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材到頭腦,都為了取悅他人而定製,
從誕生到反覆返修,都是為了愛與和平。
被需要,就要做完美付出者,
被傷害,就要做完美受害人。
「我叫小愛,我是完美女孩2020,型號是Novo300080,我從各個方面都是完美的,皮膚,體重,三圍。」
昨日,楊冪出演的《完美女孩》正式上線,她扮演的機器人小愛是科技的產物,是為了迎合他人需求而產生的服務型機器人,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為他人帶來愉快。24小時任勞任怨、隨叫隨到、且完全不會反抗,這樣的「犧牲」了自我的個性,完全是作為他人附屬品而存在,是為了討好與迎合而產生。
完美的外形與絕對服從的性格造就了男性眼中的完美小愛,她是男性心中完美伴侶的標準,是物盡其用的典範,是手掌把玩的新寵。
作為影視作品中創造的角色,小愛的出現看似是荒誕的,但她的背後卻站著無數有著相同經歷的女性。
生命不息,PUA屢禁不止
因去年北大女孩包麗為「愛」自殺一事而飽受爭議、遭到屢次禁封的PUA又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12月初,有記者經臥底調查發現,市面上仍有部分打著「戀愛指導」名義的機構,收費教PUA課程,將男女之間從「邂逅」、相識到發生性關係,變成一套可以快速複製的標準化程序。
女性被稱為「獵物」,將女性「TD(推倒)」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各類交友軟體是導師和學員的「實訓基地」。「教學」過程中,大量學員與女性聊天記錄截圖發在學員群裡,回給對方的一句話,往往經過百名學員和導師集體討論。這些截圖未打馬賽克,對方的聊天內容、帳號頭像、暱稱敞露在群中。
此外,部分機構更是直接教授曾多次被曝光的「五步陷阱情感操控術」,將男性和女性的交往分為「天堂周期、瘋狂榨取、自殺鼓勵」等階段,鼓動學員為了完全「榨取」女性,故意離開讓女性產生自殺的想法。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這種使人毛骨悚然的言語與行為已經是第無數次被爆出了。
長期關注PUA領域的公益組織所做《中國PUA認知概況與婚戀價值觀》顯示,青年群體是學習PUA的主力軍,28歲以下樣本接觸者比例是83.8%,未成年樣本比例6.7%。從學歷分布來看,大學本科的PUA學習者佔比64.4%,為PUA文化學習的主要受眾。
公安部曾在「淨網2018」專項行動中要求各地對網上兜售違法違規PUA教程開展清理整治,但因此類案件在法律適用和取證等方面存在爭議和困難,公安機關在清理相關信息、關停相關網站的過程中,一直未能對發布者開展有效打擊。
2019年5月,江蘇省、市兩級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成功查處一起搭建網站兜售不良PUA教程,傳播涉及實施詐騙、淫穢色情等違法信息的案件。該起案件是全國首例查處發布違規違法PUA信息的行政案件。
去年7月的「淨網2020」專項行動對傳播PUA等不良信息的「戀愛學院」網站予以註銷,並責令百度貼吧、新浪愛問、抖音等網站刪除涉PUA等不良信息內容。
「傳播這類教程的人大多善於打擦邊球,因此需要法律進一步明確這類行為是否觸及法律、觸及哪項法律。」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管理科科長宋勵曾這樣解釋道。
換句話說,不良PUA只有涉嫌構成譬如強姦罪、騙取錢財、非法拘禁罪等等罪行,才能追究當事人相應的法律責任。此類行為到底屬於道德層面還是法律層面,目前仍有爭議。
面對不良PUA,《半月談》刊文指出,由於隱蔽性強,不良PUA組織長期活躍於線上,並且因其雖助長犯罪卻未真正實施犯罪而難以打擊。
當未成年女生正被凝視與物化
就在近日,#初二女生為減肥一天催吐5次#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榜,公眾在憤怒與愕然的同時,開始反思我們的社會究竟在為當代未成年人灌輸怎樣的審美取向。
初二女生小玥因身材問題遭到同學嘲笑,進行節食減肥並陷入催吐。隨後她被確診為進食障礙,現休學在家。小玥因過度節食導致暴食行為,曾一天催吐5次,導致其食道受損、脫髮、月經失調。
小玥表示,節食減肥的風氣在中小學校園中十分盛行,很多女同學會選擇不吃晚飯、一天中多次稱體重,模仿社交網絡上流行的「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等展現身材的視頻,追求「白瘦幼」審美。
青春期正是心智不全最容易受影響的時期,許多女生的極度自卑就和中學時代相貌羞辱有關。網友們也紛紛表示,身邊有很多孩子都在節食,怎麼勸都不吃飯,盲目追求「白幼瘦」。
各類博主荼毒式的瘦身教程、商家的不良宣傳、明星與媒體效應等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不良的價值導向,「胖就是醜,瘦就是美」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使孩子們成為了受害者。
一邊是對變胖的恐懼,一邊是對飢餓感的難以忍受。催吐,讓夾在中間搖擺不定的年輕人找到了解決辦法。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先前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談到:「她們在網上購買了催吐管,自己插到胃裡,將吃下去的食物吐得一乾二淨。有時甚至還會出血。壓力越大吃得越多,催吐的時間也就越長,有時一晚上幾個小時都在做這個事情,身體因此變得非常虛弱。她們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卻停不下來。」
自我覺察是擊退物化的必修課
包麗一案中,受害人包麗本人已於2020年4月11日醫治無效死亡,而造成這一慘劇的嫌疑人牟林翰也於同年6月10日被逮捕,涉嫌罪名是「虐待罪」。在為包麗感到憤慨與不平時,我們不妨重新回顧一下物化女性的概念。
物化女性一詞本來具有雙重含義。
一是指社會和男性把女性當做物來對待,即注重女性的「生育價值」與「性感的身體」。
二是女性的自我物化,失去獨立自主的選擇權。比如過度凸顯女性特徵,符合男性審美;期待著被他人拯救,迎合、討好;為了某人而存在,活在別人的認知裡,將未來寄予他人的計劃裡;活在定義裡,被釘上性別的標籤和刻板印象。
但是,一個人的人生是否完整,在於這個人本身對於自身人生的看法,而不是由他人評頭論足。
對於女性來說,不論大環境如何,如果自我意識不覺醒,很難逃離「被物化」的命運。低價值感的人,當其自我價值完全依附於他人之上時,必然是中空的、脆弱的、無力的。
每位女性都是單獨的個體,擁有單獨的人權,她們想要擁有什麼生活,便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來度過什麼樣的生活。
完美女性的定義就應是各美其美,不受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