經參與了5次發射任務。這次,他是「天問一號」液氫加注系統負責人。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馮凱倫說——

「加注系統很龐大,負責人需要有很強的統籌協調和抗壓能力,在面對突發緊急情況時,才能沉著冷靜,靈活處置。7月23日那天,我們團隊是凌晨3點上班,因為要在發射前到現場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我們主要是檢查調試設備,包括巡查液氫儲罐、管路,檢查儀表狀態等。」


在發射前3個小時,馮凱倫和同事從現場撤回到後方加注指揮間。大屏幕上,3D加注顯示畫面裡,液氫汩汩流入火箭貯箱 …… 火箭順利發射。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馮凱倫是東海縣山左口鄉人,畢業於東海高級中學。只要有假期,每年他都會回港城。「我們村裡這幾年變化可大了,修了水泥路和小遊園,路燈也裝上了,到處乾乾淨淨,一看就是現代化新農村的樣子。我妻子在老家上班,每天都會去家後面的小遊園散步。」


「這次發射成功後會休息幾天吧,有什麼打算?」面對提問,馮凱倫靦腆地笑了笑,說如果情況允許,他想回家。


驕傲!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原來,他妻子的預產期就在今年8月。「我也挺對不住妻子的,我們19年就領證了,但因為我工作原因,一直沒有辦儀式。5月份長徵五號B發射任務結束後,我請假回來辦了婚禮,因為疫情,也就是請親朋好友吃了飯。我要特別感謝妻子和嶽父嶽母的理解和支持。」


提到孩子,馮凱倫充滿了期待——


「我和妻子商量好了,如果是男孩小名就叫胖五,女孩就叫果果。胖五是長徵五號火箭的暱稱,因為它是中國目前體型最大的運載火箭。我和妻子為我從事的工作而感到自豪,所以起了這個名字。」


來源丨新華社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飛出航天新驕傲,BJ90書寫中國車新高度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新驕傲。將目光從天空轉向陸地,代表軍工製造最高水平的BJ90,有著全球頂級的造車資源,在高效率以及高品質的生產體系下,也正在書寫著中國車的新高度。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團隊有兩位90後連雲港人
    【連網】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在發射現場,就有兩名來自港城的90後小夥———張書聖和馮凱倫。
  • 「中途修正」後,「天問一號」繼續飛向火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本次3000N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拍了拍「火星」:中國來了!陝西動力助力問天
    但駕長徵御天問,夢啟九州探穹宇!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8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公裡。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已累計飛行1億千米
    圖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稱,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出新裡程,飛向火星
    據國家航天局信息,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天問一號」成就航天夢,BJ90書寫中國車新驕傲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突破了中國航天新裡程。除了九天上的驕人成績,中國智造在陸地上也正在書寫著一段光輝歷史。
  • 從「天問一號」飛向火星說起
    據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近七個月的長途跋涉,預計在2021年的2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繞火星運行的探測工作,然後擇機進行登陸火星,然後在2021年4月23日左右著陸火星。著陸後將釋放一臺火星車,進行為期3個月的火星表面探索工作。
  • 在飛向火星的漫漫長路上,新鄉科技助力「天問一號」永不迷向
    記者李虎成 王永樂通 訊員王朝安 劉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飛向火星的漫漫長路上,探測器和地面之間有根「線」,這根「線」的成功搭建就有位於新鄉市的中國電科第22研究所的參與。該所自主研發的水汽輻射計為「天問一號」提供測控和數傳服務,使探測器在茫茫星海中可以準確定位、永不迷向。
  • 一億公裡的驕傲:中國天問一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圖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
  • 天問一號,「大鵬展翅」飛奔火星,一文讀懂霍曼轉移軌道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北海岸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約36分鐘後進入預定的「地火」軌道,邁出了探測火星的第一步。在環火軌道大約2~3個月的環球飛行後,著陸、巡視組合體將於軌道器分離,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探火任務,這就是大家都在講的「一次性『繞、落、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的著陸時間大約要在5月份了,著陸地就選在火星北半球高緯度的烏託邦平原,那裡曾是一片汪洋。有人說「天問一號」就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振動翅膀翩翩飛向遙遠的火星。
  • 揭秘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
    20世紀90年代以後,火星探測更加頻繁,「火星快車」「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等多顆探測器飛向火星。然而,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到目前只有50%左右。火星探測到底難在哪兒?首先是距離遠。火星距離地球最遠時有4億公裡,最近時大約5500萬公裡。作為對比,月球離地球最近時36萬公裡,最遠時40萬公裡。也就是說,即使火星離我們最近時,也要比月球遠一百多倍。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據中國官媒新華社消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加速到超過11.2千米/秒的速度,之後完成分離,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天問一號」飛向太空,開啟中國人民探索火星的歷程
    未來經過7個多月的在軌運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著陸火星,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總部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和「天問一號」探測器,研製交付了78臺各型發動機。可以說,始於地面發射,終於精準著陸,液體動力的貢獻將貫穿全程。飛往火星,並非像奔月那麼「簡單」。月球離地球為38萬公裡。而奔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的航行時間為7個多月,飛行距離約4億公裡,約是地月距離的1萬餘倍。
  • 天問一號春節前後接近火星
    記者昨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滿月」了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記者8月23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以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嚴密測控之下,探測器已安全運行一個月,各項工作均按計劃組織展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奔赴火星」升空精彩瞬間,圓周率作為VR全景設備提供商,獨家見證5G+VR全景直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時代。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飛往太空,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自從2004年開啟探月工程後,我們國家的行星探索就從未停止過。這次天問一號探索火星,不僅僅是環繞,還要著陸和巡視,相比於首次探月的嫦娥一號,任務全面升級。大家有沒有發現,像中、俄、美探索星球時,除了月球就是火星。那火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讓大家對這個星球情有獨鍾?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一位90後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9月2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