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美呢?其實,美沒有標準,完全定義美是不可能的

2020-12-05 文眼看世界

想要說清什麼美,是困難的。

——蘇格拉底

想要創造美,就應該拒絕真實,同時又頌揚它的某個方面。藝術可以懷疑真實,卻不能逃避真實。任何藝術想要表達美,就得首先面對真實。

美一旦被喚醒,就像暴君。就像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和藍得令人眩暈的星空,能瞬間讓我們臣服。

身體美是我們的追求,但精神美,才是一個人此生的修行。

美沒有標準,也沒有共識,如果非得說出個標準,健康美和自然美肯定是全球都可以公認的第一條。健康和自然,除了肉體更指靈魂。

我們似乎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靈魂變得高貴,但是卻為世俗所牽絆,我們很想做自己,變得真實、健康和自然,但往往為了自己和他人都在說著自己認為合適和討好人的話,生怕別人討厭和不喜歡自己。由此,我們遠離了美。

美沒有標準,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尺寸。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對於美的理解。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心有多廣,認知邊界有多寬,他對於美的理解,發現和欣賞就會有多深刻。

美沒有對錯,它只是一個循環,一個輪迴。 不同時代,同一種美有不同的解讀,而不同的美在同一時代下卻又可能有著相同的共識。

美不在於存在,而在於發現,在於揭示。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是否用心去發現,並且用恰當的藝術語言或創作手法去揭示。

美是無法定義的,它來自於一種變化,就如同自然中的萬物。

倘若人能長生不老,生命就像山野中的草露和煙霧一樣永不消散,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情趣可言呢?人生正因為沒有定數,鬥轉星移,變幻無常,才妙不可言,才顯得更加美麗和富有魅力。

天地萬物中,人是最長壽的。蜉蝣朝生夕死,夏蟬不知秋冬。人若從容淡定地生活,一年之間可以過得安然漫長;若貪婪到斤斤計較,生活得行屍走肉,即便活上千年,也覺得生命短暫如黃粱一夢。在這個世上活得時間越長,恥辱和悔恨的事情就會越多。人生有四十年,便足夠了。超過四十歲,就會慢慢地失去羞恥心和價值感,越來越喜歡擠進人群交際,扎進汙濁之中不自知。到了晚年,又溺愛子孫,因為期待親眼看到他們成家立業,就更加希望長命百歲,愈加貪圖世俗名利。這樣的人生,毫無品位。這樣的生命,毫無美感可言。

