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1.09
Hardwork pays off
That’s it. That’s what we do. We just drive on our way. Leave all the doubts behind and look to the future. Let the history hear us. We are all on this journey together.
僅此而已。我們的目標就這麼簡單。我們一直堅定地行駛在這條路上,接受質疑與挑戰,駛向未來。讓歷史記錄下我們的聲音。我們所有人都將共赴奇旅。
這是我陪伴您學習的第1100天
1
難點重點
KEY POINTS
what we do的整體感
drive on our way如何斷句
doubt
英 [da t] 美 [da t]
n. 懷疑;疑問;疑惑
v. 懷疑;不信;恐怕;拿不準
Doubts的元音是什麼,幅度多大
All on如果連讀如何處理
2
練習技巧
PRACTICE TRICKS
【關於au的發音】英語中的[au]和漢語中的「奧」嘴型相似,但並非完全一致。如果是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同學,使用漢語的「奧」代替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實際上無論是英音還是美音,發[au]的時候都更加用力,嘴型轉化比漢語更慢。特別是美音,要想發地道,需要先用力咧嘴角,就好像要發梅花音一樣,然後再發[au],就會非常有味道了。
【大嘴音後的鼻音】遇到ai、ei、au等大嘴音的時候,如果他們後面有鼻音,要在發完元音之後把鼻音重重地壓上去,此時如果保持當前動作不變,會感到鼻腔有強烈的震動。比如今天文中的behind。
3
拓展講解
INTRODUCTIONS
we are on this journey together.是 we are in this together的一個變體說法,再簡化一點就是we are together。
2020年的疫情讓許多人把這句話掛在了嘴邊,we are together,我們在一起。we are in this together,我們一起共克時艱。we are on this journey together,我們一起走在戰勝疫情的道路上。通過三句話的中文注釋(注意並非翻譯),相信大家能夠更加清楚的了解它們的區別。
再和大家說幾句心裡話:
語言教學是一個千人千面的領域,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心得體會、風格、及練習技巧。因此學習的關鍵不在於哪個老師絕對正確,哪種理論絕對正確,而在於哪種方法適合自己,哪種方法效果最好。
語言是以溝通為目的,對於發音來說,應該遵循層級式練習的規律,先解決最主要矛盾,糾正自己最糟糕的習慣錯誤,鞏固正確嘴型,加強肌肉記憶,然後再逐步打磨自己的語音習慣,不斷獲得新技能、新亮點。
我們在教學和講解中,會使用一些「土辦法」「餿主意」,從多年教學效果來看,這樣的講法可能不嚴謹,但效果出色,容易理解和掌握。畢竟我們糾正語音就像學習騎自行車,能夠安全騎走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而不需要糾結身體每個部位的肌肉動作是否像運動員一樣標準。
該欄目每日更新,工作量較大,如有謬誤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Language learning is a lifestyle.
--外語是一種生活方式--
歡迎留言交流
參與每日閱讀打卡