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曾經是伊拉克的一個省,獨立後成為中東強國!

2020-12-05 繡顏看世界

說到伊拉克,小夥伴們第一印象是貧窮還是戰爭呢?雖然現在好多了,但還是不能說這裡發達。但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伊拉克的鄰國科威特。

在1961年以前,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個省,很小的一個省,面積只有1.8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大約100萬,所以並不是很多人知道。但由於資源豐富,它早就被英國殖民了!但伊拉克肯定不願意了。

所以到伊拉克獨立後,曾向科威特示好,希望它能與之合作,因為伊拉克自古以來就是科威特的一個省。但是在這個時候的科威特,在脫離殖民地之後,就帶領這裡的人民獨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科威特在剛成立時情況並不是很好。曾經還被伊拉克收回過一段時間,後因受到美國的保護,才能夠重新獲得獨立,可以說可謂特這個國家的成長史還是挺坎坷的。

科威特的歷史說不上有傳奇色彩,因為這個小國擁有世界十分之一的石油資源,它的能源產業一直佔據了它們國家經濟的大部分。現在這個國家可以說是中東的強國,社會福利行業非常全面。

現在這裡的旅遊業也得到了發展,受到了很多富人的喜愛,也逐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這確實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國家。這裡的建設非常繁榮和出色,有各種各樣的旅遊、購物娛樂和美食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威特城的大寺,這個大寺是這個國家的象徵之一。在這裡深深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是一個非常值得一看的風景!

我不得不說這個小國家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以後後機會去中東旅遊的話,那小夥伴們肯定不能夠把這個美麗而強大的科威特忘記的!

