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沒有豪宅的命,總有豪宅的心,疫情期間跌跌撞撞的總算把房子裝好了,說說入住心得。
裝修前需要設置好各個功能區,這點在裝修前我和設計師早就溝通好。廚房需要預留洗碗機和冰箱這些必備家電嵌入的位置。現在馬上入住,就差把家電、家居這些軟裝買回來布置了。
我買東西很少看廣告,看評論一般也是挑中差評看。沒辦法,現在各家的營銷經費都太足了,到處都是洗腦,打開淘寶,清一水的好評,幾乎篩不出什麼有用信息。我自己也算半個技術宅,這些家電設計、功能看看說明書、研報、論壇大概也都清楚原理。洗碗機我認為還是得買個大隻的,要不然家裡來個朋友親戚,一趟裝不下。這幾年看到好多人都在推那種免安裝的臺上式小型洗碗機,一些大廠商也推出了不少這種,這玩意要我說都是收智商稅的,實際裝不下幾個碗,鍋也不一定放得進去,最後還是得手洗,買它幹嘛?洗碗機拼的是洗滌設計和軌跡算法邏輯,一個決定能不能洗乾淨,一個決定能不能找準地方,說起來和掃地機器人一個路數,所以國產的pass,技術上很難達標。
經過各種對比考量後,基本鎖定LG 14套的DFB325HS和西門子12套的SJ256I16JC,這兩個品牌一直走的都是高端路線,質量都有保證,LG的還是原裝整機進口的,不是那種組裝機,機器外觀顏值也很高,放在廚房嵌入後很有質感。正好父母房子也要裝臺洗碗機,索性兩臺都買回來做個對比,看哪款更適合。
安裝篇
兩款洗碗機的安裝方式,都是嵌入式和獨立式兩用的,之前諮詢過搞裝修的朋友,目前國內櫥櫃的高度在80-85cm左右(含臺面)。如果是需要獨立式安裝,則需要在櫥櫃邊有預留空間,或者是獨立式操作臺設計,這樣洗碗機就可以放在旁邊。當然,如果有預留嵌入式的空間,個人覺得視覺上會更加的貼合。
LG尺寸是600*600*850mm,如果是嵌入式安裝,需要去掉頂蓋,那實際安裝高度就是820mm;西門子的尺寸是598*573*805mm,嵌入式安裝時依然要拆掉蓋子,高度就變為775mm。這兩個尺寸目前也是整個行業主流的尺寸,而作為用戶,首先要考慮的其實就是安裝尺寸,而我家裡的櫥櫃高是850mm,父母家裡是老式裝修,高度是800mm。兩款洗碗機高度雖然只差了45mm,但容量上還是相差蠻大的,也就直接決定了LG的可以放下14套餐具,而西門子僅僅只有12套。
外觀篇
兩款的配色相似但有不同,LG採用的磨砂銀,而西門子則是亮銀色,對於這兩種顏色,個人更偏向磨砂銀的,看上去更耐髒並且不容易留水印跟指紋。
兩款設計理念上最大的不同在於操作區上面。LG是在洗碗機門上方,開始覺得並不能理解,不過等後續安裝好以後發現,這個頂部的安裝,在實際操作時會更加方便,站著就能把洗碗的事辦了。而西門子則是傳統的設計,前方是一塊黑色的觸控操作和顯示屏,每次洗碗時都要俯下身子去操作,實在為難我這1米8的大長腿,這點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也能看出LG的設計更人性化,對用戶生活觀察更細緻。
兩款的頂部都是可以拆卸的,LG採用的是在後方螺絲固定,卸掉後,頂部往後拉,就能拆下。西門子的是將固定的卡口設計在前端,用一字螺絲刀頂住鬆開兩個卡口後,蓋子往後拉,也一樣可以卸下。
為了有更好的對比,兩款洗碗機都安裝到同個位置上做了使用體驗,因為我家是850高度的櫥櫃,顯然LG的會更合適些,貼合度更高,整體效果與櫥櫃相得益彰,被老婆大人連連誇讚。
碗籃對比
內部尺寸和碗籃設計,更能體現洗碗機的容量大小和合理性。因為中餐的碗盤尺寸和西餐還是會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能更符合國人的生活習慣,也是選擇洗碗機很重要的一環。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西門子的碗籃設計,放滿最多可以同時擺放12套餐具:
總共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碗籃主要是放置小碗和杯子等,其中有藍色套的格擋是可以翻下的,而右側的塑料架是有相對較高的玻璃杯提供一個支撐。
底部的碗籃則是可以提供更大的鍋碗盤等擺放,底部多個支撐架子都是可以放倒的。
而筷子和刀叉的擺放是另外設計了一個提籃式的架子,而這個架子在清洗時是放在最底層的,但個人覺得設計的過大,放在下面會影響後續碗盤的收納空間。這個後續實際擺放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了。
那再來看看LG的碗籃設計,相比較西門子更大一些,全部放滿最多可以放下14套餐具:
在結構上與西門子就有很大的不同,LG的洗碗機是一個三層的結構,相比西門子的多了一層筷子和刀叉架。
這個刀叉和筷子的架子可以說直接好評,首先這個空間明顯要大於前面西門子的籃子設計,其次就是平放和豎放,在噴淋設計的洗碗機裡,顯然平放的清潔更全面也更徹底。因為上下都有噴頭噴淋,覆蓋的面更廣也更直接,而豎放的筷子,基本順著水流,如果是麵粉類的食物粘在筷子上,就比較難去除。
這輪對比LG優勢明顯無論是空間還是兼顧平放和豎放兩種擺放的設計都優於西門子。
第二層設計是小碗和杯子,這個和西門子的類似,不過高腳杯的支架被設計在了兩邊。中間依然是擺放尺寸較小的碗盤。
底層的空間更大,而且中間的格擋也是可以放下的,可以放盤子,也可以放下更大尺寸的鍋具。
其實看到這裡,會發現難道14套的和12套的就相差了一層刀叉架嗎,其實並不是,更大的差異和靈活性在第二層的特別設計。
在二層的拉籃邊緣,多了兩個類似把手的設計,兩手輔助兩邊的把手,然後按壓就可以調節這邊的拉籃高度,如果有更大的物品需要洗碗機清洗,比如油煙機的網罩,大的鍋、盆之類的,就可以提起二層拉籃,讓底層的拉籃空間更大。但西門子並沒有類似的設計,這點上LG更勝一籌。
對比差異點
噴淋臂設計
LG的噴淋臂分為頂噴、中臂和底部十字噴淋臂,另外還增加100℃ True steam的設計,就是在門上底部有四個蒸汽發生器,在清洗過程中,可以噴射100℃高溫蒸汽,這個也是目前LG洗碗機獨有的一個設計,在選購時LEO通過資料了解,此前市面上的洗碗機蒸汽最高只能達到80℃。
其實個人認為這個100℃的高溫蒸汽更符合中餐習慣,因為中餐做菜一般以重油為主,而高溫可以幫助溶解油汙,清潔也更徹底。
同時蒸汽分子可以穿透汙染,並分解清理他們。簡單給大家解釋下這段,女孩子用過的杯子往往都會留下一個口紅印,而且很難清洗,原因是口紅裡含有大量的蠟,用蒸汽就可以更有效的溶解去除。
同時,蒸汽高溫也可以除菌,這點西門子也有類似的功能,兩款洗碗機都是號稱可以99.99%除菌,但實際上還是略有差別,這點在稍後的除菌對比中給大家詳細講解。
西門子同樣採用三層噴淋設計,不過最大不同,底部主要噴淋臂採用的是波浪形噴淋臂。底部的噴淋臂是一個九孔設計,在清洗時會形成立體型波浪效果,從而達到清洗的效果。
可以看到相比較西門子,LG十字旋翼不僅僅是增加了兩組噴臂,其中有兩個噴臂外面包了一層金屬材質,而這個噴臂是可以有一定角度轉動的,會形成一個更多角度角度噴射,而最後的效果是1+1>2的,再結合100℃蒸汽對清潔的加持,整體來看LG略勝一籌,具體效果如何我們還是通過後面的實際結果來演示。
除菌模式
兩款洗碗機都有除菌的功能,只是除菌方式略有不同,LG是通過100℃高溫蒸汽實現除菌的效果,據權威機構檢測,除菌率達99.99%。在洗滌的時候高溫蒸汽也可以幫助油汙溶解,這點會在後面實際體驗的測試中體現。
而西門子則是通過晶蕾礦石製造高溫實現除菌的效果,除菌率同樣達到99.99%。