相關焦點

  • 究竟是誰定義了美的標準?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中性風是大部分人還不太習慣的,說白了就是「非主流」。很多人說她沒有女生該有的樣子,對她惡語相向。但是這些人其實根本就不了解真正的她,也不了解真正的女性。 之前春春被問到「你覺得女性的美應該是什麼樣」的時候,她說:「女性的美應該是不被定義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價值。
  • 散文:關於美的定義!
    關於美的定義,一直都是人們喋喋不休熱論的話題,那究竟美有定義嗎?該如何定義?對於這個刺手的問題,我認為應該用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對美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對待美都有自己的看法,一千個人就有可能有一千種不同的看法。
  • 各個時代對美的標準定義,以及我們眼中的女演員們美的標準
    這時,說以胖為美,並不確切。在《步輦圖》中所畫女子,並不是很胖。只是流傳下的部分雕塑,圖畫,大部分都是圓臉,稍胖的女子。所以,不免大家被大家誤會。楊玉環是四大美女之一,她當時的身高165釐米,體重68公斤,其實不算很胖,只是稍微豐滿。唐朝追求富貴之美。宋元時期,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變化和發展,逐漸開始欣賞淳樸淡雅之美。女性開始追求內斂、清雅的氣質。
  • 你心目中對女生美的定義是什麼?
    美,每個人都不陌生的一個字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美有不同的定義,那你對女生美的定義又是怎樣的呢?你是否調查過身邊的人對美的定義,自己是否思考過自己對美的定義。美,內心的美,外貌的美,各不一樣。其實,當今社會更多的人會選擇化妝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一點,其實畫淡妝還是不錯的,偽素顏嘛,讓自己更自信一點,可以理解。我特地調查過我身邊的人對女生美的定義,一群哥哥姐姐誒,嘿嘿,超愛他們。大部分都是看內心的美,因為朋友告訴我,長得漂亮的,心不一定好,女生大部分定義的美還是自我修養,當然也有內外兼修,再加上道德品質,素養是個關鍵,我自己的認為,要有修養,不管你是誰,長得什麼樣。
  • 告別傳統美的定義,新時代女性值得萬千種不一樣的美
    資訊商業告別傳統美的定義,新時代女性值得萬千種不一樣的美 回顧歷史,傳統中國女性把魅力綻放在家庭裡,評判美的標準卻立於女性身外到底什麼才是女人真正的美?新時代發展當下,傳統女性所隱忍和捨棄的個性與自由,正逐漸成為了新一代成熟女性美的表現。女性之美不再需要抹滅個人魅力、犧牲自己的青春來成全家庭、成全兒女。他們重新發現女性的美,為撕掉傳統女性的人生標籤、釋放天然女性個性魅力搖旗吶喊~
  • 如何定義真正的美與醜?
    美與醜,「美」是外邊美同時也得心靈的美,如果遇到的人外表美麗而內心醜陋,我們覺得是美還是醜,也有人美心善美,同美反之「醜」並不外表不好看就如醜,心善如美。對每個人而言,在每個人眼裡美的標準不一樣,如常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美與醜有多種詮釋。
  • 美是什麼?——「蘇格拉底論美」之課堂筆記
    柏拉圖之《大希庇阿斯篇》寫的是蘇格拉底與一個智者的談話,內容是關於美是什麼,更確切的說,蘇格拉底要求對方給出一個美的定義。從文中可以看出,希氏首先是不明白定義是什麼意思,他只是舉出了幾個美的事物,如美是漂亮的小姐,是好看的馬,或者是黃金,當然被蘇氏無情反駁。
  • 女神美出新高度,再次刷新人們對美的定義,網友:是我迪沒錯了!
    女神美出新高度,再次刷新人們對美的定義,網友:是我迪沒錯了!相信大家在心目中都會有對美的定義與標準。每個人喜歡的美也不一樣。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美,都各自尤其獨特的魅力。那麼是否會有人可以將多種美集於一身呢?是否有人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審美呢?
  • 美的定義是什麼呢?這十大美麗指數讓你詳細了解你的美!
    很多時候,我們對美的追求往往會演變成一種苛求。在大街上,我們不時的會看到一些柔弱得像一陣風似的年輕女性,瘦身減肥也不僅僅是一種對時尚的追求,更應該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但對於瘦身,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術是美的體現,但美是什麼呢?
    但正像英國近代美學家卡裡特所說:「人類很少長期滿足於僅僅創造或領悟關,而不試圖也去理解它的所作所為。」於是,關於美是什麼等等問題便成了理論研究的對象。在認識美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一個很簡而易懂的問題。「什麼是美」與「什麼是美的東西」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拒絕物化:完美女性的定義就應是各美其美,不受定義
    24小時任勞任怨、隨叫隨到、且完全不會反抗,這樣的「犧牲」了自我的個性,完全是作為他人附屬品而存在,是為了討好與迎合而產生。完美的外形與絕對服從的性格造就了男性眼中的完美小愛,她是男性心中完美伴侶的標準,是物盡其用的典範,是手掌把玩的新寵。作為影視作品中創造的角色,小愛的出現看似是荒誕的,但她的背後卻站著無數有著相同經歷的女性。
  • 《談美》:真正的自然美是藝術美,與社會認同感無關
    我們看到一張臉,認為它太長或太短,就會綜合長短,確定一個均衡的數值為標準和理想,並稱之為美。自然本身並無美醜之分,人用自己的觀念劃分混沌世界,形成了美醜。常人所謂自然美,實質就是合乎人的標準,事物處於我們認為的常態之中,反之,自然醜,就是不合乎人的標準,事物處於我們認為的異常之中。
  • 當你雙目失明 該怎樣定義「美」?
    美到底是什麼?得了癔症了。天天想,夜夜想,沒日沒夜的想,就是想看一眼。美很吸引人是吧?——《推拿》中國日報網5月7日電(愛新聞 信蓮)長的不好看怎麼辦?身材不好怎麼辦?在這個看臉的世界,你是否有過這樣的苦惱呢?微博上的美女打人,也會有一眾粉絲叫好,男神吸毒或是辱華,依舊有腦殘粉無底線的支持。顏值在現代社會裡不斷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 員工:你對美的定義是什麼?
    「你對美的定義是什麼?」「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叫美?」yamy受辱,3分鐘短視頻被罵12次醜!你可以說在你的審美觀中,Yamy這樣的女性不算漂亮的那一類,也可以說你不喜歡這樣的長相。但是那一句,「Yamy就是醜,超級醜,有人不認同嗎?」是什麼意思?當然有人不認同啊,大把人不認同,只不過Yamy沒有長在你的審美點上罷了,但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喜歡吧?
  • 美醜之說:美與醜是自然的選擇,從來不需要我們定義
    認真的去看楊紫的模樣,很多人說都不屬於漂亮的樣子,可是在我看來,楊紫看上去讓人舒服的模樣,不正好也是屬於美的一種嗎?說到美醜,其實首先想到的是很古老的壁畫。因為有了壁畫,我們才開始對藝術有了研究,我們的世界才擁有了更多的色彩和記錄。不論是遠古時期的簡單壁畫,還是作為古董被保存下來的埃及壁畫,不論哪一種,都能夠讓我們有著不同的感受。
  • 《老子》第二章(上)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人們對美的認知千奇百怪,對女性的美更是有各種各樣的定義!
    人們對美的認知千奇百怪,對女性的美更是有各種各樣的定義。但是總有那麼一種人,他可以突破人們對於美的傳統認知,用她獨特的氣質和風情,讓人感受到那種超出視覺感受以外的美。她就是舒淇。說起舒淇人們第一反應就是性感。
  • 相貌美是平均值?研究發現,美的標準還真能量化
    我是畫畫的,自以為對美學,對美是什麼,多少有一些了解。但是看了一本關於「美學」的書後,大開腦洞,裡面居然出現了一個奇葩觀點——說「美」是平均值,簡直匪夷所思。在平常的認知中,「美」這玩意兒,屬於藝術,是一種純主觀的心理感受,說不清道不明,你說美,他說不美,沒個標準。
  • 數學之美,藝術之美,科學之美,生活之美,其實是相通的
    但從時間維度看,卻不一定是時間最短。伽利略曾說,這應當是一條曲線,這固然對,但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曲線,這直到伯努利時代才徹底解決,這條曲線就被從此命名為最速降線。拋開背後的數學知識,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可能從「最速降線」 問題中找到對工作、生活、感情的啟示。
  • 21世紀,女性美的新定義
    如:商業界格力電器的董明珠、華為公司的孫亞芳和阿里巴巴的彭蕾;自媒體人楊瀾、齊魯豫;主持行業的董卿、謝娜;娛樂圈的楊冪、章子怡;外交界的華春瑩、姜瑜等等,舉不勝舉,甚至連三歲就失去雙臂的雷慶瑤,都在不斷向世界不斷展現著她的樂觀、出色和女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