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志願者呼籲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2020-11-29 央廣網

央廣網銅陵9月19日消息(安徽臺記者蔡薇 銅陵臺記者劉少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9月19日是世界骨髓捐獻者日。這一節日設立的首要目的是感謝所有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各骨髓庫志願捐獻者,同時擴大社會公眾和決策者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的認知和支持。目前捐獻狀況如何?記者19日採訪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今年36歲的江敏是安徽省銅陵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8年9月26日,她成功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手術,幫助河南一位6歲小女孩重燃生命之光。談起這段捐獻經歷,江敏仍記憶猶新:「提前五天入院的,早晚各打一針動員劑,把骨髓裡面的造血幹細胞逼到外周血。我本身沒有什麼不適,可能會感受到一點點疲倦,腰有一點酸。到捐獻的那天早上,就跟正常抽血一樣,大概時間長一點,兩個小時,就是把你的造血幹細胞提取出去,血液還是正常回到自己體內。捐獻完以後,這種腰酸的不適感就完全沒有了。」

江敏表示,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非常有意義。她說:「我這個造血幹細胞提取出來以後,由銅陵這邊紅會的工作人員親自送到河南去。我當時一直在等他們的消息,晚上大概十點多鐘把我的造血幹細胞輸入到了小女孩的體內。他們給我發來這個信息的時候,我心情還是挺激動的。」

在成功捐獻後,江敏正式成為一名紅十字「三獻」志願者,經常走街串巷向公眾普及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江敏表示,一方面,捐獻造血幹細胞相對專業甚至冷門;另一方面,宣傳工作沒有及時跟上,公眾除了不了解,有很多人還認為「捐骨髓」非常痛苦,會影響身體健康。事實上,類似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現在大家可能思想上還沒有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還不理解。包括我捐獻以後,我身邊很多人都問我,『你疼不疼啊?痛苦不痛苦啊?還要從腰那裡穿,穿到骨髓裡面,危險不危險啊?』其實這都是很老的一個思想了。現在去捐獻造血幹細胞就跟抽血一樣,因為獻血現在已經很普遍,很多人都知道去獻血,其實捐這個造血幹細胞跟獻血是一樣,只不過你要提前打動員劑。」江敏說。

在江敏的影響帶動下,她的丈夫和弟弟都成為了中華骨髓庫志願捐獻者。今年8月18日,銅陵市110例造血幹細胞樣本送達中華骨髓庫安徽分庫樣本庫。這些志願捐獻者將隨時為配型成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種子」。江敏說:「加入中華骨髓庫是一種對自己自身沒有傷害,而且還能挽救別人生命的一個行為。現在全國已經突破1萬例捐獻了。我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這個骨髓庫。」

