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新突破!「天問一號」奔赴九天 BJ90馳騁九洲

2020-11-24 汽俢大師

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正式啟用,將投入到「天問一號」及「嫦娥四號」任務中,而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重大突破。在陸地上,代表軍工製造最高水平的BJ90以全球頂級資源,和高效率、高品質生產體系,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在高端發展道路上的嶄新突破。

4.0T V8渦輪增壓發動機,可爆發出300N·m強勁動力

要想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到火星,就需要充足的動力,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提供的發射能量正是探測器飛往火星的主要能量來源。

而BJ90的能量來源於其所搭載的原裝進口3.0T V6和4.0T V8兩款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可達310kW,峰值扭矩達到600N·m,可在瞬間迸發強勁動力,帶來6.5s百公裡加速和250km/h最高車速。而原裝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不僅換擋迅速、順滑,具有低速平順、高速有勁的動力性能,而且帶來了更高的燃油經濟性,使整車百公裡油耗低至11.6L。

搭載車身穩定系統,讓駕控更自信從容

「天問一號」探測器要成功登陸火星,就要解決定軌問題,這就離不開一個「星敏感器」的裝置,它能精準測算出「天問一號」在太空中所處的位置,幫助其保持穩定姿態,避免偏航。

而BJ90身上也有類似裝置,即可變轉向比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它能實現12m的同級最小轉彎直徑,確保轉向精準、到位,使低速更輕盈、高速更沉穩,從而帶來更加優質的操控體驗;其還採用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可以根據不同路況隨時調整姿態和離地間隙,從而保證車身動態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並有效過濾路面震動;此外,其還搭載了側風穩定控制輔助系統,能在高速行駛時自動介入穩住方向盤,避免車輛偏離正常行駛路線。

自適應空氣懸架+全時四驅系統,從容應對各種路況

火星表面布滿隕石坑、火山與峽谷,這對「天問一號」探測器提出了考驗。「天問一號」攜帶了靈活自如的火星車,它能成功避開火星上的障礙,穩步行駛,順利開展探測工作。

而BJ90也能從容應對不同路況,其採用領先的全時四驅系統,獨有4MATIC技術,可使前後軸動力分配範圍30:70至70:30區間內自動變換,加之4ETS四輪電子循跡系統,可實現爬坡度100%,即便面對沿途坑窪、泥濘等越野路況,也能輕鬆通過;其還針對不同路況提供了標準、運動、舒適、雪地、越野5種駕駛模式,只要轉動旋鈕式就能快速切換,能滿足城市和越野多路況需求。

建設航天強國,是中國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做大做強汽車產業,是中國百年自主汽車夢。如今,航天領域,「天問一號」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赴九天、問蒼穹;而汽車領域,BJ90將承載中國民族汽車工業高端化夢想,馳騁九洲、丈量大地!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奔赴九天,BJ90鑄就軍工品質
    今年7月份,我國開啟了第一次探「火」行動,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推動下,「天問一號」探測器奔赴九天。近日,據航天消息,正在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來說,絕對是值得載入史冊的。
  • 「天問一號」成就航天夢,BJ90書寫中國車新驕傲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突破了中國航天新裡程。除了九天上的驕人成績,中國智造在陸地上也正在書寫著一段光輝歷史。
  • 「天問一號」飛出航天新驕傲,BJ90書寫中國車新高度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新驕傲。將目光從天空轉向陸地,代表軍工製造最高水平的BJ90,有著全球頂級的造車資源,在高效率以及高品質的生產體系下,也正在書寫著中國車的新高度。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赴九天,問蒼穹!天問一號飛行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火星捕獲
    "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截止11月17日,"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11月初,著陸巡視器進入艙和火星車的多個分系統完成首次在軌自檢,結果正常。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天問一號」刷新中國航天新紀錄,BJ90再次彰顯中國智造硬核實力
    中國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以「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為代表的輝煌成就,令每一位國人自豪。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也已經正式啟用,將投入到「天問一號」及「嫦娥四號」任務中,而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這標誌著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有一次迎來重大突破,令世界矚目。
  • 赴九天,問蒼穹!"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實施火星捕獲
    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國家航天局介紹,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乘風破浪的「天問一號」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踏上新的徵程。截至8月19日23時20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飛行距離已經超過800萬公裡,目前狀態一切正常。
  • 連雲港兩名90後助力「天問一號」飛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一飛沖天,「上海製造」全力助推「天問」
    來源:新聞晨報 上海發布 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點火發射!火箭助推器、「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來自上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院長張宏俊介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承擔長徵五號助推器以及火星環繞器的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
  • 天問一號將要著陸在哪裡?
    #宇宙生活指南#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天問一號最初選了2個備選著陸區,有趣的是也和兩艘海盜號(Viking 1和Viking 2)很像,分別是1區(克律塞平原)和2區(烏託邦平原) [1]。
  • 歷史性的一天,萬眾矚目的"天問一號"奔赴火星
    所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受到大眾關注。從掠飛到採樣返回一共有5個階段,並且越後的階段就越難,人類探索火星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共有64次探測項目,但成功率只有43%。「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 《Hi,火星》:「天問一號」,這一路你是怎麼「火」的?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解答。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為了記錄中國航天人的奮鬥精神,展現他們追求的航天夢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於今晚起,每天19:55,連續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故事。
  • 攻克兩項技術難關,青島製造助力「天問一號」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8月29日,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1億公裡之際,CCTV《對話》欄目以「來自火星的一場約會」為主題進行了深入對話。技術實力雄厚在「天問一號」項目攻克兩項技術難關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團隊有兩位90後連雲港人
    【連網】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在發射現場,就有兩名來自港城的90後小夥———張書聖和馮凱倫。
  • 《Hi,火星》:「天問一號」,這一路你是怎麼「火」的?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解答。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振奮人心!嫦娥五號也要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寫道「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和「日月安屬,列星安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