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手機VCM馬達市場崛起報告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應該是2018年中國手機廠家馳騁全球市場最真實的寫照。

  一方面,由於手機產品功能同質化突顯,加上全球經濟疲軟等諸多原因,2018年全球手機市場史無前例出現了負增長。

  另一方面,正基於手機產品同質化,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在2018年全球市場佔有率突飛猛進,歷史性的突破了50%。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預計,2019年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60%。

  然而,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快速突破全球市場的背後是,導致中國手機產業鏈的兩極分化。

  一方面,大批中小手機品牌退出市場或市場空間急劇被壓縮,相當部分的中小手機供應鏈訂單斷崖式跳水,甚至瀕臨倒閉。

  另一方面,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基於市場競爭的需求,導致手機供應鏈成本壓力驟升,產品毛利率快速下滑。

  有意思的是,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中國手機產業鏈,其實也有暖陽地帶,中國手機VCM馬達產業就是今天產業寒冬中的一抹暖陽。

  因為,基於市場拓展和成本的雙重考慮,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大力培養和扶持中國VCM馬達廠家,使得皓澤(HOZEL)、中藍電子(ZET)、新思考(New-Shicoh)、比路(BL)等VCM馬達廠家,全面進入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為代表的中國手機主流品牌廠家供應鏈,在中低端手機產品線開始快速替代TDK、ALPS、MITSUMI等國際VCM馬達廠家。

  2018年已成為中國VCM馬達廠家全面崛起的元年。

  趨勢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手機用VCM馬達出貨量達到1830kk,同比增長10%,主要增量來自於雙攝和多攝像頭的普及。預計2019年全球手機用VCM馬達出貨量仍將維持在1850kk,同比上下幅度並不大。

  對於中國手機VCM馬達廠家而言,2019年的市場增長機會在於,在中低端手機產品上進一步蠶食國際VCM馬達廠家的市場份額,並伺機突破高端市場。

  事實上,近兩三年來拍照功能一直是手機廠家比拼重點, VCM馬達作為拍照對焦的機動器件,直接影響拍照對焦速度和精準度,導致各大廠家在選擇供應商時極其謹慎,更傾向技術經驗和生產工藝成熟的國際VCM馬達廠家。

  使得中國手機VCM馬達廠家替代國際VCM馬達產品的過程,成為一條極其漫長的產業求索。

  而華為、OPPO、vivo和小米對中國VCM馬達的接受,也成為是從低端逐步過渡到高端的一個過程。比如,OPPO、小米直到2018年才開始規模化採用國產VCM馬達。

  華為、OPPO、vivo和小米的手機攝像頭負責人告訴第一手機界研究院,中國手機主流品牌廠家在過去幾年一直在有意培養中國VCM馬達產業力量,逐步釋放中低端產品訂單。

  一方面是為了享受中國VCM馬達廠家的產品成本紅利,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中國VCM馬達產品的低價,來壓低國際VCM馬達廠家價格。

  正基於此,華為、OPPO、vivo和小米中低端手機產品的國產VCM馬達比重,從2016年的個位數,到2017年已超過10%,到2018年更是突破20%。

  三大優勢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從皓澤(HOZEL)、中藍電子(ZET)、新思考(New-Shicoh)、比路(BL)等中國VCM馬達廠家了解到,華為、小米、OPPO、vivo規模化採購中國VCM馬達產品,根本原因在於中國VCM馬達所擁有成本、服務和量產的三大優勢。

  一、 50%成本優勢

  目前儘管皓澤(HOZEL)、中藍電子(ZET)、新思考(New-Shicoh)、比路(BL)等中國VCM馬達廠家在技術能力和產品工藝等方向,快速所趕替代TDK、ALPS、MITSUMI等國際VCM馬達廠家。