兩者的原理類似,都是通過製造高溫達到除菌的目的,只是最終效果不盡相同,LG致淨的可以達到100℃高溫,而西門子僅有72℃。雖然兩者都有專業機構的認證,可以對大腸埃希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實現有效除菌。但細菌依然是在不斷進化的,今年的新冠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只是28℃的差異,但這28℃對某些細菌來說或許就是TO BE OR NOT TO BE的距離。而且更高的溫度也可以達到溶解油汙輔助清潔的效果,這輪對比我更青睞LG。
烘乾方式
LG洗碗機在清洗完成後,冷凝+自動開門烘乾,在機子內壁的左側有冷凝器,在機子上方會有電機將洗碗機門自動頂開,整個烘乾過程分為兩步,通過冷凝器烘乾碗碟,然後開門,通過餘熱排出洗碗機內部的溼氣,也能有效減少機子內部的氣味殘留,然後通過兩種模式結合,烘乾效果成本和時間上更加均衡。
西門子則是採用晶蕾烘乾,原理是利用天然礦石晶蕾的多孔性,在烘乾過程實現不消耗額外電能來將洗碗機內部的溼氣吸收,同時釋放出熱量,以達到烘乾餐具的效果。但這種成本較高,時間相對比較久。
洗滌程序
LG洗碗機操作程序一鍵完成,設計了10個功能按鍵,8種模式可選,分別是智能洗、強力洗、呵護洗、清新洗、節能洗、渦輪、定製程序、設備清潔、漂洗和快速洗。
西門子洗碗機的按鍵分類是超淨洗、日常洗、智能洗、節能洗、即時洗和單烘乾,在按鍵功能的設計上,相差並不是很大。
但在LG洗碗機並不是那麼簡單,還多了兩個特殊的功能,雙分區洗滌,半負荷洗滌。根據不同的餐具來調節上下噴淋臂的強度。比如下層的碗碟較厚和油汙較多的,而相對輕微汙垢的碟子類可以放上層,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模式三,如果是都比較油膩那種,那就上下強力清洗,選擇模式一,而模式二則是上下都是比較柔和衝水。
半負荷是按下控制鍵右側單層鍵,可以選擇單獨上層或者單獨下層清洗,這樣區分後更節能也更節約時間。從這個雙分區洗滌和半負荷洗滌模式的設計,可見LG洗碗機的用心之處。
實測體驗
從目前來看,兩款洗碗機最大的區別,一個容量、噴淋方式和烘乾方式。那實際效果如何,找了家裡不同尺寸和形狀的碗盤來試了試。
西門子洗碗機
LG洗碗機
找了家裡幾套不同尺寸的碗盤,應該說西門子的洗碗機在按照要求擺放的情況下,三口之家的碗盤完全是可以容納的下的,但筷籠的設計是個敗筆,不僅佔用過大的空間,豎放也影響部分筷子和刀叉的清潔效果。而LG洗碗機,則對於更多不規則的碗盤更友好,不用可以的緊湊擺放,再多點的碗盤都可以。當然,畢竟LG是14套洗碗機,容量相對也會更大一些。
烘乾方式體驗
對於自動開門和晶蕾烘乾,網上也有很多的說法,不過實際測試結果卻有點出乎自己意料。LG自動開門烘乾,開始總覺得會幹燥的不夠徹底,當清洗完成後半小時左右打開洗碗機的櫃門,碗盤和杯子上完全沒有水跡,僅在底部發現一點點水滴殘留。
而西門子的晶蕾烘乾,半小時後打開,首先在有凹槽的碗底發現有水殘留,而底部和壁上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特別是底面那個壁上,完全都是水珠。也為此和官方客服聯繫,表示晶蕾烘乾第一次使用確實會有殘留,後續多次使用後烘乾效果會更好些。而且這個問題在很多產品評論裡也有看到,估計確實需要後續用後再來比較。
那個碗底部的水殘留還是有點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擺放的問題。
實際清洗效果
當然,洗碗機最大的功能還是洗碗,能不能洗乾淨才是最大的考驗,找了不同材質的器皿來做個清洗對比。為了更加的直觀,分別找的是汙漬類似的三件物品。
