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一位90後姑娘

2020-09-23 四川女性

截至目前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

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

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誰在地面遙控它?

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


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

中國航天人

☟☟☟

「天問一號」從地球出發到達火星

大概需要近7個月的時間

這裡的航天人會時刻看護它的狀態

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

就像是「天問一號」的「私人醫生」

9月21日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這次測控任務

迎來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組建40年來的第一位女調度

↓↓

這位92年出生的姑娘名叫鮑碩

擔任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北京總調度

主要負責下達口令和組織指揮

以及各種實際情況的處理

一次軌道控制任務

大概能有上百句調度用語

她都熟練背誦

談起「天問一號」

她說:「像心頭肉的感覺」

姑娘,真棒!


從載人航天到深空探測

幾十年如一日

中國航天人一直為我國航天事業

保駕護航

未來

他們還將繼續陪伴「天問一號」

助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

來源/央視軍事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個28歲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天問一號9月21日「天問一號擔任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北京總調度主要負責下達口令和組織指揮以及各種實際情況的處理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這裡的航天人會時刻看護它的狀態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就像是「天問一號
  • 伴飛「天問一號」!28歲姑娘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北京總調度
    央視軍事微信公號9月22日消息,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
  • 90後的她,成了「天宮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 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 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誰在地面遙控它?
  • 竟是一位90後小姐姐……
    網友紛紛點讚:太優秀了!據央視軍事報導近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這次測控任務迎來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組建40年來的第一位女調度↓↓↓這位92年出生的姑娘名叫鮑碩擔任北京總調度主要負責下達口令和組織指揮以及各種實際情況的處理一次軌道控制任務大概能有上百句調度用語她都熟練背誦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9月21日「天問一號鮑碩擔任北京總調度主要負責下達口令和組織指揮以及各種實際情況的處理
  • 「嫦娥五號」為什麼聽這個90後姑娘的話?
    工作僅三年,這個90後姑娘已成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首位女調度。「我是北京」,她最常說的這四個字,意味著獲得的莫大認可,也承載著一副重擔——「扮演一個高性能的CPU處理器,不僅要收集大量信息,還要快速分辨輕重緩急,高效處理,為『嫦娥五號』保駕護航。」
  • 天問一號,我是北京
    2020年1月5日的深夜,周日原本就安靜的航天城,在一場大雪之後顯得格外寂靜,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樓前,一輛車緩慢行駛著。又是連續兩周沒回家了,剛剛完成工作的劉建剛今天說什麼也要回家看一眼妻子,往常工作到這個時間,他都會在辦公室對面熟悉的小倉庫裡將就一晚,但是今天的大雪觸碰到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媳婦很喜歡雪,每次下雪都會開心得像個孩子。而現在她已經挺著8個月的肚子,將為人母。
  • 宿州姑娘逐夢「天問奔火」
    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正式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其背後凝聚了所有工作人員的心血,宿州姑娘杜靜嫻,便是其中的一位。杜靜嫻,1995年出生於宿州市碭山縣。2013年,成績優異的她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靜嫻在大學學習知識,也收穫了愛情。其老公張晨曦1996年出生,淮北市人。
  • 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
  • 「天問一號」飛出航天新驕傲,BJ90書寫中國車新高度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新驕傲。將目光從天空轉向陸地,代表軍工製造最高水平的BJ90,有著全球頂級的造車資源,在高效率以及高品質的生產體系下,也正在書寫著中國車的新高度。
  • 天問一號奔赴九天,BJ90鑄就軍工品質
    今年7月份,我國開啟了第一次探「火」行動,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推動下,「天問一號」探測器奔赴九天。近日,據航天消息,正在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來說,絕對是值得載入史冊的。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團隊有兩位90後連雲港人
    【連網】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在發射現場,就有兩名來自港城的90後小夥———張書聖和馮凱倫。
  • 「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啟動
    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郭超凱)「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8月2日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多位航天、天文領域專家圍繞火星探測相關話題,共同打造了一場「探火」的科學傳播盛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
  • 天問一號「滿月」了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記者8月23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以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嚴密測控之下,探測器已安全運行一個月,各項工作均按計劃組織展開。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進入太空後「天問一號」將會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達火星。霍曼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在從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轉移到另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時,消耗最少的能量。
  • 「天問一號」奔赴九天 BJ90馳騁九洲
    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正式啟用,將投入到「天問一號」及「嫦娥四號」任務中,而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重大突破。4.0T V8渦輪增壓發動機,可爆發出300N·m強勁動力要想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到火星,就需要充足的動力,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提供的發射能量正是探測器飛往火星的主要能量來源。
  • 第二次軌道修正後「天問一號」得考慮保暖問題了
    由於「天問一號」發射入軌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發動機開機時長約20秒。目前「天問一號」仍在北京飛控中心的嚴密測控之下平穩飛行,裡程數即將達到2億公裡。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飛行了1億多公裡,它與地球的距離卻才不到2000萬公裡?這是因為,「天問一號」在飛向火星的過程中,是沿著一個機動軌道以弧線的形式飛行,會不斷遠離地球。
  • 第二次軌道修正後 "天問一號"得考慮保暖問題了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介紹,「天問一號」飛向火星期間,會受到太陽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一部分行星的引力會對探測器造成幹擾,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使其飛行軌跡和速度發生變化。由於探測器長期處於無動力飛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誤差會逐漸累積和放大,地面測控系統需要在飛行過程中根據測定軌計算得到的實際飛行軌道和理論設計軌道之間的偏差,對探測器飛行軌道進行修正,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預定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