相關焦點

  • 經受過不少苦痛戰亂 伊拉克是個怎樣的國家?
    兩伊戰爭前,伊石油年產量最高達1.75億噸,一躍成為世界第四、中東第二大產油國,最高年收入達250億美元。石油給伊拉克國家和人民帶來了豐厚的財富和收入。1970年,伊拉克人均國民收入僅340美元,到20世紀80年代已達到2000美元,從中東最貧窮的國家一躍而為富裕國家。憑藉石油收入,伊拉克大幅度提高國民福利,實行大、中、小學免費教育,對全體公民實行免費醫療。
  • 美國發起戰爭前,伊拉克到底多富有?至今能做到這4點的國家不多
    不少國家提到美國就色變,雖說二戰後世界上的戰爭已近減少了很多,但是美國卻從沒有停止侵略的腳步,最為熟知的就是中東地區的伊拉克,那麼美國發起戰爭前,伊拉克到底多富有?至今能做到這4點的國家都不多。伊拉克如今依舊是滿目瘡痍,曾經的三次大規模作戰至今都沒能使伊拉克恢復當年的鼎盛時期。
  • 以色列和伊朗誰是中東第一強國?以色列:打伊朗就像碾死一隻臭蟲
    在中東地區,以色列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四次中東戰爭打的阿拉伯聯盟找不到北,最終還將阿拉伯國家成功分化。埃及就成了以色列的夥伴,甚至是準盟友。可以說,就目前來看,阿拉伯國家沒有一個能單挑以色列。即便是組建聯盟,也絕對不是中東小強以色列的對手。
  • 中東反映著帝國主義的終結
    伊拉克在薩達姆·海珊倒臺後發生的內戰、敘利亞在「阿拉伯之春」後發生的內戰以及「伊斯蘭國」組織的崛起共同終結了歐洲帝國主義者在黎凡特地區建立的邊界。第三是美國。歐巴馬總統對這些事態採取明顯的不插手策略,說明美國已經停止在組織並維護該地區穩定的事務中扮演強國角色。沒落下去並在身後留下亂局的不僅僅是帝國。
  • 包圍中東新生國家
    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至今已經過去7年的時間,這七年的時間剛好也是敘利亞國內發生巨變的關鍵時期,美國也將中東戰略的重頭戲壓在敘利亞反對派以及勢力快速崛起的庫德武裝身上,美國想要達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首先是推翻巴沙爾政權,其次是鞏固美國在中東的絕對領導地位。
  • 以前的伊拉克也是一個美麗的國家
    伊拉克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與它接壤的國家眾多,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納傑夫納傑夫(Najaf),伊拉克中部城市,納傑夫省省會,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岸11公裡處的山脊處,距巴格達以南160公裡,是伊拉克境內伊斯蘭教什葉派著名的聖地之一。公元791年納傑夫建城,十世紀後開始昌盛。納傑夫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市內阿里清真寺,這裡保存著第四任哈裡發阿里的陵墓。
  • 伊朗通過強硬法案,中東局勢將被打破,伊拉克或成美伊主戰場
    此次法案的通過,也預示著伊朗的戰火可能要重燃,這也將導致中東地區將面臨戰爭的動亂。 雖然聯合國以及西方國家都在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伊朗方面的法案通過,而美國的航母也正在駛向波斯灣。雖然知情人士表示伊朗會在川普任期的最後幾天進行反擊,但是並不清楚這些話的真實度。
  • 是運氣不好嗎為什麼二戰以後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總是被吊打
    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從有歷史以來,世界強國都是戰勝了另一個強國,從而公認成為強國。所以,世界強國都是打出來的,沒有一個是自封的。 近現代歷史的百十年內,曾經產生過好幾個第三軍事強國。
  • 40張圖徹底看懂:中東恩怨情仇 為什麼老打仗
    16世紀日趨鼎盛,成為世界強國。其領土在17世紀達最高峰。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但奧斯曼帝國於17世紀趨於衰落,在與俄國,奧地利,英國等西方強國作戰中敗下陣來,淪為「歐洲病夫」,失去了其廣大的領土。一戰時參加同盟國陣營。戰敗後被迫籤訂亡國的《色佛爾條約》。土耳其愛國青年凱末爾領導起革命,擊退歐洲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 二戰歐洲和東亞戰場打的火熱,西亞中東國家都在做些什麼?
    如果當年納粹德國的元帥埃爾溫·隆美爾打過埃及,衝出蘇伊士運河,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就會成為德國的盟友,就可以從蘇聯的軟肋下手,與希特勒並肩作戰,只可惜德國的後勤和義大利的"豬隊友"落後了,這種可能性就永遠成為了一種可能。當時有一些心胸小的國家,伊朗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暗中支持德國,與德國一直關係友好。
  • 縱觀中東 | 教派問題安全化形塑中東地區格局 ——以沙烏地阿拉伯...
    什葉派佔主體的伊朗「輸出革命」的戰略對沙烏地阿拉伯(下文簡稱「沙特」)、伊拉克等海灣國家的遜尼派政權產生強烈衝擊,教派矛盾對伊朗與沙特、伊拉克等海灣國家關係的影響明顯增強。其次,2003 年伊拉克戰爭後教派矛盾的新變化。
  • 此國由中東最顯赫的家族統治,被歸為內陸國,卻有一個大海港
    提起巴勒斯坦地區,好像只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其實的巴勒斯坦地區還包括一個國家,那就是約旦。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作為同盟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英、法等協約國打敗,奧斯曼帝國在中東阿拉伯地區的屬地被肢解。
  • 省醫學會專家解析中東呼吸症候群 預防是關鍵,不必過於恐慌
    本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鍾端浪)5月29日,廣東省確診一例被稱為「新非典」的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6月1日,記者從省醫學會、省衛計委應急辦了解到,MERS雖然病死率高於「非典」,但是該病毒傳播率卻比「非典」低,而且可控可防,群眾不必過於恐慌。
  • 中東最悽慘的沿海國,淡水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百姓卻仍舊生活富足
    可事實上中東地區還有更悽慘的國家,它也十分缺水,雖然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沿海國家,但其境內卻連河流和淡水湖泊都沒有,還因此被人們稱為「無水之國」。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淡水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的國家百姓生活卻是十分富足安逸。
  • 地圖看世界;東非大裂谷、新月沃地與中東戰亂.
    中東是亞歐大陸世界島與非洲大陸的樞紐地帶,中東作為三洲五海之地,有著眾多的地緣板塊,而其核心地帶乃是新月沃地,伊拉克和敘利亞分別位於新月沃地的東西兩段。(以色列與伊拉克中東的兩個地區強國都處於新月沃地。)新月沃地北是土耳其,西有埃及,南有沙特,東有伊朗。要成為中東地帶的超級強國,從地緣上就必須擁有新月地帶。
  • 土耳其:在中東北非中亞等地區,到處惹是生非未受大國制約
    土耳其,此國所處的地理位置,真的非常優越,橫跨歐洲大陸,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西臨愛琴海,陸上與敘利亞、伊拉克、保加利亞、亞塞拜然等國接壤。
  • 一本解釋現代中東如何形成、理解當代中東動蕩時局的重要之作
    「一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這個曾經兵鋒直指維也納的大帝國已經沒落。它在歐洲的領土大多已經喪失,而名義上屬於帝國的埃及也淪為了英國的附庸。野心勃勃的英國駐埃及總領事基欽納伯爵已經著手在中東謀取更多利益。戰爭爆發後,奧斯曼帝國加入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與英、法、俄等協約國作戰。協約國並不把這個老氣橫秋的帝國放在眼裡,以為能夠很快戰勝它。
  • 薩達姆因何被阿拉伯人稱之為「中東雄獅」?
    薩達姆是一位傳奇人物,出生在薩拉赫丁省提克裡特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薩達姆19歲就積極投身政治運動,21歲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從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總統,在位期間先後發生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
  • 繼英國後又一強國面臨分裂?最富州公開表態,川普連任就獨立
    首先,川普對很多國家下達了制裁,還派出軍隊襲擊一些國家的重要人物,像前幾日慘死的伊朗少將蘇萊曼尼,他就是被駐紮在中東地區的美軍襲擊身亡的。可以說伊朗國家的所有人都恨極了川普,而且不光是外國人看他不順眼,甚至是美國國內的很多人也反對他。據美國的一份民意調查資料顯示,美國人對川普當臺的滿意度竟然不到40%,這也創下了美國歷史上總統滿意度的最低紀錄。
  • 美國考慮把伊拉克一分為三 分成三個高度自治區
    環球在線消息: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0月8日報導稱,據消息人士披露,由美國總統布希批准、國會成立的一個獨立委員會「伊拉克研究集團」可能會提出把伊拉克一分為三的嶄新建議。  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領導的「伊拉克研究集團」可能建議把伊拉克劃分為三個高度自治的地區:什葉派地區、遜尼派地區和庫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