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母為患白血病女兒尋親無果,打算去中華骨髓庫找配型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瑞明 實習生 高欣然)養母發尋人啟事,為21歲白血病女兒尋找親生父母。6月19日,養母李群告訴新京報記者,十多天來沒有女兒的親生父母的任何線索。目前女兒正在化療,若沒有實質效果將要進行骨髓移植,若找不到女兒的親人,打算去中華骨髓庫找配型。

養母李群發布的尋人啟事。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新京報此前報導,今年4月底,李群21歲的養女被診斷出白血病。醫生告訴李群,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建議最好找到女兒的親屬,這樣骨髓移植的配型成功率更高,「沒有血緣關係的配型併發症會多一些」。

李群稱,她的女兒是她1999年在南昌市上海路老菜場在門口撿到的棄嬰。當年她從事雞鴨活禽生意,在菜市場門口看到一個紙箱,裡面有一張紙條,上面寫明女嬰的出生日期為1999年農曆三月初五,紙箱裡還有大半袋奶粉。李群覺得女嬰很可憐,就收養了她,如今已經21歲。

李群發布了尋人啟事並公布了電話號碼,希望孩子的親生父母能夠站出來做骨髓配對。但至6月19日,尋人啟事已發布十多天,李群未接到一個聯繫電話,也沒有任何女兒親生父母的線索,「只要找到孩子的親人,我不需要他們出一分錢。」

6月19日,李群告訴新京報記者,女兒目前還在化療中,若是化療沒有實質效果將要進行骨髓移植。如果最終沒能找到女兒的親人,她打算去中華骨髓庫為女兒尋找配型,進行骨髓移植。

