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軌道修正後「天問一號」得考慮保暖問題了

2020-09-22 中國網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公裡,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測器飛行過程中,對各種原因導致的軌道偏離進行修正,使探測器更貼近理論軌道飛行。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介紹,「天問一號」飛向火星期間,會受到太陽和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一部分行星的引力會對探測器造成幹擾,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使其飛行軌跡和速度發生變化。由於探測器長期處於無動力飛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誤差會逐漸累積和放大,地面測控系統需要在飛行過程中根據測定軌計算得到的實際飛行軌道和理論設計軌道之間的偏差,對探測器飛行軌道進行修正,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預定軌道上。

第二次中途修正安排在第一次中途修正和深空機動之間進行,主要是為修正第一次中途修正的殘餘誤差,瞄準理論深空機動點的位置,同時進行4臺120N發動機的試噴。為此該中心採用了第二次中途修正與深空機動聯合優化控制的軌控策略,在滿足本次發動機最小開機時長的前提下,對於指定中途修正時刻,通過對中途修正軌控方向在慣性空間尋優,使深空機動控制量最小,並瞄準標稱近火點參數,計算中途修正控制參數。

由於「天問一號」發射入軌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精度很高,本次修正量很小,發動機開機時長約20秒。

目前「天問一號」仍在北京飛控中心的嚴密測控之下平穩飛行,裡程數即將達到2億公裡。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飛行了1億多公裡,它與地球的距離卻才不到2000萬公裡?

這是因為,「天問一號」在飛向火星的過程中,是沿著一個機動軌道以弧線的形式飛行,會不斷遠離地球。但與此同時,地球和火星也都在各自的軌道上繞著太陽公轉,呈現出「你走我也走」的狀態。所以,相對發射時的空間位置,「天問一號」的裡程數在迅速累加,而相對地球的距離則沒有那麼快拉開。

一晃間,「天問一號」已經飛行近兩個月,地球上由夏轉秋,我國北方地區甚至不久後就要開始供暖了,而「向火而行」的「天問一號」,也需要考慮保暖問題。

據北京飛控中心專家介紹,隨著與太陽距離的變化,「天問一號」的姿態也要變化:剛發射時,它距離太陽較近,其太陽帆板並不是正對著太陽,而會增加一個角度偏置。如果那時太陽帆板正對太陽,就會吸收過多太陽能,導致發電量過高,多餘的電量無法消耗,會損害電池壽命。讓帆板保留一定角度,既可以滿足供電需要,又能使探測器體溫正常。

相比地球,火星距離太陽較遠,光照小於地球位置處的平均太陽輻射常數,在地火轉移的過程中,「天問一號」獲得的太陽能會越來越弱,到一定時候就要把太陽帆板完全展開,以滿足電力供應。這個帆板的變化將在第二次中途修正後執行。

在調整太陽帆板角度的同時,還要對「天問一號」本身的姿態做出調整控制,確保它和地面通信順暢。既要精確控制太陽帆板,還要調整探測器姿態,這對北京飛控中心的姿態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問一號」還會遇到太陽熱能不夠的狀況,到那時,它只能通過太陽帆板接收光能,而沒有足夠的熱能來保持體溫,這就需要它給自己加電發熱,保持身上的設備正常運行。

不過相比我們生活中的供暖,「天問一號」的加熱更精準。它可以識別出身上哪個部位溫度過低,按區域精準「供暖」,在節省能源的同時保證設備安全。

相關焦點

  • 第二次軌道修正後 "天問一號"得考慮保暖問題了
    楊 璐 宋星光 本報記者 付毅飛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楊璐 宋星光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擬於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4日消息,記者今天(24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 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始,研製團隊就在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飛控工作。隨著探測器的距離越來越遠,通信時延也越來越長。
  • 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推力均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探測器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地飛行中。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據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狀態良好!
    9月20日23時許,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推力為120N的發動機的實際性能。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郭超凱 楊璐)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
    [閩南網]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 昨日 23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 4 臺 120N 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 20 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天文一號在哪裡著陸昨日 23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 4 臺 120N 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 20 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 60 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裡程約1.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擬於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1日消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始,研製團隊就在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飛控工作。隨著探測器的距離越來越遠,通信時延(時間延遲)也越來越長。目前的時延約為30秒,到接近火星時,單向時延可達十幾分鐘、二十分鐘的量級,這對探測器的自主功能要求很高。
  • 利用太陽引力的霍曼轉移軌道,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軌道修正,是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再次瞄準的微調,任何通過計算得出的理論軌道都不可能完美實現,只能儘量通過動態的軌道修正來無限地趨近。天問一號再次登上熱搜,這一次它順利完成了自己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實際性能。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9月20日23時許,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推力為120N的發動機的實際性能。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狀態良好。
  • 權威發布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解放軍報北京9月21日電(楊璐、記者安普忠)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擬於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1日消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始,研製團隊就在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飛控工作。隨著探測器的距離越來越遠,通信時延(時間延遲)也越來越長。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實際性能。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裡程約1.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9月21日消息,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實際性能。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裡程約1.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來源:央廣網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推力均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推力為120N的發動機的實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