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又稱中華骨髓庫,英文為:China Marrow Donor Program(縮寫:CMDP)。其前身是 1992 年經原衛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國非血緣關係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2001 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紅十字會重新啟動建設資料庫的工作。同年12月,中央編辦批准成立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和規範開展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宣傳、組織、動員,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為重症血液病患者檢索配型相合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並提供移植相關服務等。
由四顆紅心圍繞紅十字組成的註冊標誌,充分體現紅十字會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人道宗旨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博愛特徵。中華骨髓庫作為中國紅十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信守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普遍」七項基本原則,動員和呼喚全社會奉獻愛心,拯救患者的生命。
自1996年,上海志願者孫偉成為中華骨髓庫首位捐獻者,到2019年10月,中華骨髓庫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突破9000例。
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支持中華骨髓庫建設,促進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發展,姜昆、倪萍、康輝、楊揚、孫楠、溫兆倫、王霞、馬豔麗、楊曦、杭天琪、蔡宗菊志願擔任「中華骨髓庫愛心大使」。
針對在中華骨髓庫備案移植醫院就診的患者,中華骨髓庫為患者無償提供造血幹細胞檢索配型服務。當患者需要HLA檢索配型時,可以通過主管醫生向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求助。中華骨髓庫將儘快為患者檢索非血緣捐獻者,並通知患者主管醫生檢索配型結果。
另外,中華骨髓庫還會為找到相合捐獻者的患者做好捐獻者再動員,安排供患HLA高分辨分型確認、捐獻者體檢、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以及護送造血幹細胞等;對沒有檢索到相合捐獻者的患者,中華骨髓庫將不斷為其在新入庫數據中檢索,也可為患者辦理臍帶血庫與境外骨髓庫檢索查詢服務。
患者應及時到有資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醫院進行診治,以免耽誤治療。
全球迄今為止100萬例造血幹細胞移植證明:捐獻造血幹細胞安全、科學、無損健康!
生理上無損健康——
人體血液中有多種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其中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壽命為數小時到數天,不斷新陳代謝。它們均來自於一種始祖細胞,我們稱它為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複製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種血細胞。造血幹細胞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各種成分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適齡、健康的志願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會促使骨髓把儲備的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細胞的生成。所以,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作者呼籲大家提高自己對中華骨髓庫的認識,自願加入中華骨髓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