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母嬰用品、以女性為消費群體的品牌全棉時代,最近卻因為一則多平臺投放的短視頻廣告引發了女性群體強烈反感。在這則廣告中,一名美女深夜被不明男子尾隨,就在萬分緊張之際,女孩靈機一動,拿出該品牌的溼巾卸了妝,露出「真容」成功地「解救」了自己。
對此,品牌方的解釋是,「視頻為廣告創意」,只是為了「突出商品的清潔功能」,並強調自己尊重愛護女性。但是作為一名女性,看到這樣的「創意」卻覺得心裡堵得慌。短短幾十秒的視頻,就傳達出了多種偏見,充滿著物化女性的氛圍。
首先,女孩被歹徒尾隨,對個人來說是充滿恐懼的時刻,對社會來說也暗示著刑事案件的可能。這種威脅到人身安全的場景,背後可能是巨大的不幸,並不是可以用來開玩笑、抖機靈的材料。商業廣告以此為噱頭,恐怕完全沒有考慮到女性的感受。
其次,美女會引來男子尾隨,變身「醜女」後就立刻安全了,品牌還特意強調這是他們的「防身術」。這裡面隱含著一種深層的社會偏見:對女性的人身侵犯案件取決於女性的外貌。長相漂亮的女性容易被侵犯,不那麼漂亮的就相對安全。這個邏輯再往前推一步,就是女性的美是引誘犯罪的原因。可是,違法犯罪案件的產生,是因為施暴者的存在,而不是受害者的存在。請不要再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了好嗎?
第三,只是簡簡單單卸個妝,美女就立刻變成了醜女,連意圖不軌的歹徒都沒了興趣,這種對女性外貌的嘲笑是典型的物化女性。如果女性不漂亮,那麼就毫無價值,連犯罪分子都看不上;如果長得漂亮呢,也可能是全靠化妝,不要太相信——整個邏輯,看不出一點對女性的善意。
廣告創意當然可以有誇張,也可以開玩笑。可是,玩笑背後仍然傳達著企業的價值觀。以女性為目標群體的品牌,按理說不會故意去觸怒女性。很有可能,這則廣告的製作團隊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對女性的冒犯,他們只是有意無意地迎合著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並把這種迎合視為有價值的「創意」。而這,才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
還記得廣受詬病的奧迪二手車廣告嗎?一名婆婆衝向正在舉行婚禮的新婚夫婦,用檢查牲口的方式檢查新娘的鼻子、耳朵、牙口……最後做出OK手勢,隨後出現奧迪二手車介紹頁面,配音「官方認證才放心」。把女性比作牲口、二手車,這樣的「創意」也能被知名企業採用,並堂而皇之地播出,令人震驚。在這則廣告引發眾怒之後,仍有企業前赴後繼地把物化女性的低俗玩笑作為宣傳手段,無疑值得反思。
目前,品牌方宣稱該視頻已下架,並在微博進行致歉,但是仍有很多網友表示失望和憤怒。或許品牌要做的,不僅是將視頻下架,更應將自己頭腦中不合時宜的陳舊觀念「下架」。畢竟,隨著兩性平等意識的深入人心,物化女性的觀念會越來越不得人心。指望靠這種噱頭宣傳品牌,只能暴露其價值觀的低俗,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遠離而已。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