  但基於穩定和持續供應鏈的考慮,華為、小米、OPPO、vivo在中低端手機VCM馬達採購原則上,還是以國際VCM馬達廠家為主,中國VCM馬達廠家為輔。

  換句話說,國際VCM馬達廠家與中國VCM馬達廠家是處於同一競爭平臺上,去搶奪同一訂單。

  相比國際VCM馬達同款產品,中國VCM馬達廠家的優勢在於成本只有國際廠家的50%。

  二、 兩小時回應的服務優勢

  近年中國手機主流品牌廠家拍照功能上創新不斷,就要求供應鏈積極的配合和快速的回應。

  這一方面,中國VCM馬達廠家針對廠家的創新需求,一般在兩個小時內就會有回應。相反,國際VCM馬達廠家的回應周期可能要一周以上。

  國際VCM馬達反饋速度慢的原因在於,國際廠家做項目計劃強,在技術和工藝上的確更有經驗,針對手機廠家的臨時變動,往往存在推卸責任的問題。

  而中國VCM馬達廠家雖然技術能力有些差距,但可以通過高效服務來解決問題,總體讓手機廠家感受中國VCM馬達廠家的配合更積極和順手。

  三、 量產優勢

  皓澤(HOZEL)、中藍電子(ZET)、新思考(New-Shicoh)、比路(BL)等中國VCM馬達廠家為趕超日韓VCM廠家,在近兩年已全部上馬全自動化生產線。

  相反,TDK、ALPS、MITSUMI等國際VCM馬達廠家,由於產品市場價格優勢,對其生產線更新有猶豫,生產線基本處於半自動化階段。

  同樣基於,中國VCM馬達廠家與國際VCM馬達廠家在同款產品上已經直接對壘,而中國VCM馬達廠家在中低端VCM馬達全面替代國際大廠是大勢所趨,已導致TDK、ALPS、MITSUMI等國際VCM馬達廠家開始尋求國內VCM廠家代工。

  全球手機VCM馬達市場排名

  根據中國VCM馬達廠家技術能力的提升,以及強大成本優勢,加上2019年全球手機市場的競爭壓力,第一手機界研究院認為,2019年中國手機廠家中低端手機在常規開環等VCM馬達上產品上,會全面採用中國VCM馬達產品,高端手機也將在2019年試水中國VCM馬達產品。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追蹤行業發展,通過對全球VCM馬達廠商的深入調研分析,從市場佔有率的維度,評選出2018年全球手機VCM馬達市場競爭實力10強。

  

  1、 阿爾卑斯(ALPS)

  成立於1948 年,是日本一家電子零部件專業製造企業,主要從事車載電子信息設備和電子零部件等產品生產。公司在日本上市,產品業務廣泛,營收規模大,資金雄厚。擁有成熟的VCM馬達技術,產品定位中高端,供應鏈控制力強,月產能超過30kk,是最近幾年蘋果手機攝像頭VCM的第一供應商,約佔到供應的70-80%。近兩年,國內手機品牌的出貨量在快速增長。

  2、東電化(TDK)

  成立於1935年,目前是日本上市公司,是全球著名的電子原材料及電子元器件生產商,產品業務廣泛,營收規模大,資金雄厚。從2008年就開始量產VCM,2012年量產OIS,TDK都走在了行業前面。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排名前列的VCM廠商。TDK在中國的布局比較早,在國內廈門、東莞和長沙都設有工廠,月產能超過40kk。目前主要客戶有華為、OPPO、vivo、小米等。

  3、三美(MITSUMI)

  成立於1954年,曾是日本上市公司,經營範圍主要包括電氣機械器具、計量機械器具、光學機械器具以及電子工業應用產品等製造及銷售。三美較早就開始發展VCM業務,目前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特別在OIS馬達方面,是蘋果OIS攝像頭VCM的主力供應商。雖然在中國的布局比較晚,但卻短短幾年卻發展迅速,成為華為、OPPO、vivo、小米等廠商的高端項目供應商。三美目前在菲律賓設有工廠,月產能超過40kk。

  4、三星電機(SEMCO)

  三星電機成立於1973年,是三星集團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子零部件生產商之一。三星電機自產自供VCM,絕大多數以攝像頭模組的形式銷售。近年來,三星電機重點開拓中國手機品牌,已經成功進入OPPO、vivo、小米的供應商名單,但第一大客戶仍是三星。

  5、磁化(JAHWA)

  韓國磁化電子株式會社成立於1981年,主要生產電子元配件、零配件和納米產品及相關零部件的加工生產。公司優勢產品包括PCM、PTC、PCR。而VCM則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產品。從2008年開始量產AF VCM,到2013年量產OIS,磁化都走在了前面。目前磁化擁有閉環式馬達專利優勢,主要客戶是三星,LG,OPPO高端項目也有大量採用。

  6、皓澤(HOZEL)

  2012年6月成立,生產工廠位於河南孟州市,在上海、臺灣都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擁有從事VCM多年,技術強勁的研發團隊,也是首家實現OIS光學防抖馬達量產的中國廠家。自2017年躋身中國手機主流品牌供應鏈後,在2018年成為中國VCM馬達廠家增速最快的廠家,2018年出貨150KK套VCM馬達,主要客戶為OPPO、華為、小米和三星。

  7、中藍電子(ZET)