安徽省銅陵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唐永斌介紹,中華骨髓庫起步晚,庫存資料少,導致造血幹細胞配型相合率低。我國每年有400多萬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就白血病而言,全國每年新增4萬多人,每年有3萬多患者因缺乏有效治療而失去寶貴的生命。唐永斌說:「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在臨床治療中得到不斷地推廣應用。目前,造血幹細胞採集是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不是傳統觀念中的『採集骨髓』。捐獻者不需要手術,通過血液分離機採集即可,過程與機小板相類似,是國際上通用、安全、科學的採集方法,無損志願者的身體健康。在此,我們呼籲更多健康適齡的朋友加入中華骨髓庫,為救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而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我縣開展「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 1200位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
    我縣開展「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 1200位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8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9月18日消息:日前,縣紅十字會聯合縣衛健局、錢庫鎮、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縣血站,在錢庫鎮箱包市場舉辦慶祝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暨無償獻血宣傳活動。
  • 南通13258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捐獻志願者達42例
    2014年9月26日,孟獻輝志願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採集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2017年11月16日市紅十字會接到中華骨髓庫江蘇分庫的通知,孟獻輝與一名18歲的白血病少年HLA(移植抗原)初分辨配型相合。隨後,孟獻輝在再動員回執上簽字,同意捐獻。2018年1月30日抽血樣做高分辨分型檢測,最終配型成功。
  • 中華骨髓庫呼喚「失聯」志願捐獻者,延續生命希望
    從肘靜脈抽取8毫升血樣,相關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檢測結果會存入資料庫,靜靜等待有移植治療需求的患者出現……中華骨髓庫北京分庫工作人員深入高校、社區開展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招募和宣傳活動中華骨髓庫最新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其庫容量已超281萬人份。這其中的每一份血樣,都是一份生命的火種,閃爍著志願者的愛與期待。
  • 機構:中華骨髓庫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又稱中華骨髓庫,英文為:China Marrow Donor Program(縮寫:CMDP)。其前身是 1992 年經原衛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國非血緣關係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2001 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紅十字會重新啟動建設資料庫的工作。
  • 中華骨髓庫加入世界骨髓庫 首次上傳數據
    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曾利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3時,位於北京的中華骨髓庫向荷蘭的世界骨髓庫首次正式上傳數據。世界骨髓庫的網站(www.bmdw.org)上,實時顯示了來自中華骨髓庫的5萬人份數據信息。由於人類基因的多態性,全球沒有任何一家骨髓庫可以為全部患者提供匹配的捐獻者,這就決定了骨髓庫事業與生俱來的跨國(境)屬性。
  • 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感染著現場每一個人
    11名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講座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感染著現場每一個人。講座結束後,他們用行動奉獻愛心,主動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志願者。據了解,此次現場共有11人採集了血樣。97年的小夥張瑞天是市急救站的工作人員,也是這次志願者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 中華骨髓庫北京庫志願者超13萬人
    原標題:中華骨髓庫北京庫志願者超13萬人  截至目前已有304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昨天(5日)上午,北京市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300例紀念活動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截至目前,中華骨髓庫北京分庫的志願者已經超13萬人。已有304位志願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一位名叫陳元鋒的志願者的故事讓在場很多人動容。作為一名稀有血型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元鋒很快又要進行二次捐獻了。陳元鋒是房山區霞雲嶺鄉銀水村的村級管水員。2013年11月,已經四十多歲的他,成為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 中華骨髓庫就收費做說明:2萬系支付捐獻者費用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8日訊(記者劉延佶)針對網友在微博上對中華骨髓庫有關收費事宜的質疑,中華骨髓庫正式做出回應。該庫醫療服務部副部長張雷表示,中華骨髓庫對患者從檢索查詢到移植相關服務都是免費的,代收費兩萬元主要用於支付捐獻者的相關費用。
  • 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一萬例
    光明日報北京9月15日電(記者田雅婷)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一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15日在京舉辦,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代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廣大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志願者、工作者表示敬意。
  • 中華骨髓庫位居世界第四
    本報記者 甘南攝在今天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
  •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廣東呼籲市民捐骨髓
    昨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呼籲市民「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時報訊 (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楊小粵 通訊員 宋忠雷 林豔芬) 昨日上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採集活動。
  • 加入中華骨髓庫 再造生命的奇蹟
    【新聞連結】我國目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將近百萬人,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四萬人以上,想要徹底擺脫死神的折磨,這些白血病患者必須要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而要成功進行移植手術,捐獻者與患者之間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要高度吻合,因此造血幹細胞庫的有效庫容量越大,患者找到配型的機率越大,生存的機會也就越大。
  • 無錫市1.5萬人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
    原標題:我市1.5萬人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 今天,無錫第50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司馬青鬆動身前往南京,他此行很有意義:為一名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迎第五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 湖南長沙縣舉行捐獻故事分享會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陸旖。供圖中新網長沙9月17日電(記者 唐小晴 通訊員 冷冰)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中,湖南長沙縣的陸旖主動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陸旖講述了她躺在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長達6個小時的採血分離過程,還呼籲眾人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的9月21日是第五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17日下午,湖南省長沙縣在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以「三連捐」為主題的紅十字故事分享會,並讓受捐者通過錄音視頻傳遞感激之恩。故事分享會現場。
  • 1/3骨髓捐獻者臨陣反悔 「入庫」要應深思熟慮
    2008年,骨髓捐獻者劉小璇上紀念郵票(資料圖)  中廣網濟南3月20日消息(記者桂園)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32分報導,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統計數字顯示,有1/3骨髓捐獻者答應捐獻後又「臨陣反悔
  • 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萬例,如何捐獻?影響健康嗎?
    中華骨髓庫宣布,造血幹細胞捐獻已經突破一萬例,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成為世界第四大骨髓庫。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以來,中華骨髓庫已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 「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第一萬例捐獻者林彬彬在2017年大二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並於今年8月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無錫1.5萬人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 第50位志願者今赴寧捐獻
    今天,我市第50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司馬青鬆動身前往南京,他此行很有意義
  • 安徽首例省內對接骨髓捐獻者 今日上午成功手術
    28日上午8時,他躺在安徽省立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床上,開始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如果手術順利,當天救命骨髓會以最快速度交接給安慶的患者所在醫院,而他也成為安徽第2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開啟了安徽「省內對省內」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接收的先河。
  • 在等待骨髓移植的人心中,理想的骨髓庫應該長啥樣?
    菠蘿說2020年9月19日,是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特別的日記,來自於讀者投稿。而be the match就像是一種召喚,召喚你去匹配,be the match,簡直比徵婚廣告更引誘人心,會引發人的好奇心,到底我能不能和世界上另一個人完全配上呢?
  • 關門歇業為救人 向「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獻禮
    央廣網鄭州9月16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文梅英 毋浩)9月15日,河南第898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許昌個體戶劉天恩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位血液病患者的重生帶去希望。劉天恩的成功捐獻,為9月19日「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獻上一份寶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