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這裡的航天人會時刻看護它的狀態有時還要對飛行軌道進行修正就像是「天問一號
-
伴飛「天問一號」!28歲姑娘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北京總調度
央視軍事微信公號9月22日消息,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一位90後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9月2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9月21日「天問一號鮑碩擔任北京總調度主要負責下達口令和組織指揮以及各種實際情況的處理
-
90後的她,成了「天宮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 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 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誰在地面遙控它?
-
天問一號,我是北京
2020年1月5日的深夜,周日原本就安靜的航天城,在一場大雪之後顯得格外寂靜,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樓前,一輛車緩慢行駛著。又是連續兩周沒回家了,剛剛完成工作的劉建剛今天說什麼也要回家看一眼妻子,往常工作到這個時間,他都會在辦公室對面熟悉的小倉庫裡將就一晚,但是今天的大雪觸碰到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媳婦很喜歡雪,每次下雪都會開心得像個孩子。而現在她已經挺著8個月的肚子,將為人母。
-
「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啟動
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郭超凱)「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8月2日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多位航天、天文領域專家圍繞火星探測相關話題,共同打造了一場「探火」的科學傳播盛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
-
天問一號「滿月」了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記者8月23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自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以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嚴密測控之下,探測器已安全運行一個月,各項工作均按計劃組織展開。
-
離家4個月的天問一號,獨自一人是否想家了?文昌
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回望地球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胡喆)記者昨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7月2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試驗隊密切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見右圖 新華社發)
-
湖北秭歸:"常娥"送來了「天問一號」,4個領域合作做項目
嫦娥奔月航天科技與宜昌市秭歸縣籤訂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現場捐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火星儀模型。《天問》中的170多問,劃破歷史的天空,印證著中華民族追求真理的堅韌執著。許興利講話2020年4月23日,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
-
加油「天問一號」
據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國慶節小長假之後不久我們的「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運行軌道,慢慢地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據相關人員透露,「天問一號」的飛控團隊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都是一些充滿熱血的年輕人,還有九八年出生的小哥哥,哪怕在舉國歡慶的節日裡他們也一直忙碌在崗位上。
-
宿州姑娘逐夢「天問奔火」
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正式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其背後凝聚了所有工作人員的心血,宿州姑娘杜靜嫻,便是其中的一位。杜靜嫻,1995年出生於宿州市碭山縣。2013年,成績優異的她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靜嫻在大學學習知識,也收穫了愛情。其老公張晨曦1996年出生,淮北市人。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8月23日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火滿月之日。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3日12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奔火路上的天問一號,給地月拍了張合影
圖為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拍攝的黑白地月合影。國家航天局供圖科技日報北京7月28日電 (葉雨恬 記者付毅飛)記者2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目前飛行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飛行路程1.6億公裡「向火而行」的路上他們做了什麼?
2020年9月20日23時許,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順利完成對天問一號的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7月23日發射至今,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在這期間,天問一號與它的飛行控制團隊之間都發生過什麼故事呢?戳視頻!看這些航天人是如何守護天問一號的!
-
「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本報北京7月28日電(記者馮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天問一號,狀態良好!
9月20日23時許,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推力為120N的發動機的實際性能。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狀態良好。為什麼要進行軌道修正?
-
天問一號,狀態良好
9月20日23時許,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推力為120N的發動機的實際性能。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狀態良好。為什麼要進行軌道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