LG咖啡杯的清洗效果。
西門子咖啡杯清洗效果
兩個都是陶瓷的咖啡杯,都是同樣底部有咖啡漬殘留,兩款洗碗機清洗效果都非常不錯,洗完後都幾乎和新的可以媲美。
LG清洗搪瓷鍋的前後效果。
西門子清洗搪瓷鍋的前後對比。
兩個搪瓷鍋(前面為湯鍋,後面為奶鍋)都是因為油炸了食物後,底部留下黃色的焦底,用了各種洗滌劑都無法清除,再看兩款洗碗機下效果對比。實際清洗效果沒有清洗咖啡杯那麼徹底,底部依然可以看到有淡淡的汙漬。西門子清洗的那個奶鍋,側面的汙漬完全沒有去除,依然存在,不過這個和鍋擺放的方向應該也有關係。
LG清洗油網
西門子清洗油網
油煙機油網內外兩層,LG清洗的內側油網,油汙更重,面積更大,而西門子的外側油網,因為日常有表面的清洗,僅在底部有較厚的油汙。不過實際清洗後,LG的實際效果要好於西門子,肉眼可見對比效果。
從目前兩者對比的差異來看,首先LG的十字旋翼噴淋臂作用不可小覷,相比波浪型噴淋,十字旋翼噴淋頻率更高,衝洗更徹底,而且兩款洗碗機噴臂上出水孔LG也明顯要多於西門子。
除此之外,LG洗碗機100℃高溫噴淋更是進一步的溶解重油汙,而西門子最高溫度僅為72℃左右。真是實踐出真知,對比方見高下。
從目前來看,清潔效果最好的還是陶瓷碗和玻璃杯,兩款洗碗機幾乎都可以清洗到和新的一樣。在日常的清洗上,兩款都可以說可以勝任,但在更深層次的油汙清潔上,LG確實更勝一籌。
噪音測試
任何的家電都會產生噪音,但家電產品過大的噪音會影響人的睡眠,特別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所以,噪音的控制特別的重要,兩款洗碗機都是號稱低噪音設計,LG的實際測試為55.5dBA,而西門子的實際測試為58.2dBA。在洗碗機的旁邊有一臺冰箱,還有樓下是剛好有個地鐵的建築工地,在近距離測試情況下,這個數據可以說非常優秀了。而且這個工作噪音在廚房外完全不會被感受到。
耗電量測試
前面LG在智能洗擋位工作3小時左右的耗電量,1.205度電,後者是西門子智能洗擋位,耗時2小時49分,耗電量為1.64度。但這個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電費按峰值電費0.5元計算,一次清洗還不到一塊錢,一個月不到30塊。
手機控制
兩款洗碗機都可以實現手機遠程控制,LG是通過APP,而西門子則是通過微信小程序,在控制內容上兩個差不多,洗滌完畢後都有推送通知。相較於個人習慣而言,LEO比較討厭下載APP,因為對手機內存實在不友好,且LG的APP第一次連接時間比較長。
無論是哪種模式的控制,都是作為洗碗機的一個延伸功能,作為近場工作的設備,LEO並不特別CARE是那種遠程形式,畢竟洗的乾淨徹底才是關鍵。
最後總結:
通過外觀和各種功能的測試對比,在清洗日常的碗盤方面,兩臺機子表現都不錯,畢竟都是行業的領軍品牌。而在清洗重度油汙方面,LG的清洗效果更好一些,西門子的還會有殘留。另外,在烘乾功能上,實際測試是開門烘乾效果更好,但如果是按照西門子客服的說法,晶蕾烘乾需要多次使用後效果會變好,這裡就不做結論,不過需要使用多次叫多次呢?萬一要是沒改善,就只能為空頭支票買單了(並不想)。
其他方面,噪音、耗電量方面,兩者差異並不是很大,LG略勝,而在手機控制上,LG的功能更全面些,但需要單獨下載APP,西門子的微信小程序不用單獨下載APP,這點就看個人喜好了。
如果給兩款洗碗機打分,從價格到各方面的體驗,LG的可以拿到9分,西門子的姑且就6.5分吧。好了,本次對比評測到此結束,如果您正好有需求購買洗碗機,希望本次對比評測能對你有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