  成立於2011年10月,總部位於遼寧省盤錦市,經過幾年的飛速發展,於 2016年成立了中藍集團,拓展了新的產品及業務,現已分別在北京、臺北、上海、深圳等地建立分公司。公司整合中日韓研發人才,很早就開始布局雙攝、閉環等VCM產品,月產能在30KK。2018年開始大規模供應華為,目前主要客戶為華為、小米、摩託羅拉和三星等。

  8、新思考(New-Shicoh)

  2012年在香港註冊成立,同年全資收購了日本原上市公司思考電機,吸收了原思考公司的核心團隊、智慧財產權和生產製造能力。截至目前,新思考已經申請了700多個專利,核心專利就有數十項,在多鏡頭模組上有突出優勢。嘉善工廠月產能已經提升到28kk,其中2018年7月VCM產量歷史性突破21KK,目前主要客戶有小米、vivo、sharp等。

  9、比路電子(BL)

  2009年12月成立,位於上海市,公司市場定位非常明確,就是要開發和設計國內一線模組廠緊缺的資源,向客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降低客戶的成本。公司有很強的研發實力,是國產VCM中比較早量產閉環和OIS的廠商,擁有約30多項專利。從近幾年,比路一直配合華為布局高端VCM馬達產品,並又量產供應,成為突破高端VCM產品的廠家。目前主要客戶有華為、小米、三星和魅族等。

  10、三美達(JOT)