編輯 康佳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三江白血病少女尋親 姐妹骨髓配型結果全部相合
    ;nbsp下個月將進行骨髓移植手術&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柳州訊(記者黃遠來)三江女孩楊澤輝突患急性白血病,養父母公開了隱藏多年的抱養往事,為她尋找親人,配型救命。
  • 24歲白城姑娘突患白血病 養父母急尋親生父母骨髓配型
    多年來,夫婦倆最擔心的事就是有一天孩子的親生父母會反悔認回女兒。如今,為救突患白血病的女兒,張有夫婦通過各個渠道發布為養女找尋親生父母的消息,希望他們能出面為孩子做骨髓配型。24歲愛女突患白血病在北京工作的市民於先生是本報「尋親記」欄目的忠實讀者,曾多次參與公益尋人行動。
  • 弟弟患白血病哥哥拒絕捐獻骨髓
    本報訊 (記者汪城) 正要為弟弟做骨髓配型檢查,但在檢查當天哥哥不辭而別。為找到哥哥捐獻骨髓,患白血病男子張成友前日在某論壇網發帖,希望能通過媒體呼籲跟哥哥見上一面。昨天,張成友哥哥稱其本人出於身體有病及家庭考慮,不得不放棄捐髓。
  • 姐患白血病 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原標題:姐患白血病 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來自蒙城的劉峰峰,半年前被確診為白血病,親弟弟配型成功卻不願意捐獻骨髓,理由是「捐獻骨髓影響精子質量,將來無法生子」。4月27日,劉峰峰丈夫胡蘭濤打進本報熱線求助,稱全家連一次化療的錢都沒了,只好帶妻回家籌錢。「醫生稱如果再不做骨髓移植,耽誤治療,我老婆只有三個月生命了。」
  • 姐姐患白血病 弟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如果你的家人正在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面臨死亡,你會怎樣選擇,是盡力去救還是袖手旁觀?相信在親情面前,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盡力而為,但總會有些例外。據《安徽商報》4月29日報導,來自安徽省蒙城的劉峰峰,半年前被確診為白血病,親弟弟配型成功卻不願意捐獻骨髓,理由是「捐獻骨髓影響精子質量,將來無法生子」。
  • 機構:中華骨髓庫
    同年12月,中央編辦批准成立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和規範開展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宣傳、組織、動員,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為重症血液病患者檢索配型相合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並提供移植相關服務等。由四顆紅心圍繞紅十字組成的註冊標誌,充分體現紅十字會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人道宗旨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博愛特徵。
  • 養女患白血病需骨髓移植 養父母五年堅持尋來親人配型
    5年的尋找和堅持,他終於為身患白血病的養女,博來一絲生的希望。  許自文的養女許金童今年13歲,2010年突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他靠打零工為女兒籌集醫藥費,又輾轉多地尋找,克服重重困難,感動養女親人為養女配型。  許自文是湖北黃岡羅田縣白廟河鎮牌形鋪村人,他的妻子曹華英不能生育。2002年,夫妻倆在武漢打工時,從一位工友手中抱養回一名女嬰,取名許金童。
  • 12歲養女身患白血病急尋親生父母骨髓配型(圖)
    醫生說,若有合適骨髓配型治癒的機率很大,一般直系親屬配型的機率會高一些。無奈之下,陳扣成想到,找到陳婷的親生父母或許可以救女兒一命。據其介紹,陳婷的生母叫胡海英,安徽銅陵人。此後,從江蘇鹽城、河南周口到安徽銅陵,在媒體、網友等等的幫助下,一場尋找陳婷親生父母的愛心行動拉開了大幕。
  • 加入中華骨髓庫 再造生命的奇蹟
    【新聞連結】我國目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將近百萬人,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四萬人以上,想要徹底擺脫死神的折磨,這些白血病患者必須要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而要成功進行移植手術,捐獻者與患者之間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要高度吻合,因此造血幹細胞庫的有效庫容量越大,患者找到配型的機率越大,生存的機會也就越大。
  • 淮安市一院成為中華骨髓庫外周血幹細胞備案採集醫院
    我國每年有數萬人罹患白血病,而在非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極低,只有萬分之一到十幾萬分之一,等待配型成功並不容易。2012年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洪澤區某機關的魏先生這一等,就是8年。此次也是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中華骨髓庫外周血幹細胞備案採集醫院後首例骨髓庫無關供者(非血緣關係)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淮安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楊冬梅(右二)和淮安市政協副主席、市一院黨委書記、院長孫曉陽前來看望魏先生兩年前的一天,魏先生第一次接到了紅十字會通知,有個患者和他配型差不多,問他是否考慮捐獻造血幹細胞。
  • 南通13258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捐獻志願者達42例
    中國江蘇網5月4日訊 昨天上午,來自南通安利公司的青年志願者孟獻輝躺在東南大學中大附屬醫院的採集床上,歷經5個多小時,順利完成326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採集,為遠方一名18歲的白血病少年獻上生命火種。
  • 無錫市1.5萬人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
    原標題:我市1.5萬人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 今天,無錫第50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司馬青鬆動身前往南京,他此行很有意義:為一名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志願者呼籲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她說:「我這個造血幹細胞提取出來以後,由銅陵這邊紅會的工作人員親自送到河南去。我當時一直在等他們的消息,晚上大概十點多鐘把我的造血幹細胞輸入到了小女孩的體內。他們給我發來這個信息的時候,我心情還是挺激動的。」在成功捐獻後,江敏正式成為一名紅十字「三獻」志願者,經常走街串巷向公眾普及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
  • 鹹陽市200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10月29日、30日,來自全市多個行業的市民積極響應鹹陽市紅十字會號召,挽起袖子,捐贈造血幹細胞,為白血病患者進行生命接力。「我們10月27日向全市發出『造血幹細胞捐贈倡議書』,定於10月29日進行全天採集,很多市民積極響應,當天一大早就趕到紅會進行捐贈。」
  • 女子患白血病需親人骨髓配型 隱瞞30年「非親生」秘密被揭開
    原標題:兩個家庭接力救助共同的女兒 生日當天確診患白血病 女子得知不是父母親生 4月8日,躺在協和醫院病房內,30歲的黃梅女子梅李佳百感交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從拒絕相信到最後接受,她花了幾天時間。
  • 為捐骨髓救韓國白血病患兒瀘州女子延後備孕
    今年4月底,範姣父親突然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說範姣的HLA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儲配成功。「當時留了自己和爸爸的電話,我的電話換過一次,所以就打到他那兒去了。」範姣說,經過一番考慮和遊說之後,範姣決定捐獻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給韓國白血病患兒。  「最開始還是有些猶豫的,畢竟類似的事情之前只在電視上看到過。」
  • 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感染著現場每一個人
    11名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講座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感染著現場每一個人。講座結束後,他們用行動奉獻愛心,主動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志願者。據了解,此次現場共有11人採集了血樣。97年的小夥張瑞天是市急救站的工作人員,也是這次志願者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 42歲大叔為白血病患兒捐骨髓 兒子:爸爸做的值
    4月29日,躺在醫院採集床上,鄭春福的血液順著透明的導管汩汩流向採集機,他的造血幹細胞將救治一位3歲白血病患兒。  鄭春福是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第4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今年我省第二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是中華骨髓庫第4877位捐獻者。  為3歲寶寶捐造血幹細胞  鄭春福今年42歲,身高1.82米,體重88公斤。
  • 中華骨髓庫加入世界骨髓庫 首次上傳數據
    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曾利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3時,位於北京的中華骨髓庫向荷蘭的世界骨髓庫首次正式上傳數據。世界骨髓庫的網站(www.bmdw.org)上,實時顯示了來自中華骨髓庫的5萬人份數據信息。由於人類基因的多態性,全球沒有任何一家骨髓庫可以為全部患者提供匹配的捐獻者,這就決定了骨髓庫事業與生俱來的跨國(境)屬性。
  • 正能量:大一加入中華骨髓庫,大三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陝西西安的長安大學的大三男生林啟和,在大一加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於2019年初被告知配型成功,在同年5月進行了第一次捐獻,由於患者恢復不佳,其又於12月進行了第二次捐獻。林啟和表示,國家給了他助學金,他也要也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