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綿陽安州區4歲的小茜戴著口罩,坐在養父袁通雲身上,雖然尚不知生離死別是何概念,但身患白血病的她,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而她的生死,目前可能掌握在親生父母手上。
不過,面對養父母求助,小茜的親生父親劉唐(化名)面臨著兩難,因為小茜是他的第三個孩子,他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已成年,另一個還在讀書。劉唐擔心骨髓配型會讓她們知曉還有一個妹妹存在,與他翻臉。因此,他曾兩次拒絕配型。
但是,小茜的病情也一直是他的牽掛,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他知道,如果自己不配型,小茜可能性命難保。28日,成都商報記者獲悉,最終血緣親情戰勝了劉唐的糾結,他表示願意配型,但前提是不能讓另外兩個孩子知曉。
抱養四年 養女突患白血病
27日上午,小茜戴著口罩,拿著一顆葡萄餵到養父袁通雲嘴中,甚是可愛。但4歲的她並不知道,自己身患重症——白血病,而袁通雲也不是她的親生父親。
原來,4年前,袁通雲的妻子楊紅到安州區某醫院做B超,正好來自與安州區交界的德陽某地的劉唐夫婦,也在該院做B超。不同的是,楊紅希望能懷個小孩,劉唐夫婦是準備做人流。在等候過程中,幾人聊起了孩子。
「聊天時,他們告訴我這是第三胎,前面兩胎都是女兒,這次是意外懷孕,擔心再是女兒,於是想進行人流。當時我看劉唐的老婆已經懷孕5個月左右,而我曾經懷了一個小孩,但流產了,醫生說很難再懷上,於是我立即有了抱養他們孩子的念頭。」27日,楊紅介紹,經過和劉唐夫婦商量,雙方決定如果生下來是兒子,就由劉唐夫婦自己養,如果是女兒,就由楊紅領養,「我老公袁通雲也同意了,雙方互相留了電話。」
2012年4月25日,劉唐的妻子生下了一名女兒。次日,楊紅到醫院領養了孩子。雙方約定,從此不再見面,互不打擾各自生活。
回家後,袁通雲給女兒取名小茜,並被一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從此,袁通雲在外開鏟車掙錢,楊紅在家一邊種葡萄,一邊帶小茜,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但是,幸福只維持了4年。今年7月1日,小茜被診斷為白血病。遠在安徽打工的袁通雲也回到了老家,一心為小茜治病,目前共花費10餘萬元,已用光了家中積蓄。
親生父母 兩次婉言拒絕骨髓配型
小茜之所以戴著口罩,是袁通雲夫婦為了小茜不再感冒,因為身在農村,環境較差,而小茜身患白血病,一旦感冒,就難治癒。
「現在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化療,效果還是比較明顯,後續還有6個階段的化療,醫生說需要費用40萬~60萬元。」袁通雲說,但是,醫生表示,如果要想保證化療後不復發,徹底治癒,則需要進行骨髓移植。
袁通雲沒再出門打工了,一心在家陪著養女小茜。因為他和妻子以及親朋,都到醫院進行了骨髓配型,但沒有成功,他也無心再外出打工,就想多陪陪女兒。
不過,袁通雲也沒有放棄,他通過網上查詢,得知親生父母骨髓配型成功機率非常大,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劉唐。因為劉唐手機號碼已換,袁通雲便通過自己曾經在周邊開鏟車的經歷,找了很多朋友,終於在約定的地方見到了劉唐。
「7月中旬,我找到了他,但因為我們兩人沒見過面,他並不相信我。9月初,我帶著妻子再次找到他,這次他相信了,但他說兩家已經沒有關係,婉言拒絕了我們。9月中旬,我們再次聯繫他,還是被他婉言拒絕了。」袁通雲說,劉唐不願意配型,肯定有他的苦衷,「我也不會強求他,但我不會放棄救小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