  2013年4月在惠州大亞灣成立,母公司是擁有20年在OPU雷射讀寫頭的生產製造經驗永昶集團。雖然較晚進入VCM馬達領域,但三美達快速整合VCM行業資源,獲得快速發展。研發方面,已經在日本建立強大的研發團隊,目前已經完成60餘項自主專利的布局,其中在高端OIS技術方面更是有8項國際性專利,月產能已達到15KK。目前主要客戶是華為、諾基亞、華碩、松下等。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13-2014年中國手機市場研究年度報告
    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這些發達國家的市場正在趨向飽和,同時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市場上正在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價格適中、功能更加豐富的高性比價智能機型,這使得201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前沿陣地正逐步向中國、印度市場轉移。
  • 第三類交互:手機振動馬達進化簡史
    在很多需要安靜的場合,用戶是寧願冒著錯過消息提示的風險把手機調成靜音,也不願意使用振動模式。那個年代,手機上普遍使用的振動馬達叫做轉子馬達。我們以前在很多手機上經歷的糟糕的振動體驗,都是拜這顆轉子馬達所賜。時間來到了2015年,蘋果發布了iPhone 6s。這部手機一改蘋果之前使用的ERM偏心轉子馬達,引入了Taptic Engine線性馬達。時至今日,當初人們第一次按下不可按壓home鍵得到幾乎可以假亂真的反饋力度的那個起雞皮疙瘩的記憶,仍然清晰。
  • 2021-2027年中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市場研究與趨勢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市場研究與趨勢分析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
  • 2020上半年手機市場調研報告: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5%
    疫情影響下,據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的出貨量報告,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為7260萬臺,相較去年同期下滑18%;Counterpoint 發布的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Q2分析報告顯示,整體同比下跌17%,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增長顯現頹勢。同時頭部品牌的位次洗牌伴隨著更為明顯的此消彼長,份額爭奪幾乎成為大品牌間的專屬遊戲。
  • 一周概念股: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問題難解,VCM馬達行業湧現資本熱浪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從2018年起CIS、電源晶片持續緊缺便可見端倪。今年二季度開始多個終端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以及恐慌性導致供需失配,8英寸產能連連告急,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90%以上,聯電更是在第二季度達到滿載。第三季度產能緊張進一步加劇,華虹半導體、華潤微的8英寸線也紛紛滿載。
  • 中國手機廣告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手機廣告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顯示,當期我國手機廣告發展模式多樣,形式各異,主要是的手機廣告形式有簡訊營銷、WAP站點、本地化廣告、手機視頻廣告、終端嵌入、折扣券、間隙廣告、應用廣告。  預計到**年,我國的移動網際網路民數量7.72億,而且,我國人們對於手機廣告的包容度比較高,那麼我國的手機廣告市場會越來越大。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我國的面板貿易逆差已經下降至45億美元,未來隨著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面板廠商新建產線的投產以及OLED面板市場的擴張,貿易逆差有望進一步縮小。此外根據IHS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顯示生產地區,佔比也將達到全球市場的35%。
  • 2020年Q2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出爐 華為份額達46%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27日消息,行業分析機構Counterpoint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華為份額達到46%,創歷史新高。根據Counterpoint的報告,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7%,但是環比增長9%。
  • 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1-**月,全國天然氣產量6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8%;天然氣進口量293億立方米,增長3.5%;天然氣消費量906億立方米,增長2.1%.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天然氣價改"三步走"戰略在**年**半年提前完成。
  •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發布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內容包含了拉曼光譜儀產業概述、主流廠商及產品、中國市場概況分析、技術及應用進展、國產拉曼光譜儀發展、產業研究總結等。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得到廣大用戶、企業以及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近200餘位來自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政府及第三方檢測機構、企業研發中心等領域的拉曼光譜儀用戶參與在線調研。
  • 尼康中國工廠宣布停產:智慧型手機的崛起壓縮了小型數位相機市場
    關於停產的原因,尼康表示由於智慧型手機的崛起,小型數位相機市場正在急速縮小,NIC的開工率也顯著下降,持續運營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才做出了這個決定。需要注意的是,除了NIC以外,尼康在中國其他的生產及銷售子公司將正常經營。尼康也強調中國是世界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的地位不會改變。
  • 《2018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在清華發布 預計2020年中國傳媒...
    2018年6月21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清華大學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清華-日經傳媒研究所合辦的「第9屆傳媒發展論壇暨2018傳媒藍皮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 《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研究報告|2018版》正式發布
    《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研究報告(2018版)》內容包含了電子顯微鏡技術發展概述,2018中國電子顯微鏡及相關附件/零部件進出口海關數據分析、2018年中標分析、中國電鏡用戶調研分析、電鏡熱點應用領域分析、主流電鏡品牌市場分析等。
  • 中國手機網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的手機遊戲市場這幾年的發展,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快」。**年整個中國手機遊戲市場收入不過62.4億元,**年這個數字是281.2億元,而**年,預計將再增加140多億,達到驚人的422億。  **年中國手機遊戲市場規模  **-**年中國手機遊戲行業投資規模分析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手機網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全球智能機越來越普及,中國高端智能機銷量的增加,以及4G手機出貨量的增加意味著遊戲玩家的體驗有條件升級。
  • 中國液晶電視巨頭逆勢崛起:成功擠下創維海信TCL,拿下市場第一
    但是在行業的逆勢中,卻有一家新的行業巨頭,成功擠下創維海信TCL,拿下市場第一!近日,有專業的市場調研機構發布液晶電視市場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第33周,液晶電視全渠道零售規模為115萬臺,銷售額為32億元;其中線上銷售數量為74萬臺,銷售額為13億元。線上液晶電視市場暢銷機型,前四名都是小米電視。
  • 並不是所有的手機馬達都叫xy軸性線性馬達,小馬達裡藏黑科技
    在手機越來越精美時代下,手機之間的競爭也不僅僅是處理器之間的競爭,還在很多的小細節方面競爭。就比如今天要講的主角——手機馬達。相信當談到手機馬達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華為和小米都比不上的iPhone系列手機以及能夠豎起大拇指稱讚的魅族手機。首先給大家小科普一下手機馬達。手機馬達可分為線性馬達和轉子馬達。
  • 淺談手機中振動馬達電機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淺談手機中振動馬達電機的工作原理 工程師飛燕 發表於 2018-06-29 11:05:00 手機振動馬達是永磁直流電機,用於實現手機的振動功能,當收到簡訊或電話時,電動機啟動,帶動偏心輪做高速旋轉,從而產生振動。
  • 手機馬達到底有什麼用?怎麼來區分各種軸的振動?
    在2014年9月9日推出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上,蘋果開始使用長條形的橫向線性馬達。iPhone絕佳的震動反饋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安卓陣營才逐漸注意到線性馬達,2017年發布的小米6、一加5等安卓旗艦手機都宣稱使用了線性馬達,只不過,這些手機使用的,都還是圓形線性馬達,震動體驗雖然有了一些改善,但和iPhone乾脆利落的體驗還有不小的差距。
  • 中國LC/MS市場調查報告(2018版)正式發布
    為了更好的了解LC/MS在各行業、領域內的市場情況,為LC/MS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儀器信息網於2018年11月~12月組織了LC/MS市場調查報告。調研形式包括向廣大用戶推出LC/MS市場情況調研問卷活動、對2018年1月~12月政府採購行為分析和對2018年1月~11月海關進出口分析。
  • 國產手機品牌強勢崛起,蘋果零售店失去市場
    蘋果零售店擁有自己獨特簡潔的設計風格,而且每次開店都會選擇在比較好的地段,所以開店裝修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截止目前蘋果在中國大陸共開設了42 家 Apple Store,算上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達到50家店,最後一次開店是9月份在蘇州開設的最後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